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哺乳母豬鈣磷營養研究進展(楊立彬 李德發 譙仕彥 邢建軍) [打印本頁]

    作者: songjs2101    時間: 2010-11-6 14:42
    標題: 哺乳母豬鈣磷營養研究進展(楊立彬 李德發 譙仕彥 邢建軍)
    本帖最后由 songjs2101 于 2010-11-6 14:55 編輯


    哺乳母豬鈣磷營養研究進展
    楊立彬 李德發 譙仕彥 邢建軍
    (中國農業大學 動物科技學院,北京 100094)

    摘要 對20年來哺乳母豬鈣磷需要及其相關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了全面綜述。包括:哺乳母豬鈣磷需要的建立,對鈣磷需要的探討,鈣磷的吸收和代謝,鈣磷的生物效價,鈣磷比例問題,母豬鈣磷缺乏癥,影響鈣磷需要的因素。
    關鍵詞 哺乳母豬;鈣;磷
    從100多年前Wolff首創豬的飼養標準(許振英,1992) ,豬的營養需要日趨完善。母豬營養在豬的營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糧中各種營養成分的水平直接影響母豬的生產性能。母豬不同繁殖階段礦物質需要不同 。懷孕母豬的礦物質需要包括胎兒的形成、乳液的分泌以及母豬本身的生長與維持的需要。懷孕末期母豬及泌乳母豬需高量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可經由飼料與體組織獲得。母豬對礦物質的缺乏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長期缺乏,母豬必定受到傷害。鈣和磷屬必需常量礦物質元素,是骨和牙齒的主要結構成分,在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調節滲透壓等諸多生理功能上起著重要作用。飼糧鈣和磷缺乏或過多,都將引起不良反應或疾病。對于母豬,很容易造成鈣磷缺乏,嚴重時甚至導致跛行、產后癱瘓,使母豬淘汰(Mahan,1990),進而縮短母豬繁殖年限,影響養豬生產經濟效益。

    1、母豬鈣磷需要的建立
    表1 NRC4個版本鈣磷需要量對比情況
    豬別

    Ca(%)
    總P(%)
    有效P(%)
    1973
    1979
    1988
    1998
    1973
    1979
    1988
    1998
    1988
    1998
    1~5 kg
    -
    0.90
    0.90
    0.90
    -
    0.70
    0.70
    0.70
    0.55
    0.55
    5~10 kg
    0.80
    0.80
    0.80
    0.80
    0.60
    0.60
    0.65
    0.65
    0.40
    0.40
    10~20 kg

    0.65
    0.55
    0.70
    0.55
    0.55
    0.60
    0.60
    0.32
    0.32
    20~35 kg
    0.60
    0.60
    -
    -
    0.55
    0.55
    -
    -
    -
    -
    35~60 kg
    0.50
    0.55
    -
    -
    0.40
    0.45
    -
    -
    -
    -
    20~50 kg
    -
    -
    0.60
    0.60
    -
    -
    0.50
    0.50
    0.23
    0.23
    60~100 kg
    -
    0.50
    0.50
    0.50
    -
    0.40
    0.40
    0.45
    0.15
    0.19
    后備公豬










    20~50 kg
    -
    -
    0.70
    0.6
    -
    -
    0.65
    0.50
    0.33
    0.23
    50~110 kg
    -
    -
    0.60
    0.6
    -
    -
    0.50
    0.45
    0.26
    0.19
    后備母豬










    20~50 kg
    -
    -
    0.65
    0.6
    -
    -
    0.55
    0.50
    0.28
    0.23
    50~110 kg
    -
    -
    0.56
    0.6
    -
    -
    0.46
    0.45
    0.20
    0.19
    妊娠哺乳母豬
    0.75
    0.75
    0.75
    0.75
    0.50
    0.50
    0.60
    0.60
    0.35
    0.35

