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農產品高漲加大通脹壓力 專家稱推高CPI是表象 [打印本頁]

    作者: 劉佳適    時間: 2010-10-27 17:57
    標題: 農產品高漲加大通脹壓力 專家稱推高CPI是表象
      農產品高漲加大通脹壓力 專家稱推高CPI是表象
      2010年09月27日03:45人民網-人民日報我要評論(49) 字號:T|T
      連續半年虧損的養豬戶們終于可以喘口氣了。最新市場信息表明,豬糧價格比回到盈虧平衡點6∶1以上。養豬戶眼看要賺錢了,可是外部環境已經一片喊“熱”聲。8月份CPI達到3.5%,創年內新高。人們擔心,目前肉蛋奶、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上漲,會加大通貨膨脹壓力。
      糧價是百價之基,“一頭豬拱起CPI”。人們通常把農產品價格上漲看成是通貨膨脹的重要推動因素。當我國進入工業化中期,進入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階段,在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該怎樣看待農產品價格上漲問題?
      支撐價格上行因素不斷積累
      今年以來,農產品價格總體呈上漲態勢,糧食、棉花、生鮮乳價格屢創新高。7月份,稻谷、小麥、玉米價格分別為119.4元、101.6元和101.3元,均為歷史最高。“蒜你狠”、“豆你玩”、“姜你軍”,未見松勁兒。據商務部監測,7月份蔬菜價格同比上漲49.7%,雞蛋價格同比上漲9.3%,豬肉價格同比上漲4%。
      農業部市場信息司預計,今年后幾個月,受成本上升、通脹預期、國際糧價上漲等因素影響,多數農產品價格將維持上行態勢。農產品價格上漲,對CPI增長產生直接影響。但我國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庫存充裕,有足夠的調控能力保持農產品市場總體穩定,農產品價格總體上仍在可控范圍。
      吉林公主嶺市朝陽坡鎮副鎮長寧紹勇對記者說,按現在的種植規模,如果沒有政府補貼,農民根本沒有種糧積極性。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把補貼因素算在內,目前的糧價水平基本上是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底線,如果糧價過低,農民就會選擇“棄糧”或撂荒。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農產品需求將呈剛性增長,預計今后10年,每年新增糧食需求80億—100億斤。而耕地、水等資源瓶頸將越來越緊。
      城鄉一體化加快推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我國農產品價格已由主要以物質投入成本驅動,逐漸向由人工、土地、物質與服務費用推動以及消費需求拉動等因素共同驅動轉變。2007—2009年,水稻、小麥、玉米價格年均增長率為7.1%,而總生產成本年均增長率達11.7%,其中人工、土地、物質與服務費用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1.3%、29.2%和15%。這說明近年支撐農產品價格上行的因素不斷積累,農產品價格呈剛性上升態勢。今后一些機械化程度低、用工多、單產不高的品種漲幅更大,一旦出現部分產品供給短缺或需求過旺,還容易觸發價格暴漲。
      回頭看,由于長期的、較大幅度的“剪刀差”,我國農產品價格歷史水平較低,當前農產品總體價格與國內其它非農產品相比,仍處于低位。由于農產品價格基數太低,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微小的波動也容易被夸大。2008年底以來,國內食用植物油價格呈震蕩下行走勢,2009年12月才有所回升;大豆價格、稻谷價格與2008年相比,整體也是下行的。
      農產品價格上漲推高CPI僅是表象
      “為什么農民哭的時候看不著,價格稍微好點,反應就這么大呢?”安徽一位農場場長對記者說,“不光是我們影響物價,物價也影響我們呀,化肥、農膜、農藥都在漲價,農產品價格能不漲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現的幾次嚴重通貨膨脹,都伴隨著農產品價格的明顯上漲。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羅斯巴德認為,一旦農業這類最弱勢部門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大幅上漲,就標志著全面通貨膨脹開始形成。這說明農產品價格是處于價格上漲鏈的末端而非源頭。究竟是農產品價格上漲引發了通貨膨脹,還是通貨膨脹推高了農產品價格?在新的經濟發展條件下,要辯證分析。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國英研究員表示,農產品自身因素導致的價格變化對總供需平衡的影響,要小于總供需平衡變化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現代農業的成本因素已經高度市場化。以小麥生產為例,正常年景下原料投入、打工的機會成本以及隱性地租成本,會占到產品銷售額的90%左右。如果投入因素分散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它們的價格普遍上升,必然是國民經濟的總供需平衡發生了變化,其后果必然導致農產品價格上升。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王秀清、中國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辛賢表示,在過去的20年間,我國農業減產對CPI上漲幅度的影響在大幅下降,1987—2007年期間,相同的農業減產幅度對CPI上漲的影響下降了近一半。根據國家投入產出表的數據,非農投入占農業生產中間投入的50%,占食品制造業中間投入的25%。2003年我國農業減產引發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僅為6.6%,而實際上漲13%,也就是說其余50%的農產品價格漲幅是農業以外的因素導致的。
