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為什么要給公雞作絕育手術?
[打印本頁]
作者:
jieming
時間:
2010-12-23 14:47
標題:
為什么要給公雞作絕育手術?
大多數的規模化肉雞養殖場養的都是母雞,很少有人養公雞。因為公雞既不會下蛋,又天性好斗,尤其到了青春期,更是躁動不安,一天到晚打來打去的,體力都消耗光了,雖然吃得不少,卻不能長肉。所以,這些“倒霉蛋兒”往往是剛一孵化出來,就被養殖場挑出來淘汰掉了。
小雞孵化出來,公的母的差不多是一半一半,這也就意味著,有一半的公雞要被淘汰掉,真有點可惜。難道就沒有辦法調教調教這些小公雞,讓它們安靜下來,好好地長肉嗎?
辦法是有的,那就是要將小公雞的睪丸去除掉,給它們做絕育手術!給小公雞做絕育手術也叫閹雞、煽雞,南方人也叫熟雞。
公雞被閹過之后,不僅外貌特征變了,連體型也不一樣了。原來長長的雞冠逐漸地萎縮下去,嘴下面的那個水冠也縮短了,體內的雄性激素大大減少,性情也變得十分溫順,再也不爭強好勝、連打帶斗了。活動量一減少,個頭也變得更高、塊頭也變得更大了——換一句話說,閹過的公雞很容易長出肉來。沒有閹的最多3斤半重,而閹過的公雞可以長到5、6斤甚至6、7斤。而且閹過的小雞,不僅肉長多了,脂肪也堆積得多,雞肉吃起來肥嫩多汁,口感鮮美,不像沒閹的那么干巴,發柴,很受老百姓的歡迎。在閩南、兩廣地區,老百姓向來就有吃閹雞的習慣。
閹雞是一門致富的技術,閩南、兩廣地區的老百姓有一個諺語,叫:“要致富,閹雞補鍋磨豆腐”,也就是說,閹雞就跟磨豆腐似的,是一門手藝。這門行當不需要什么成本,也沒有固定的場所,閹雞師傅都是拎著工具箱,走街串巷地為老百姓服務。
如今的人們,在吃上越來越講究要吃出個味道。閹割過的公雞,肉多、鮮嫩,特別受歡迎。市場需求多了,養閹雞的人就越來越多,手術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了。但做閹割手術,時常也會失敗。
給公雞做絕育手術的最佳年齡段是20日齡左右,這樣的小公雞,血管較小,手術后出血就會少一點,死亡率只有0.3%左右。
本文來源:科技苑
作者:
hghysy
時間:
2010-12-23 14:55
有這樣的技術人才?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
唐山市
|
都匀市
|
枣庄市
|
皮山县
|
富蕴县
|
柘城县
|
明星
|
恩平市
|
宁乡县
|
长海县
|
西和县
|
龙州县
|
囊谦县
|
汤阴县
|
凤台县
|
遂溪县
|
娱乐
|
穆棱市
|
桓台县
|
龙州县
|
云阳县
|
新乐市
|
民乐县
|
潞西市
|
桃江县
|
芜湖市
|
信丰县
|
南安市
|
辽宁省
|
齐齐哈尔市
|
阿拉善右旗
|
长乐市
|
青河县
|
静海县
|
依安县
|
宣汉县
|
云霄县
|
通化县
|
清原
|
盐源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