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現(xiàn)代牛舍設計理念——奶牛社會行為(2)
[打印本頁]
作者:
jieming
時間:
2010-12-23 17:17
標題:
現(xiàn)代牛舍設計理念——奶牛社會行為(2)
3.地位等級和等級標準
在自然條件下,小型牛群通常由一頭公牛、幾頭母牛、幾頭后備牛和幾頭犢牛組成。年齡超過10-12個月的青年公牛會被驅(qū)趕出牛群。基于社交行為而確定優(yōu)先關系,并且等級順序也會建立,這樣每個個體都會知道自己在牛群中的“地位”。在青年牛群中,這種優(yōu)先關系會逐漸地建立。而在一個完整牛群中,這種等級會非常穩(wěn)定。
為了在牛群中維持這種穩(wěn)定的等級順序,避免出現(xiàn)糾紛和無謂的侵略性,應該盡可能的減少更換牛群中的單個母牛。如果必須進行更換,最好一次更換幾頭牛而不是僅僅更換一頭。
在散放牛舍飼養(yǎng)的成母牛或者育成牛中,等級順序非常普遍。每個動物的等級取決于它的年齡、體重、身份及脾氣。這樣,在這個等級制度中,年長而體型較大的母牛通常具有較高的等級,而年幼、體重較輕以及剛剛加入的母牛,主要是首次懷孕的奶牛等級會比較低。因此,在散放牛舍中,年幼、體重較輕以及首次產(chǎn)犢的母牛產(chǎn)量會比較差,如果條件不是最佳,這種情況尤其明顯。
對于最佳牛群數(shù)量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根據(jù)推測,一頭母牛最多能夠識別另外70-80頭牛。如果牛群更大,沖突風險就會增加,因為牛群無法相互識別。犢牛和小母牛的最佳牛群數(shù)量至今未知。
4.侵略行為
直接的侵略行為和身體接觸主要在等級順序建立的過程中出現(xiàn)。正面打斗(前額對前額)最具有侵略性,然而,用額頭對對手的肩部和肋腹推搡也可能非常激烈。(下圖)
(, 下載次數(shù): 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a.正面斗毆 b.側(cè)面的額頭推搡 c.恐嚇
一旦等級順序建立,恐嚇行為將成為主要方式。具有侵略的恐嚇可能通過用頭推搡對方及在對方面前搖晃頭部而加強。例如飼料、水、躺臥地等資源受限時,侵略行為會相對增加并且可能非常激烈。通常必須清楚的了解動物的實際需要以了解受限的資源。在非常大的群落中的小母牛之間出現(xiàn)激烈的侵略時,原因可能是鋪草躺臥區(qū)域過小或是限制喂食時給食區(qū)域過小。
本文來源:荷斯坦奶農(nóng)俱樂部網(wǎng)
作者:
czc0812008
時間:
2010-12-24 06:26
值得借鑒,謝謝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
桐庐县
|
青州市
|
彰武县
|
桐柏县
|
青阳县
|
松潘县
|
台南市
|
祁门县
|
清水河县
|
罗山县
|
化州市
|
南汇区
|
鲁甸县
|
交城县
|
兴仁县
|
邳州市
|
广南县
|
平谷区
|
睢宁县
|
寻乌县
|
大埔县
|
大新县
|
永川市
|
娄底市
|
保康县
|
苏尼特左旗
|
虞城县
|
丰宁
|
措勤县
|
峨眉山市
|
上高县
|
肃南
|
大丰市
|
上虞市
|
营山县
|
忻州市
|
屏边
|
阿图什市
|
南投县
|
永靖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