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孕畜不能用哪些藥 [打印本頁]

    作者: h1230    時間: 2010-5-29 16:47
    標題: 孕畜不能用哪些藥
    孕畜不能用哪些藥


       1.瀉藥:藥性猛烈的瀉藥或藥性一般而用量過大的瀉藥,如硫酸鈉、硫酸鎂等。  
      2.擬膽堿藥:如氨甲酰膽堿、硝酸毛果蕓香堿、水楊酸毒扁豆堿、敵百蟲等?! ?
      3.興奮藥:如硝酸士的寧、鹽酸士的寧等?! ?
      4.解熱鎮痛藥:如硫酸奎寧等?! ?
      5.子宮收縮藥:如催產素、垂體后葉素等?! ?
      6.糖皮質激素類:如醋酸可的松、氫化可的松、醋酸潑尼松、地塞米松等。  
      7.降血壓藥:如利血平等?! ?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h1230    時間: 2010-5-29 16:49
    養殖用藥必須糾正的幾個誤區
    (引用)
      獸藥是預防、診斷和治療畜禽疾病的藥物。如果對獸藥的知識知之甚少或無知,錯誤用藥,濫用藥物就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筆者接觸了很多養禽戶,發現他們在使用獸藥上存在著種種誤區,增加了養殖成本,影響了療效,直接影響了經濟效益。  
    誤區一  
      認為“抗菌素萬能”。有些養禽戶雞生了病。也不管什么病,拿了抗菌素就用,  一種不行再換一種。殊不知,抗菌素不能包治百病,濫用抗菌素,會造成耐藥株的增加,容易造成二二重感染,并且污染環境。到了治病的關鍵時刻,挑選不到明顯的藥物,給治療帶來困難。對細菌感染的疾病,首先要診斷是什么病,再來挑選相應的抗菌素。有條件的要做藥敏試驗,以達到確實療效??咕赜煤笤儆梦⑸鷳B制劑來調節菌群,以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機體康復。  
    誤區二  
      認為“疫苗也能治病”。如果雞群發生病毒性疾病,可以用相應的“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黃液”來治療,以中和體內的強毒。這種免疫是短暫的,一般只有15天左右,痊愈后要用相當的疫苗進行主動免疫。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干擾素”或“新城疫核酸”屬于基因工程范疇,對病毒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實踐認為,如果雞群早期感染了病毒病,用有些疫苗緊急預防是有效的,如新城疫、傳喉疫苗等。如果疫情發展到中后期,用疫苗就會加重病情,雞群死亡率更高。  
    誤區三  
      認為“進口藥比國產藥好"。所謂藥品的療效好差,主要是藥品的內在質量即有效成份。臨床證明,國內許多生產企業生產的藥品,其療效不亞于進口藥品,有的還比進口藥好。  
    誤區四  
      認為“人用藥比獸藥好"。許多養殖戶專挑人用藥來防治禽病,一是增加了成本,二是違反了法規。國家在《獸藥管理條例》中明確指出:禁止將人用藥用于防治畜禽疾病。以前人用抗菌素只有幾萬到幾十萬單位就能治好病,而現在用幾百萬單位療效也不顯著。其原因,細菌有了耐藥性。  
    誤區五  
    認為“藥物都可以隨意混合”。由于病情復雜,聯合用藥已是目前治療禽病的方法。藥物之間有配伍禁忌。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之問的混和,有的會產生協同或增強作用,如青霉素或鏈霉素;喹諾酮類或氨芐青霉素等。有的則產生拮抗或減弱作用,基至無效。如喹諾酮或氟苯尼考;紅霉素與卡那霉素。有的則產生理化作用或毒性作用,如氟苯尼考不能與磺胺類、卡那霉素混合,所以,聯合用藥必須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千萬不可擅自組合。  
    誤區六  
      認為“不消毒我照樣養雞”。筆者認為,一家一戶的養雞必須重視環境及雞舍的消毒,帶雞消毒和飲水消毒。并經常使用不同性質的消毒藥交替輪換使用。經常性消毒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誤區七  
      認為“藥物在治療時的用量,越大越好”。有些養雞戶,求好心切,在給病禽用藥時,不遵獸醫囑任意加大用量,結果適得其反。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對機體都有副作用,任意加大用量造成藥物中毒的病例屢見不鮮。臨床上常見有喹乙醇中毒、痢菌凈中毒、磺胺藥中  
    毒等。筆者認為,任何藥物的應用有個“度”,超過了極限就會中毒。實踐認為,  以畜禽的體重來計算藥物的療效最好;個體治療比群體治療好;禽類飲水治療比混料效果好。  
    誤區八  
      認為“原料比制劑好”。不知什么時候,有些廠家把原料推向了市場,誤導了養殖戶“純粉治療禽病好”,事實上并非如此,名義上成本降低了,實際上療效不如制劑?,F在國家已明令禁止原料藥投放市場。  
    誤區九  
      認為“只要雞群好,藥殘問不了”。畜禽的藥殘是關系到人類健康的大問題。由于氯霉素、克球粉等的藥殘使我國畜禽產品出口受阻的例子不少,招致國家經濟損失慘重。現在國家已經三令五申解決藥殘問題,讓人們吃上“放心肉、禽、蛋”。養殖戶應在獸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該停藥時要停藥,從根本上杜絕藥殘,以保證人類健康。
    作者: h1230    時間: 2010-5-29 16:54
    酸性藥不可與堿性藥亂配伍
    引用  在給畜禽防治疾病的過程中,有的農牧民和專業戶為了方便和降低防治成本,備購一些藥物,自己動手給畜禽用藥防治疾病。但需提醒大家的是:“酸性藥物”與“堿性藥物”忌配伍應用。有的在給家畜治療胃腸消化系統疾病時,將“稀鹽酸”與“碳酸鈣”配合內服,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稀鹽酸”為酸性藥物,“碳酸鈣”為堿性藥物,二者配合后,可發生中和變化,變化后生為“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此時,“稀鹽酸”已不存在,已失去其助消化的作用;而新產生的氯化鈣,對胃腸有較強的刺激性,可使胃腸疾病加重?! ?
