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羅非魚變錦鯉的原因 [打印本頁]

    作者: 者愛好    時間: 2010-6-7 05:39
    標題: 羅非魚變錦鯉的原因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 下載次數: 0)

    飼料原料把關很重要啊
    作者: lizhengwei    時間: 2010-6-7 07:16
    這是為什么呢?
    作者: siliguo1984    時間: 2010-6-7 08:13
    沒看明白。。。
    作者: qzzxd    時間: 2010-6-7 11:00
    這叫彩紅雕,是羅非魚的一種,價格比羅非魚更高
    作者: zjying    時間: 2010-6-7 11:05
    樓主要是真的能把普通的羅非魚變成這樣呢,我估計你改個行道,要發大財哈。。。
    作者: liu20021478    時間: 2010-6-7 16:21
    羅非魚的一種而已 紅羅非,又叫彩虹鯛; 廣東又稱紅鰳魚,臺灣稱紅吳郭魚,日本稱紅綢
    作者: liu20021478    時間: 2010-6-7 16:24
    這篇文章講得比較詳細樓主看看吧

    紅羅非魚(RedTilapia),廣東又稱紅鰳魚,臺灣稱紅吳郭魚,日本稱紅綢,因其體色純紅,型似真煙,體腔無黑膜,肉質鮮嫩,且生長快,產量高,效益好,頗受消費者喜愛。世界上包括以色列、美國、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進行紅羅非魚的養殖,我國大陸最早引進紅羅非魚是1973年,由日本華裔贈送給我國并放于珠江水產研究所試養,1981年從臺灣重新引入紅羅非魚并進行了選育和養殖推廣。20世紀90年代初,沿海養蝦業受病害的影響,許多蝦池閑置,利用蝦池養紅羅非魚受到了經營者的重視,有關部門引進和選育了不同品系的紅羅非魚,推動了紅羅非魚養殖,現紅羅非魚已成為沿海和內陸水域池塘和網箱養殖的主要對象。10多年來,我所先后引進了不同品系的紅羅非魚進行選育和養殖推廣,較系統地掌握了該魚的生物學特性和養殖技術,現總結如下:

      一、生物學特性

      l、體型、體色:紅羅非魚是羅非魚中一雜交變異種,不同地區、不同品系其雜合性不同。體色有粉紅、紅色、橘紅、橙紅、橘黃等,其后代或分離出黑色;體型有尼羅羅非魚型、奧尼魚型、莫桑比克魚型等。

      2、生活習性:與其它羅非魚一樣,紅羅非魚屬熱帶廣鹽性魚類,耐低氧,窒息點較低,對鹽度適應范圍廣,可在鹽度0-30‰生活。適溫范圍15℃- 38℃,致死溫度最低7℃,最高42℃。食性為雜食偏植物性,天然條件下以浮游植物為主,也攝食浮游動物、底棲附著藻類。寡毛類、有機碎片等。人工投飼可直接攝食豆餅、花生餅、黃粉、米糠、玉米粉、魚粉、配合飼料等。

      3、生長、生殖:紅羅非魚生長快,個體大,當年苗種可長至 150-750g。魚苗經100-120天可達性成熟,性成熟個體因品系不同有所差異,如星洲紅魚和彩虹煙初次成熟個體300-400g,屬多次產卵類型,成魚每年產仔約300-2000尾。幼魚用甲基睪丸酮誘導轉性可獲得95%以上的雄性率。

      根據選育者品系來源和選育技術不同,國內紅羅非魚養殖品種主要有:

      l、紅尼羅魚:該魚體型與尼羅羅非魚相近,體色橘紅或橘黃,經珠江水產研究所選育后背高、體厚、生長較快,紅色率達75%以上,當年個體生長為175-25Og,大者470g。紅尼羅魚雖長速稍慢,但抗逆性強,病害少。

      2、花鯛:從臺灣引入,體型與尼羅羅非魚相近,體色有大紅、橙紅、橘紅、紅黑相間、灰色等,體色變異大,但生長較紅尼羅魚快,個體大,20世紀90年代初曾吸引生產者養殖,并被一些制種單位引進作為進一步選育的原種,但花鯛后代體色分離率高,需進行提純選育。

      3、彩虹鯛:是近幾年在多個紅羅非魚品系中定向選育而成的體型象奧尼魚,體色粉紅或橘紅的紅羅非魚,主要由臺灣和福建一些制種單位選育,經提純選育的紅羅非紅色率達96%以上,有頭小、背高、體厚的特點,對比長速快、個體大,初次成熟個體350g以上。但幼苗養成約有10%-15%的變色率。

      4、星洲紅魚:是從東南亞品系選育的紅羅非魚,體型象尼羅羅非魚或奧尼魚,背離,鱗片大而透明,體色粉紅或橘紅,紅色率達99%以上,且后代體色分離車少,冬季低溫季節成魚或有變灰現象,但水溫回升經一段時間養殖可逆變為紅色。該魚在紅羅非魚中長速最快,個體大,當年魚苗可長至500g以上,性成熟個體達350g,且腹膜白、肉質特別鮮嫩,是值得推廣的優良養殖品種。

