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biāo)題: 草魚七種傳染性病害及其防治 [打印本頁(yè)]

    作者: superfisherliu    時(shí)間: 2010-11-4 16:52
    標(biāo)題: 草魚七種傳染性病害及其防治
      1、草魚病毒性出血病
      主要癥狀:主要是充血,病魚口腔、鰓蓋、鰭基、腸道、肝、脾等器官出血現(xiàn)象,將病魚的皮膚剝除肌肉顯示點(diǎn)狀或塊狀充血,嚴(yán)重時(shí)全身肌肉呈鮮紅色,鰓失去鮮紅呈蒼白色,但腸道、肌肉無(wú)腐爛、水腫現(xiàn)象出現(xiàn)。
      流行情況:每年4-10月為發(fā)病季節(jié),水溫一般在15℃以下病情逐漸消失。
      預(yù)防方法:⑴注射草魚出血病疫苗。⑵土法預(yù)防:發(fā)病季節(jié)到來(lái)前1個(gè)月,每半月投喂1個(gè)療程的板藍(lán)根、穿心蓮合劑,預(yù)防出血病有特效。具體做法是:第一天,按100kg魚用板藍(lán)根2.5公斤、穿心蓮1.5公斤加開(kāi)水浸泡1小時(shí),取汁加食鹽0.5公斤,然后拌入麩或玉米粉4公斤做成藥餌投喂;第二天取第一天留下的藥渣放鍋中加水煮1.5小時(shí),取汁按第1天的方法再投喂1次。或者再100公斤魚每天各用0.5公斤大黃、黃柏、黃岑、板藍(lán)根及食鹽拌飼投喂,連喂7天。
      治療方法:
      外用藥物:⑴生石灰每畝1米水深40斤,化水全池潑灑;⑵二溴海因0.5斤,強(qiáng)氯精0.6斤,全池潑酒,連用2-3次;⑶煙葉1.5斤溫水浸泡2小時(shí),或冷水浸泡一夜,取汁全塘潑灑。
      內(nèi)服藥物:⑴1.5%的大黃粉或“三黃粉”(大黃50%,黃柏30%,黃芩20%);或1.5%的大蒜素0.75%食鹽和10%鮮韭菜(搗爛),制藥餌投喂。⑵恩諾沙星按飼料量的0.2%添加,連喂5天;或100kg餌料用500克出血散拌餌投喂5-7天。⑶每100公斤池魚用魚血康200克粒劑,每天一次,連用3天,直接投喂。
      2、腸炎病
      癥狀:腹部膨大呈紅斑,肛門紅腫突出,嚴(yán)重時(shí),輕壓腹部有淡黃色或血液狀粘液從肛門流出,腸管發(fā)炎,充血并腐爛。
      流行及危害:主要危害一冬齡以上的草魚。每年5-9月是發(fā)病高峰。
      治療方法:采用內(nèi)服和外用藥物結(jié)合進(jìn)行。
      外用: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40斤或漂白粉1.3斤全池遍灑。隔天一次,連用2次。
      內(nèi)服:⑴大蒜頭治療。每100斤草魚用大蒜頭一斤,食鹽0.2斤,搗爛與適量的面粉滲合拌餌投喂,每天一次,連喂3天。⑵韭菜,每畝水面用韭菜2.5公斤,切碎后加食鹽0.2公斤,拌入飼料中投喂,每天一次,連喂3天。⑶三黃粉:黃芩、黃柏、大黃各0.5公斤,煮沸后取汁,并加0.5公斤的食鹽,用于100公斤的飼料,拌食投喂,連續(xù)4-5天。⑷二花二黃散:金銀花500克,菊花500克,大黃500克,黃柏500克,另加500克食鹽拌100公斤魚料。⑸魚必康1.5克/公斤魚體重,每天1次,連用3-4天。
      3、爛鰓病
      癥狀:體色發(fā)黑,特別是頭部變得烏黑,也叫作“烏頭瘟”,病魚鰓絲腐爛,帶有污泥,嚴(yán)重時(shí)鰓蓋骨中間的內(nèi)表皮常腐蝕成園形或不規(guī)劃的透明小窗,俗稱“開(kāi)天窗”。
      流行及危害:青、草、鰱、鳙、鯉都可發(fā)生,主要危害草魚,流行季節(jié)多在5-9月。往往與赤皮、腸炎并發(fā)。
      治療方法:
