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炮轟豬附紅體之說---同感的進來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是老徐    時間: 2010-10-11 11:38
    標題: 炮轟豬附紅體之說---同感的進來
      優美的文辭,我整的好。
      但不想。只想實話實說。
      只表達我對獸醫界對“豬附紅體”命名和認識極度不滿。老徐有老徐的憤慨。
      首先,附紅體,這個病名,是主流認知,不光獸醫界,是整個醫學界(人和多種動物)。
      其次,既然是主流認知,對病原卻分歧很大。有原蟲說,有立克次體說等。病原還沒定下來,卻被整個社會一窩蜂的認同了“附紅體”之說,真不知道是科技人沽名釣譽的成功還是我們隨波逐流的淺薄。想到這里,悲從中來,哀從中來。
      再次,它的流行病學,發病機理,防控與治療,有什么規范可循?!有什么切實可行的方案讓我們來依照?
      1989年,當倔強固執的小徐第一次聽說這個病名的時候,對無限崇拜的中南畜牧獸醫首府首席的專家們的說法,仰視而好奇的同時,充滿迷惑.好奇心使然,太多的問題,請教他們,卻沒一個明確肯定的答案。一肚子的狐疑,一裝,就是20多年。我是個畜牧獸醫推廣者,推廣者的責任,是把成熟的東西推廣給社會,對模糊的東西,我不能昧著自己良心去推廣。
      從小徐到老徐,一直沒從心里認同“附紅體”之說。
      螳臂豈能擋車?個人的不認同,如何能阻擋它成為主流?
      -------老徐是非主流?
      哈哈。
      后續。
    作者: 我是老徐    時間: 2010-10-11 11:53
    存在的東西?
    什么東西?這個"東西"是指“附紅體”?
    抑或是大家模糊的認識?

    只了解不夠!
    了解不夠,主流就當經典來整,豈不荒唐!?
    是科學技術荒唐還是社會荒唐?
    是“附紅體”還是我們荒唐?

    [ts]我是老徐 于 2010-10-11 12:03 補充以下內容[/ts]

    老徐會立體,多角度,深層次來表達自己的憤慨的。

    吃飯了。
    后續。
    作者: 我是老徐    時間: 2010-10-11 16:52
    本帖最后由 我是老徐 于 2010-10-11 16:53 編輯

    先說病原認知。

    幾種說法和治療上的混亂:
    1.單細胞原蟲。血液寄生蟲嗎,治療當然首選磺胺藥物和三氮脒(血蟲凈)。治療效果,真的是誰用誰知道。
    2.立克次氏體。是它的話,卡那霉素當然的首選,砷制劑也不錯。可大家誰用這個來治療?
    3.嗜血支原體。這樣的話,上述藥物混起來用是最理想了,可實際上沒人用,即使用了,效果很差強。
    4.最原始的說法。附紅體嘛,一目了然,顧名思義,就是紅細胞附著體。鏡下觀察---紅細胞表面附著的生物
                    體。前3種說法都是試圖對這種說法延伸或衍生的解釋。
    我以為第四種說法相對來說最科學。
    天真幼稚可愛。可愛的原因,是誠實。

    于是,可以定性了:這就是附紅體

    藍耳病荒唐不?
    一點也不。
    藍耳病,準確的病原是病毒,攻擊的靶器官是胸腺。

    附紅體呢?
    作者: 獸醫吳金山    時間: 2010-10-11 17:07
    附紅細胞體病是真的嗎?1、目前沒有證實血液中游離的或導致紅細胞變形的不明物體就是一種獨立的生物體,更不能肯定就是所謂的附紅細胞體。2、目前沒有證實血液中存在的所謂附紅細胞體與所謂的附紅細胞體病癥的因果關系。3、正常的豬和其它動物(包括人)在無病的狀態下血液中照樣可以看到所謂的附紅細胞體。4、有人反駁說,我化驗結果是附紅細胞體病,按這個診斷也治好了,你咋能說不是附紅細胞體病呢?實際上治療附紅細胞體病的藥物基本都是廣譜抗菌藥,比如土霉素類,可以抗多種病原體,所以不能肯定是殺滅了附紅細胞體的結果。而且,豬發病后即使不用人治,也肯定會有相當一部分自然痊愈。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10-10-11 17:25
    我擔心,下一個被炮轟的,就是高熱病啦
    作者: 張天潔    時間: 2010-10-11 18:27
    呵呵,我曾經聽說過一個笑話,有個豬場的豬生病了,被某專家實驗室診斷為附紅細胞體,人家老板不信就用無癥狀的豬只得血液去化驗結果也是,后來老板生氣了就用紅墨水去試試,結果專家說這頭豬病的真嚴重,都成紅的了。僅為一個與之有關的笑話,讓大家笑笑
    作者: 地球是圓的    時間: 2010-10-12 02:46
    本帖最后由 地球是圓的 于 2010-10-12 22:06 編輯

