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秀山品西游]由天目山想起張天師 [打印本頁]

    作者: 大大山    時間: 2010-8-22 09:43
    標題: [秀山品西游]由天目山想起張天師
      由天目山想起張天師
      中國的儒、道、佛等文化都是和名山熔為一體的,天目山也不例外。
      天目山由東西兩山組成,兩峰對峙,東低西高,相差28米(西天目高1506米)。兩峰之頂,各天成一池,如雙目仰望蒼穹,遠古取名“天眼”、“浮玉”,戰國始稱“天目”。如此山色,當然會吸引儒、道、佛于一山。
      說起道家,在天目山修行過的名道很多。老百姓熟知的就有《三國演義》中以幻術戲弄曹操的左慈、葛仙翁、張道陵、張三豐等。
      張道陵張天師和天目山的淵源最深。張道陵就出生在西天目山,并在此修煉多年,今西天目山仍有張公舍、張公洞等遺跡。
      張道陵先后在天目山、北邙山、龍虎山、鶴鳴山修道煉丹,但終成于龍虎山,自創天師道,撰《老子想爾注》闡揚道教教義。
      我在想,張道陵生于此,修道煉丹于此,如此山色,如此淵源,為何天目山終沒成為張道陵的道場,而成為佛教第五名山、韋馱菩薩的應化道場?
      我書讀得少,《西游記》倒是看了幾遍,《西游記》中的張天師倒像個天宮的辦公室主任,忙于周旋于玉帝身邊,或給紅孩兒等推看五星,成仙后就不管身前事了。“一人成道,雞犬升天”說的就是張天師,搬家了,故鄉就淡忘了,沒根據地了,香火就少了。我登西天目山,也去拜訪了張公舍、張公洞,很冷清,只是個遺跡而已。如左慈,要不是以幻術戲弄曹操被著寫在《三國演義》中,也早被人們忘卻了。我以為,不論儒、道、佛,不和民眾聯系在一起,整天高高在上是不行的,高處不勝寒。
      我沒到過東天目山,西天目山也只爬到開山老殿,又沒看過航拍照片,始終無法領會天目山的“天眼”魅力。我驚嘆古人靠雙腿、雙眼就能領略“天眼”,太神奇了。
      由天目山我想起了北國吉林。北國吉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座神山環城而立,發源于長白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延綿,如龍呈“S”形穿城而過,地形像似八卦圖中的陰陽魚,堪稱道家的風水寶地。我驚嘆古人的這個發現,發現這地球上最大的陰陽魚,太神奇了。
      吉林城內有北山,山上有建于清朝年間的古寺廟群,佛、道、儒三教雜糅,民間諸神同堂供奉,充滿深郁的俚俗煙火氣息,為我國其它寺廟所罕見。每年四月十八的娘娘廟會和四月二十八的藥王廟會,游人香客云集。“千山廟會甲東北,吉林廟會勝千山”之譽。1996年吉林隕石雨,道家稱天降伏魔經二部,就收藏在北山。
      人眼能發現天目山的“天眼”、吉林的陰陽魚,而天目山的“天眼”幾千年又在看什么?
    作者: 大白鯊    時間: 2010-8-22 10:16
    天目山不是在臨安??
    作者: 大大山    時間: 2010-8-22 11:04
    張天師就出生在西天目山.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漯河市| 玉溪市| 城口县| 沁源县| 台山市| 绩溪县| 井陉县| 桦川县| 台前县| 资中县| 永靖县| 额敏县| 天全县| 桂平市| 霍邱县| 北京市| 呼图壁县| 昌平区| 达孜县| 武义县| 沙湾县| 平罗县| 阜宁县| 泗洪县| 濮阳县| 襄樊市| 沐川县| 武鸣县| 平顶山市| 郎溪县| 将乐县| 南木林县| 广汉市| 阿坝| 霍城县| 霍林郭勒市| 灵寿县| 汨罗市| 建阳市| 江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