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國外肉兔業發展概況
[打印本頁]
作者:
apple12151007
時間:
2010-9-8 16:40
標題:
國外肉兔業發展概況
1 國外肉兔業的發展歷史
在國外,尤其是西歐各國早有養兔吃肉的習慣。早在公元前1 100年,當時的腓尼基人在西班牙半島就已發現一種棲息在當地的野生穴兔可以食用,以后逐漸擴展到南歐和北非。從16世紀初開始,在西歐,尤其是法國等地已經有人開始馴化野兔或依靠捕捉孕兔產仔來獲取美味佳肴。其飼養方式多以圍欄、柵養、圈養或散養等為主,飼料多為青草、樹葉以及農作物秸稈和谷物籽實等。
隨著生產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兔肉需求量的迅速增加,許多國家逐步開展了家庭養兔業。首先是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其次是德國、比利時、荷蘭、瑞士和英國開始從事肉兔生產。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開始出現了專業化、工廠化生產的養兔場。意大利政府為了鼓勵發展肉兔生產,在其中部和南部地區分別建立了基本母兔達250只以上的規模養兔場,政府給予50%的設備補貼,大大促進了肉兔業的發展。
2 國外肉兔業的生產現狀
目前,世界家兔年飼養量已超過15億只,其中肉兔約占94%。兔肉年產量現已達到210萬t,比1984年兔肉總產量100萬t,產量已翻了一番。肉兔皮年產量多達10多億張。全世界約有106個國家(含中國)從事肉兔業生產,國外的主要生產國為意大利、法國、俄羅斯、西班牙、捷克、匈牙利、波蘭、德國、葡萄牙、英國、美國、比利時、尼日利亞、印尼、埃及和菲律賓等,歐洲國家約占世界兔肉生產和消費量的85%以上。20世紀80-90年代,其兔肉生產和消費量都在繼續增長。如意大利的兔肉生產量,上世紀70年代為15萬t,80年代達到20萬t,90年代則巳超過30萬t。
世界年人均兔肉占有量350g,歐美一些國家相對較高,西歐2kg,東歐lkg,北非0.5kg,如意大利年人均兔肉占有量5.3kg、西班牙3kg、法國2.9kg、比利時2.6kg。據FAO 2006年報道,主要兔肉消費國人均占有情況是:馬爾他8.89kg,意大利5.59kg,塞浦路斯4.37kg,西班牙3.15kg,烏克蘭2.89kg,法國2.76kg,比利時2.61kg,盧森堡2.24kg,葡萄牙1.94kg。人均消費兔肉數量最多的國家是馬耳他.人均年消費兔肉8kg左右;其次為法國和意大利,人均消費兔肉4-6kg;比利時人均消費兔肉2-3kg。人均消費增長較快的國家是荷蘭,自80年代以來荷蘭人均消費兔肉數量已是70年代的4倍左右。兔肉生產和消費量歷來較少的北美各國,自80年代中期以來,兔肉的產銷量也呈明顯的增長勢頭。
世界兔肉年貿易量6萬~7萬t,占兔肉總產量的3.2%-3.5%。兔肉主要進口國有:意大利、法國、比利時、德國、瑞典、西班牙。兔肉主要加工再出口國有:法國、比利時、荷蘭、英國、美國。傳統的兔肉消費市場主要在歐盟各國,尤其是意大利、比利時、法國、英國、德國、荷蘭等國自產兔肉不足,需要大量進口。近幾年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地區兔肉需求量激增.進口量比較大。意大利是進口兔肉數量最多的國家,每年需進口2萬~3萬t;其次為法國,每年需進口凍兔肉1萬~2萬 t;英國和德國各需進口0.5萬~1萬t。
3 國外肉兔業的生產特點
目前,肉兔飼養業比較發達的國家主要有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等,在肉兔生產上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3.1 生產經營集約化、現代化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國外養兔業比較發達的國家肉兔生產已由粗放型逐漸向集約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在發展家庭養兔的同時,出現了高度集約化、現代化的養兔場,采用封閉式兔舍,自動控溫、控濕,自動喂料和飲水,自動清除糞便,不僅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不受季節影響,可以進行密集繁殖,形成規模化、工廠化生產,特別是環境調控、飼料和飲水供應等飼養設施條件方面現代化程度較高。飼養區域集中、飼養密度大、飼養設施機械化自動化條件好。兔舍跨度較大.室內采用單層或多層鍍鋅金屬兔籠飼養,兔舍全封閉,喂料、飲水以及空氣交換、光照、溫度均由機械自動控制,糞便由刮糞板或傳送帶清出舍外。其優點是兔舍空間利用充分,環境科學控制,操作簡單方便且節省人工。有利于飼喂及清掃消毒。如意大利、德國等西歐國家已出現了工廠化養兔場,采用封閉式兔舍,自動控溫、控濕、控光及通風換氣,不受季節影響,四季均衡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
