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轉帖]柳傳志:小草變大樹之路 [打印本頁]

    作者: lanbo    時間: 2010-7-24 15:40
    標題: [轉帖]柳傳志:小草變大樹之路
    40歲時,柳傳志才因“憋得不行”而“下海”。但他只用10余年的時間,就使聯想由一個注冊資金20萬元的院辦企業成長為年收入超過100億美元的旗艦型企業集團。在他看來,創業者的成功依靠于基因和機遇。

    柳傳志談管理

    “一個進到班子的成員,德是放在第一位的?!?br />
    “要把話放在桌面上說。”

    “領導班子里邊有了宗派以后,就會形成不治之癥?!?br />
    “聯想的一個核心的管理理念,我們稱之為是管理的三個要素:叫建班子、定戰略和帶隊伍?!?br />
    “不能說主要的第一把手,是發動機,其他的人都是齒輪。一定得要能夠做到其他的骨干,都能形成為一個同步的發動機?!?br />
    “我不會用言語去回應質疑,我只用具體的業績贏取信任?!?br />
    5月31日,柳傳志回到老家江蘇省,在無錫市政府舉辦的一次論壇上,面對數千創業者將自己的創業經驗娓娓道來。

    “真的要創業的人,就要想清楚,是要做大樹還是要做小草。”柳傳志說,他自己就是不管不顧,堅決要當“大樹”的。

    而怎樣才能成為“大樹”?柳傳志說,一要基因,一要機遇。

    盡管柳傳志并未細說“基因”與“機遇”是如何影響自己的,但回顧他的人生歷程,不難發現,這兩個因素對他確實有著特別的意義。

    四十“下?!?br />
    1984年,對于很多人和事,都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這年3月,中共中央宣布“向外國投資者開放14個沿海城市和海南島”。10月,中央批準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宣布把改革由農村推向城市。

    這一年,柳傳志40歲。

    在這之前,向科學高峰攀登了十幾年的柳傳志大概意識到自己并非科學家的料。于是,他到中科院人事處去做一名行政干部。但很快,他發現當官也不是自己的追求。于是柳傳志人生中最不安分的時間,從這個歲數開始了。

    當時的情況有些兩極分化。一方面改革開放開始不長時間,社會上流傳著一些諸如“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說法,頭腦活絡的人都下海了;另一方面還留在研究院的研究員們軍心不穩之余,不太情愿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這樣沒有承諾的事業上,所以采取了觀望的態度。

    柳傳志“下?!钡膽B度非常堅決。事實上,他說,自己走上創業之路,是因為“憋得不行”———“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大學畢業正趕上‘文化大革命’,有精力不知道干什么好,想做什么,都做不了,心里非常憤懣?!?br />
    柳傳志得到了單位傳達室旁邊的兩間小屋,還有20萬元的啟動資金、兩個合作伙伴和一個副總經理的頭銜。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公司的前身,就這樣悄然啟動了。

    “拐彎兒”造電腦

    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北京,典型“做生意”的辦法有三種:一是靠批文;二是拿平價外匯;三是走私。

    但柳傳志認為,公司需要更高的立意。他有一個比喻:“北戴河火車站賣餡餅的老太太,分析吃客都是一次客,因此,她把餡餅做得外面挺油,里面沒什么餡,坑一把是一把,這就是她的立意。而盛錫福鞋帽店做的是回頭客,所以,他的鞋怎么做也要合適?!?br />
    1988年4月18日,聯想公司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進軍海外誓師大會”。當時,聯想的員工還不到300人,主要業務是銷售一種叫“聯想漢卡”的產品,以及給國外電腦做銷售代理。但柳傳志決定“小題大做”,他請來的客人和記者比自己的員工還要多。

    20世紀80年代,“個人計算機”正在迅速成長為一個產業。柳傳志同樣敏感地意識到這種市場變化,但是聯想卻不能“造電腦”。

    當時,在國內生產計算機需電子工業部發放生產許可證。浪潮、長城等公司都有許可證,但中科院沒有。

    認識到自己無法撼動現實規則后,柳傳志選擇了一條“拐大彎”的路線。1988年1月,柳傳志來到了香港。他的目的是,在這個沒有“計劃”的城市成立一家公司,為生產“個人電腦”做資金、技術和市場準備。

    在高調宣布“進軍海外”一年之后,柳傳志將在香港研發出的“286微機”送上了飛機。此行的目的地是德國,當時在漢諾威正舉辦電子技術交易會。也是在這次交易會后,柳傳志終于達到了“拐大彎兒”的目的。

    資本大聯想

    1994年,柳傳志陷入了職業生涯的低谷:企業成長乏力,國外生產的個人電腦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大大提高,而反復發作的“美尼爾綜合癥”讓他不得不住進了醫院。

    最終,50歲的柳傳志拿出了“突圍”戰略———“用年輕同志”。于是,他一面將楊元慶推到最前線,一面向中科院提出了一份“股份制改造”的方案:聯想資產的55%歸國家,45%歸員工。

    在1994年,“股改”帶來的“紅利”還只是一個數字概念。直到1997年,才變成了“真金白銀”。這一年,聯想微機的市場占有率上升到了 17.6%,比位居第二的IBM高出了近6個百分點。也是在這一年,中國證監會同意“中國聯想”在香港上市的計劃。

    上市使聯想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正如柳傳志所言:“聯想在1996年以后不斷在PC(個人電腦)領域里擴展和進步,跟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是密不可分的?!?996年3月15日,聯想在其率先發動的PC價格戰中擊敗所有競爭對手,成為國內PC冠軍。

