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發酵床上雞群的管理與墊料維護 [打印本頁]

    作者: 曹錦萍    時間: 2010-11-9 10:47
    標題: 發酵床上雞群的管理與墊料維護
      發酵床養禽法適應于平養的肉雞、肉鴨和育雛育成的蛋雞、蛋鴨。立體蛋雞籠養可以通過人工機械翻耙的方式進行養殖。發酵床上禽只的管理與墊料維護是發酵床養禽成功的關鍵,發揮發酵床的優勢,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需注意以下幾方面:

      選擇健康雛雞

      農戶飼養雛鴨和雛雞大都靠外購,而購入的雛只好壞對育雛的效果影響很大,并直接影響養殖效益的高低。為提高育雛成活率,購雛時必須嚴把質量關,除注重品種優良外,還必須保證來自非疫區,確保種源可靠、禽種純正和雞苗健康,切不可貪圖便宜購進不健康的禽苗。

      控制好養殖密度

      發酵床養禽,一般控制養殖密度與傳統養禽略小一些,發酵床養雞密度建議:1-7日齡33只,8-14日齡25只,5-21日齡22只,22-28日齡16只,29-35日齡14只,36-42日齡10只,43-49日齡9只,50-56日齡8只。對于發酵床養鴨,養殖密度一般為:大體型北京鴨的適宜飼養密度,在第1-2周齡階段為15-18只/m2,第3-4周齡為7-9只/m2,第5-6周齡為3-5只/m2。育雛期肉用麻鴨的適宜飼養密度,在第1-2周齡階段為25-28只/m2,第3-4周齡為15-18只/m2,第5-6周齡時為8-10只/m2。不同品種的禽只可以適當調節養殖密度,一般比網上養殖每平米減少1-2只即可。另外,冬季可適當提高禽只的飼養密度,利于棚內溫度的提高。

      新進入雛禽前,如果是新建大棚則進行簡單消毒即可,如用1小包毒菌清兌水50kg進行噴霧消毒;如果是舊禽舍,使用毒菌清1小包兌水20kg,對欄舍、屋頂、墻壁、籠具、食槽、拌料場所和器具、周圍環境進行噴灑消毒(不是墊料),要求對每一個地方噴濕透為止,且最好是相隔3d后再進行消毒一次。同時,入雛前最少要有預熱過程,使育雛棚舍內溫度保持在32-35oC。

      與發酵床養豬相似,需要經常觀察糞便情況

      發酵床養雞不需要像發酵床養豬一樣需要把糞便進行人工掩埋,基本都是雞自己在用腳刨地的同時將自己的糞便掩埋在墊料中,但建議每20d進行10cm翻動一次。采用發酵床養鴨時,因為鴨子不會用腳刨地,所以墊料容易板結,這種情況下就要每隔一周進行人工翻動,以達到疏松墊料,盡快分解糞便的。

      發酵床養雞不像發酵床養豬那樣需要補充水分,即使是夏天只需要2-3d使用100倍的保健液簡單噴灑一次,不能噴灑雞身。冬季、雨水季節可以長時間不噴灑,主要根據墊料表面的濕度要決定,只要墊料有些濕潤就不需要補充。對于鴨子來說,因為鴨糞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所以發酵床養鴨的墊料可以干燥一些,水分在20%-25%為宜。

      對于一般性個別禽只拉稀現象,可以挑出來,進行隔離治療,治療完畢再放回發酵床上。病禽排泄物進行清除,清除其所拉出的糞便,同時在拉稀糞便處灑上生石灰粉后將糞便與石灰埋入20cm深發酵床墊料中,以后石灰粉會自然消失融入墊料中。

      注意觀察食槽飼料,盡量做到自由采食,同時供應足夠的飲水。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微生物制劑。

      做好正常的免疫工作,預防疾病的發生

      發酵床養禽可以降低禽只患病風險,減少禽只的用藥,但是并不是指不用藥,發酵床養禽時正常的免疫程序還是應該做的。同時遇到當地有疫情,則也要在空舍后對發酵床舍進行正常消毒工作(消毒可以與保健液交替使用,但間隔時間需3d以上為好),或不減少平時的消毒工作程序,只要是表面消毒,一般不影響發酵墊料內層的正常發酵力,雞舍消毒過后,微生態墊料的發酵會正常進行,不受影響。

      在飼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劑或保健液

      飼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劑的方法:可以按每噸飼料添加200g固態生態寶進行飼養,或者在飲水中添加液體生態寶,添加的量為飲水量的2%-5%。如果在飼料中已經添加了保健液的,則在飲水中就不要添加保健液了,反過來,如果在飲水中添加了保健液的,則在飼料中就不要添加保健液了,二者只能取其一。

      注意觀察墊料數量情況和墊料表面濕度情況

      發酵床一般只需要在每批雞或鴨出欄后(或每3-4個月)補充極少量的新墊料(約5%),或者兩批禽只出欄后補充一次(6-8個月)。這和其他發酵床技術(或菌種)每個月要補充約10%的新墊料比較有巨大區別。

