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雞只羽毛異常及其防治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wdfcw    時間: 2010-7-17 10:37
    標題: 雞只羽毛異常及其防治措施
      健康雞的羽毛光彩鮮艷奪目,富有光澤,羽毛豐滿,緊密依附在身體皮膚上。羽毛覆蓋著雞體表面,是保持體溫的絕緣體,其生長代謝與生產密切相關.剛出殼的雛雞被毛為稍黃的纖細絨毛,成年健康雞羽毛整潔,光滑,發亮,排列勻稱,而因管理不當,發生傳染病或營養不良時,雞只會出現羽毛蓬亂,無光澤,逆立,易折,提前或推遲換羽等異常現象.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這些異常情況的出現,本文對雞只羽毛異常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探索其有效的預防措施.

      一、羽毛異常損害

      羽毛惡化對雞體和經濟效益都有不利影響,研究表明;除去雞體表面部分羽毛,會給蛋雞代謝帶來顯著影響,若拔去羽毛則可使其熱散發量增加,為此雞要攝入更多的飼料以補充散發的熱量.雞體羽毛的損失會直接導致其采食量的增加,日本禽病學研究報道認為若將雞頸,胸部羽毛除去而成為裸露狀態,則其采食量要增加10%.羽毛再生需要更多代謝能,著羽不良的雞為滿足此需要就會增加對能量的需要,消耗更多的飼料,實驗證實;飼喂等熱量飼料的蛋雞,其羽毛覆蓋率每損失10%,就需要多消耗4克左右的飼料用于保持體溫恒定.羽毛覆蓋率又與飼料效率直接相關,對飼料轉化率也有很大的影響,著生羽毛每損失1克則飼料效率會減少0.04,完全無羽雞能量需要比羽毛正常雞約高85%.另外雞體羽毛惡化,容易使裸露部位損傷而影響其在市場上的銷售.

      二、雞只羽毛脫落的原因分析

      1.換羽;自然換羽是家禽羽毛自然脫落進入休產期的正常生理現象.一般而言,散養的雞保持較好的羽毛.并會隨季節進行自然換羽,而現代規模化養雞場生產過程中,雞只并不能完全自然換羽.產蛋雞休產其結束后,會長出新羽毛,且體重增加,恢復產蛋,低產雞換羽時間較長,而高產雞換羽較集中,常不等換齊羽就開始產蛋,甚至邊換羽邊產蛋.為提高蛋雞產蛋數量和質量,工廠化養雞必須進行強制換羽.
      2.摩擦;若應激狀態和雞籠結構不良,雞只羽毛會和雞籠堅固的金屬網或料槽相摩擦導致羽毛損失;另外,雞只為完成其在籠內完全不可能的筑巢砂浴本能而常常很不安定,當異常情況出現,會增加雞只在籠內轉動次數和身體同雞籠金屬部分的摩檫,從而導致羽毛脫落.
      3.啄羽;啄羽是商品雞場雞只羽毛損失的最重要原因.發生啄羽的原因很多,但多數實驗結論都認為是因飼料養分中存在某些不足,雞只因養分不足而比平時更加好動,啄的動作增加,頻度也增加.在高密度大群飼養時,當雞只突發性地食入羽毛,就有可能導致啄羽,食羽,雞群中若存在有些惡習的雞只,其他雞馬上就會效仿,從而發展到互啄的惡癖.
      雛雞向青年雞的過度時期(5-7周齡)常會發生啄羽現象,因為此時雞大量需求各種營養物質,需求飼料中營養成分充足且全面,六大營養物質任一成分的供應不足,缺乏或營養物質供應不平衡,都會造成雞只在生長上的不平衡,雞只為自行調整此不平衡性而通過采食羽毛來彌補營養上的不足,并克服所開始實行的限食而形成的饑餓感.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激也會使雞只發生啄羽現象.雞群常遭受疾病,溫度,濕度,疫苗注射,驚嚇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或刺激,同時生物,物理,化學因素也會對雞只必須通過消耗體內大量的維生素,氨基酸及某些內分泌激素等,當其遭受應激引起維生素嚴重缺乏時,雞只就會通過啄羽方式來彌補和平衡體內物質的不足.啄羽現象一旦在雞群內發生,作為一種病態現象,若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會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三、羽毛生長不良的分析

      雞只的羽毛常常會出現生長不良現象,而羽毛的生長不良又和羽毛脫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造成羽毛生長不良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遺傳因素;赤膊雞身上羽毛稀少且色澤異常,甚至周身僅在翅膀上長幾根羽毛,但其精神,體溫,食欲,飲水,糞便,生長等方面均正常,由于選育的需要,規模化的生產已淘汰此等類型的品種,只是在某些散養戶中這種現象依然會出現.甲狀腺機能與羽毛生長和換羽密切相關,實驗表明;將羽毛豐滿的正常雞切除甲狀腺,雞只終生不換羽.有關文獻報道,雞先天性甲狀腺分泌機能受阻,分泌缺乏會導致雞只羽毛不生長.

