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CPI再創新高催逼物價走向 食品漲價翹尾是主因
[打印本頁]
作者:
曹錦萍
時間:
2010-8-13 13:09
標題:
CPI再創新高催逼物價走向 食品漲價翹尾是主因
同比上漲3.3%,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不僅比上月擴大了0.4個百分點,而且創下了21個月來的新高。
作為關系百姓生活、投資者收益和宏觀經濟運行的關鍵指標,未來CPI走勢緣何這時更加引人注目?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公布后,記者第一時間約請宏觀經濟部門的官員和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解析。
食品漲價翹尾因素是主因
CPI原本已在五六月間同比漲幅放緩、環比出現下降,緣何7月份反彈?
“CPI同比上漲3.3個百分點中,2.2個百分點是翹尾因素,1.1個百分點是新漲價因素。”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新聞發布會上分析,新漲價因素主要是由食品價格上漲帶動的。
7月份CPI反彈存在一定季節因素。全國從南到北天氣多變,洪澇災害嚴重,造成蔬菜特別是葉類蔬菜價格漲幅較大。7月份鮮菜價格同比上漲了22.3%,50個城市每公斤大白菜平均售價從6月下旬的2.24元漲到7月下旬的2.84元。
豬肉價格上漲明顯。50個城市每公斤豬肉后臀尖平均售價從6月下旬的18.14元漲到7月下旬的20.84元。
此外,7月份我國糧食價格同比上漲了11.8%,漲幅也較突出。
目前,食品類價格占CPI的權重在三分之一左右,食品價格對CPI舉足輕重。7月份CPI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6.8%,而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僅1.6%。據統計局測算,食品價格上漲對新漲價因素的“貢獻”超過75%。
“在翹尾因素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前兩月食品價格下來了,CPI漲幅就放緩了,7月份食品價格上去了,CPI漲幅就擴大了。”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說,當前CPI上漲不是需求拉動型的,也與貨幣供應無關,而是在供給方面。特別是農產品價格受高溫、洪水等因素影響,是結構性上漲。
翹尾因素對7月份CPI的走高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去年7月份CPI同比下降了1.8%,為全年谷底,翹尾因素影響CPI的峰值就出現在今年7月份。也就是說,即便沒有任何新漲價因素,今年7月份的CPI同比漲幅也會達到2.2%。
目前CPI仍屬溫和上漲
“雖然CPI漲幅有所擴大,但仍在市場預期內,總體仍屬溫和上漲,價格運行基本穩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應當看到,CPI雖然創下21個月來的新高,但這21個月大部分處于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國經濟增速下滑和恢復性反彈的時期,CPI整體偏低甚至連續9個月為負值。而且,改革開放以來,百分之三點幾的CPI漲幅并不少見。
根據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經濟學部副主任劉樹成的研究,從歷史規律看,CPI的過高上漲主要與經濟增長率過快密切相關。當前經濟增速適度回落,對CPI調控是非常有利的。
盛來運指出,經濟增速的適當回調,意味著總需求對物價上漲的壓力在減緩。統計顯示,7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比上月回落了0.3個百分點,投資和消費分別比上月回落了0.9和0.4個百分點。
貨幣供應量對物價上漲的壓力也在繼續減緩。央行最新統計顯示,7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幅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低0.9和10.8個百分點。貨幣政策繼續回歸常態。
CPI的上游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出現了回落,這減少了價格傳導壓力。統計顯示,7月份我國PPI雖同比上漲4.8%,但漲幅比上月回落了1.6個百分點,特別是環比下降了0.4%。
在糧食價格方面,張立群指出,糧價雖有所上漲,但我國糧食已經連續六年豐收,今年夏糧獲得新中國歷史第三好收成。糧食庫存充裕,從供給上看并不支持糧價大幅上漲。
可見,7月份CPI雖創下新高,但仍屬于溫和水平。特別是種種因素的制約,使得CPI難以出現大幅上漲。
三季度或迎來物價拐點
未來CPI的走向是人們更為關心的。一方面,CPI中翹尾因素正在減弱,另一方面,食品價格再度出現了上漲。在這一負一正兩種力量的交織中,下半年CPI何去何從?
盛來運坦承,CPI后期走勢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既有價格上行因素,也有抑制價格上行的因素。總的來看,抑制價格上行的因素可能要大于價格上行因素,全年物價基本穩定,實現全年3%左右的調控目標是有基礎的。
在抑制價格上行的因素中,除了此前已經提及的經濟增速適度回調、貨幣供應量增速放緩、上游價格漲幅放緩和糧食庫存充裕之外,翹尾因素在下半年的減弱是非常有利的。
業內專家認為,雖然未來物價仍可能出現階段性反彈,但隨著物價下拉因素增多,通脹壓力趨于緩解,三季度CPI或將迎來趨勢性拐點。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雖然7月份CPI創下年內新高,但去年同期低基數導致的翹尾因素仍然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在3.3%的同比漲幅中,翹尾因素占2.1%,而新漲價因素只占到1.2%。
“單個月份突破3%并不會影響全年調控目標。”他說,“短期內CPI還可能會出現小幅的波動,但從整個宏觀經濟的調控來看,更應該注意PPI的快速下行。”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唐建偉認為,我國實體經濟需求放緩下的制造業產能過剩將抑制物價繼續上行。在我國CPI商品構成中,制造業產品約占44%,因此,制造業產品價格對CPI影響舉足輕重。在實體經濟需求減緩,大量閑置產能和產成品庫存積壓的情況下,供應量大量增加的家具、服裝、家電、汽車、電腦等制造業產成品價格的穩中趨降,將抑制整體物價水平的上漲。
不過專家們同時表示,雖然物價調控存在種種有利條件,但必須看到當前價格走勢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仍不能掉以輕心。
作者:
fengqiang
時間:
2010-8-13 13:15
物價是越來越高,國家的宏觀調控壓力不小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
宜黄县
|
武功县
|
沁水县
|
屯昌县
|
新宾
|
山东省
|
孝昌县
|
花莲县
|
乐都县
|
长顺县
|
宝兴县
|
浏阳市
|
长汀县
|
朝阳市
|
城口县
|
景宁
|
张家口市
|
小金县
|
肥东县
|
宜黄县
|
常德市
|
河源市
|
廉江市
|
益阳市
|
龙井市
|
长海县
|
松原市
|
米林县
|
桓台县
|
九龙城区
|
咸宁市
|
额济纳旗
|
新野县
|
石泉县
|
兴隆县
|
伊春市
|
黄浦区
|
邳州市
|
富锦市
|
花莲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