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維生素ADEK缺乏病! [打印本頁]

    作者: hainavy    時間: 2010-8-30 14:55
    標題: 維生素ADEK缺乏病!
      維生素A缺乏癥
      簡介維生素A缺乏癥是由于動物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以分泌上皮角質化和角膜、結膜、氣管、食管粘膜角質化、夜盲癥、干眼病、生長停滯等為特征的營養缺乏疾病
      病原 ①供給不足或需要量增加。雞體不能合成維生素A,必須從飼料中采食維生素A或類胡蘿卜素。不同生理階段的雞,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不同,應分別供給質量較好的成品料,否則就會引起嚴重的缺乏癥。
      ②維生素A性質不穩定,非常容易失活,在飼料加工工藝條件不當時,損失很大。飼料存放時間過長、飼料發霉、烈日曝曬等皆可造成維生素A和類胡蘿卜素損壞,脂肪酸敗變質也能加速其氧化分解過程。
      ③日糧中蛋白質和脂肪不足,不能合成足夠的視黃醛結合蛋白質去運送維生素A,脂肪不足會影響維生素A類物質在腸中的溶解和吸收。
      ④胃腸道吸收障礙,發生腹瀉,或肝膽疾病影響飼料維生素A的吸收、利用及儲藏
      流行病學
      癥狀
      雛雞和初開產的雞常易發生維生素A缺乏癥。雛雞一般發生在1~7周齡,若1周齡的雞發病,則與母雞缺乏維生素A有關。其癥狀特點為厭食,生長停滯,消瘦,倦睡,衰弱,羽毛松亂,運動失調,癱瘓,不能站立。黃色雞種脛喙色素消褪,冠和肉垂蒼白。病程超過一周仍存活的雞,眼瞼發炎或粘連,鼻孔和眼睛流出粘性分泌物,眼瞼不久即腫脹,蓄積有干酪樣的滲出物,角膜混濁不透明,嚴重者角膜軟化或穿孔失明。口粘膜有白色小結節或覆蓋一層白色的豆腐渣樣的薄膜,但剝離后粘膜完整無出血潰瘍現象。食道粘膜上皮增生和角質化。
      成年雞通常在2~5個月內出現癥狀,一般呈慢性經過。輕度缺乏維生素A,雞的生長、產蛋、種蛋孵化率及抗病力受到一定影響,往往不易被察覺,使養雞生產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損失。患雞食欲不振、消瘦、精神沉郁、鼻孔和眼睛常有水樣液體排出,眼瞼常常粘合在一起,嚴重時可見眼內乳白干酪樣物質(眼屎),角膜發生軟化和穿孔,最后失明。鼻孔流出大量粘稠鼻液,病雞呈現呼吸困難。雞群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抵抗力降低,易誘發傳染病。繼發或并發家禽通風或骨骼發育障礙所致的運動無力、兩腿癱瘓,偶有神經癥狀,運動缺乏靈活性。雞冠白有皺褶,爪、喙色淡。母雞產蛋量和孵化率降低,公雞繁殖力下降,精液品質退化,受精率低
      病變
      診斷
      剖檢可見口腔、咽、食管粘膜上皮角質化脫落,粘膜有小膿胞樣病變,破潰后形成小的潰瘍。支氣管粘膜可能覆蓋一層很薄的偽膜。結膜囊或鼻竇腫脹,內有粘性的或干酪樣的滲出物。嚴重時腎臟呈灰白色,有尿酸鹽沉積。小腦腫脹,腦膜水腫,有微小出血點
      防治①在采食不到青綠飼料的情況下必須保證添加有足夠的維生素A預混劑,按NRC(1994)推薦的維生素A最低需要量,雛雞與育成雞日糧維生素A的含量應為1500U/kg,產蛋雞、種雞為4000U/kg。
      ②全價飼料中添加合成抗氧化劑,防止維生素A貯存期間氧化損失;防止飼料貯存過久,不要預先將脂溶性維生素A摻入到飼料或存放于油脂中。避免將已配好的飼料和原料長期貯存。
      ③改善飼料加工調制條件,盡可能縮短必要的加熱調制時間。
      ④已經發病的雞只可用添加治療劑量的飼料治愈,治療劑量可按正常需要量的3~4倍混料喂,連喂約2周后再恢復正常。或每千克飼料5000U維生素A,療程一月
