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美洲鰣工廠化養殖池塘養殖網箱養殖技術介紹 [打印本頁]

    作者: feifei8526    時間: 2010-11-30 15:46
    標題: 美洲鰣工廠化養殖池塘養殖網箱養殖技術介紹
      美洲鰣,學名(Alosa sapidissima ), 英文名(American

      Shad)。屬鯡形目,鯡科,鰣亞科,西鯡屬。分布在北美洲大西洋西岸,從加拿大魁北克省(Quebec)到美國的佛羅里達州(Florida)河流和海洋中均有發現,是北美洲大西洋海岸具有重要生態地位和經濟意義的洄游性魚類。

      美洲鰣不僅形態上與中國鰣極為相似,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在口感、味道上完全可與中國鰣魚相媲美,因而,在目前中國鰣瀕臨滅絕的情況下,美洲鰣的養殖前景非常值得期待。我國2003

      年開始引進美洲鰣受精卵并進行孵化、馴養。在美洲鰣的馴養過程中,國內學者對其生物學特征、苗種培育、養殖、幼魚營養需求及運輸中應激反應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但尚無對美洲鰣養殖較為全面的報道等。本文對美洲鰣的工廠化養殖、池塘養殖、網箱養殖三種養殖模式進行較為全面的介紹。

      一、工廠化養殖

      1、養殖池條件

      養殖池可為混凝土、磚混和玻璃鋼結構,形狀按水流轉動流暢、排污清潔徹底和地面利用率高的原則設計,以圓形和方形去角為宜。養殖池面積350m2~400m2,深度120~150cm,養魚池池底呈圓錐狀,坡度3%~10%,池中央設置排水口,排水管出口處設溢水口控制水位。養殖池進水管沿池壁切向進水,在水車式增氧機的帶動下可將池底殘餌、糞便沖起,及時排污。

      每個養殖池配1.1kW 的水車式增氧機1

      臺,增氧機排水方向和進水方向一致。魚池冬季用雙層塑料膜覆蓋,起到保溫的作用;春夏季節加蓋雙層黑色遮陽網,降低大棚內溫度。全年保持養殖水溫在18~28℃之間。

      2、苗種投放

      當美洲鰣苗種全長3~4cm 時,可放養到養殖池中,放養密度為6~8 尾/m2。苗種放養前用3%~5%生理鹽水浸泡5~10

      分鐘進行消毒處理。

      3、飼料投喂

      投喂的飼料為人工配合膨化飼料,蛋白質含量范圍在42%~45%。投飼分上、下午2

      次進行,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2%~3%;陰雨天氣或氣壓低時可酌情減少投料量。定期測定魚的體長、體重,并適時根據魚體重及生長情況調整飼料粒徑及投餌量。

      4、日常管理

      美洲鰣適宜的生長水溫為18~28℃。水溫低于8℃或高于35℃可導致美洲鰣出現死亡。因此,在養殖過程中主要注意避免溫度的過度變化。條件許可情況下,養殖期間可不停加注新鮮養殖用水,保證養殖水體的水質;也可定期添加微生物制劑進行水質調控處理。養殖期間水溫保持在20~28℃之間。增氧機不間斷作業,可在投喂飼料的時間段停開。冬天如果氣溫聚變溫度下降太多,則注入鍋爐熱水,保證養殖水溫不低于18℃。

      二、池塘養殖

      1、池塘條件

      養殖場應選擇環境安靜、水資源充足、周圍無污染源、交通供電便利的地點。全年水溫要求不低于8℃或高于35℃。池塘面積以2~3

      畝,水深1.5m 左右為宜,底質以沙壤土為好,每口池塘配置1.5kW 增氧機1 臺。

      2、苗種投放

      每畝投放3~5cm 的苗種1000 尾。同時,每畝可搭配羅非魚種苗50

      尾。魚種放養前用3%~5%生理鹽水浸泡5~10分鐘進行消毒。

      3、飼料投喂

      飼料為人工配合膨化飼料,蛋白質含量范圍42%~45%。投飼分上、下午2

      次進行,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2%~3%;陰雨天氣或氣壓低時可酌情減少投料量。同時根據魚體的個體大小調整飼料的粒徑及生長情況調整投餌量。

      4、日常管理

      養殖期間保持水體溶氧含量在5mg/L以上,同時保證養殖水體的水質,池水水色以黃綠色為宜,透明度20~25cm,并適時用微生物制劑改良水體。按需要適時開動增氧機,投喂飼料時間段停開。在冬季,可搭建保溫棚安全過冬。盛夏時節,可搭建遮陽大棚,降低養殖水體溫度。