      2.營養因素;日糧營養水平對雞只羽毛的生長發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營養的不平衡或者部分養分的缺乏可導致雞只羽毛生長出現異常.

      (1)蛋白質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蛋白質是動物體內組織發育的主要營養成分,羽毛中蛋白質含量高于85%(角蛋白),而氨基酸則是羽毛生長最重要的營養物質.日糧中長期缺乏會出現著羽不良;賴氨酸缺乏可導致有色羽毛雞羽毛色素沉積;生長雞日糧中缺乏色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胳氨酸時,都會使雞只羽毛多種異常癥狀.
      (2)維生素缺乏;日糧中泛酸缺乏易出現皮炎和羽毛生長緩慢.且已長出的羽毛會在短期內破損脫落;煙酸缺乏的小雞除羽毛生長不良外,還可長出蓬松干枯易脫落的羽毛;雛雞VD3缺乏使羽毛生長不良,甚至出現不正常帶黑色的羽毛;來源于嚴重缺乏葉酸母雞而順利孵出的初雛雞,會出現生長受阻或羽毛質量及色素沉積異常;當日糧中蛋白質含量較高時可能造成VB12的缺乏,從而導致雞只羽毛質量劣化和死亡率升高;成年及后備蛋雞VA,VB1缺乏會出現羽毛松亂,無光澤;種蛋中缺乏核黃素(VB2)時,可引起雛雞的絨毛卷縮.
      (3)微量元素的缺乏;日糧中缺乏鋅或雛雞對鋅的利用率低,雞只生長發育緩慢,皮膚產生鱗宵,不全角質化或角質化過度,羽毛生長不良,纖維散開并發生損害,蓬松粗亂,易破碎,末端有程度不同的折損,翼羽,尾羽尤為顯著;當飼料中含鐵量低于15mg/kg,引起家禽缺鐵性貧血,病雞羽毛粗亂,蓬松,缺乏色素,并影響到色澤,使之失去應有顏色;集約化社飼籠養雞,若日糧中銅的含量較低,雞只羽毛蓬亂,干枯無光澤;缺乏碘時,甲狀腺腫,功能受阻,則雛雞不長羽毛或成雞不能正常換羽,羽毛褪色或見蝕斑.

      3.管理因素;一般情況下,規模化飼養使用全價飼料.但若對雛雞不進行科學管理,也往往會導致小雞羽毛發育異常.如果育雛室溫度長期過高,較長時間高溫刺激皮膚,則雛雞羽毛生長機能受損,羽毛不能生長或者推遲長出.另外若育雛室或雞舍不定期清潔,舍內積留大量CO2,H2S,NH3等有害氣體,直接惡性刺激雛雞皮膚,羽毛生長機能也會損害,則雞羽毛生長不良,已長出的羽毛甚至自行脫落.