    含辛茹苦的創業過程與融資成功之后的一飛沖天形成的巨大反差使柳傳志對投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0年,聯想分拆成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卸下一身重擔的柳傳志開始與聯想控股副總裁朱立南籌劃進入風險投資領域。

    在柳傳志做了兩年的風險投資之后,“十六大”召開,國有企業要進行股份制改造。嗅覺靈敏的他覺得這又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國有企業如果改造好了,就會由銅變成金子?!庇谑?,聯想又成立了做并購投資的直接投資部,并演變成現在的弘毅投資。

    2005年,聯想集團以6.5億美元現金和6億美元的聯想股票收購IBMPC業務部。完成這起“蛇吞象”般的并購后,聯想成為中國第一個沖進“全球 500強”的民營企業,但很快,高管間的文化沖突、金融危機讓其陷入了諸多麻煩之中。

    聯想集團國際化的失利將已經引退的柳傳志重新拉到幕前。

    柳傳志回來后,他將業務的重點放在中國市場,并讓中國人重新掌握了這家國際化公司的控制權。不過,他想要的比重新控制這家公司長遠得多———聯想集團的對手是國際大公司,必須要有大的突破。

    父親的影響

    柳傳志出生于1944年,距離新中國成立還有5年的時間,但家境算得上不錯。

    柳傳志的祖父是上海一家錢莊的經理,母親則是典型的大家閨秀。柳傳志的父親柳谷書大學畢業后曾先后在中國人民銀行、黑龍江省銀行國外部、中僑委三司一科、中國國際貿促會等擔任要職。

    1984年,63歲的柳谷書寶刀不老,創辦了香港中國專利代理公司,之后又創辦柳沈專利事務所,挽救了一個奄奄一息的香港法律服務公司,成為中國開放以后最早放眼國際的先行者。

    柳傳志曾在多種公開場合提到父親對自己的影響。

    “我父親極敬業,他60多歲到香港去開辦事業,貸了80萬元錢,后來做成了,為國家變成5個多億的資產。60多歲了,下雨天徒步上班,為了省下6毛錢電車費?!绷鴤髦緞摌I的時候也已是中年,所以知道父親的艱難。聯想的半軍事化管理大概也跟柳谷書有關:“父親極重信譽,像不遲到這件事情,真的就是他做得最好。什么時候請人吃飯辦事情,從來守時守點,說出去的話一定要做到?!?br />
    受父親的影響,柳傳志也出了名的守信。

    2007年,柳傳志被溫州商界邀請去參加一個交流會。當柳傳志乘飛機趕去時,正遇上暴雨侵襲溫州。于是,柳傳志被迫停留在上海,而到溫州的飛機最早一班也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了。柳傳志擔心飛機再延誤就會無法準時參會,所以他就搭上“公務車”連夜趕路,最后柳傳志準時趕到了溫州。當他紅著眼睛出現在會場時,溫州的企業家們激動得熱淚盈眶。

    在事業上,父親也給了柳傳志很多幫助。

    比如,聯想最早在香港成立的合資公司,就有柳谷書的公司參與投資,即中國技術轉讓香港有限公司。這對于聯想在香港的起步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2003年,柳谷書老人駕鶴西去。在追悼會上,回憶起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柳傳志感慨萬千———“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工作性質不同,事業有大有小,但我們每個人掙的每一個銅板都是干干凈凈、清清白白,我們永遠不敢忘記,我們是您的孩子!”

    相關鏈接

    柳傳志寫給100年后人們的信(摘錄)

    2007年,我63歲。之所以我要特別強調我的年齡,是因為我這個年齡的人親身經歷過解放后的中國所有的天翻地覆、驚心動魄的場面。

    因為有了這個年齡優勢,我看改革開放之后30年的中國和40歲以下的年輕人的看法可能會有很大不同,我會帶著歷史的比較和穿透去看事情。一個挨過餓的人和一個沒有挨過餓的人對一碗紅燒肉的感情是迥然不同的。

    說來慚愧,我愛逛的商店除了書店就是食品店。記得以前逢年過節,男人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到菜市場去買菜,要起大早在菜市場開門之前就排在前面,一開門就往里沖,以便在憑票定量供給的豬肉和雞蛋之外還能買到一只雞。現在逛食品店,看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真是過癮———當然是過眼癮,我已經進入了“有豆沒牙”的年齡,醫生和太太以保健為名,聯合起來努力遏制我解饞的快樂。當我看到人們用薪酬中相對不大的比例就能享受我們過去做夢也享受不著的美味,我真是高興。

    最后,對100年以后的中國人,我最放心不下的問題是兩個:第一個問題,這100年間會不會有大的戰爭或是自然災害給中國甚至是世界以毀滅性打擊?如果沒有,那就是第二個問題,中國在2107年在世界上是不是真正的強國,排第幾?
    作者: luohuaping228    時間: 2010-7-24 15:56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作者: liao7lin2    時間: 2010-7-24 16:25
    一個高尚的、有魄力、善冒險、有戰略思想的人,
    真是時事造英雄。
    作者: 寶貝被冷落    時間: 2010-8-20 19:17
    認真學習了,每天進步一點點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类乌齐县| 永兴县| 会宁县| 黔东| 田东县| 安岳县| 托克托县| 长宁区| 田东县| 南阳市| 林州市| 焦作市| 伊吾县| 古蔺县| 无锡市| 马山县| 财经| 台南县| 滨州市| 永清县| 连城县| 金沙县| 都江堰市| 那曲县| 清涧县| 凯里市| 乐平市| 天峨县| 北辰区| 福泉市| 公主岭市| 清水河县| 怀来县| 桐城市| 精河县| 涪陵区| 安康市| 辽宁省| 华安县|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