      三、網箱養殖

      1、水域選擇

      網箱養殖美洲鰣的水域,可以是水庫,也可以是較為開闊的江河,甚至是較大面積的池塘。要求養殖環境安靜,風浪小,水質清新、無污染;全年水溫范圍要求在10~32℃之間。

      2、網箱條件

      網箱面積以25~50m2,深度3m

      為宜。養殖過程中按魚體的規格設置養殖網箱的網目大小。網箱框架可采用角鐵、水泥鋼筋固定,框架上鋪設杉木板以便行走,以浮筒或泡沫作為浮子,鐵錨固定。網箱以品字型排列設置,以保證水流暢通,水體溶氧充足。

      3、苗種投放

      苗種放養密度為10~12 尾/m2。苗種下箱前用3%~5%生理鹽水浸泡5~10 分鐘進行消毒處理。

      4、飼料投喂

      飼料為人工配合膨化飼料,蛋白質含量范圍42%~45%。投飼分上、下午2

      次進行,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2%~3%;陰雨天氣或氣壓低時可酌情減少投料量。定期測定魚的體長、體重,根據魚體生長的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

      5、日常管理

      嚴格執行早、中、晚巡箱制度,細心觀察魚的攝食及活動情況,及時撈除殘餌。做好養殖日記,每天記錄好氣溫、水溫、投飼量和發病情況或死亡數量等,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措施。定期檢查網箱破損狀況,發現破損及時修補。網箱上口,可安裝黑色的遮光尼龍布或防鳥網。定期清洗網箱或更換網箱,以保證水流暢通。

      四、疾病防治

      按照“以防為主”的原則,當發現有病的魚應及時隔離,防止傳染。美洲鰣養殖過程中常見病害有:

      1、車輪蟲病

      該病病原體為車輪蟲或小車輪蟲,感染后魚出現離群獨游、游動緩慢、體色加深、魚體消瘦等癥狀。少量寄生時,美洲鰣魚攝食及活動正常,大量寄生時易導致鰓和皮膚粘液增多、鰓絲充血、食欲下降。該病流行高峰為春夏季及秋季。池小、水淺、水質不良、餌料不足、放養過密、連續陰雨天氣等情況下均易暴發車輪蟲病。當發現美洲鰣魚出現上述癥狀時,刮取病魚體表、鰭或取鰓絲制作切片,鏡檢可發現大量車輪蟲。治療方法為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0.7mg/L

      進行全池潑灑。每日一次,連續2~3

      次。美洲鰣成魚對硫酸銅較為敏感,撒藥后應注意觀察情況,如有異常,加大換水量。網箱養殖情況下可在網箱四角進行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掛袋進行預防、治療。

      2、小瓜蟲病

      又名白點病。該病病原為多子小瓜蟲。感染該病的美洲鰣,首先表現出突發性不攝食、離群獨游、身體顏色變黑,游動速度減緩。病魚背部可見形成許多小白點,體表有大量粘液分泌。鏡檢可發現鰓絲充血,粘液增多,幼蟲寄生于鰓絲時形成包膜,成蟲可見明顯的馬蹄形大核。大量蟲體于鰓部寄生時,鰓表面粘液大量增生、脫落,容易受細菌感染而并發爛鰓病。該病流行水溫一般為25℃以下,魚苗、魚種均可發生,夏末到冬初為流行高峰。治療方法為用20~30g/m3福爾馬林溶液全池遍撒,2~3h后換水1/3,隔天再用藥1

      次,劑量同前。

      3、爛身堯爛鰓病等

      在美洲鰣的養殖過程中,常會出現美洲鰣受傷爛身,爛鰓等癥狀,當發現時,可用聚維酮碘或是含氯制劑進行消毒處理。

      文章來源:海洋與農業網
    作者: 劉廣    時間: 2010-12-19 18:52
    我也好好學習學習
    作者: k54108    時間: 2010-12-19 21:17
    這是好消息,鰣魚的價值高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观塘区| 梓潼县| 阜南县| 和政县| 阳信县| 临湘市| 寿宁县| 舒城县| 璧山县| 泊头市| 海淀区| 都江堰市| 屏边| 牟定县| 鹰潭市| 弥勒县| 阜城县| 册亨县| 虞城县| 灵石县| 贺兰县| 缙云县| 当雄县| 会昌县| 安国市| 北安市| 延庆县| 兰坪| 江安县| 宿迁市| 浮山县| 汤阴县| 涪陵区| 莒南县| 永康市| 万源市| 南城县| 济宁市| 龙游县| 秦皇岛市| 绥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