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3--6月齡犢牛生長緩慢
[打印本頁]
作者:
牛郎阿飛
時間:
2010-11-30 09:18
標題:
3--6月齡犢牛生長緩慢
1-2月齡的很好,6月齡以上的也很好,唯獨3--6月齡犢牛養的很不好,為之奈何?
顆粒精料2.5公斤,苜蓿草自由采食。
出個注意,介紹一下你所在的牧場這一階段是怎么飼喂的,謝謝啦。。。
作者:
懷賓
時間:
2010-12-1 10:00
1-2個月犢牛是喝牛奶的時候,只要是初乳喝的好,一般都會快速健康生長。樓主說3個月以后也就是斷奶后,犢牛的主要營養來源從牛奶一下到草料的改變,吃到下,而吸收成了保障身體素質前提。
從犢牛幾天開始就喂一定的草料會對瘤胃有較快的發育,發育好了也就吸收好,營養也就跟的上。
作者:
birerong
時間:
2010-12-1 22:16
回復
懷賓
的帖子
犢牛喂草不會出現草包肚子嗎
作者:
劉廣
時間:
2010-12-1 22:20
瘤胃不好吧
作者:
劉廣
時間:
2010-12-1 22:22
你用一下佳業的精料
作者:
sfc0520
時間:
2010-12-3 17:22
回復
懷賓
的帖子
犢牛21天的時候 瘤胃才開始發育嗎?
作者:
約定
時間:
2010-12-3 17:26
什么時候開是發育???
作者:
ding888jun
時間:
2010-12-3 22:11
從7天開始就給他草吃,促進瘤胃發育
作者:
懷賓
時間:
2010-12-4 10:25
(, 下載次數: 4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4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5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3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2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4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1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3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2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4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4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4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3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4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3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3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下載次數: 4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我這里有犢牛生長過程的圖片 大家可以看下
作者:
guomin
時間:
2010-12-4 10:47
犢牛從4天開始飼喂犢牛開口料,45天-60天逐漸斷奶飼喂犢牛料-180天,
樓主說的3-6月長勢不好,前兩個月完全沒有喂料就能造成瘤胃發育不好而導致生長緩慢
作者:
lzmbxy
時間:
2010-12-4 11:34
我對牛不專業,向你們學習
作者:
村民
時間:
2010-12-4 17:58
回復
guomin
的帖子