集約化生產大都采用現代化“全進全出”制方式。應用先進的家兔人工授精技術及母兔的“三同”技術(同期發情、同期配種、同期生產),仔兔的早期斷奶等技術.使商品兔同時上市,提供質量一致、規格一致的產品,使肉兔商品化生產經營的優點更加突出,更便于進入市場進行交易。
3.2 飼料營養標準化、顆粒化
隨著大規模、集約化、現代化養兔業的興起,飼料加工出現了工廠化、專業化、營養成分標準化和飼料形狀顆粒化的趨向。一些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均制訂了家兔飼養標準和飼料配方。在美國,顆粒飼料多按哺乳、妊娠、斷乳、配種等營養需要而分別配制,在市場上銷售。
先進國家的牧草商品率很高,優質的豆科、禾本科草捆、草塊、草顆粒等如同谷物飼料一樣均能從市場采購得到。兔用飼料加工實現了工廠化、專門化,營養需要達到了標準化。飼料形狀顆粒化。在國外由于家兔飼料占整個飼料需求的比例也十分有限,很難成為大眾商品。所以家兔全價顆粒飼料(分種兔料、育肥兔料)常由專業飼料廠根據兔場要求(配方)組織生產,然后用紙袋包裝或用大型料車送到養兔企業。在飼料營養配制方面,除強調消化能、粗蛋白質、粗纖維等常規指標外,還特別強調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比例、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營養素的含量及比例。飼料類型已由初期的自然飼料到配合飼料。現已基本實現全價顆粒飼料,飼喂更方便,效果更好。
3.3 育種專業化、品種配套化
近年來,國外的肉兔生產已由開始的純種選育,發展到向多品種配套系、經濟雜交方向發展。一般由3個或4個專門化品系組成,即三系配套或四系配套,父系品種育肥性能比較突出,母系品種則在繁殖性能上有巨大優勢,父系和母系之間又有較強的特殊配合力,雜交產生的商品肉兔具有良好的育肥性能和經濟效益。先進國家的肉兔生產普遍采用雜交配套系,著名的 ZIKA兔就是通過三系雜交形成的。還有ELCO(國內稱:布利塔尼亞)、HYPLUS(依普侶)和HYLA(伊拉)都是通過四系雜交配套形成。無論三系還是四系雜交,其效果都十分明顯,但三系雜交能有效降低培育時間和成本,加快育種進程。
商品肉兔的生產主要依靠雜交品種,雜交配套系生產的父母代種兔受胎率高,產仔多,泌乳能力強。通過雜交生產的商品兔在抗病能力、生長速度、屠宰率及飼料報酬方面都有明顯優勢。
3.4 肉兔繁殖科學化效益化
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飼養條件的改善,一些養兔發達的國家.肉兔的生產性能很高。一般來說,70日齡左右即可出欄,體重達到2.25kg以上,飼料消耗系數低于3,即每增重lkg,飼料消耗不足3kg。母兔年產仔兔50只以上,1個籠位(家兔籠養,母兔在空懷期和妊娠期幾只母兔占1個籠位)年提供斷乳兔90-100只。肉兔繁殖全部采用先進的人工授精技術,一只公兔承擔15只以上母兔的供精任務。200只母兔的配種任務只需2人。6~8h完成(包括采精)。配種母兔采取非檢驗、循環運行模式,有效地減輕了集中配種的工作強度。
應用了20余年的仔兔早期斷奶(21日齡和28日齡斷奶)技術已被證明是加速母兔繁殖率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必要手段。
良好的生存環境和全價配合飼料使母兔能夠經受頻密或半頻密繁殖,受胎率、產活仔數、仔兔存活率、肉兔商品率明顯得到提高。
3.5 兔病預防早期化、免疫化
肉兔為個體小、群體大、抵抗力低、容易感染各種疾病的小動物。因此,世界上許多養兔國家,防治兔病都在向預防為主的方向發展。對一般的普通病和常發病,多以早防、早治為主,以減少因兔病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對各種傳染病,則以定期進行預防注射為主,以增強肉兔對傳染性兔病的免疫力,達到預防某種傳染病的目的。另外,家兔防病不是依靠疫苗、抗生素,而是采用有效的防控手段,常見防疫手段有:①以清洗消毒為主;②加速種兔的繁殖、世代更新;③分群飼養,盡量同進同出;④控制病從口入,避免應激發生;⑤發現病兔果斷撲殺,即把疫病消滅在萌芽狀態。以防為主,效果很顯著。
3.6 產品利用綜合化、加工化
在肉兔產品中,除兔肉、兔皮等主要產品外,尚有骨、血、腦、胃、腸、肝、膽、肺、腎、殘皮以及兔糞等副產品。國外一些養兔業比較發達的國家都非常重視這些副產品的開發和利用,變廢為寶,增加產值。例如,兔的骨、血可加工為畜禽的動物性飼料;兔的腦、胃、腸、肝、膽等可作為輕工業和醫藥衛生工業的原料,加工制成血卟啉、血清蛋白、胃蛋白酶、腦磷脂、膽固醇等產品。