    回復 7# 山中的漫游者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豬附紅細胞體病豈止是中國獸醫界的恥辱?
    作者: vetxy    時間: 2010-10-12 03:08
    附紅體現在公認是支原體,沒什么好說的。證據還是比較充分的,這不是國內的獸醫搞出來的。只是我們的認識跟世界科學界的發展有滯后而已。

    至于高熱病,被炮轟是已經有的事。國際豬病界根本不相信國內的結果。都在看熱鬧,看能鬧出什么笑話而已。
    作者: blacksky120    時間: 2010-10-12 08:18
    在沒有定以前,我不同意附紅體一說
    作者: 我是老徐    時間: 2010-10-12 10:11
    本帖最后由 我是老徐 于 2010-10-12 10:38 編輯

    還是接著說病原。
    病原,顧名思義,它是可以獨立致病的,也就是說,它可以是原發病。
    分清楚能否原發,對臨床實踐重要意思就不必贅言。先起個話頭,后續。

    看看實驗室里。
    1.如果以“紅細胞表面附著有顆粒”來給本病畫個圈概定的話,10數年里,我們鏡檢的病樣血液85%以上都存在此種情況。賣嘎得。魁兇啊。
    我們是縣級實驗室,哪年豬血樣也得上千份。這兩年,感謝國家重視,裝備也NB了,但也只能一級實驗室的水平(滿足了)。
    現在就一個現象:但凡豬不健康,一查血,十之八九---“紅細胞表面附著有顆粒”來著。于是乎,附紅體泛濫成災。那就治療吧,結果死亡十之六七,什么年齡什么階段的豬都有,從農戶散養到萬頭豬場,沒語言。痛心啊。
    如果我們搞定了病原,怎么可能如此高的死亡率?治療不理想,我就防,防治結合嘛。

    2.鏡子下面看到的。
      A。紅細胞表面附著有顆粒,呈鋸齒狀,顆粒有深藍、淡藍。
    B。紅細胞表面附著有顆粒,呈鋸齒狀。紅細胞表面、血漿里有S形、短棒狀類蟲體活動著,或翻轉,或蠕動。
    C。紅細胞表面附著有顆粒,呈鋸齒狀。紅細胞形態被改變的不像樣子,變形、破裂,散落一玻片的細胞碎片,慘不忍睹。
    D.紅細胞表面附著有顆粒,呈鋸齒狀。紅細胞表面、血漿里有S形、短棒狀類蟲體活動著。血漿里,有閃著光的小生物飆游,歡快的很(個體---圓形、瓜子形、梭形,560倍鏡下約一個毫米)。血漿里,有短棒狀、長桿形、S形小生物,伸懶腰的、蕩秋千的、散步的,不一而足。
    申明:絕對可以排除弓形體。

    ABCD四類,以A最居多,六成。
    ABCD,是大致分類,也有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的情況,但低于四分之一。
    ABCD,您也可以理解為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情況。
    ABCD,什么階段、各種年齡、不同飼養方式、健康豬與病死豬,都有。

    大部分為老徐親自看鏡子,看的眼睛疼,蛋疼。

    后續。

    [ts]我是老徐 于 2010-10-12 10:37 補充以下內容[/ts]

    再補一句:鏡下
    病樣中,有半數左右是經過所謂的“附紅體”各種花樣藥物治療了的。包括D類。
    作者: cool_chengheng    時間: 2010-10-12 21:33
    那目前我們所認為的由附紅細胞體病引起的癥狀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者: vetxy    時間: 2010-10-13 02:45
    本帖最后由 vetxy 于 2010-10-13 02:55 編輯
    還是接著說病原。
    病原,顧名思義,它是可以獨立致病的,也就是說,它可以是原發病。
    分清楚能否原發,對 ...
    我是老徐 發表于 2010-10-12 10:11

    附紅體在鏡下是不會動的。
    而且所謂紅細胞呈鋸齒狀,很多時候只是血液樣品處理不好的時候造成的紅細胞變形。
    請看下圖箭頭所指的紅細胞中間深色的小點才是附紅體。
    (, 下載次數: 8)


