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牛糞也是大產業 [打印本頁]

    作者: 曹錦萍    時間: 2010-6-23 12:06
    標題: 牛糞也是大產業
       2007年建設、2008年成功并入電網的“蒙牛牛糞發電廠”,目前每年已可以穩定輸出一千萬度電,折合收益約500萬元。顯然,對于“解決牛糞污染”初衷來說,這個效果是可觀的。
      “這個行業在中國非常冷,在中國,所謂的‘生物工程’都是制藥的,每次我們出去參加會議都很尷尬,大家都問你們搞生物發電的?”蒙牛生物質能總經理孫海龍表示,現在來看,當初定下的發電之路未必正確,因為直接賣氣的話收益會更高。不過,按照孫海龍規劃的路,沼氣、發電都只是產業布局的第一步,更大的效益將在“牛糞產業鏈”上得到展示。

      “牛糞發電”的初衷:解決污染

      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區是呼和浩特市工業旅游重鎮,蒙牛總部就設在這里。還沒進入和林縣,“中國乳業第一城”的醒目標志便映入來訪者的眼簾,蒙牛的字號更是隨處可見。而若進到園區里,一個核心示范場所,就是有著1.1萬頭存欄奶牛、占地8848畝的澳亞牧場。
      這個號稱最早引進優質奶牛、牧草、采用最先進養殖方法的牧場,產出的原奶專用于制作蒙牛最高檔產品“特侖蘇”。
      “它們在一天三次產奶的同時,還會產生300噸牛糞、500噸牛尿和沖洗水,如果不加以處理,不僅會釋放污染環境的有害氣體,還會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出于環保考慮,蒙牛在牧場腳下建設了一個配套項目:沼氣發電。“從技術角度來說,一頭牛一年發一千度電一點兒問題都沒有。”這個項目建成后,由蒙牛生物質能有限公司運營,孫海龍就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經過兩年的運營,他定下的目標是,把這里打造成生物質能產業鏈的全球示范區,降低投資成本,并獲取可觀的利潤。

      打造“牛糞產業鏈”

      “目前我們在國內肯定是最先進的,下一步,我們想將這里建成類似于丹麥的風電樣的全球綜合利用示范區。”孫海龍表示,由于這個項目最初規劃走了一些彎路,總體投資四五千萬元,不過目前積累下來的技術,已經可以將成本降到3500萬元了。
      孫海龍介紹,目前這個項目,一年的人工、設備等管理費用在200萬元到250萬元,如果投資在3500萬元,那么一年的折舊費用就是200萬元左右,合計成本約400萬元到500萬元,“我們現在一年可以提供一千萬度電,按5毛錢一度,收益大概是500萬元,收支基本持平。”
      不過,持平顯然不夠。“在這里實現盈虧平衡了,下游繼續發展的話,就都是盈利了,所以下游才是更關鍵的。”孫海龍表示,發完電后,還可制造有機肥料、打造有機農業示范園區,而這將會產生更大收益。
      根據孫海龍的規劃,6月份開始,他們將投產一個有機肥車間,到2010年實現年產普通有機肥4萬噸,抗病有機肥1萬噸。按目前市場價計算,普通有機肥價格每噸在800元到1000元,抗病有機肥最低價格每噸也在2000元以上,這項收益將遠超過發電本身。
      此前,他們還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在距離沼氣發電廠不遠的地方建設了57座蔬菜水果大棚,種植了草莓、火龍果、西瓜等數十種蔬果,一方面可以進行有機肥實驗,一方面產出的蔬果全部銷售給蒙牛的員工或是總部的公司食堂。

      大有可為的沼氣

      “而美國的電價比天然氣價格高很多,這一點跟中國正好相反。”孫海龍笑言,目前國內搞技術的人腦袋太死,搞市場的又沒有人來研究這一塊兒,所以原本大有可為的項目,一直都是“冷門”。
      “當時我們依靠‘牛糞發電’并入電網是全國第一個,并入氣網的話,溝通上可能更麻煩,但是問題都好解決。”孫海龍表示,如果嚴格按照終端銷售價值來進行整體規劃的話,經濟、社會效益恐怕都不止目前這個樣子。
      “從我們牧場來說,保守計算,1.1萬頭奶牛一年產出400萬立方米的沼氣,供和林縣城一年的使用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而整個呼和浩特市有80萬頭奶牛,要是規劃得好,供應整個呼和浩特市是沒有問題的。而且這個供應很穩定,不會出現‘氣荒’。”
      孫海龍介紹,目前呼和浩特市的氣網建設已經十分密集,并入氣網銷售非常簡單。而就算是那些氣網沒有覆蓋的地區,也可以建立加氣站,液化之后進行銷售。
      “目前還沒有人深入考慮這個問題,政府給予的引導、企業進行的嘗試,更多的還只是從環保角度,想解決牛糞污染問題。”孫海龍表示。

