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提高奶牛“三率”的技術要點
[打印本頁]
作者:
tianruiqi2009
時間:
2010-11-24 11:13
標題:
提高奶牛“三率”的技術要點
奶牛“三率”是指奶牛受配率、受胎率和產犢成活率。因此,奶牛應用凍酸效果的好與差,直接表現在“三率”上,也是關系到養牛經濟效益的關鍵。奶牛的正常繁殖,應當是一年一個犢,而為什么應用人工凍配之后,還達不到全配、全準?又不能普遍實現“母牛下母牛三年五個頭”的標準呢?下面就根據中國奶牛之鄉——安達市奶牛應用凍配的經驗,談談提高奶牛“三率”的技術要點。
一、影響奶牛“三率”原因
1、奶牛膘情差。膘情是母牛發情的基礎,膘情好壞直接關系到受配率的高低。由于奶牛飼養管理水平低和泌乳等原因的影響,使體內營養入不抵出。因此就抑制了下垂體前葉性腺激素(促黃體素和促卵泡素)的分泌,而后導致孵巢上的濾泡長期處于靜止狀,黃體持久存在,母牛就不能按正常規律發情,根據安達國營奶牛場的調查統計,母牛五成膘發情率占19。6%,六成膘發情為40。8%,七成膘以上為92%。由此證明,膘情與發情成正比。
2、母牛缺管VE。VE是維持奶牛正常繁殖和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當奶牛隨著產奶量的增加,僅靠日糧中的飼料是不能滿足牛體內所需的活性VE的。因此,母牛體內缺乏VE是引胚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患有產科疾病。母牛產科疾病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子宮內膜炎、陰道炎、孵囊腫等疾病。發生原因主要是與產后處理不當和人工授精技術操作不嚴以及精液受到污染等原因有關。
4、犢牛哺乳期長。母牛產犢后,犢吃奶時間長,有的長達一年之久。由于哺乳的反謝作用,促乳素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因此就延長了空腹期。母牛一般產后60天才開始發情,多的達100天以上。所以哺乳母牛只有15%-21%的自然發情,若不采取早期隔離措施,就要空懷一年。
5、凍配技術水平低。有的配種員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只是在理論上一知半解,在操作上粗之大葉,掌握不了發情牛的鑒定,因此有時造成誤配、漏配。另外有的直腸把握輸精不熟練,輸精部位掌握不準,并把精液輸到尿里去。同時也有的不會觸膜卵巢、不會早期妊娠診斷、不會解凍精液,即使母牛發情正常也很難配準。
二、提高奶牛“三率”的技術要點
1、提高奶牛受配率
(1)加強飼養管理。受配率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母牛不發情,要提高受配率,就必須加強管理。夏天有簡易棚,冬天有保溫牛舍,要提供全價營養飼料,保證母牛吃飽,千方百計把母牛營養提高到七成膘以上,提倡抓膘促情,滿膘配種。
(2)母產后母牛清洗子宮。產后清洗子宮是預防產后胎衣不下和繼發產后子宮疾病的作用,沖洗液可用土霉素粉3-4克,用0。9%生理鹽水500-1000毫升稀釋,分批灌入子宮,至沖洗液透明為止。因此證明,采限產后清宮是提高奶牛產后受配率的有效技術要點之一。
(3)及時治療產科疾病。凡是產科疾病的母牛,不經及時治療就很難配準。一旦查明原因,稍加治療就可恢復繁殖能力。如子宮內膜炎、陰道炎,經過洗滌子宮和注入抗生素消炎,很快即可治愈。而對卵巢機能不足的乏情牛,經子宮頸內注射0。5%新斯的明液2毫升/次,注射3次,間隔8小時,并在第二次注射時, 同時注入孕馬血清1000單位,可使80%以上母牛卵巢機能恢復正常。
(4)實行藥物促情。要想提高受配率,縮短配種期,就不能消級等待母牛的自然發情,必須對那些泌乳和長期不發情的母牛采取應用孕馬血清或三合激素促情。實踐證明,藥物促情率可達80%以上母牛卵巢機能恢復正常。
(5)早期隔離犢牛。要創造條件,克服困難,改變過去母牛產后犢牛長期哺乳的習慣。一般對母牛產后,讓犢牛哺到初乳七日后,實行母子隔離,對犢牛采用人工喂乳,可促使母牛提高發情。
