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時寒冰:糧價上漲的根源還是農業落后 [打印本頁]

    作者: apple12151007    時間: 2010-12-1 11:04
    標題: 時寒冰:糧價上漲的根源還是農業落后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曾說:“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
      糧食是最重要的資源,其地位無可比擬。
      歷史學家認為,中國王朝的更迭,往往與通貨膨脹尤其糧價的上漲有關。有研究者曾感慨道,倘若產量巨大的土豆、紅薯不是在明末清初才引進,而是更早時出現,中國的歷史將被徹底改寫。
      因此,食品類價格上漲,民眾倍感壓力,政府也緊張。于是,“國十六條”問世,意在去除糧價、菜價、肉價等的上漲之翼。
      我們有必要知道,上漲之翼在哪里?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份糧價研究報告,認為:2009年,國際投機資金主要集中在能源、金屬、油脂類商品中,在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2010年有可能借機轉投前期漲幅較小、目前價位較低的糧食品種,糧食產品的金融屬性有可能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推高糧價。
      果如所料,糧價在2010年,顯得勢不可擋。
      實際上,即使沒有熱錢涌入,國內的流動性問題也不可小覷。中國貨幣供應量的飛速增長(媒體報道稱超發43萬億元),決定著,相關資金必然要尋找流向。食品類價格由此拉開上漲序幕。
      問題在于,任何炒作都面臨著各種風險。因此,在流動性充足的前提下,決定投機嚴重程度的其實在于風險的大小。
      我們知道,發達國家對農業的補貼一直非常高。像澳大利亞、美國等國,農場主的收入80%左右源于政府補貼。不妨看一個具體的例子:2007 年,中國豬肉價格飛漲,而同期德國的豬肉價格卻遠低于中國。原來,德國政府給每頭豬補貼大約30歐元(折合人民幣312元)。僅這一條,德國豬肉價格就沒有漲上去的理由。而國內的養殖戶,養一頭豬的稅費加起來就達80元左右。
      發達國家長期實行工業補貼農業的政策,而我國的農業卻常常受到工業的擠壓,最典型的當屬農產品價格的低迷(國內糧價普遍低于國際糧價)和農用生產資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導致農民的利益受損。由于農業生產的利潤太低,導致農民的積極性受挫,在一些地方,土地撂荒比例甚至在20%以上。
      顯然,這種現狀降低了投機者的風險,是他們敢于炒作農產品的根本原因。倘若農民種糧、養殖得到更多政策扶持,獲取更多收益,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農產品這種隨處可見,儲存成本又高的東西,誰敢輕易去炒呢?
      因此,控制物價,一方面要收縮貨幣供應量,從源頭上減小流動性,另一方面,也要讓農民得到更多的收益和鼓勵。這才能真正消除糧價上漲之翼。

    更多飼料方面的資訊,請關注:http://www.www12347.com/feed/


    作者: wanghong188    時間: 2010-12-1 18:50
    分析的很有道理
    作者: 孺子牛-    時間: 2010-12-1 19:57
    國外對農業的補貼真有這么高嗎?
    作者: horsegreenhill    時間: 2010-12-2 20:08
    國外對農業的扶持真是不小!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英德市| 龙山县| 轮台县| 武夷山市| 米泉市| 重庆市| 绥江县| 闻喜县| 仙居县| 澜沧| 建阳市| 彩票| 德钦县| 宜君县| 安泽县| 惠东县| 休宁县| 乌审旗| 商河县| 奇台县| 缙云县| 乐都县| 巴南区| 乌兰县| 泾川县| 博客| 洱源县| 咸宁市| 临潭县| 汝阳县| 连州市| 东至县| 阿城市| 五家渠市| 武冈市| 延安市| 西丰县| 云林县| 霍州市|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