      ⑴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40斤,或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全池潑灑。⑵五倍子全池遍灑:每畝水深1米用五倍子2.7斤,研碎煮開(kāi)或用開(kāi)水沖溶,連渣帶汁全池遍灑。⑶楓樹葉每畝40斤,搗爛后全池遍灑。
      4、赤皮病
      癥狀:病魚體表局部或大片出血發(fā)炎,鱗片脫落,鰭條基部充血,鰭條未端腐爛。
      流行及危害:此病在草、鯉魚中很普遍,終年可見(jiàn),但以春末夏初較為常見(jiàn),常因拉網(wǎng)、運(yùn)輸或冬季凍傷而發(fā)生此病。
      治療方法:必須體內(nèi)與體外同時(shí)用藥
      外用藥物: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40斤或五倍子3-6斤搗碎溶水全池潑灑。
      內(nèi)服藥物:多病靈拌餌投喂;苦楝樹葉浸一晝夜投喂;同腸炎治法⑶⑷,連用3-5天。
      5、白頭白嘴病
      癥狀:病魚頭部和嘴周圍皮膚色素消退成乳白色,唇似腫脹,張閉失靈,因而造成呼吸困難,口圈周圍的皮膚腐爛,微有絮狀物粘隨其上,故在池邊觀察水面游動(dòng)的病魚,可見(jiàn)“白頭白嘴”的癥狀,但將病魚拿出水面觀察,則微不明顯。
      流行及危害。一般在5-7月份,在草、鰱、鳙鯉等魚苗和夏花魚種發(fā)生,對(duì)1寸左右的夏花草魚種危害最大。
      治療方法:⑴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40斤或漂白粉1.3斤全池遍灑。⑵每畝用菖蒲2-3斤,艾草5斤,食鹽3斤和水煮汁全池潑酒。⑶每畝用苦楝樹葉60斤,煎汁全池潑酒。
      6、白皮病
      癥狀:先尾柄處出現(xiàn)小白點(diǎn)后尾部變白,嚴(yán)重時(shí)尾鰭腐爛,頭部朝下,尾鰭朝上,不久死亡。
      流行及危害:每年6-8月流行,主要危害鰱、鳙魚夏花魚種,草魚苗有時(shí)也患此病,發(fā)病后2-3天死亡。
      治療方法:同白頭白嘴病
      7、打印病
      癥狀:患病部位;通常在肛門附近的兩側(cè)和腹部?jī)蓚?cè),呈園形或橢園形的紅斑,好象蓋了紅色印章一樣,嚴(yán)重時(shí)肌肉腐爛,直至穿孔,可見(jiàn)骨骼和內(nèi)臟。
      流行及危害:主要危害鰱、鳙魚,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現(xiàn),而以夏、秋兩季最易發(fā)生。
      治療方法:同白頭白嘴病。

    作者: duanjian234    時(shí)間: 2010-11-4 20:52
    爛腮加出血是最老火的,老治不好,特別是后期
    作者: biofisher    時(shí)間: 2010-11-4 23:15
    老調(diào)常談!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鱼县| 武夷山市| 阆中市| 靖安县| 尚志市| 合川市| 崇阳县| 六枝特区| 咸阳市| 白沙| 台中县| 拉孜县| 裕民县| 东乡族自治县| 准格尔旗| 翁牛特旗| 遂溪县| 松溪县| 同心县| 泗阳县| 贵州省| 彰化县| 西丰县| 汶上县| 福贡县| 辽中县| 武隆县| 池州市| 昔阳县| 基隆市| 松桃| 汝南县| 交口县| 威信县| 长乐市| 巴楚县| 枝江市| 城步| 榆林市| 西乌|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