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犢牛的飼養管理 [打印本頁]

    作者: godooo    時間: 2010-9-8 10:05
    標題: 犢牛的飼養管理
    規模化奶牛生產中,犢牛既是資產也是開支,犢牛不能馬上帶來收益,而是與其他牛群爭奪設施、勞動力、資金和飼料。然而,犢牛卻決定著奶牛場未來的利潤潛力,而且理論上這些犢牛也代表著最高的遺傳水平。犢牛的飼養管理應重點考慮三個方面:保證犢牛的健康生長、優化瘤胃功能和降低飼養成本。


           一、 新生犢牛的護理程序
           生命的第一天是影響動物終生效益的重要時期,犢牛出生第一天的管理重點是減少分娩應激,最大程度的獲得被動免疫。
           1、犢牛新生后,應從母牛身邊轉移至溫度適中的環境中(16—24°C),擦干口鼻部和身體上的粘液。確保新生犢牛呼吸,有時需要刺激呼吸,給犢牛面部噴冷水的方法誘導犢牛喘息最有效,也可用粗草或小指刺激鼻孔。
           2、犢牛正常呼吸后,進行斷臍。犢牛臍帶往往會被自然扯斷(未斷者距腹部8-10cm處剪斷),將臍帶內血液擠出,用7%碘酒認真浸泡、消毒,結扎。
           3、隨后對犢牛進行稱重、編號、畫花紋或攝像、填寫牛籍卡、移入干燥、避風、潔凈舒適的犢牛欄內。注意保溫,墊草每天更換一次,保持干燥、衛生。(犢牛移出犢牛欄時,徹底消毒犢牛欄,保證7-10天空置期)
           4、 初乳飼喂
           母源抗體不能通過牛的胎盤,因此,出生后通過小腸吸收初乳的免疫物質是新生犢牛獲得被動免疫的唯一來源。被動免疫失敗,犢牛死亡率超過50%,而且幸存者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也受到永久的損害。從出生到斷奶期間犢牛的死亡率約為20%(包括死產),而許多犢牛死亡,源于出生后第一天沒有獲得足夠的母源抗體。在2009年10月以前,本場飼養的小母犢易發生腹瀉、關節腫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犢牛生長指標不理想,且死亡率達12%。經張廷青老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獸醫學院動物臨床繁殖學博士)指導后,改變了原有的初乳飼喂方式,使犢母牛的成活率提高到99%,發病明顯減少。具體做法如下:
           采用專用食管飼喂器在犢牛出生后,1小時內給犢牛灌服母牛第一次擠下的初乳4公斤,12小時后再給灌服2公斤,讓犢牛靜臥于犢牛籠內,第二天轉入常乳飼喂。
           在飼喂前使用初乳質量檢測儀測定初乳質量、比重、免疫球蛋白質量,堅持飼喂優質合格初乳(免疫球蛋白含量>50mg/ml)。
           產下公犢的母牛第一次擠下的初乳,裝入4公斤的初乳袋進行速凍保存,備用。初乳解凍時,將容器直接置于40-50度熱水中,待初乳融化溫度達到37攝氏度時飼喂,可以達到初乳同樣效果。
           此法操作簡單,安全可靠,使犢牛獲得大量的優質初乳,為犢牛提供高水平的被動免疫、重要的能量來源和生長因子,提高犢牛成活率,促進生長。


           二、 代乳粉飼喂策略
           新生犢牛從生理上還不具備反芻動物功能,吸乳反射使牛奶通過網狀或食管溝繞過未發育的瘤胃和網胃,直接進入真胃并開始消化。在犢牛的瘤胃容量和功能未發育完全,還不能從采食的干飼料中獲得足夠的營養之前,牛奶或代乳粉可使犢牛獲得其生存所需的營養。在目前牛奶銷售價上漲的時期,給犢牛飼喂代乳粉比飼喂全乳更能降低成本,同時也能減少疾病的傳播。我場在近年的飼養中使用由法國寶萊蛋白公司特別為中國的環境條件而設計的牛代乳粉:“法國寶萊”(高效犢牛代乳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表1 “法國寶萊”的產品成分  

    粗蛋白質22.0% ±1%維生素A25000UI(上限攝取量)/千克
    脂肪20.0% ±1%維生素D310000UI(上限攝取量)/千克
    灰分7.5% ±1%維生素E35毫克/千克
    乳糖≤35.0%維生素B12.60毫克/千克
    粗纖維(碳水化合物)≤1.0%維生素K31.60毫克/千克
    水分≤4.5%維生素C150毫克/千克
    5毫克/千克