      4.疾病因素;在一般情況下,雞只正常生長發育,但當雞只遭受疾病侵襲,會使羽毛出現異常,嚴重的可直接導致雞只死亡.
      (1)病毒性疾病;這類疾病對雞只的危害比較嚴重,在出現一系列癥狀和病變以后,伴隨著羽毛生長異常,諸如羽毛蓬亂,羽毛不整等,這也是判斷雞群是否患病的一個較明顯特征.
      患急性型新城疫的病雞常表現精神沉郁,不喜走動,羽毛松亂無光澤,垂頭縮頸,翅膀下垂,冠和肉髯發紺;因1日齡雛雞接種污染REV生物制品而出現的雞矮小綜合癥,雞只羽毛生長不正常,再身體軀干部位羽小支緊貼軀干;雞只感染IB,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雞全身衰弱,羽毛松亂,昏睡,雙羽下垂,長堆在一起;感染IBD的雞只羽毛會出現逆立且無光澤;AI,EDS-76等病毒性疾病都會使病雞出現除典型癥狀外的羽毛松亂.
      (2)細菌性疾病;Anderson等(1948)報道;感染雞白痢而幸存下來的雛雞大多生長手阻,發育不良,羽毛不豐滿,肛門周圍絨毛玷污;年齡較大的雞或成年雞副傷寒急性經過會突然停食,精神委頓,羽毛蓬松,冠和肉髯蒼白,皺縮;1日齡以上雛雞發生禽副傷寒后也會出現羽毛松亂;Kashiwazaki等報道成年雞鼠傷寒沙門氏菌野外爆發,具有羽毛蓬亂癥狀;患結核病的病雞被毛出現粗亂和蓬松,且無光澤;另外,急性型禽霍亂,禽偽結核病,急性敗血型大腸桿菌病,禽亞利桑那菌病,急性敗血型葡萄球菌病,曲霉菌感染等細菌性疾病感染都會使雞只出現羽毛松亂,不整,無光澤等異常現象.
      (3)中毒性疾病;雛雞采食被霉菌污染的飼料,常導致著羽異常(羽毛脫落)和吸收不良綜合癥;肉毒梭菌中毒后初期羽毛蓬松,頸部羽毛逆立,后期羽毛脫落;雛雞碳酸氫鈉中毒,常導致羽毛逆立,后期或嚴重病例出現羽毛脫落;磺胺類藥物中毒的仔雞會表現抑郁和羽毛松亂;而喹乙醇中毒的臨床表現出精神不振,食欲減少以至廢絕,羽毛松亂,冠發黑,拉稀糞等癥狀;微量元素中的汞,砷,銅,錫,氟等導致雞只中毒,也會出現羽毛蓬亂,失去光澤,
    作者: 226595282    時間: 2010-7-17 10:48
    感謝分享
    作者: 南湖有魚    時間: 2010-7-17 11:17
    樓主沒有寫預防措施,是漏了吧。另外,能“雞同鴨講”么,鴨是否可參考
    作者: wdfcw    時間: 2010-7-17 15:26
    雞惡癖的預防措施

        3.1 適時斷喙和修啄 適時斷喙和修啄是預防和制止雞惡癬發生的一種效果較好的辦法。斷喙,就是借助專用的器械將雞喙尖端斷去,斷喙后上喙稍短,下喙稍長,使雞失去啄傷皮肉和啄吃雞蛋的能力,從而避免惡癖形成。斷喙盡管不能完全防止惡癖,但能減少惡癖發生率及減輕其損傷,還可節省飼料。

        (1)斷喙器械:斷喙器在國內已有批量生產。沒有斷喙器,可用剪刀和電烙鐵代替。另用薄鐵板根據雞喙的粗度鉆幾個直徑不同的橢圓形的孔,作為保護板。

        (2)斷喙時機:早期斷喙,5-9日齡(或7-10日齡)進行第一次斷喙較好,10-12周齡(或開產前)對蛋雞進行修整。晚期斷喙,在l0-12周齡時進行。最遲不晚于18周齡,因為產蛋期斷喙,會導致產蛋率下降。如不愿全群斷喙,至少應把雞群中的惡癖雞捉出,進行斷喙。

        (3)斷喙手術:①早期斷喙手術。助手右手握雞,左手持保護板,將雛喙插入板上孔徑適宜的孔里,使雞喙露出的長度為從喙尖到鼻孔的1/3。注意使雛雞頭向下低,保護板上端呈內向傾斜,使露出的上喙長一些,下喙短一些。術者持燒紅了的電烙鐵從喙尖烙起,以烙代切,一層一層地烙到從喙尖到鼻孔1/3處為止。出血時,用電烙鐵接觸幾秒鐘以減少出血。在電烙過程中,將雛雞頭向下低,不致烙傷舌尖;保護板有一定的傾斜度,斷喙后才能達到上喙短、下喙長的目的。②晚期斷喙手術。上喙和下喙須分次進行。斷上喙時,用燒紅了的剪刀斷去l/2;斷下喙時斷去1/3(均指從喙尖到鼻孔的長度而言)。斷后立即用電烙鐵修整銳角,使之達到鈍圓。燒烙過程中,將雞脖子伸長,雞舌能自動回縮,再用一薄鐵板壓住雞舌和粘膜,避免燒傷舌尖的粘膜。

        (4)斷喙方法有:①噴燈斷喙法,點燃噴燈,再在距噴口5-10cm處放大小、厚度適宜的鐵板,并調整其距離,使鐵板燒至暗紅色,然后將雛雞喙尖觸及鐵板燙烙斷之。②鐵爐斷喙法,在育雛用的生鐵爐內加煤燃旺,直到爐子上端的爐壁呈暗紅色,將雛雞的喙尖抵在爐壁上燙烙斷去即可。斷喙務求精確,最好請專業人員來做,成功的斷喙既可防止啄癖又可減少飼料浪費。