      5、紅羅非魚作色及相關性狀特性

      1)、體色:關于紅羅非魚體色遺傳研究報道較多,Behrends等(1982)推測有2個或3個基因組影響紅羅非魚的顏色,但他與Smitherman(1984將奧利亞羅非魚和紅羅非魚雜交獲得50%紅色和50%黑色魚,表明單一基因遺傳紅色;Huang(1988)的研究結果表明,紅羅非魚體受一對基因控制,粉紅色對黑色呈顯性,紅色是基因不完全顯性的結果;黃種特等(1997)的研究結果與Huang結果一致;我們的研究和生產也發現粉紅魚親本雜交子代是全紅魚,進一步驗證了這一結果。紅羅非魚養殖過程中體色變異的原因可能 是:除遺傳因素外,還存在生理、環境因子等對紅色素表現的影響。

      2)、體色與生長:養殖過程中粉紅魚生長最快,橘紅次之,橘黃最慢,這與王黎凡等(1999)選育研究結果一致,但與黃種特等(1997)結果相反,這表明羅非魚的生長雖與體色有關,但主要受到一些生長遺傳因素的影響。

      3)、體色與抗病力:在苗種培育過程中發現粉紅魚成活率低,抗逆性稍差,橘紅次之,橘黃色生存力最強,在苗種越冬過程中尤其明顯。

      4)、體色與腹膜:體色粉紅、橘紅、橘紅間黑點的魚腹膜均為白色,橘黃色間黑斑魚腹膜黑色或間黑色。

      四、養殖技術

      紅羅非魚適應能力強,飼料易解決,群體產量高,很適合池塘主養、混養、網箱和流水池高密度養殖。池塘主養畝產可達1000g以上,小網箱養殖單產可達100kg/立方米以上。

      1、養殖條件:

      紅羅非魚對水質的適應能力強,不論新、舊、深、淺的池塘均可養殖,高產池塘要求水源好,pH6.8-8.5,鹽度0-20‰,排灌方便,面積4-10畝,水深1.3-2.5畝。并配備1-2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

      2、苗種放養:

      每年春季當水溫回升穩定在15℃以上時便開始放養冬苗,放養前要進行池塘消毒,每畝可用75-100kg的生石灰干法毒塘,約過5-7天毒性消失后開始放養紅羅非魚魚種。池塘主養一般每畝放養紅羅非魚種1500-3000尾,同時混養鰱鳙魚種各40-70尾,以控制水質;流水養殖可畝放 5000-10000尾;與其它魚混養時可畝放200-500尾;網箱養殖一般放養150-350尾/立方米,為減少雌魚產仔對餌料的損耗,提高生長率,最好放養全雄性的紅羅非魚苗種,也可混養適量的個體比紅羅非魚種小的斑鱧、加州鱸等肉食性魚的魚種進行控制。由于紅羅非魚苗種起捕運輸易受刺傷,放養時用 3%的食鹽水浸種處理,使傷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3、飼喂管理:

      紅羅非魚可攝食各種商品飼料和池塘里的生物餌料,主養應投喂全價的羅非魚配合飼料,飼料粗蛋白含量在28%一32%較合適;按定質、定量、定時、定位的“四定”方法投喂,日投喂量按魚體重的3%一5%計算,每日分兩次投喂,并根據天氣、水質及攝食情況適當增減。

      4、水質管理:

      高密度養魚過程中魚類糞便和剩料易導致水質變壞,因此,要對魚池采取適當的換水或加注新水等方法進行調節,使水質保持淡褐色或油綠色,透明度 20-25cm。可每畝用15-20kg的生石灰兌水全池潑灑,每月1-2次調節池水pH至微堿性。用有益微生物制劑改善池塘微生物結構,控制池塘有害物質,改善水質,防病效果較好。

      5、魚病防治:

      紅羅非魚抗病力強,正常養殖管理情況下很少得病,但在養殖條件不好時也會發病死亡,影響成活率。冬春季節受凍傷或運輸、扦捕受傷容易引發水霉病,應盡可能避免。高溫季節主要病為嗜水性單胞菌引起的敗血癥,該病主要是養殖水質變壞、低氧、飼喂不善等應激因素導致條件致病菌的感染引起,該病可以用口服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等進行治療,用量為每100kg魚每天用藥3-6g拌料投喂,連喂 5天。防治魚病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保持良好的水質,做好日常投喂管理是防病的關鍵
    作者: xiaodaye    時間: 2010-6-7 23:52
    有池塘中魚可見有黑、有黃、有紅。如果不是樓上所說魚種問題的原因,是不是飼料有問題。
    不過倒是挺好看的。
    魚的體色變化可是大有研究了,請有經驗者解答了。
    作者: zwt520    時間: 2010-6-8 09:20
    樓上說的好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新田县| 斗六市| 钟祥市| 大竹县| 岑溪市| 周至县| 额敏县| 霍邱县| 新龙县| 静安区| 渭南市| 长武县| 襄城县| 丰城市| 十堰市| 横峰县| 浮山县| 白银市| 如东县| 黄陵县| 瑞昌市| 钦州市| 梁河县| 班戈县| 香格里拉县| 秦皇岛市| 泊头市| 大足县| 浮山县| 长葛市| 东乡族自治县| 通道| 武陟县| 察雅县| 阿勒泰市| 临漳县| 潼南县| 宜城市| 山丹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