      是不是只有“稀鹽酸”和“碳酸鈣”不能配合應用呢?不是的,所有的酸性藥物和堿性藥物都不能配伍應用,了解這一點很重要。那么,哪些是酸性藥物,哪些是堿性藥物呢?為了便于大家掌握,現將常用的酸性藥和堿性藥介紹如下:  
      一、酸性藥物  
      稀鹽酸、食醋、蹂酸、胃蛋白酶、乳酸、醋酸、硼酸、水楊酸、水楊酸鈉、明礬、VC,VB1、敵百蟲、魚石脂、海群生、石炭酸、撲爾敏。以上主要指其水溶液。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杜冷丁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G鈉溶液、注射用青霉素G鉀溶液、氯霉素注射液、注射用鹽酸土霉素溶液、注射用鹽酸四環素溶液、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腎上腺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氯化鉀注射液、氯化鈣注射液、山梨醇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注射用促皮質素溶液、Vk3注射液、止血敏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鹽酸氯丙嗪注射液、鹽酸異丙嗪注射液、腦垂體后葉注射液、催產素注射液?! ?br />   二、堿性藥物   
      碳酸氫鈉、人工鹽、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銨、氨基比林、濃氨溶液、稀氨溶液、甘草流浸膏、利尿素、軟肥皂、硫代硫酸鈉、遠志糖漿、姜糖漿、氨制茴香醋。以上主要指其水溶液。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磺胺嘧啶鈉注射液、碳酸氫鈉注射液、注射用苯巴妥鈉溶液、烏洛托品溶液。
    作者: h1230    時間: 2010-5-29 16:56
    臨床用藥應考慮哪些因素
    引用  由于畜禽的種類、體重、年齡、性別、個體、機能狀態等存在著差異,以及在藥物使用過程中,藥物的劑量、劑型、配伍禁忌等因素的影響,獸醫工作人員在臨床用藥時不可一概而論,要根據用藥的對象和藥物的品種、特點等合理應用,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具體應考慮以下幾種因素。  
      1 機體因素  
      1.1 種屬差異 畜禽的種屬不同,它們的解剖結構、生理機能和生化反應也不相同,對同一藥物的敏感性、藥物在體內的過程和表現的不良反應均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家禽對敵百蟲敏感性很高,易引起中毒,故不宜使用;而豬對敵百蟲耐受性很強,常用其作為驅蟲藥。又如:豬對阿托品較為敏感,而兔則耐受性較大。故在臨床應用中對于某種藥物,凡敏感性較高者,應酌減劑量或禁用,反之,則可根據病情酌增。  
      1.2 個體差異 種類相同、體重也大致相等的不同個體,對同一種藥物,多數具有相近的感受性和反應性。但個別機體對藥物出現特殊的感受性和反應性,即個別機體小劑量用藥就會出現強烈的反應甚至中毒,而個別機體即使使用中毒量也無強烈反應,獸醫人員在臨床應用中應特別注意?! ?br />   1.3 年齡、性別、體重 一般來說,由于幼齡、老年畜禽及母畜的藥物代謝酶活性較低,對藥物的敏感性比成年畜及公畜高,在臨床用藥時,應酌情減少用量。同一種類的不同個體,體重的大小直接影響藥物在體內的濃度和藥效,一般體重大的畜禽用藥劑量應適當增加,體重較小的就減少用藥的劑量。  
      1.4 機體的機能狀態 機體的機能狀態不同,對于藥物的感受性也不同。一般來說,當機體處于異常狀態時,藥物作用效果顯著;而在機能正常時,藥物作用不顯著或無效。例如:發熱的患畜對解熱藥(氨基比林)敏感,呼吸處于抑制狀態的患畜使用呼吸興奮藥(尼可剎米)作用顯著,但是這兩類藥物對正常狀態的畜禽作用不明顯或無效。  
      2 藥物因素  
      2.1 給藥劑量 在一定范圍內,藥物的劑量愈大,藥效愈強;劑量過小,藥物不能發揮其有效作用。但是當劑量過大,超過一定限度,藥物的作用可出現質的變化,對機體產生毒性,甚至引起畜禽死亡。因此,要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而又要避免其不良反應,在選定藥物劑量時,既要注意藥物的安全范圍,又要根據患畜的種類、體況、病情、藥物的配合等具體情況作出決定,并在用藥后注意觀察藥效,按病情需要加以調整。  