      具體補充的數量,可以依靠肉眼進行觀察,墊料薄了即可隨時進行補充,直接補充主要惰性原料即可,如木屑或谷殼等,并用水略為打濕,表層墊料的含水量控制在25%-30%,即看起來是濕的,但用力捏也捏不出水來,比較干爽的樣子,這樣做,一是保證禽舍內不太潮濕,二是不能揚塵,如果揚塵,則會影響到家禽的呼吸系統。

      注意觀察表層墊料的含水量情況,控制含水量在25%-30%,不能揚塵,可以用手抓一把料,對著陽光吹口氣,如果有揚塵,則需要噴灑一點水(或50-100倍稀釋的保健液)到墊料表面。

      當冬天的溫度低于15°C時,墊料寧肯干一點,也不能過濕。

      墊料的厚度控制:隨不同的季節而有所不同,冬天最好多加點墊料,厚一點為好,夏天則可以減少一點墊料,以養殖舍內不臭為準。另外,如果養殖密度比較大的,墊料也要墊厚一點,墊料的厚度不一主要看季節和養禽密度而定。墊料厚度的控制是人工添加(夏季可以一直不添加新墊料),添加的墊料可直接用惰性原料(最好是鋸末),加上清水和保健液菌種。

      平時多注意表面層的水份,如果太干,則需要灑上點水,最好是以1%的保健液水(100kg清水+1公斤保健液),如果陰雨天氣發現表層墊料過于濕潤,則需要用耙子和鏟子進行適當松料,把耙鏟插入料中約15cm左右,抖動幾下,如此進行松料操作,目的是讓微生態墊料適當松動,以便進入更多的空氣,加速發酵產熱,蒸發更多的水分,也便于水份從墊料中揮發出來,適當打開卷簾和天棚窗口等進行通風。太濕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摻入新鮮的含水量少的墊料進行中和水份。其實在發酵床實施中造成水分過大的情況是很好解決的。

      總之,使表面層墊料的含水量保證在不干不濕的狀態,目測有濕的感覺,含水量大約在25%-30%,但又不太濕、較松散不板結的樣子。

      活力微生態墊料微生態平衡的維護

      除了根據上面的墊料數量和含水量的維護外,主要靠聞氣味來診斷發酵床是否處于正常的運行狀態。

      正常運轉良好的微生態墊料氣味應該清香、有原料味(當然使用越久的墊料,氣味越沒有原料味,而多了點發酵糞便的氣味,但不臭,剛開始使用的墊料還應該有曲香味,如果墊料中有氨味和輕臭味,則說明可能糞便分解不了,排泄的糞尿超過了微生態墊料的消化能力,這時候,有幾點可以做:①需要增加墊料厚度,即補充墊料,特別是進入冬天,或氣溫轉冷的天氣情況下,靠別的措施無法根本解決問題的情況;②添加活力菌種,可以在墊料表面灑入保健液,也可以翻動墊料,把生態寶灑入到15cm以內層中;每100m2灑入一套高效生態寶;③翻動墊料層,耙松墊料,以進入更多空氣,增強發酵效果,這種做法主要是在經觀察墊料比較板結的情況下進行,或墊料水份過高的情況下進行;④減少飼養密度,這種做法主要是雛禽進入中大禽階段,需要進行密度調整的情況下進行。

      一個好的活力微生態墊料,一般一次制作后,可以連續使用三至五年。墊料如果板結加快,分解糞尿能力下降,可以考慮更換墊料,使用新制作的墊料,更換時,挖出老墊料層上面的10-20cm即可,最下層墊料氣味正常,甚至有香味,可以留作為菌種源之一,作為下一批墊料制作的菌種源,只要補充上面墊料層即可。在兩次使用最下層墊料后,則考慮全部更換墊料。

      你也可以考慮將使用幾年后的墊料,進行日光曝曬幾天,再重新使用,不過重新使用的老墊料只能最多占整個發酵床墊料的一半。

      禽類產品是人們肉類消費的重要來源,禽肉生產的大發展又將為食物安全做出重要貢獻。與此同時,隨著環境保護、動物福利、食品安全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污染環境、不能很好治理畜禽糞便、不能體現動物福利、不安全的養殖技術,將會受到越來越嚴格的限制甚至淘汰,而環保、生態型的養殖技術卻會日益受到歡迎和重視,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我們認為,這場畜禽革命,既包括了量的需求、又包括了質的需求、更包括了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發酵床養禽是環保、生態型養殖模式,完全符合養禽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將繼續做好發酵床養禽技術的完善、應用推廣工作,為養禽業的可持續發展、為農民的增收致富做出新的努力。

      摘自:國際畜牧網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揭西县| 乐陵市| 巧家县| 肇州县| 政和县| 甘孜县| 裕民县| 张家口市| 永嘉县| 通州区| 广安市| 临沭县| 海淀区| 仙居县| 额敏县| 嘉峪关市| 临江市| 麻栗坡县| 临江市| 宽城| 贡觉县| 克什克腾旗| 阿鲁科尔沁旗| 凤翔县| 台南县| 鞍山市| 雅江县| 田阳县| 那坡县| 仙居县| 林芝县| 大冶市| 石嘴山市| 唐海县| 沈阳市| 长沙县| 金门县| 长泰县| 海林市|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