    母豬泌乳是一復雜的過程,正如Close等(1986)所指出:需要取決于產仔數、斷奶重、泌乳量、哺乳期的長短、母豬體重與膘情變化,還應考慮到短期(1胎) 和長期(一連數胎)的效應。綜合許振英(1992)對NRC(1973~1988)的綜述及NRC(1998)4個版本的鈣磷規定變化情況。見表1。4個版本哺乳母豬鈣需要基本未變, 而磷的需要則有上調趨勢,并且1988和1998年版增加了有效磷(available P), 說明人們已經注意到生物效價的問題。ARC(1981)根據1967年以后的5次試驗結果,妊娠和哺乳母豬鈣的規定需要,從0.54%上升到0.82%。關于磷,ARC總結1964年前3次試驗,確定0.45%均值同樣適用于妊娠與哺乳母豬,其后3次試驗結果認為0.73%更妥。 總結許振英(1990) 、李德發(1996)的論述, 美、英、法、前蘇聯四國及美國大學和飼料工業的調查(Overfield等,1987),母豬鈣磷需要的情況見表2。
    表2 美、英、法、蘇及美國大學和飼料工業哺乳母豬鈣磷需要(%)
    母豬
    美國
    英國
    法國
    前蘇聯
    大學推薦指標
    飼料工業推薦
    哺乳母豬
    0.75
    總磷0.60
    0.77
    0.65
    0.80
    ~1.20
    0.60
    ~0.70
    0.75
    0.50
    0.79
    0.63
    0.93
    0.76
    有效磷0.35


    從上表可見, 哺乳母豬鈣磷需要以法國為最高,它是推薦供給量;英國也較高,因為按定額飼養,采食能量低,鈣的規定量相對較高。蘇聯與美國接近,而美國的飼料工業界推薦磷的用量高出NRC(1988)25%,大學的研究人員也提倡多添加15%的磷。

    1978
    年,在許振英教授的主持下,我國制訂出豬的飼養標準草案,后經1980年修訂完成。其哺乳母豬鈣磷需要見表3。
    表3 我國哺乳母豬鈣磷需要量
    胎次
    8
    10
    12
    每千克飼料中含有
    初產
    經產
    初產
    經產
    初產
    經產
    鈣 (g)
    28
    30
    33
    34
    37
    38
    0.6
    磷 (g)
    19
    20
    22
    23
    26
    26
    0.4