      期待牛糞變天然氣

      “實際上,如果我們并入到國家天然氣網的話,利潤會翻好幾倍,因為我們產出的氣純度比天然氣差不了多少,能賣兩塊多,而且還在往上漲。”
      雖然已經實現500萬元左右的年收益,而且下游的生物肥料、有機種植等項目也都在穩步推進,未來將會帶來更高收益,不過孫海龍堅信有更簡單的方法:直接提供天然氣。
      孫海龍算了筆賬,將牛糞轉化成沼氣再進行發電,全部投資需要3500多萬元,而如果將沼氣并入天然氣網直接出售,整體投資只需要1000多萬元,“而且天然氣的價格遠比電價要高,能多賺不少。”
      據介紹,目前這種項目基本上是通過專業設備將牛糞發酵產出沼氣,然后再通過沼氣發電。而實際上,這種在歐美通行的方式在國內并不適合,原因是國內電價與天然氣價格相比低很多。
      目前國內電價每度在5毛左右,而天然氣則在2元/立方米左右,按照1立方米沼氣生產1.5度電計算,直接出售沼氣收益能翻一倍多,就算按照較低的品質計算,1000萬元的投資,一年多就可以收回,這還不算下游的有機肥料和有機農業園,遠比發電要劃算得多。
      “中國的電太廉價了,所以我們沒必要去跟發電企業競爭。”孫海龍表示,目前國內電力的投資成本,火電一千瓦才幾百元,而號稱最貴的風電,一千瓦最高也就4000元,而“牛糞發電”的成本最低都需要3萬到4萬元。
      “煤不發電不能直接用,但是沼氣本來就是清潔能源,很多地方都可以直接用。”孫海龍強調。

      環保不能光靠政府補貼

      “環保不能光靠補貼。”采訪中,孫海龍表示,目前國內搞環保,90%以上靠政府補貼,即便是政府補貼了,大部分也不盈利,原因是“沒有專業的人去研究”。
      孫海龍認為,如果更多從產業市場化經營角度研究,讓這個行業健康發展、實現盈利,那就能吸引很多民間投資自發來做,根本不需要政府補貼,“那不就是一舉兩得嘛!”
      “我們目前也在嘗試溝通,但是在產業鏈和技術完全成熟之前,還不能去推廣。”孫海龍認為,目前國內面臨的最主要的技術問題是菌種培育問題,“中國現在研究菌種,都是人工篩選,運氣好的話,可能很快,運氣不好得很多年,這個屬于核心技術。”
      據介紹,目前國內發展沼氣的菌種基本上都是野生的,如果能進行篩選,挑選好的菌種,保證其消化狀態一直處于最旺盛的狀態,就可以大大縮短牛糞降解的時間、提高產氣量。
      “目前國際公認的降解時間是20天,要是能做到10天,投資就可以節省很多,產氣量還會更高,如果更好的話,5天時間就完成,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原作者: 周治宏 文章來源: 晨報
    作者: liamou    時間: 2010-6-23 12:38
    孤陋寡聞了我!
    作者: lizhengwei    時間: 2010-6-23 13:08
    我們那邊是拿來做沼氣發酵料。
    作者: zjuwzq    時間: 2010-6-23 16:27
    把牛糞都拿去發電了,你讓人家鮮花插哪里?
    作者: wyzdazhi    時間: 2010-6-23 22:14
    前景不錯,只是現況不佳。
    作者: vicar    時間: 2010-6-24 09:14
    蒙牛很有眼光啊,也許這會帶動蒙牛走向其他行業
    作者: jack1137211    時間: 2010-6-24 09:37
    前景不錯,只是現況不佳。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真| 阿拉善左旗| 冀州市| 兴宁市| 栾城县| 嘉义市| 郎溪县| 平顶山市| 贵港市| 邵武市| 仁怀市| 兰坪| 渭源县| 青阳县| 奈曼旗| 陆河县| 恩施市| 南开区| 临沭县| 渝中区| 普陀区| 苍溪县| 哈密市| 黄山市| 柘荣县| 五寨县| 汶上县| 南昌县| 华容县| 黑河市| 兖州市| 鲜城| 蒙城县| 海晏县| 大田县| 新和县| 德清县| 利辛县| 南康市| 兰溪市|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