        (5)修喙:某些早期被斷喙的雞,當性成熟后,喙又會重新生出而參差不齊。對這些雞應及時進行修喙。修喙時不要切削過多,能達到喙緣圓滑即可。

        (6)注意事項:斷喙前、后一天,按每10只雛雞每天加入VK0.5-1 mg于飲水中,預防出血;斷喙前、后各5 d內不要作免疫接種;晚期斷喙應于涼爽天氣時進行,術后要供給清涼的飲水;斷喙后1-2周內,應喂給粉狀飼料,槽內飼料和飲水保持6.5 cm左右。待傷口痊愈后再喂顆粒飼料。

        3.2  喂給營養全價的配合飼料 (1)配制飼料營養要全價平衡。動物性飼料要占5%-10%,粗蛋白在雛雞中保持18%-20%,青年雞占14%-18%,礦物質飼料占3%-4%,食鹽0.3%-0.5%,其中青雛階段飼料中鈣占0.7%-0.8%,成雞食料中鈣占0.8%-1.2%,同時要補充適量青飼料或干草粉。注意玉米含量不要超過65%,無動物蛋白配方應特別注意氨基酸的平衡,避免飼料單一,會收到良好效果。(2)從正規的飼料場或經銷商處購買所需飼料。飼料監測部門對飼料商店應經常監測,確保配合飼料的質量。各型號飼料絕不可混用或代用,例如,蛋雞用飼料只能喂給產蛋雞,雛雞用飼料只能用于雛雞。(3)自配飼料,必須根據雞群日齡、生產水平和飼養標準來確定配方。日糧中所含代謝能、粗蛋白質、各種必需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必須達到飼養標準的要求。在日糧的粗蛋白總量中,動物性蛋白不應少于2/3。配制時必須認真把各種成分混合均勻。配制后盡可能新鮮使用,防止霉敗。(4)在日糧中添加0.2%的蛋氨酸,能減少惡癖的發生。每只雞每天補充0.5-3 g生石膏粉,啄羽癖會很快消失。缺鹽引起的惡癖,可在日糧中添加1.5%-2%食鹽,連續3-4 d,但不能長期飼喂,以免引起食鹽中毒。(5)補喂沙礫,提高雞的消化率。不要用普通細沙,要用從河沙中篩選出的堅硬、不易破碎的沙礫,雛雞用小米粒大的,成雞用高梁粒至玉米粒大的。平養雞經常設沙礫槽任其自由采食,籠養雞可在日糧中摻入0.5%-0.7%沙礫。

        3.3 實行科學管理  

        (1)雞群大小和飼養密度:降低飼養密度,為雞只提供足夠的空間,可減少惡癖發生的機會。一般養雞場每群以200-300只為宜,專業戶養雞每群以100-200只為宜。飼養密度過大,雞的活動空間減少,同時呼出二氧化碳和排糞較多,雞舍空氣污濁,既影響健康,又易發生惡癖。

        平養育雛,每群不宜超過100只,飼養密度應隨雞齡的增長而逐減,小雞開始飼養時20-30只/m2,平養到7-18周齡的育成雞10只/m2為宜。籠養雞,保證每只雞有270-28O cm2的籠位,最好是每雞單獨養在一個格內,格與格之間的網眼的大小以不能互啄為度。

        (2)分群:按公母、強弱、大小和品種不同進行合理分群,隨時將病雞隔離,及時淘汰專啄其它雞的惡癖雞以及不易治愈的病雞。

        (3)供水供料:備足飼槽,高度適宜,飼喂定時、定量、定質;備足飲水器,供給飲水,水槽中保持清潔飲水,維持既定的飼養制度,避免發生爭槽現象。

        (4)防止外傷:凡雞能接觸到的器物都不應有尖利突出物,以防刺傷雞體。偏重的雞(肉用種雞)在自然交配時應采取預防蹬傷母雞脊背的措施。例如,交配前給母雞背上披一層布,或提前給種用公雞斷趾等。

        (5)科學管理:避免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雞舍內或運動場里設置沙浴池,或在運動場里懸掛青飼料,借以增加其活動時間,減少惡癖的發生。舍內要設產蛋箱,減少環境條件刺激。