      農業部農研中心主任宋洪遠表示,農產品價格上漲帶動CPI上漲僅僅是一種現象,并不表示農產品價格上漲是通貨膨脹的原因。2008年實施4萬億元投資計劃,2009年信貸投放量高達9.6萬億元,同比增加95.9%,今年上半年信貸投放量增加4.6萬億元。我國廣義貨幣總量達到67.4萬億元,同比增加了18.5%,遠高于我國真實經濟的增長速度。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導致物價水平的上漲,推動CPI走高。
      農產品價格適度上漲有利于保供給促增收
      面對農產品價格上漲,不同的角度,感受不同。站在統籌城鄉發展的角度,就容易找到一個平衡點。
      目前,最大的收入分配失衡,是城鄉差距。2009年,我國基尼系數接近0.5的國際警戒線,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08年的3.32擴大為3.33。解決這一問題必須發揮初次分配的基礎作用。
      從這個角度看,當前農產品價格合理上漲,雖然引起CPI指數走高,但有利于保持農業穩定發展、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發揮市場價格在調節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要求。特別是在當前自然災害頻發、主要農產品供求處于緊平衡的形勢下,允許農產品價格適度上漲,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也是自去年底以來國家繼續提高小麥、水稻等主要產品最低收購價的重要原因。
      農產品價格適度上漲,是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差距的客觀要求。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專家表示,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遠低于CPI與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可以說,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壓力主要被廣大農民承擔。我國糧食消費需求旺盛且增幅較快,但相比之下,以糧食為中心的農副產品價格卻偏低。糧食及農副產品價格適度上漲,可以最直接的方式縮小工農產品剪刀差,達到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政策目標。
      實踐證明,農產品價格指數每上漲1個百分點,農民年人均增收幅度增加0.6個百分點。2009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糧食價格同比上漲3.7%,剔除產量增加因素,2009年糧食價格上漲帶來農民增收約192億元。
      農產品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有利于增加農業投資,促進城鄉要素流動。2007年,以生豬為首的農產品價格上漲了18.5%,2008年,財政支農增速高達38%。以往長期的工農產品剪刀差,致使大量農業資金流失。農產品價格適度上漲,提高農業比較效益,會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農業,從而保證農產品供給,使價格保持在較為合理的水平。
      關注城市低收入人群,防止“米袋子”“菜籃子”價格過快上漲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朱信凱教授表示,調低CPI體系中農食類產品權重勢在必行。食品在我國現行CPI構成中的權重占34%,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標準,當時恩格爾系數在80%以上。而改革開放以來,居民恩格爾系數平均降低了約30個百分點。農食產品類支出在居民消費總支出中的比重在不斷下降,農食產品價格波動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力自然也會相應下降。然而,目前農業品和食品價格在我國CPI構成中的比重卻沒有相應調整,這很難反映經濟運行和城鄉居民生活的真實狀況,不利于農民增收和城鄉二元結構的優化。
      其實,住房、能源和各項服務的費用支出比例在增加,其價格也不斷高漲。 據統計,今年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9.5%。若剔除權重因素,近年來我國居住類消費價格指數上漲,對物價的影響遠大于農產品價格。
      今天,農業在宏觀經濟中的比重大大降低,但是農產品價格在經濟社會中的敏感度卻大為提高。這說明,“米袋子”“ 菜籃子”始終是廣大群眾關切的問題,農業的基礎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如果農產品價格出現過快上漲,或者波動過大,會對社會穩定造成嚴重不利影響,也必將殃及“三農”發展。在通脹壓力增大的背景下,要對農產品價格出現過快上漲苗頭及時預警。9月初,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并出臺了抑制菜價過快增長的針對性措施。
      統籌城鄉發展,加強農業基礎,要一手抓發展農業生產不動搖,一手抓深化改革不放松,應研究建立農產品價格與農業生產機會成本及城市低收入群體補貼的雙聯動價格調控機制,既讓農產品價格上漲與農業生產機會成本上升步調一致,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又讓城市低收入群體補貼水平能趕上食品價格的上升,緩解農民增收與城市低收入群體生活保障的矛盾。
    作者: 任俊霖    時間: 2010-10-27 18:19
    好難懂啊!不過還是頂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县| 铜陵市| 屏东县| 固阳县| 久治县| 和龙市| 崇左市| 博乐市| 宁强县| 合川市| 贵德县| 南昌县| 嘉义市| 泸溪县| 左云县| 双牌县| 榆社县| 清丰县| 荔浦县| 龙陵县| 高雄县| 玛多县| 西青区| 岗巴县| 凤翔县| 弥渡县| 永德县| 甘洛县| 霍邱县| 荃湾区| 鹤庆县| 昌图县| 南充市| 靖江市| 卓尼县| 讷河市| 京山县| 漳浦县| 柘荣县| 临安市|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