    我國哺乳母豬鈣磷需要,如果按百分比數比較,則與美國相似,按絕對量,則因日增重低當然也少。

    通過文獻比較可以看出:母豬鈣磷需要的規定有所不同,這主要是地區差異、適用條件不同或者是飼養水平不同的原因。
    2、對鈣磷需要的探討
    母豬的飼養方針,在于提供充足的營養,適宜的飼料,以維持奶的生產,從而使母豬斷奶后,很快就發情受孕(King,1989)。應用飼養標準能否達此目的,還要看具體情況,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論。為此,許多營養學家在核實鈣磷需要上,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為驗證NRC(1988)規定的鈣、磷水平,Mahan等(1982)曾進行鈣磷為0.65∶0.50,0.80∶0.60與0.90∶0.70,一連3胎的對比,無論產仔數、血清鈣與磷或脫脂干骨灰分百分數,3項指標均無差異。證明NRC的鈣0.75%,磷0.6%的規定是足夠的。但由于胎兒的成長以及泌乳量的增加,母豬基于生理的需要會增加鈣磷的需要。母豬飼以鈣、磷量低的飼料會減少窩仔數(Kornegay等), 并且長期實驗發現,高齡母豬給飼NRC(1988)推薦用量或超過此量,其腿與脊椎折斷患發率高,而且給飼低鈣磷飼料者有惡化的現象。也有人對NRC(1979)的鈣磷規定做過驗證。Grandhi等(1983)二次試驗用拉康比(L)和約克夏(Y)母豬研究了當飼喂含有由NRC(1979)所規定的鈣磷水平的日糧(A),或用含150%NRC鈣磷水平(B)的大麥-小麥-大豆妊娠及哺乳日糧時,試驗1中,喂給B妊娠日糧的拉康比和約克夏青年母豬,其出生仔豬頭數和活仔數及斷奶重均比喂A妊娠日糧的要高(p<0.05);而試驗2這些差異不明顯。并且二組試豬在妊娠和哺乳期間體重的變化,仔豬出生重及斷奶到發情的時間間隔是相似的。由此表明:NRC((1979)所制定日糧鈣磷水平足以滿足維持青年母豬在肥育及哺乳期間生長和繁殖的需要。Nimmo等(1981)用24頭配過種的小母豬進行鈣磷代謝試驗,12頭小母豬喂給妊娠日糧A(鈣13g/d,磷10g/d), 其余12頭小母豬喂給妊娠日糧B(鈣19.5g/d,磷15g/d) ;哺乳期喂給0.75%磷的24頭初產母豬用來進行哺乳期第38~42d的鈣磷平衡試驗。其結果是:妊娠期間喂給母豬日糧B時,哺乳期鈣平衡的值比喂給日糧A時高(p<0.05) ,兩組之間總產仔數、總活產仔數、平均斷乳重或斷乳仔豬數均無差異,兩組母豬分娩前后和斷乳時體重以及哺乳期增重均相似。說明NRC (1979) 鈣磷水平的規定是基本合適的。 Harmon等(1975) 對泌乳期間日糧0.45%,0.55%和0.65%等3個磷水平進行了評價,妊娠期間日糧磷的水平為0.33%或0.68%,結果認為,除母豬骨骼灰分外,低磷水平不影響分娩仔豬的數量和體重、泌乳量及母豬骨骼特性。在該試驗中,骨骼灰分高低指示,0.45%的磷對多胎次的母豬是不夠的。Kornegay等(1981) 用小母豬進行5次鈣、磷試驗,每次對其日增重,日采食量,單位增重耗料,血清鈣、磷、鎂含量,結實性評分,足掌評分和掌骨灰分值,掌骨斷裂強度作了變量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骨骼的強度和密度不產生結構較堅實的動物,這是因為堅實性和掌骨評分與骨參數無關。Harmon等(1975)研究了不同磷來源構成的含0.31%磷的妊娠母豬日糧和0.52%磷的哺乳母豬日糧。結果發現,飼養低磷日糧的母豬,在泌乳的第6~8周,后軀麻痹的發病率增加。研究人員還發現維持最高骨骼灰分含量所需的鈣磷比維持最大生長以及最理想的飼料效率高0.1%(Cromwell等,1970),如此高含量的鈣磷是否可強化繁殖成績與防止后續性骨骼問題仍然未明。
    3、鈣、磷的吸收和代謝
    3.1鈣的吸收和代謝
    日糧鈣主要在十二指腸和空腸吸收, 吸收通過主動的(需能)和被動的(擴散)轉運(楊勝、黃忠等,1985;李德發,1996)。總結Irving(1964),Wasserman等(1992)、Bronner(1992) 、Fullmer等(1992)、Karbach(1992)和Kaune(1996)的研究,鈣的吸收有3個途徑:①主動轉運,包括鈣離子通過絨毛膜擴散進入細胞,于胞漿內運動,及從細胞內向細胞外的排出3個環節;②胞間轉移,這一途徑只有當小腸內鈣離子濃度足夠高時起作用;③胞飲、胞吐形式, 離子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時,靠電化學梯度而不需要能量。細胞內鈣結合蛋白、游離鈣離子和鈣離子小泡囔3種形式轉移。鈣離子從細胞內向細胞外滲出時,鈣結合蛋白中的鈣通過鈣泵排出;鈣以鈉-鉀泵實現鈣離子交換;以胞飲方式進入細胞的鈣泡囔以胞吐的方式釋放鈣。鈣的細胞間轉移,取決于細胞膜間的連結程度。在吸收過程中維生素D3參與小腸粘膜細胞中轉運鈣的鈣結合蛋白的合成,促進細胞間鈣離子的流動,增加日糧鈣的濃度會降低鈣吸收的百分數,雖然在正常的日糧鈣濃度范圍內所吸收的絕對量趨于保持相對穩定。現已證明乳糖、賴氨酸、檸檬酸和蔗糖可以改善鈣的吸收。
