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如何看“現象”診斷魚病?
[打印本頁]
作者:
jieming
時間:
2010-10-21 10:50
標題:
如何看“現象”診斷魚病?
魚類生活在水中,如不仔細巡塘觀察,很難發現病魚癥狀,一旦發生魚病,給防治帶來一定的困難,如何能通過“現象”判斷魚病,下面簡要介紹幾種方法。
離群獨游
漁農在巡塘過程中,如果發現魚類離開群體生活,單獨在水邊或下風處慢慢游動,此時,就可初步診斷,該品種魚可能將要發生魚病。
“S”形彎曲
由營養不良,魚體長期缺鈣、磷和維生素或池塘內重金屬鹽類含量過多而引起的。病魚身體發生“S”形彎曲,有時身體呈2至3個彎曲,有時只尾部彎曲。鰓蓋凹陷或嘴部上下顎和鰭條等都出現畸形,嚴重時引起病魚大批死亡。防治方法:池塘換水,平時加強管理,多喂含鈣多,營養豐富的餌料即可。
頭撞岸邊
可能是有毒藻類中毒。由于小三毛金藻在池中大量繁殖,使池水色呈濃黃褐色,它能分泌出溶血素和魚毒素,使魚類中毒,嚴重時可引起大批死魚。防治方法:①池塘經常加注新水,調節水質;②全池遍灑硫酸銅毒殺藻體。
池邊聚集周游
(1)跑馬病。病魚成群圍繞池塘邊緣不停地狂游,象跑馬一樣,由于過分消耗體力,又得不到營養補充,魚體極度消瘦后死亡。防治方法:用蘆竹或網具在池邊隔斷魚類群游路線,并在池邊投喂餌料。(2)車輪蟲病。此病呈“跑馬”現象或呈間斷性狂游,不攝食,口腔充塞黏液,張閉失靈,體色發黑,呼吸困難,繼而體力衰竭后死亡。防治方法:①用“車輪清”藥物防治;②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進行防治。
頭下尾上
一般是雙穴吸蟲病。病魚開始表現為在水面作跳躍或掙扎,或平臥水面急速游動,或上下往返,最后魚體乏力,游動緩慢,頭下尾上,頭部、眼眶周圍出現嚴重充血,短期內即出現大批死亡。防治方法:全池潑灑硫酸銅,第三天重復用藥一次。
打轉狂游
可能是瘋狂病和鰱中華魚蚤病、脂肪肝病。魚整天在水表層打轉或狂游,魚的尾鰭上葉往往露出水面,又稱翹尾巴病。常引起鰓絲末端化膿、潰爛,嚴重影響魚的呼吸,最后病魚食欲減退或不攝食,體色發黑,極度瘦弱而死亡。防治方法:①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全池潑灑,效果很好;②在餌料中增加維生素E、C和氯化膽堿,預防脂肪肝病有一定療效。
煩躁跳躍
一般是大華魚蚤病和魚鲺病。由于鲺在魚體上不斷爬動,腹面上側刺和口管內的口刺不斷刺傷魚體,再加上大顎的撕咬,口刺基部毒汁的分泌,使魚體表出現許多傷口,病魚極度不安,有時跳出水面。防治方面:①每畝水面用20千克馬尾松技,扎成多束散放池中,有防治效果;②用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
鱗片隆起
一般為鯉魚鰭子宮線蟲病和豎鱗病,前者鱗片隆起程度大,以至鱗片豎起象松球狀,鱗基部水腫呈半透明小囊狀,擠則出水。后者不具此種癥狀。防治方法:用“魚血停”藥物防治豎鱗病有效果。
上跳下躥
魚類如果突然在池塘中上跳下躥,可能是農藥或藥物中毒。防治方法:①如是農藥中毒,要及時把魚轉移到其它魚塘暫養,把池水排干,加注新水;②如是藥物中毒,可即時加注新水,緩解藥液濃度。
作者:
songjs2101
時間:
2010-10-21 10:55
言簡意賅,道出了診斷魚病的關鍵所在,頂一下帖子并收藏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
类乌齐县
|
南部县
|
西吉县
|
林周县
|
十堰市
|
工布江达县
|
湖南省
|
威海市
|
和平区
|
方正县
|
哈密市
|
河西区
|
仪征市
|
明星
|
丰原市
|
大关县
|
商丘市
|
昌乐县
|
大渡口区
|
成武县
|
上虞市
|
延庆县
|
武夷山市
|
五家渠市
|
老河口市
|
渭源县
|
吉木乃县
|
方城县
|
吉木乃县
|
东明县
|
新巴尔虎左旗
|
天等县
|
清苑县
|
甘孜
|
宜阳县
|
海城市
|
财经
|
遵化市
|
行唐县
|
崇明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