4 國外肉免業發展趨勢
4.1 肉兔生產區域向發展中國家擴展
自上個世紀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將肉兔養殖業列入聯合國糧農組織畜牧業全球推廣規劃,在全球進行推廣。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在古巴、巴巴多斯、新幾內亞、岡比亞、突尼斯、摩洛哥、拉脫維亞等一大批國家啟動了肉兔養殖項目,并把肉兔養殖作為“世界食品日”(WORLD FOOD DAY)活動內容進行推廣,糧農組織還與印度、印尼、菲律賓、埃及、巴西、墨西哥、中南美洲、加勒比地區的國家政府合作,資助當地發展肉兔養殖項目。自1999年開始,糧農組織啟動了“地中海國家肉兔養殖規劃”項目,幫助地中海國家制定發展規劃、資助培訓,提高肉兔養殖技術和產品營銷技術。自2001年開始.“地中海規劃”又覆蓋到到中南美洲及加勒比國家,并先后在羅馬召開了兩屆“地中海國家養兔大會”。在糧農組織的推動下,養兔國家由上世紀90年代的幾十個發展到現在的140多個國家,產量已達230萬噸,短短幾年,墨西哥產量已達一萬多噸。可以預見,通過這種國際合作,2l世紀,肉兔養殖加工在全球范圍內將會有較快、較大的發展,并將帶動兔肉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其潛力不可低估。
聯合國糧農組織于2001年9月28日專門就發展肉兔養殖業發布新聞公報,“許多專家預測,從歐洲國家發展養兔業的經驗來看,由于肉兔養殖成本低、高產出、高營養等原因,肉兔產業在發展中國家將會迅速擴張、高速發展。”
4.2 肉兔育種、生產、經營、貿易向產業化、一體化方向發展
國外肉兔育種、生產、經營、貿易產業化、一體化程度很高,特別是法國、意大利等肉兔業發達國家,專業化育種、專業化育肥生產、專業化肉兔產品加工程度可以跟牛、羊等大家畜生產經營相媲美,已發育成為受國際國內重視的完整產業,并逐步向育種、生產、經營、貿易產業化、一體化方向發展。如法國的克里莫兄弟育種公司育成了全球有名的伊普呂肉兔品種,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捷克、克羅地亞、匈牙利、中國等6個國家經營8個種兔場,種兔年銷售量18.4萬只,營業額達3 600萬法郎。
4.3 肉兔業向綠色、營養、保健、安全衛生方向發展
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意識的增強.21世紀對兔肉的需求不僅表現在數量上,同時表現在內在質量上,在全球興起綠色消費的浪潮下。發展綠色兔業勢在必行。要求兔肉產品無藥物殘留、安全、優質、營養、綠色,在一些發達國家,綠色食品在市場上的價格比普通產品高30%。“綠色兔肉”是指無疫病、無藥物 f如抗生素類藥物及農藥)殘留、無污染的干凈衛生的兔肉。隨著全球動物疫情不斷發生,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最近英國又發生一起“兔流感”死人事件,導致大家對肉食品消費高度警惕。不斷提高的綠色意識要求,除禁用抗生素作添加劑外,還要從建場選址開始,到日常兔的飼料采集和飼養管理都要講究衛生和營養.確保兔肉質量。
4.4 兔肉加工運輸貯存向冷卻兔肉方向發展
“冷卻兔肉”也叫“冷鮮兔肉”,是指家兔經檢驗合格屠宰后,從分割、運輸、貯存、流通到消費全過程中始終保持在0-4~C條件下的生鮮兔肉。冷鮮兔肉的特點是衛生、安全、鮮嫩,又富含營養。冷卻肉吸收了“熱鮮肉”和“冷凍肉”的優點,克服了兩者的缺陷。冷卻肉新鮮、肉嫩、味美、營養、衛生、安全,大中城市逐年擴大市場份額,國外市場80%是冷卻肉,如法國1994年冷鮮兔肉僅占進口總量的9%,到1999年增到43%,目前已達到60%以上。冷鮮兔肉被認為是科學、高品質的生鮮肉,是今后消費的主流和必然發展的趨勢。
作者:
微生態岳陽
時間:
2010-9-8 17:03
好文章,收藏了。
作者:
chenshok2008
時間:
2010-9-19 00:33
應該多了解先進的模式!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
夏津县
|
济南市
|
盐津县
|
潼关县
|
连南
|
涞源县
|
甘洛县
|
南涧
|
龙井市
|
隆回县
|
改则县
|
彰武县
|
台前县
|
苗栗市
|
怀仁县
|
乌拉特前旗
|
敦化市
|
集安市
|
高雄市
|
金昌市
|
习水县
|
鄂尔多斯市
|
东阳市
|
建湖县
|
广丰县
|
彭水
|
琼结县
|
修文县
|
岱山县
|
临海市
|
乌拉特后旗
|
盘锦市
|
苏尼特左旗
|
金堂县
|
奉贤区
|
佛教
|
龙江县
|
通海县
|
财经
|
平原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