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如何判斷脫霉劑產品處理霉菌毒素的能力? [打印本頁]

    作者: wangheping    時間: 2010-10-4 10:36
    標題: 如何判斷脫霉劑產品處理霉菌毒素的能力?
      脫霉劑主要作用是吸附霉菌毒素,而其它的酶解工程、微生物工程是做為輔助性功能,所以評判一個脫霉劑的好壞就是看它的吸附能力的大小,同時不能吸附營養物質。下面一個小實驗可以讓養殖戶在30分鐘之內,就可以證明某脫霉劑的吸附能力大小和吸附營養物質的情況,從而判斷其好與壞,省去了與業務員磨口舌的煩惱。
      脫霉劑體外模擬吸附實驗
      1、目的
      評判脫霉劑產品吸附能力的大小,從而判斷其吸附霉菌毒素的能力。
      2、方法
      ①取透明水杯盛水至4/5處;
      ②用吸管滴2滴派克墨水(代表霉菌毒素)到杯中;
      ③取一粒維生素B2(人用,黃色,水溶性,代表營養物質)放入杯中,攪碎使其溶解;
      ④稱少許(1~3g)要檢測的脫霉劑放入杯中;
      ⑤將三種物質(派克墨水、維生素B2、脫霉劑)在杯中攪拌,混合均勻后停止攪拌,靜置30分左右后看結果。
      3、結果判段
      脫霉劑要在吸附霉菌毒素的同時不能吸附營養,所以好的脫霉劑產品在靜置30分鐘之后,會將派克墨水吸附至杯底,而黃色的維生素B2仍會溶在水中,其結果是:水杯呈透明的黃色。而差的脫霉劑實驗結果要么就是呈黑色(吸附能力很差),要么就是呈淺無色(吸附力太強,將營養吸附),見下圖。
      如何簡單的評判脫霉劑的好壞,一個小小的實驗就可以做到。至此,就走出了脫霉劑認識的誤區了
      本篇文章來源于 豬場動力網
    作者: 微生態岳陽    時間: 2010-10-4 11:21
    好方法,值得學習。
    作者: xglahx    時間: 2010-10-4 13:47
    頂了,實用
    作者: 阿文哥    時間: 2010-10-4 14:00
    好方法啊 啊
    作者: 追夢人追夢    時間: 2010-10-4 15:36
    很好的方法,操作簡單 方便  通俗易懂
    作者: ddsunny    時間: 2011-6-11 09:13
    不錯,簡單易操作,實用
    作者: renato    時間: 2011-6-20 17:34
    有什么理論可以證明脫霉劑吸附墨水就證明能夠吸附毒素;不吸附VB2就不吸附營養物質?
    作者: leikeba100    時間: 2011-6-22 15:14
    墨水代表霉菌毒素? 這樣的假設本來就不合理呢。。
    作者: 山東畜牧人    時間: 2011-6-22 22:23
    回復 leikeba100 的帖子

    墨水=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有成百上千種,雖然危害生產動物的只有那么不到十種,但每種又有很多的次級代謝產物,各種霉菌毒素的物理特性、分子結構都不一樣,一個墨水就能代表多種霉菌毒素?到底誰忽悠誰?首先聲明,本人對事不對人,如有不妥之處,還希望高人之處。

    作者: wangguanbao    時間: 2011-6-23 10:03
    這個方法確實不妥,沒有理論支持。
    作者: zxg2007    時間: 2011-6-23 16:23
    好的霉菌吸附劑吸附墨水,而不吸附VB2
    作者: libingzhi521    時間: 2011-6-23 16:30
    一個不合理的試驗設計,能得出合理的試驗結果。這個不解中。。。。
    作者: wwjkinghoo    時間: 2011-6-23 16:42
    這是什么理論呀?有什么理由支持嗎?活性炭也能把墨水吸附干凈啊,關于這個問題在就在“脫霉劑吸附墨水的事? ”的帖子里說過了,怎么又拿出來???
    作者: longer    時間: 2011-7-4 15:24
    這個方法目前已經被證明是不合理的,有誤導傾向
    作者: wangxiang213    時間: 2011-7-5 16:20
    銷售員怱悠人的辦法,毒素的分子結構與墨不同,毒素所帶電荷與墨也不同,溶質在消化道中的理化性質與在簡單水溶液中也不同......如此多的不同,也能得到肯定的結論???真是高人..
    作者: jxynwl    時間: 2011-7-5 16:22
    簡直就是胡鬧!
    有本事吸一下墨汁!!!!
    這個真實的內幕我就不點破了!!!
    作者: sailingbbs    時間: 2011-7-9 10:25
    回復 jxynwl 的帖子

    只是一個直觀的演示實驗,而不是一個嚴謹的科學論證實驗,當然不能說明全部問題。給客戶做這個演示可以比較容易讓客戶接受。霉菌毒素吸附劑產品品質的優劣最終最終要看體內吸附實驗和靶器官改善的結果。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康市| 克什克腾旗| 广水市| 吉安县| 佛山市| 绍兴市| 台北县| 莱州市| 湟中县| 肇源县| 西平县| 聊城市| 巴彦淖尔市| 麻栗坡县| 普安县| 南宁市| 防城港市| 巴楚县| 革吉县| 珠海市| 盱眙县| 石泉县| 溧水县| 长葛市| 徐闻县| 淮北市| 明光市| 资源县| 贡嘎县| 呼图壁县| 临汾市| 安康市| 西林县| 义乌市| 都匀市| 湖北省| 汉寿县| 安泽县| 尤溪县| 施秉县|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