        3.4 保證適宜的環境條件 (1)溫度和濕度:嚴格控制溫濕度,避免引起擁擠堆疊、煩燥不安、惡癖增強。溫度以保持在18-25℃為宜。低于5℃應采取措施保暖,高于30℃應設法降溫。雞舍和育雛舍中相對濕度力求保持在50%-60%,切忌潮濕或燥熱。(2)光照:燈光顏色與惡癖發生有關,燈光過于明亮極易引起啄肛癖和啄羽癖。育雛期光照控制不當,產蛋期易發生啄癖,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雞人工照明,應選用光線柔和的白熾燈泡,必要時可用紅色或綠色燈泡。光線的強度以能見度清晰為宜,應在5-30勒克斯。除1-2周齡需較亮的光照外,一般每15 m2用一個40瓦燈泡,以3瓦/m2的白熾燈照明亮度為上限。如果窗大光強,應在玻璃上涂色,或掛有色窗簾。光照時間嚴格按飼養管理規程給予。(3)空氣:舍內應經常保持通風良好、清潔干燥、空氣新鮮,最大限度地降低舍內有害氣體含量。雞的呼吸量較大,而且在適宜的舍溫條件下,糞和墊料等會被微生物作用而分解出大量的NH3、H2S、CO2等有害氣體。這些有害氣體的積存,會促使雞煩躁不安。因此,必須注意既要保證所要求的環境溫度,又要保證空氣清新,不可顧此失彼。

        3.5 定期驅蟲 根據具體情況,定期對體內寄生蟲進行預防性驅蟲,并及時消滅體表寄生蟲。

        4 雞惡癖的治療措施

        治療本病,首先應了解發生惡癖的原因,進而根據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最主要的是改善飼養管理條件。

        4.1 隔離飼養 及時移走互啄傾向較強的雞只,單獨飼養;隔離被啄雞只,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4.2 查明發生原因 主要是查日糧中各種營養成分(包括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是否達到飼養標準;查溫度、濕度、飼養密度、光照、空氣等環境條件是否合適;查組群是否合理;查給料給水是否按時等。然后針對原因,確定具體解決方案。對少數表現明顯惡癖雞應及早淘汰。

        4.3 對癥治療 (1)用FeSO4和VB2治療啄羽雞有顯著效果。體重500g以上的雞,每只每次服FeSO4片0.9 g、VB22.5 mg,每天2-3次,連服3-4 d。(2)在雞的日糧中加入1%Na2SO4,或1%-2%石膏粉(市售的天然石膏),直至惡癖消失。或者給患雞內服石膏,0.5-3.0g/只,1次/d,連服數日。(3)15日齡左右的雛雞,按每只每次給土霉素25 mg、干酵母150 mg、麥芽粉100 mg的劑量拌入日糧中喂給,每天3次,連用6 d。(4)對那些被啄傷的雞只,給被啄的傷口涂上與毛色接近且帶有異味的消毒藥液或殺菌藥膏,如龍膽紫,樟腦油、碘酊、魚石脂軟膏和黃連素、氯霉素等。一方面消炎,一方面使雞知苦而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用“特效啄止寧”、“啄羽靈”等藥物進行治療,效果也較好。待傷口痊愈、沒有滲出液時,再送回原群飼養。作為預防,可用發電機用過的廢機油涂于易被啄部位,利用其難聞氣味和難看的顏色使雞只失去興趣。(5)在日糧中加入3%的羽毛粉或0.2%的蛋氨酸,直至啄癖消失為止。對食羽(毛)癖的雞在飼料中加入l%-2%石膏粉,或每只雞每日給予0.5-3 g啄羽癖很快就可消失。對缺鹽或某些礦物質缺乏的惡癖,在日糧中加2%-4%食鹽可治愈,但不能長期飼喂,以免食鹽中毒。(6)經治療無效的頑固病群,可改為地面放養一個時期,并在場內設砂浴坑、稻草捆或懸掛野草、青菜等,設法誘使雞只多活動,以分散雞的注意力,使其恢復正常的生理機能。已形成啄癖的雞群,可將舍內光線調暗或采用紅色光照,也可將瓜藤類、塊莖類和青菜等放在舍內任其啄食,以分散其注意力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锡林郭勒盟| 乌鲁木齐县| 天镇县| 美姑县| 潢川县| 台中县| 阳山县| 墨玉县| 北海市| 亳州市| 商南县| 深泽县| 闵行区| 兴仁县| 英山县| 富蕴县| 齐河县| 海晏县| 巴林左旗| 睢宁县| 龙岩市| 双柏县| 德钦县| 马尔康县| 鞍山市| 乐都县| 呼图壁县| 宜君县| 广昌县| 满城县| 岳阳市| 静乐县| 新竹县| 改则县| 吴桥县| 荥经县| 贵州省| 青州市| 成都市|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