!3::qinang:
借用傳統上有犢牛飼養過三關的說法,我們把新時期科學飼養犢牛要抓好三個關鍵,簡稱為“新三關”。
這三關,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容易,只要我們誠心認識和認真對待。
一、 抓緊建立免疫力,提高犢牛抗病能力
犢牛階段無疾病發生、而健康發育是我們培育工作的首要目標。
由于母體血液中抗體不能透過胎盤障礙傳遞給胎兒,所以剛出生的犢牛體內沒有任何抗體,對病原菌沒有任何抵抗力,這是很危險的。因為犢牛一生下來,即會接觸環境中無處不在的細菌,加上犢牛天生喜愛舔物、吮吸,更易“病從口入”。
所以,犢牛生下后,要緊的事情是盡快使犢牛建立和強化自己免疫力。方法很簡單——搶時間早喂、多喂健康生母的初乳(注意母親患病、其初乳慎用!)這是犢牛少生病、不生病、強體質的關鍵。
初乳中除各種營養物質含量豐富、濃度高外,更是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即我們常說的抗病因子抗體。初乳是提高犢牛抵抗力、確保健康生存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營養品。
母牛產犢后第一次擠出的初乳,總固體含量很高,接近24%(常奶僅11.5——13%),而且總固體中免疫球蛋白可達25%(常奶為零)。我們應該了解的是隨著時間的推遲及擠奶次數增加,初乳中成分及濃度很快下降,而越來越接近常乳。下降速度最快的是免疫球蛋白,以第一次擠出初乳濃度假設為1,則第二天僅存0.16,第三天為0了。
我們更應了解的是,犢牛落地之初,因腸粘膜開放,能完整地吸收初乳中免疫球蛋白,一旦吃上初奶,犢牛即刻獲得免疫力。因為只有完整的免疫球蛋白才能有抗體作用。隨著出生后時間的推延,犢牛的腸粘膜急速逐漸關閉,吸收完整抗體的能力很快逐漸減弱。到生后24小時,腸粘膜全面關閉,就無法再吸收抗體了。
綜上所述,從犢牛出生時起,不僅犢牛完整吸收有用抗體的能力迅速減弱。與此同時,母牛身上的初乳營養含量和抗體數量也隨時間推遲迅速下降。生物界的現象往往就是這樣相輔相存,這里母子吻合得如此巧妙和完美。
在自然界,犢牛(其它哺乳動物也是如此)生下來第一件會做的事和要做的事就是吮吸母親的初乳,以獲得免疫和營養,造物主這么安排不僅是動畜生長的需要,更是活命生存的需要,我們應該從中得到啟迪。
所以,我們在犢牛生下來對她作清理消毒安頓后,不管白天夜里,分秒必爭地擠初乳,對擠出初乳作品質鑒定,確定無異常立即飼喂,努力做到犢牛落地半至一小時內讓她吃上第一次初乳。首次喂量要多,理想的是2公斤以上,此時的母牛初乳抗體含量最多,犢牛吸收率最高。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千方百計讓小牛多吃,國外還有使用食道飼喂工具灌服的做法。產后六小時內喂上第二次,產后12小時內第三次。做到在產后12小時內吃進4公斤或更多的初乳,以保證12小時內獲得足夠的有用抗體,犢牛才有強大的疾病抵抗力,不易生病,俗話說“好養!”
初乳擠出后要馬上喂犢,以免奶溫下降。如奶溫已降,也不要摻燙水,以免稀釋抗體、破壞抗體,可用水浴辦法加溫。
可惜的是我們不少牧場缺乏這種認識,而未能保證自己的犢牛獲得這種必需而不難做到的待遇。白天生的沒有抓緊時間搶喂初乳。半夜里生的問題更大,往往要到次日早上甚至擠完早潮奶后再去擠夜里分娩的母牛,小犢牛在生后5——6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方能吃到第一次初乳。此時犢牛腸膜大部已關閉,對抗體吸收能力大減,真是錯失良機。這樣的犢牛健康難以保障,易生病、易死亡。試想,犢牛在沒有任何抵抗力的狀況下,數個小時亂舔亂吮,有多少細菌進入體內,如環境中有致病菌,這是很可怕的。
究其原因,夜里生小牛往往有清潔工負責接產,而幾乎所有清潔工不會擠奶。要讓他們學會擠奶,至少會擠2—3公斤初乳,學會喂小牛,讓新生犢牛及早吃上第一次初乳。
筆者80年代初在奶牛場工作,開始時接產員與擠奶(擠奶工兼)分開,犢牛發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原因就在于初乳喂得太遲太少。后來,改為接產員兼擠奶,解決及早喂初乳的問題,犢牛健康狀況很快好轉,效果十分明顯。