           飼喂方法:
           1、從第4天開始過渡飼喂配方奶。配方奶粉按1:8的比例用60攝氏度左右的溫開水沖調成代乳奶,水溫不能過高;待代乳奶降至適宜溫度(38—40攝氏度)時即可轉移至犢牛奶瓶或小桶內飼喂。第一次飼喂代乳奶占1/4,牛奶占3/4。
           2、第5、6天,代乳奶和牛奶各占一半。第7天代乳奶占3/4,牛奶占1/4。
           3、從第8天開始即全部喂食代乳奶,具體飼喂量見表2。全期配方奶粉消耗量約40公斤。

    表2 犢牛代乳粉的用法和用量(60天斷奶)  

    日齡或周齡日飼喂次數代乳粉用量(克)/頭次奶粉日喂量公斤/代乳奶(公斤)/頭次
    33過渡奶 2.0過渡奶
    43600.180.5+1.5常乳
    5-631200.361.0+1.0常乳
    731800.541.5+0.5
    二至五周32400.722.0
    六周32000.601.6
    七周31600.481.3
    八周31200.361
    九周31000.30.8

           4、 與常乳飼喂相同,代乳奶每日飼喂三次。
           5、飼喂溫度冬季應當高一些,大約在40攝氏度,夏季溫度稍微低一些,大約在38攝氏度。
           6、經濟效益分析:


          表3 不同的犢牛飼養方案的培育成本(單位:公斤,元)  

    60天斷奶方案全乳飼喂代乳粉飼喂
    消耗(公斤)成本(元)消耗(公斤)成本(元)
    36014401872
    代乳粉 42588
    代乳奶 336
    犢牛料3411034110
    干草12301230
    小計 1580 800


           犢牛在飼喂代乳粉的過程中日平均增重650-700克,與飼喂常乳相比無明顯差異。但能極大降低飼養成本和減少疾病傳播,協助牛場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三、 刺激瘤胃發育——犢牛料飼喂
           刺激瘤胃發育的效果取決于所攝取飼料發酵成揮發性脂肪酸的情況。飼料的形態并不重要,但是精飼料比粗飼料更能有效刺激瘤胃乳頭發育。犢牛開食料的粗蛋白質為18—20%含80%的總可消化養分。
           1、犢牛出生后第4天開始訓練采食顆粒料,喂奶后人工向牛嘴填喂極少量顆粒料或者在奶桶中放入少量顆粒料,引導開食。
           2、根椐犢牛采食量增加情況逐漸增加供給量,基本每天保證24小時犢牛可以采食到犢牛料。可以單獨設置飼喂槽,也可以直接放入喂奶后的奶桶中。稱重、記錄給料量。
           3、每天飼喂前清理剩余開食料,稱重、記錄剩料量。
           4、保證犢牛充足的飲水。除了在喂奶后加必要的飲水外,還應設水配槽供給清潔飲水。缺少飲水會限制干飼料進食量并減緩瘤胃發育。爭取在30日齡,開食料采食量達到350-450g/頭、天。
           5、45日齡后逐漸降低代乳奶飼喂量,促進開食料采食。
           6、犢牛連續3天開食料采食量達到0.7-1千克后,即可斷奶。


    表4 代乳料結合犢牛顆粒料飼喂方案(10周)  

    年齡飼料液體小計開食料小計干草
    出生初乳4-6kg6
    2-3常乳4-6kg10
    4-7+代乳粉+開食料4-5kg20很少0.48
    2代乳粉+開食料4-6kg420.12kg0.84
    3代乳粉+開食料5-6kg420.24kg1.68開始提供
    4代乳粉+開食料4-6kg420.45kg3.15
    5代乳粉+開食料4-6kg400.60kg4.2
    6代乳粉+開食料4-5kg350.75kg5.26
    7代乳粉+開食料3-5kg300.90kg6.3
    8代乳粉+開食料2-4kg201.05kg7.35
    9開食料0 1.25kg8.75
    10開食料0 2.0kg14
    小計 296 5212