      維生素D缺乏癥
      簡介維生素D缺乏癥是雞的鈣、磷吸收和代謝障礙,骨骼、蛋殼形成等受阻,以雛雞佝僂病和缺鈣癥狀為特征的營養缺乏癥
      病原維生素D缺乏癥的發生不外乎兩個原因:體內合成量不足和飼料供給缺乏。維生素D合成需要紫外線,所以適當的日曬可以防止缺乏癥的發生。機體消化吸收功能障礙,患有腎肝疾病的雞只也會發生。購買商品料的養殖戶應該向供貨商質詢,或者通過化驗來確定病因,采取相應措施。①飼料中維生素D含量在正常情況下家禽飼料中最少應有200U/kg飼料的維生素D,生產時還應加上10%~30%的保險系數。②飼料中維生素A的含量對維生素D的吸收有影響,維生素A添加量太多會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一般應保持維生素A:維生素D=5:1的比例。③調節飼料中的鈣、磷含量的比例;鈣、磷缺乏或比例失調增加維生素D的需要量。一般鈣磷應保持在2:1左右。④增加日光照射時間:散養家禽(鴨、鵝等)因日光充足不易發生缺乏癥
      流行病學
      癥狀維生素D的缺乏癥主要表現為骨骼損害。
      雛雞佝僂病,一月齡左右雛雞容易發生,發生時間與雛雞飼料及種蛋情況有關。最初癥狀為腿弱,行走不穩,喙和爪軟而容易彎曲,以后跗關節著地,常蹲坐,平衡失調。骨骼柔軟或腫大,肋骨和肋軟骨的結合處可摸到圓形結節(念珠狀腫)。胸骨側彎,胸骨正中內陷,使胸腔變小。脊椎在薦部和尾部向下彎曲。長骨質脆易骨折。生長發育不良,羽毛松亂,無光澤,有時下痢
      病變
      診斷產蛋母雞缺乏2~3個月開始表現缺鈣癥狀。早期表現為薄殼蛋和軟殼蛋數量增加,以后產蛋量下降,最后停產。種蛋孵化率下降,胚胎多在10~16日齡死亡。喙、爪、龍骨變軟,龍骨彎曲,慢性病例則見到明顯的骨骼變形,胸廊下陷。胸骨和椎骨結合處內陷,所有肋骨沿胸廊呈向內弧形彎曲的特征。后期關節腫大,母雞呈現身體坐在腿上“企鵝形”蹲著的特殊姿勢,也能觀察到缺鈣癥狀的周期性發作。長骨質脆,易骨折,剖檢可見骨骼鈣化不良
      防治①保證飼料中含有足夠量的維生素D3,每千克日糧中,雛雞、育成雞需200U,產蛋雞、種雞需500U。
      ②防止飼料中維生素D3氧化,應添加合成抗氧化劑。
      ③防止飼料發霉,破壞維生素D3,可添加防霉劑。
      ④已經發生缺乏癥的雞可補充維生素D3:飼料中使用維生素D3粉或飲水中使用速溶多維,飼料中劑量可為1500U/kg。
      ⑤雛雞缺乏維生素D時,每只可喂服2~3滴魚肝油,每天3次。患佝僂病的雛雞,每只每次喂給10000~20000U的維生素D3油或膠囊療效較好。多曬太陽,保證足夠的日照時間對治療也有幫助
      維生素E缺乏癥
      維生素E缺乏癥是以腦軟化癥、滲出性素質、白肌病和成禽繁殖障礙為特征的營養缺乏性疾病
      病原維生素E缺乏癥的發生很大程度上與飼料有關。因為維生素E不穩定,極易氧化破壞,飼料中其它成分也會影響維生素E的營養狀態,造成缺乏癥發生。
      ①飼料維生素含量不足。當配方不當或加工失誤的情況下,常會發生。
      ②飼料維生素E氧化破壞。礦物質破壞、多不飽和脂肪酸存在、飼料酵母曲、硫酸胺制劑等拮抗物質刺激脂肪過氧化、制粒工藝不當等情況下均會造成維生素E損失。籽實飼料一般條件下保存6個月維生素E損失30%~50%。
      ③維生素A、維生素B族等其它營養成分的缺乏。④需要量增加。飼料中硒不足時會發生
      流行病學
      癥狀1.成雞的主要癥狀為生殖能力的損害,產蛋率和種蛋孵化率降低,公雞精子形成不全,繁殖力下降,授精率低。
      2.維生素E缺乏引起腦軟化癥,多發生于3—6周齡的雛雞,發病后表現為精神沉郁,癱瘓,常倒于一側;出殼后弱雛增多,站立不穩;臍帶愈合不良及曲頸、頭插向兩腿之間等神經癥狀。剖檢可見小腦軟化,水腫,有出血點和壞死灶,壞死灶呈灰白色斑點。
      3.維生素E和硒同時缺乏時,雛雞會表現滲出性素質,病雞翅膀、頸胸腹部等部位水腫,皮下血腫。小雞叉腿站立。