另外,給初生犢牛一個干燥衛生、空氣新鮮的環境,減少病菌存在和進入犢牛口鼻。給哺乳犢牛單圈獨籠,防止不同程度免疫力的犢牛之間互舔互吮交叉感染和惡僻的形成,是很必要的。好多中小牧場既無單圈,也無獨籠,小牛發病率較高,應該引起重視。實際上單圈獨籠做起來不難,投資也不大。中國北方不少牧場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應用可移動室外犢牛島培育犢牛,南方沿海多雨地區是否適用暫且不談,但如此重視單圈飼養犢牛的理念,值得學習,以此來改進自己牧場的培育工作。
犢牛生性活潑喜動,所以不栓系而散放、自由活動,多曬太陽,有利增強體質,抵抗疾病。
犢牛是經不起患病損害的,生了病即使幸存,也會使年幼犢牛造成器質性損害,影響以后生長,病程長的會成僵牛,影響一生。
二、 合理飼喂植物性飼料(草),確保犢牛瘤胃和軀體良好發育
確保瘤胃的良好發育是犢牛培育工作的重要目標。
犢牛階段的生長發育是一生中最為迅速的時期,犢牛時期生理機能、組織器官變化急劇、可塑性大。而犢牛的生長,尤其瘤網胃的發育與飼喂植物性飼料關系十分密切。
整個犢牛階段(0—6月齡)除哺乳初期牛奶為主外,其余時期生長發育所需營養主要來源于精飼料,而不是飼草粗料;促使瘤胃發育、尤其瘤胃上皮組織的發育更是靠精料,而不是飼草粗料。
英國ABNA專家為此專門作了(牛奶+干草)和(牛奶+干草+精料5510,12)兩組犢牛對比試驗。分別在28日齡、56日齡、84日齡時解剖瘤網胃作內壁發育程度比較。兩組牛只瘤網胃發育狀況差異極大,后組(精料組)牛只瘤胃內壁已是密密麻麻、黑乎乎、毛茸茸的乳頭狀突起堆積時,前組(干草組)仍是光禿如初粉紅肉色狀。(見附圖1,圖2,圖3),充分顯示了牛奶、干草對促使瘤胃粘膜的發育作用甚微,而精料發揮著強有力的積極作用。
犢牛前期料(開食料)的配制要求較高,其必須適口性好,營養豐富、易消化,具備一定抗菌、抗蟲的作用,并含一定量的可消化粗纖維(包括后期料),如加工成顆粒料更佳。因犢牛飼料,無論前期料,還是后期料,其配方、原料、加工等要求很高,對一個牧場而言需求量很少,沒有必要自己加工。自己加工無論質量穩定性,還是性能價格比,綜合效益不一定合算。可以購買專業飼料生產企業(例ABNA)的商品犢牛顆粒料,省時省心效果有保障。
犢牛出生后4——7天即可教調采食開食料,一般數天后犢牛學會采食,我們就敞開讓其自由采食。犢牛的斷奶時間主要取決于開食料的采食量,而與日齡無關。當日采食開食料連續3天超1公斤時,說明此時牛的胃腸發育,到可以單靠固體植物性飼料獲取所需營養了,即可斷奶了。在使用優秀開食料和合理飼養管理情況下,這時一般在50日齡或更早些。
盡管當今飼養和開食料比較科學、先進,斷奶不像過去那樣難了。但斷奶過程對犢牛來說畢竟是一個不良的應激,所以要做到斷奶前逐加料、逐減奶,斷奶后不換料,不換圈。也就是說除停喂奶外,其它都盡量不要變化,以減少應激因素。斷奶半個月后,開食料保持這個量,增加部分用后期料,混合飼喂,逐漸增后期料料,直到3足月齡,可逐步全部用犢牛后期料(5512)。
干草的飼喂應控制量,以免擠減開食料采食量,造成瘤胃發育減慢及犢牛營養不足、不全,影響生長。國外在犢牛能采食2 公斤以上犢牛料時,才正式開始喂優質干草。一般此時在2.5—3足月齡。當然,在此之前,犢牛圈旁稍放一點干草,主要是讓犢牛練習咀嚼反芻,不要誤將此時的干草當作正規日糧組成和營養來源。
由于青貯玉米酸度大、水分高、蛋白含量低,過早飼喂犢牛,不僅影響犢牛所需營養的攝取,而且對瘤胃上皮組織發育無作用,還將會影響瘤胃微生物正常區系的建立。建議在犢牛3月齡前不喂青貯料。筆者在不少牧場看到犢牛飼養員強行給犢牛吃青貯的不恰當飼喂方案,在喂料順序上趁胃內尚空,先喂青貯,待吃掉一半時,將精料覆蓋在剩余的青貯上,硬性搭配,非要讓犢牛把青貯全部吃下去。這種飼養方案,犢牛瘦小、發育慢差。合理的方案是,在犢牛3足月齡后才開始飼喂青貯玉米,但量不宜太多,也不要硬性搭配,順其自由逐步增加。12月齡內青貯料的喂量不能超過日糧干物質的1/3。
筆者還看到少數牧場,用高水分的青草喂犢牛,犢牛長得兩頭尖中間大,腹部呈上小下大似蜘蛛肚(水積聚胃下部),體況極差。要知道她們都是高產奶牛的后代,這怎么能培育出高產牛呢?