    排泄鈣的3個主要途徑是:糞、尿和汗。從糞中排出較多,豬尿鈣排出量少,但仍能反映鈣存留和利用的情況。
    3.2磷的吸收和代謝
    磷的代謝可按骨骼的代謝、磷脂和高能磷酸化合物,如ATP、ADP以及磷酸肌酸的代謝進行討論。磷通過主動轉運和消極擴散從消化道吸收。
    其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腸遠端處的小腸上皮。磷的吸收受吸收部位pH值和鈉濃度影響當小腸液pH值一定而鈉濃度增高時,磷的吸收增加(Danisi等,1984) 。 維生素D對磷的吸收有影響 (Nicolayser,1953)。離體研究證明:在有鈣存在并需要鈉的情況下,磷可逆濃度梯度通過腸細胞膜。因此,磷的吸收直接與日糧磷的濃度有關。日糧磷過量于鈣時降低磷的吸收率,這可能是由于形成不溶的磷酸鈣或鈣被植酸結合所致(Hays,1976)。骨骼中的磷代謝處于動態,為適應機體生理過程對磷的需要,骨骼磷會被動用。
    大多數磷通過腎臟排出,而且腎排出似乎是血磷濃度的主要調節途徑。
    4 鈣磷的生物效價
    4.1測定鈣磷效價的方法
    當前豬的養分需要所列的養分指標除能量為有效能(消化能和代謝能)外,其余從粗蛋白質到硒概為分析值(許振英,1990),這些數據是經過反復飼養代謝試驗對比的代表值,是保證動物正常生理的補給量,實際上已包容了各養分的利用效率。近十年來,為探求更加精確的營養需要,人們意識到生物效價(bioavailability)的重要性。Peeler(1972)與Ammerman等(1972)曾就常量與微量元素分別敘述,戎易(1986)、楊勝等(1986) 、蔣宗勇(1989)、林映才等(1994)及韓友文(1996)都對此論及。測定鈣和磷生物效(1987) 價的方法有平衡法、參照物法、同位素示蹤法和標記物法。平衡法沒有校正糞便中排出的內源礦物元素,所得結果往往偏低,而且變異很大;生物法靈敏、準確、客觀,因而得到廣泛應用;同位素示蹤法測定礦物質元素的表觀消化率意義不大,原因是糞中排出礦物質,既混有未吸收的也有內源性的;標記物法用的較少。
    豬體中99%的鈣在骨骼,僅1%在細胞外液,其總含量與體重有關。平衡法測定鈣的生物效價,首先面臨消化代謝利用層次的抉擇和扣除內源鈣問題。根據沉積量與利用量,可估計不同體重豬不同日增重的日需要,生物法測試不多。豬體含磷總量,同樣與體重密切相關。實測磷的生物效價,一般采用利用率,ARC(1981)概括為內源磷為100 kg豬2 g,Georgieskii(1982) 報道為1.7 g,兩數接近,同樣根據沉積量與利用率可估計不同體重豬磷的需要。
    4.2 鈣磷效價
    常用豬飼料原料的含鈣量極低。例如玉米為0.01%,大豆粕為0.25%,因此在使用標準玉米-大豆粕飼料時,其鈣的添加量只需扣除約0.05%,又因天然原料鈣的貢獻不大,所以其效價尚未進行全面研究。另外,添加粉碎石灰石中含有的鈣占飼料含鈣量的大部分,故其效價意義重大。玉米磷的效價很低(9%~29%) ,平均為14%,這些數據比歷來使用的30%~33%(1/3)均低。可是小麥磷的效價為50%,卻高于1/3。大麥和燕麥磷的效價介于這高低兩類原料之間。高水分玉米磷的效價比干燥者高3~4倍,故將其潤濕后再加工成顆粒,能達到提高磷效價的目的。不同種類谷物副產品磷的效價差異很大:麥麩和小麥胚磷的效價較高(35%~45%);大豆粕去皮者為35%,帶皮者為45%:魚粉則近約100%;肉骨粉隨其粒度不同而異(在64%~93%之間);干燥乳清及其它乳制品磷的效價僅為76%;苜蓿粉磷的效價極高;無機原料磷酸氫鈣(CaHPO4)中磷的效價為100%;脫氟磷礦石中磷的效價為87%。
    關于鈣磷生物效價問題,很早就有人做過研究,Dilworth等(1964)采用相同于IMCBV生物測定法的技術,研究了各種飼料規格的磷酸鹽中鈣的生物利用率,認為高質量的磷酸二鈣和脫氟磷酸鹽類其鈣的生物利用率約為95%(以Caco3作為參考標準),而粗制磷酸鹽的產品,其鈣的生物利用率僅為68%,Peeler(1972)認為豬對植酸磷的利用率為20%~40%。還有人研究了植酸酶在豬磷營養上的作用。Kemme和Jonghloed(1993)認為,植酸酶可將豬磷消化率從0.27提高到0.44。李德發等(1997)在豬日糧中添加植酸酶,磷表觀消化率提高15.3個百分點,同時提高鈣、氮和干物消化率以及磷、鈣和氮的體沉積水平。其他從事鈣磷生物利用率研究的還有Nelson等(1968)、Hays(1976)、Mahan(1980;1982) 、Combs(1991)、Taylor(1980)、Wise(1983)、Pointillant等(1987、1991)、Mroz等(1994)、Cromwell等(1993)、Schr`der等(1996)等等。
