畜牧人
標題:
為什么要定期給奶牛修蹄?
[打印本頁]
作者:
lovexxiyu
時間:
2010-12-24 17:03
奶牛蹄病的種類包括腐蹄病、蹄變形、蹄葉炎、蹄皮炎、指(趾)間贅生、蹄糜爛和蹄底創傷等。在上述蹄病中,以腐蹄病和蹄變形最為常見。修蹄則能有效防治奶牛蹄病,保護奶牛健康,也是為奶牛提供福利的一個方面。傳統修蹄主要是利用鐵鏟或修蹄刀等工具進行牛蹄修整,目前有些地方還使用“電刨子”等工具進行修蹄。無論采用哪種修蹄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建立定期修蹄制度,每年于春秋季節全群普查或干乳后和產犢后,修蹄一次。
準確判斷蹄形,防止過削,前蹄長7.5~8.5厘米,后蹄趾長8~9厘米,蹄底厚度為5~7厘米。
盡量少削內側趾,使內側趾盡量高,使兩趾等高。在奶牛站立時,蹄面要與趾骨、長軸的角度合適。
蹄底應向軸側傾斜,即軸側較為凹陷,在趾的后半部,越靠近趾間隙,傾斜度也應越大。
發生角質病灶時,應將趾后方盡量削低,除去蹄底球部和蹄壁的松脫角質,削薄角質緣,并使平緩過渡。創內真皮因受到刺激而增生,如果突出明顯而基部狹小,可用鋒刀將肉芽組織整個切除。
對跛行病牛,修蹄時應先修病蹄,由于一肢跛行,健肢的外側趾必然過度負重,因患趾常呈減負或免負體重,健肢的負重將會持續。為保證健肢的良好功能,應對其進行功能性修蹄。如跛行嚴重,健肢不能提起,置病牛于清潔、干燥、松軟地面的舍飼環境,可加速病愈,等跛行減輕,再盡快給健肢修蹄。若修蹄后數日或一周,跛行無明顯改善反而加劇,應對有關趾詳細檢查。
凡因蹄病 (真皮損傷)修整后的病牛,均應置于干凈、干燥的圈舍內飼喂,保持蹄部的清潔,減少感染機會。
作者:
kkccwwy
時間:
2014-1-17 20:14
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台县
|
云浮市
|
深州市
|
台前县
|
泰来县
|
法库县
|
平顺县
|
峡江县
|
宜都市
|
鹿泉市
|
阜阳市
|
玉溪市
|
孝感市
|
绥阳县
|
剑川县
|
开远市
|
绍兴县
|
漳州市
|
孙吴县
|
上思县
|
温州市
|
普洱
|
义马市
|
清徐县
|
九江市
|
东方市
|
琼结县
|
翼城县
|
巴彦淖尔市
|
曲周县
|
桐柏县
|
资溪县
|
克什克腾旗
|
襄垣县
|
榕江县
|
绥滨县
|
且末县
|
靖安县
|
神农架林区
|
南和县
|
瑞金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