我們常說,再窮不能苦孩子,何況我們還沒有窮。犢牛階段的投入畢竟有限的,而她的回報率是最高的。犢牛生長發育程度對終生帶來的影響(無論優的、還是劣的)都十分顯著、重要。我們培養孩子有“三歲定八歲,八歲定終生”的說法,在犢牛培育上何嘗不是這樣呢?
三、 保證做到讓犢牛足夠而自由地飲水
水對幼嫩而快速發育的犢牛來說,非常重要。除初乳期另外喂水外,其它時間要保證讓犢牛隨時有足夠的清潔水自由飲喝。
在哺乳期,有些人往往認為小牛吃奶,牛奶中含水,而忽視水的供給。事實上決非如此,日常生活中我們人也該有體會,喝牛奶不能解渴。對哺乳期犢牛來說,一方面哺乳量有限,犢牛從牛奶獲得水分遠遠滿足不了機體代榭的需求。另一方面,犢牛對飲奶充饑與飲水解渴在生理反映和液體流向上是有區別的。如喂奶時犢牛口渴,犢牛意識上將飲奶當作解渴而不是充饑,此時食管溝閉合受影響,牛奶不完全進入真胃,而有可能進入瘤胃,引起消化不良。
在初乳期,每次喂初乳后1——2小時,應該讓犢牛飲用溫開水一次。吸收了高濃度初乳,犢牛感口渴,需要水來平衡。這樣下次喂初乳能吃的更多,也有利于吸收利用。
在開始飼喂固體飼料后,犢牛需水量更大。飲水不足會明顯減少固體飼料的采食量和降低消化率,不飲水與自由飲水對比,采食量減少可達30%。這意味著影響犢牛生長發育,減緩30%以上,這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有的品牌(例ABNA)犢牛開食料,水分低、適口性好,犢牛喜食,如缺乏飲水,顆粒料在胃內吸收體液膨脹,這將會危及犢牛生命。
牧場內水是有的,水的價格是低廉的,水是犢牛十分需要的,那末我們還缺少什么?要讓我們的犢牛自由飲水,想喝水就能喝到。細水常飲比久渴暴飲效果好得多。但事實上,不少場的小犢牛有的時候還不能有這種簡單易行而又必需的享受。我們養牛人可以想一想找一找,自己的犢牛是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飲到水?如何沒有做到,趕快改進。
我們的犢牛生下來已經具有來自父母親的高產基因,成年后讓高產基因的性能充分地表現出來,就需要我們從犢牛起很好地培育。養好犢牛是高產奶牛培育的基礎。有三點很關鍵,那就是犢牛一落地,早喂、多喂初乳以建立和提高免疫力;正確合理選擇和飼喂精料(犢牛料)、粗料——3個月齡內控制干草喂量,不喂青貯,促使犢牛瘤胃良好發育和體軀快速增長;任何時候有足夠的水讓犢牛自由飲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乡县
|
铜川市
|
胶南市
|
大埔区
|
大厂
|
喜德县
|
漳平市
|
井陉县
|
东乡
|
寿光市
|
松原市
|
武陟县
|
磐安县
|
南城县
|
通山县
|
巫溪县
|
黔江区
|
夹江县
|
乐昌市
|
兴隆县
|
雅安市
|
富阳市
|
青川县
|
祁门县
|
东乡族自治县
|
浦江县
|
平武县
|
越西县
|
西昌市
|
交口县
|
静乐县
|
惠安县
|
泗水县
|
洞口县
|
友谊县
|
唐海县
|
南和县
|
焦作市
|
洛隆县
|
东乡族自治县
|
鸡西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