    再看一張,相信現在你能自己辨別了。

    (, 下載次數: 5)
    作者: hougou    時間: 2010-10-13 09:48
    樓主有點偏激,呵呵。規模豬場叫“口蹄疫”,散養戶叫“5號病”,叫法不一而已。“皮炎腎病綜合征”、“多系統衰竭綜合征”只是圓環病毒不同程度危害的不同稱謂而已,學術上必須較真,態度是必須的!但思想不要受一個名稱的束縛。期待樓主的“地震級”科學論證!贊樓主的求索精神!
       “附紅體”跟“血蟲”一樣,定義老百姓都已將其升華成廣義的概念了。豬還是要養的,錢還是要賺的,拿掉那些附著在“紅細胞”上的對機體有害的“東東”是保障,也是整個業界的提高!
    作者: 寧靜的港灣    時間: 2010-10-13 11:34
    憤慨是沒有必要的,科學的進步就是地不斷的失誤中取得的
    作者: hhh333    時間: 2010-10-22 14:38
    本帖最后由 hhh333 于 2010-10-22 14:44 編輯

    vetxy說得對,RBC變形是對RBC處理不當引起的,如時間長發生溶血凝血、稀釋液高滲引起RBC收縮等。如果能在血液中看到動的東西,那更加不可能是所謂的附紅體,可能是象花粉一樣的一些雜質在作布朗運動等

    如果將所謂的附紅體定義在原蟲范圍且是RBC上寄生的,應該與血孢子蟲相似的,似乎目前能夠看到在血液中運動的伊氏錐蟲,但這個是生活在血漿中的。細胞上能夠附著的一般都比細胞小,看到它在鏡下“動”不大可能,如果作了處理如染色等,應該即使是活的也死了。

    [ts]hhh333 于 2010-10-22 14:48 補充以下內容[/ts]

    不知國際上對附紅體的說法如何?我也是懷疑的,對于能通過血常規查出來更是懷疑!
    作者: vetxy    時間: 2010-10-22 21:26
    常規血液涂片確實是可以看見附紅體的,只是很多人不會看而已。
    作者: hh5758    時間: 2010-10-23 11:15
    確實分別不出來,治療還有效果.
    作者: monkeyb307    時間: 2010-11-11 19:18
    最新說法不就是歸類到Mycoplasma屬裡面嘛?
    血抹片是最方便的確診方法
    這病也蠻好治的
    可是蚊子會傳播    比較麻煩
    作者: lyl    時間: 2010-11-11 20:26
    本帖最后由 lyl 于 2010-11-11 20:27 編輯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啊,能把豬病防治豬才是真本事.病原體分析的再清楚,解決不了問題,才丟大人啊.
    作者: 諶猛    時間: 2010-11-12 21:51
    太強悍了
    作者: cmj550208801    時間: 2010-11-26 07:48
    老徐…還有大家都沒有說說對對副工細胞體怎么辦呢…
    作者: 牛莫王    時間: 2010-11-26 09:05
    對于付紅體有很多東西需要進一步了解!
    作者: as1985323123    時間: 2010-11-26 09:22
    嗯  不錯加油
    作者: nkrcjg    時間: 2010-12-12 10:03
    美國《豬病學》第九版第710~711頁有關描述如下:
    M. haemosuis (EPERYTHROZOON SUIS)were originally classified in the family
    Anaplasmataceae due to biologic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that were not consistent with regular bacteria
    (Moulder 1974). However, there was always a suspicion
    that they were a member of the class Mollicutes based
    on their lack of intracellular parasitism, small size, lack
    of cell wall, resistance, and susceptibility to tetracyclines
    (Tanaka et al. 1965). This was confirmed in 1997 when
    Rikihisa, et al. (1997) sequenced the 16s rRNA gene sequences
    of the organsims. The gene sequences were
    found to have little in common with other Rickettsial
    organisms, instead being closer to other mycoplasmal
    species (Johansson et al. 1999). As a result, it was proposed
    that E. suis be named Mycoplasma suis (Neimark et
    710 SECTION III BACTERIAL DISEASES
    al. 2002). However, rather than naming the organism
    after the specie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name M.
    haemosuis be used (Neimark et al. 2001).
    作者: 碧水清泉    時間: 2011-1-12 11:03
    許多事爭論不出個里表,搞研究的都整不明白,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也無能為力!樓主有什么新進展可以公開發表,恭候好消息了!
    作者: 011102    時間: 2011-1-12 23:05
    高手如云,受教了。特別佩服Vetxy老師。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新兴县| 茶陵县| 罗江县| 桃园县| 加查县| 云南省| 东兴市| 准格尔旗| 托克托县| 山东省| 方城县| 韶关市| 基隆市| 石景山区| 涪陵区| 临西县| 蕉岭县| 安陆市| 大竹县| 大厂| 曲沃县| 花垣县| 陆丰市| 若羌县| 旬阳县| 莲花县| 安溪县| 涿鹿县| 绿春县| 中牟县| 翁牛特旗| 永仁县| 秀山| 三江| 张家口市| 普兰店市| 仁化县| 公安县| 龙井市| 马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