    5、鈣磷比例問題
    為使母豬正常利用鈣和磷,在滿足鈣和磷的供給量的同時,必須維持二者適宜的比例。Peo等(1967) 研究了不同性狀對鈣磷比例變化的反應程度。結果表明,鈣水平的變化對這些性狀的影響,比改變磷水平的影響要大。Hall等(1991)設磷為0.3%, 0.6%,0.9%,鈣調整為1.1,2.1或3.1的3×3設計,結果:①磷以0.6最適;②鈣磷在磷的低、 高水平均以1∶1為適,在中水平以1~2∶1為適;③脛骨承壓力則以低磷水平最差,在中、高磷水平則以高鈣最強;④低磷、高鈣延長全血凝集時間; ⑤總之,以鈣磷均為0. 6%最佳。對所有理想性能,飼糧鈣磷比例比飼糧鈣磷水平更重要(Chapman,1962)。Jonghloed(1987)估計,飼料中鈣每增加0.1%,磷的表觀消化率的水平適宜時,飼糧鈣的影響降低。鈣∶總磷及鈣∶有效磷分別為1.25∶1和3∶1時,有利于磷的利用。NRC(1988)建議,以谷實、豆餅為主的飼糧的鈣、磷比在1.0~1.5∶1。法國、原蘇聯大多在1.2~1.4∶1之間 。我國豬飼養標準(1987)中的鈣、磷比是1.2~1.3∶1。 陸昌華(1982)總結了1975~1977試驗母豬日糧中鈣磷比例對生產性能與健康的影響,其結論是:鈣磷比例只有在1~2∶1時,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6、母豬鈣磷缺乏癥
    母豬的礦物質需要變化很大,主要是由于繁殖周期不同階段的營養需要不同。高產母豬很容易出現鈣磷負平衡,即使供給豐富的鈣磷有時也改變不了這種現象。隨著泌乳量下降,鈣磷負平衡逐漸好轉,到泌乳后期鈣磷貯積又逐漸增加,這是正常的代謝情況,出現負平衡時,不足的鈣由海綿狀骨組織的貯存來補充。如果負平衡時間持續過長,就會動用致密骨組織中的磷,從而造成骨質疏松癥。
    Farries等(1984)在妊娠、泌乳母豬與空懷母豬飼喂相同日糧的對比試驗中,屠宰分析骨骼,妊娠期間骨骼鈣磷升高;泌乳期間鈣磷降低。 Mahan等(1982)證實,哺乳母豬的骨疏質比骨密質更易發生失礦化過程,骨髓區的骨鹽發生交換,提供的鈣源用于調節血漿濃度的利用率也較高。 Naheeda Khan(1994) 、 Nimmo等(1981)從母豬斷奶至發情喂給高于NRC(1979).標準的鈣磷水平,母豬的骨骼易受損,但初生重和初產仔數無差異。喂給低水平鈣磷時,許多母豬(約20%)在第一胎后不能站立。在586窩從斷奶至配種的生產性試驗中(Kornegay等,1985),按NRC(1979)標準或為標準1.5倍的鈣磷水平飼喂時, 繁殖性能未受影響,但第三胎后兩組母豬都有約20%不能站立。Kornegay等人(1983)的另一研究證實,在供給磷10 g/d,鈣15 g/d,5胎期間骨折情況無差異,但多數母豬因骨骼疾病和跛行而被淘汰。Mahan等(1982)、Maxson等(1986)在連續2~3胎鈣磷水平的研究中,未證實鈣磷能引起骨骼機能障礙,如產后癱瘓、跛行等。劉曼麗(1985)總結眾多試驗結論指出:使骨達到最大礦物化需要的鈣磷比獲得最大生長效益需要約高0.1%。
    7、影響鈣磷需要的因素
    母豬的礦物質用于妊娠、胎兒發育、泌乳和維持生命,妊娠后期和泌乳期的礦物質需要增大,母豬分娩到斷奶期間,乳中鈣磷濃度逐漸升高。不同實際所得的不同鈣磷需要其原因就在于此。哺乳期間,母豬受泌乳量的影響,同時還有外界溫度,當影響母豬的采食量時,就應當調整飼糧鈣磷水平,以滿足其需要。總結許振英(1990)、 宋育(1995)、韓友文(1996),李德發(1996)等人的結論,影響鈣磷需要的因素主要有:
    ①礦物元素間的相互作用:礦物元素間存在著協同與拮抗作用,一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程度的變化,可能是另一種元素供給狀況變化的結果。
    ②維生素D與鈣磷的吸收利用有關,也是骨和齒正常發育所不可缺少的。當鈣磷不平衡時,維生素D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當維生素D缺乏時,豬糞中會排出大量的鈣和磷。
    ③鈣磷的適宜比例,以及鈣磷尤其是磷的生物利用率也影響著鈣磷的需要。
    其它如消化道環境,即胃、胰、膽汁以及pH、飼糧螯合劑的種類和數量以及其它飼糧成分也影響鈣磷的需要。
    8、結語
    母豬鈣、磷需要的確定,源于飼養實踐,服務于生產實踐,其建立過程,在某種程度上缺少充分考慮哺乳母豬體內生理變化情況。因此,繼續研究維持滿意的體況,提高母豬利用年限,并聯系經濟效益,仍有一定現實意義。
    鈣、磷需要的確立,為生產實踐提供了指針,但是在具體的日糧配置時還須考慮:①鈣磷效價問題,如果鈣磷效價偏低,勢必影響母豬生產性能;②母豬采食量問題,保證母豬采食量,才能保證達到各項營養需要。