2、提高奶牛受胎率
(1)熟悉發情規律。奶牛生后12個月達到性成熟,18個月以后就可以參加配種。發情多集中在六、七、八三個月份。發情持續時間在24-36小時之間,平均30個小時。排卵時間在發情母牛“打穩欄”后的8-12小時之間進行,即早晨“打穩欄”晚輸精,第二天早晨再輸一次,或晚間“打穩欄”。第二天早晨輸精,當天晚間再輸一次,只有掌握母牛的發情規律和配種時機,才能保證母牛的排出的卵子和輸入的精子在生命力最強的時間內相遇造成更多的受精機會。
(2)掌握輸精部位。輸精一般脂取直腸把握子宮頸輸精法。因此通過直腸把握住子宮頸,可以準確地將精液通過輸精器直接卵泡發育的一側子宮角部位內,等待精子與卵子相會合為止。
(3)保證輸精指標。要嚴格掌握技術操作規程。按照準確的溫度進行解凍,每次輸精是要保證1毫升以上,活力零點三以上,有效精子一千萬個以上。對解凍后往輸精點送的精液,要降好溫,嚴密包裝,防止震蕩,最好在于2個小時內輸精,最長也不要超過8個小時。
(4)搞好復查補配。有的母牛由于某種因素。第一個發情期沒有配準,這也是正常現象,不要害怕,更不要放棄不管。一定要將輸過精的母牛登記好卡片,按時進行妊娠診斷,發現、未妊娠母牛,查明原因,及時復配,只有這樣受胎率才能提高。
(5)增加產母犢比例。按照日本黑木常春提出用精氮酸年理發情母牛可提高產母犢比例,安達畜牧場孫殿波等專業技術人員在1986年6月至1987年8月期間,專門對該方法進行實驗探討,結果用精氮酸制劑處理的妊娠母牛共產犢46頭,其中母犢占34頭,母犢率為73。9%,比正常公母比例(1:1)提高47。8,經X2檢驗差異非常顯著(P0。01)。因此,通過這個實踐證明,用精氨酸造成發情母牛子宮的酸性環境,使含Y染色體的精子活力受到抑制,對提高母犢的比例是具有顯著效果的,應當普及推廣。
3、提高產犢成活率
(1)促進母牛白天產犢。母牛產犢集中在4-5月份,且多數在夜間,照料不周牛產犢時間過長、產道感染、生殖道損傷等病。同時也造成新生犢牛假死,孱弱或感冒等癥的發生。實踐證明,讓母牛夜間采食,可促使白天產犢。目前,普遍做法是讓妊娠最后一個月的母牛在準備間采食可促使70%以上的母牛在白天產犢。白天產犢便于觀察,有利于助產,可避免冬天不良因素的影響,減少產科病,提高產犢成活率。
(2)實行藥物保胎。對正常母牛配種后肌肉注射VE500毫克或在輸精后再將0。5%新勞動保護的明溶液2毫升注入子宮頸內,可有效地保證受胎和保胎。
(3)母牛懷胎后,要加強飼養管理,適當運動,及時干奶,干奶時一般掌握在2個月左右,促使體內營養積蓄,恢復體力和乳腺機能,充分休養生息,確保犢牛順產。
(4)母牛將要臨產時,要晝夜有看護,分娩時,先用溫水和來蘇兒水清洗,消毒外陰部,用濕布擦干后軀,靜靜等候產出,一般母牛都能自行產出,不必助產。而對胎位不正不能自行產出時,可進行人工助產。一般助產是,當胎兒頭部露出陰部外,應及時撕破胎膜,雙手伸入產道,以母指插入口角,捏住下鄂,術者和助手協調動作,隨母牛的勁,用力的方向應向母牛臀部的后下方,到胎兒產出為止。
(5)加強犢牛發育。要提倡“三分配、七分育,對產后犢牛要精心護理,按標準喂奶、補料,保證犢牛正常發育,改變過去那種“生下來像樣,長來長去走型變樣,最后凍配不凍配不個樣”的現象。
作者:
daijun7799
時間:
2010-12-13 12:32
總結的不錯!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
四川省
|
长丰县
|
大连市
|
永城市
|
沧源
|
嘉义县
|
剑河县
|
武穴市
|
安宁市
|
徐州市
|
辽阳县
|
临泉县
|
张家口市
|
恭城
|
措美县
|
简阳市
|
含山县
|
资中县
|
义马市
|
福海县
|
海安县
|
资中县
|
崇左市
|
无极县
|
阳新县
|
漳浦县
|
樟树市
|
禹城市
|
怀集县
|
六安市
|
惠来县
|
阳谷县
|
罗平县
|
台南市
|
公主岭市
|
安陆市
|
酒泉市
|
古丈县
|
瓮安县
|
盐津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