           四、 干草飼喂
           1、 選擇適口性良好的優質干草飼料飼喂犢牛。
           2、 飼喂精料型犢牛開食料可以在第4周開始飼喂優質飼草。
           3、 較長的優質干草(羊草)可以在犢牛欄內設草架、供犢牛自由采食。
           4、 青貯飼料一般在斷奶以后開始飼喂,最好與粉狀飼料混合飼喂。


           五、 管理工作
           (1)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新生小牛最適宜的外界環境是15攝氏度。隔離間、犢牛舍和犢牛欄的通風要良好,忌賊風,舍內要干燥忌潮濕,陽光充足。冬季注意保溫,夏季要有降溫設施。牛體要經常刷拭(嚴防冬春季節體虱、疥癬的傳播),保持一定時間的日光浴。
           (2)嚴格的消毒制度,對哺乳用具應該每用1次就清洗、消毒1次。每頭牛有一固定奶嘴和毛巾,每次喂完奶后擦凈嘴周圍的殘留奶。犢牛圍欄、牛床應定期清洗、消毒,墊料要勤換,保持干燥。
           (3)犢牛期要有一定運動量,從10-15日齡超應該有一定面積的活動場地(2-3平方)。
           (4)做好文檔管理工作記錄犢牛編號(耳標)、填寫系譜、個體拍照或繪花片圖。
           (5)按照規定進行體尺測量、線性評定等工作。
           (6)做好選育方案,制定選留標準。
           (7)出生后立即剪去副乳頭。
           (8)15日齡后,30日齡前完成去角工作。

          六、 斷奶和斷奶后飼養
           1、 斷奶天數控制在56-60天。
           2、 犢牛料采食量連續3天達到0.7-1公斤水平后可以斷奶。
           3、 預定斷奶前三天,減少喂奶量或次數,刺激犢牛料采食。
           4、 選擇溫度適宜的天氣斷奶,稱重。
           5、 斷奶后,犢牛繼續留在犢牛欄飼喂1-2周,減少環境變化應激。
           6、 斷奶后,繼續飼喂同樣犢牛料和優質干草,減少飼料變化應激。
           7、 防疫注射應當在斷奶前一周完成。
           8、 斷奶后,犢牛料采食量應在一周內加倍,最高不要超過2公斤/頭、天。
           9、 斷奶轉群后,應當一小群飼養(7-10頭),給予換料過渡期。
           10、保證充足飲水。

           七、犢牛期健康和疾病管理
           犢牛免疫系統不成熟,極容易感染傳染性疾病,因此建立完善的防疫系統是保持犢牛健康的關健。
           1、如前所述對于犢牛防疫程序的根本是做好初乳的飼喂管理,使其獲得最佳的免疫,營養適當也是保證免疫系統對入侵病原體做出最佳反應的必要條件。
           2、最低限度減少與病原體接觸:衛生條件和減少接觸是控制犢牛接觸病原體的關鍵。衛生要從產房開始,犢牛出生在骯臟的環境是危及其安全的開始。整個斷奶前期墊草的選擇和墊草量對犢牛健康至關重要。控制病原體接觸還需要犢牛管理員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總之,后備牛培育的主要目是為了最經濟、最有效益地飼養小母牛以保證牛群后代的穩定;使牛群遺傳獲得達到最大,能及時替換產量低的母牛,有條件的擴大牛群或出售多余的后備母牛。良好的犢牛期飼養管理,能為培育優秀的后備牛群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此關鍵時期,最優化的飼養管理能夠提高整個飼養階段的飼料轉換率和日增重、改善健康水平,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第一個泌乳期產奶潛力。
    電話:010-57111163
    郵箱:godooo@126.com
    手機:13120497256 15321065163
    網址:www.anjitiger.com

    作者: lyun003    時間: 2010-9-8 10:40
    很詳細,代乳粉成本大概是多少
    作者: easenthy    時間: 2011-3-5 22:47
    謝謝,學習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托克逊县| 佳木斯市| 仲巴县| 永定县| 锡林郭勒盟| 呈贡县| 崇礼县| 娄底市| 塔城市| 弥勒县| 凭祥市| 宁远县| 江孜县| 肥乡县| 天全县| 靖宇县| 栾川县| 康定县| 石柱| 肇源县| 宁国市| 卢氏县| 莆田市| 锡林郭勒盟| 时尚| 兴安县| 屯门区| 湖口县| 文水县| 平利县| 周至县| 井冈山市| 庆城县| 灌云县| 横山县| 杨浦区| 台北县| 固镇县| 宣武区|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