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如何綜合防治奶牛蹄部常見病?
[打印本頁]
作者:
jieming
時間:
2010-9-13 16:11
標題:
如何綜合防治奶牛蹄部常見病?
規模奶牛場蹄部常見病發病率占牛群的5%~15%,嚴重影響了奶牛的產奶量,一頭蹄變形奶牛日產量可減少0.5~1千克,一頭蹄部疾病的奶牛日產奶量可減少1.5~2.5千克。因此養殖戶需對此病引起高度重視,下面是常見的幾種奶牛蹄部疾病的癥狀及綜合防治方法:
1 蹄底疾病
1.1 病因
尖銳的異物刺入蹄底,如:運動場上的碎磚塊、石塊或其他金屬異物刺傷蹄底;再有牛棚下及運動場衛生條件差,糞尿堆放過多,時間過長,蹄底長期接觸而被腐蝕。
1.2 癥狀
被異物刺傷嚴重時,突然發生跛行,查看時蹄底出血,蹄部升溫,有的患部可流出污穢液體,有的跛行癥狀不明顯,只有在修蹄檢查時才發現蹄底有空洞及惡臭的膿液。由衛生條件差引起蹄底疾病一般癥狀不明顯,只有在修蹄檢查時才發現蹄底部腐爛,有的形成空洞,患部有惡臭膿液。
1.3 綜合防治
牛棚下、運動場上要不斷清掃,糞尿不能堆積過多,不斷檢查奶牛蹄底以盡早發現疾病。對異物刺傷的,要除去異物,用雙氧水沖洗,濃碘酒消毒,用布包扎整個蹄部。小孔洞,用針管沖洗,最后用濃碘酒沖洗,用棉花填塞小孔洞。
2 蹄腐爛
2.1 病因
蹄部受外傷,多數因牛棚下、運動場上糞尿堆積過多,時間過長或長期潮濕而被腐蝕引起發病。
2.2 癥狀
先從蹄間裂后面開始,而后蹄冠周圍組織,蹄冠前面,蹄冠與毛邊處,重者波及關節導致發炎,可見紅、腫、熱、痛、皮膚表面潰瘍、流黃水、有惡臭氣味,重者跛行嚴重,食欲下降,產奶量顯著下降。
2.3 綜合防治
牛棚下每天清除糞尿,運動場要不斷清掃,局部輕者用涼開水沖洗干凈,涂抹上魚石脂軟膏或用10%硫酸銅溶液、浸蹄后用布包扎整個蹄部,每天一次,連用3~4天,當皮膚化膿壞死時,在除去壞死組織和膿汁后沖洗干凈,撒布磺胺粉或甘汞粉,包扎整個蹄部,重癥者全身治療,結合輸液,可用抗生素、磺胺類藥物。
3 蹄裂
3.1 病因
運動場上有磚塊、石塊或其他異物引起蹄壁挫傷;奶牛體內長期缺少維生素A族、B族易引起蹄角質層脆弱;衛生條件差,糞尿長期腐蝕,熱性病、代謝病也易引發本病。
3.2 癥狀
由磚塊、石塊、其他異物引起蹄壁挫傷,嚴重者跛行明顯,裂開部腫脹,有時感染化膿,深部組織感染時可擴延到趾關節。由營養缺少,衛生條件差引起蹄裂,許多蹄冠全裂,通常裂線細、短,不仔細檢查很難發現,當糞尿泥土,從裂口進入時可引起感染,造成跛行,引發深部組織的壓迫和壞死,裂緣之間有肉芽組織長入時或裂開的角質與真皮小葉相連時,運動時疼痛明顯,有的奶牛蹄冠邊緣嚴重變形,也會引起跛行。
3.3 綜合防治
由雜物引起蹄壁挫傷,除去雜物,用涼開水沖洗干凈,患部徹底消毒,對整個蹄部包扎,對輕度蹄裂,應先在裂口兩端造一溝,深度至角壁層以防裂口延伸。對維生素缺少,衛生條件差引起的蹄裂,可在精料中添加電解多維,改善衛生條件,重者用薄削法,削去蹄冠部縱裂,在無菌條件下薄削至生發層,用碘酒消毒,涂抹魚肝油軟膏,對整個蹄部包扎。對蹄冠邊緣嚴重變形者,進行整修至恢復正常形態。
作者:
kb1026
時間:
2010-9-13 16:18
不知道啊,還沒涉及這個領域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
三台县
|
恩平市
|
崇礼县
|
马山县
|
阳西县
|
康马县
|
华容县
|
通海县
|
怀集县
|
平阴县
|
高淳县
|
富阳市
|
峡江县
|
祁阳县
|
宜丰县
|
肇州县
|
莒南县
|
西和县
|
高平市
|
南靖县
|
天祝
|
芒康县
|
乌什县
|
乐都县
|
临潭县
|
汉阴县
|
稻城县
|
阿勒泰市
|
湟源县
|
德化县
|
宁河县
|
河东区
|
舞阳县
|
开阳县
|
昌吉市
|
甘洛县
|
稻城县
|
双峰县
|
色达县
|
内黄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