      4.維生素E和含琉氨基酸同時缺乏,則表現為白肌病,胸肌和腿肌色淺,蒼白,有白色條紋,肌肉松弛無力,消化不良,運動失調,貧血
      病變
      診斷
      防治①飼料中添加足量的維生素E,每千克雞日糧應含有10~15U,鵪鶉為15~20U。
      ②飼料中添加抗氧化劑。防止飼料貯存時間過長,或受到無機鹽、不飽和脂肪酸所氧化及拮抗物質的破壞。飼料的硒含量應為0.25mg/kg。
      ③臨床實踐中,腦軟化、滲出性素質和白肌病常交織在一起,若不及時治療可造成急性死亡,通常每千克飼料中加維生素E 20U,連用兩周,可在用維生素E的同時用硒制劑。滲出性素質病每只禽只可以肌注0.1%亞硒酸鈣生理鹽水0.05ml,或添加0.05mg/kg飼料硒添加劑。白肌病每千克飼料再加入亞硒酸鈉0.2mg,蛋氨酸2~3g可收到良好療效。腦軟化癥可用維生素E油或膠囊治療,每只雞一次喂250~350U。飲水中供給速溶多維。
      ④植物油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在飼料中混有0.5%的植物油,也可達到治療本病的效果
      維生素K缺乏癥
      簡介維生素K缺乏癥是以雞血液凝固過程發生障礙,發生全身出血性素質為特征的營養缺乏疾病
      病原①集約化飼養條件下,家禽較少或無法采食到青綠飼料,而且體內腸道微生物合成量不能滿足需要。
      ②飼料中存在抗維生素K物質,如霉變飼料中真菌毒素、草木犀等會破壞維生素K。
      ③長期使用抗菌藥物,如抗生素和磺胺類抗球蟲藥,使腸道中微生物受抑制,維生素K合成減少。
      ④疾病及其它因素:如球蟲病、腹瀉、肝病、或膽汁分泌障礙,消化吸收不良,環境條件惡劣等均會影響維生素K的吸收利用
      流行病學
      癥狀維生素K缺乏癥發病潛伏期長,一般缺乏維生素K在3周左右出現癥狀。雛雞發病較多,表現為冠、肉垂、皮膚蒼白干燥,生長發育遲緩、腹瀉、怕冷,常發呆站立或久臥不起,皮下有出血點,尤其胸腿、腹膜、翅膀和胃腸道明顯。血液不易凝固,有時因出血過多死亡。剖檢可見肌肉蒼白、皮下血腫,肺等內臟器官出血,肝有灰白或黃色壞死灶,腦等有出血點。死雞體內有積血凝固不完全,肌胃內有出血。病鴿常見鼻孔和口腔出血,皮膚血腫成紫色。種雞缺乏種蛋孵化率降低,胚胎死亡率較高
      病變
      診斷
      防治①應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K,每千克飼料1~2mg,并配合適量青綠飼料、魚粉、肝臟等富含維生素K及其它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飼料,有預防作用。
      ②對病雞每千克飼料中添加維生素K 3~8mg,或肌注0.5~3mg/只,一般治療效果較好,同時給予鈣制劑療效會更好。應注意維生素K不能過量以免中毒
    作者: lwbxmr060909    時間: 2010-8-30 15:15
    只有關于雞的啊,有沒有跟豬有關的維生素ADEK缺乏癥的資料?
    作者: 趙沛    時間: 2010-8-30 15:17
    學習學習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弥勒县| 丘北县| 台北县| 大兴区| 壶关县| 庆城县| 扬中市| 澜沧| 都江堰市| 广丰县| 越西县| 锦屏县| 海盐县| 武城县| 武隆县| 区。| 崇左市| 信丰县| 民县| 裕民县| 长沙市| 高平市| 汽车| 安岳县| 丽水市| 常宁市| 襄樊市| 营山县| 泸水县| 台南市| 安平县| 崇文区| 涿鹿县| 金沙县| 安溪县| 吉隆县| 台安县| 酉阳| 连江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