    參考文獻略

    作者: 假布什    時間: 2010-11-6 14:49
    好資料,謝謝了!
    作者: lilyyang    時間: 2010-11-6 15:15
    樓主真是個有心人。謝謝提供的資料。
    作者: czy89497    時間: 2010-11-6 15:28
    很好的資料謝謝
    作者: wahwe    時間: 2010-11-8 16: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wahwe    時間: 2010-11-8 16: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xwei198409    時間: 2010-11-8 21:57
    樓主有心哈,謝謝分享!
    作者: 勁松    時間: 2010-11-9 09:10
    好資料,謝謝樓主!
    作者: dudongsheng    時間: 2010-12-1 21:35
    謝謝樓主免費分享,好人好報·············
    作者: yuchanghu    時間: 2010-12-29 18:56
    謝謝樓主免費分享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丹阳市| 安岳县| 仁怀市| 吴桥县| 彩票| 平泉县| 青神县| 康马县| 綦江县| 综艺| 东乡族自治县| 吴忠市| 沙湾县| 临朐县| 社会| 麻江县| 盐城市| 多伦县| 庄浪县| 洪泽县| 长葛市| 镇宁| 高雄县| 晋中市| 长武县| 罗定市| 平江县| 阿勒泰市| 南川市| 赤壁市| 丰宁| 上饶市| 英超| 陇川县| 庆阳市| 深泽县| 南召县| 大关县| 南充市|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