      2.2 合并用藥 在臨床實踐中,常用兩種或多種藥物合并使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強療效或對抗不良反應,以及治療不同的癥狀或合并癥。如:磺胺類藥物與抗菌增效劑聯合使用時,藥效超過各藥單獨使用時的數倍乃至數十倍;泰樂菌素在用于防治喘氣病時合用增效劑(TMP)后,也可增大藥效。在合并用藥中還有另外一種情況,當多種藥物配合使用,各藥物的作用相反,可引起藥效減弱或互相抵消,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減輕或避免某一藥物副作用的產生或解除某一藥物的毒性反應?! ?br />   2.3 重復用藥 少數藥物用藥一次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如瀉藥、麻醉藥等。而多數藥物必須重復給藥才能見效。重復給藥的目的是為了保持藥物在血液內一定的濃度,以繼續發揮該藥的治療作用而又不至于出現毒性反應,在臨床上就要確定一個合理的給藥次數與重復給藥的間隔時間。一般情況下,多數普通藥物可每天給藥2~3次,并連續用藥若干天。對傳染病來說,還必須在癥狀消失后再用藥2—3天方可停止用藥以鞏固療效?! ?br />   藥物重復給藥的間隔時間一般為8~12小時,各種抗生素、磺胺類藥物即是如此。例如:使用青霉素后,應在8小時內重復用藥,以保持血液中青霉素的濃度,達到殺死病原菌  
      的目的。但應注意的是,長期重復使用某一藥物可使病原體產生耐藥性,而使藥效下降或消失?! ?br />   2.4 配伍禁忌 在臨床上,當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時,會產生沉淀、結塊、變色甚至失效或產生毒性。例如:鏈霉素與慶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聯用可加重毒性反應,敵百蟲遇堿性藥物可變為毒性更強的敵敵畏。獸醫臨床上常取多種注射液聯合應用,此時應特別注意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如果多種藥物混合后產生了沉淀、混濁、變色、產氣、潮解、液化等反應,應禁止使用,以免出現嚴重的后果?! ?br />   2.5 給藥途徑 不同的給藥途徑,不僅影響藥物吸收的速度和數量,而且還影響藥物作用出現的時間及強度。此外,有時可產生性質完全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鎂內服給藥時呈現瀉下作用,而靜脈注射時產生鎮靜、麻醉作用。因此,要根據病情的需要、藥物的性質、動物的種類來選擇不同的給藥途徑。常用的給藥途徑有:內服給藥、直腸給藥、注射給藥、吸入給藥等。一般情況下,助消化藥、瀉下藥、驅蟲藥等常采用內服給藥,治療便秘等采用直腸給藥,以發揮藥物的局部作用;急性的嚴重病例或需大量輸入液體時,常采靜脈注射方法?! ?br />   3 其它因素  
      合理的飼養管理是預防疾病、保障畜禽健康的基本條件。因此,畜禽在患病期間要加強護理,減少或停止使役,喂給一些易消化的飼料等,都有利于配合和發揮藥物的作用。否則,飼養管理不當,常常導致營養不良、體質衰弱、抵抗力下降,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增高,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如:缺乏維生素D和鈣的動物,對驅除體內肝片吸蟲的藥物四氯化碳特別敏感,極容易引起中毒,臨床上用藥就注意酌減劑量?! ?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h1230    時間: 2010-5-29 16:57
    種母豬的保健管理
    引用
    1、配種前:  
      (1)后備母豬配種前1個月分別接種一次豬細小病毒疫苗和日本乙型腦炎疫苗;  
      (2)配種前驅蟲一次;  
    2、配種時:  
      (1)母豬發情期3-5天,第一次交配在穩定接受公豬爬跨,陰戶紅腫開始消退時,以后每12-18小時再復配1-2次;  
      (2)純種繁殖可用重復配種法,雜種繁殖采用雙重配種法;  
      (3)遵循“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的原則,提高受胎率。  
    3、配種后:  
      (1)母豬配種后18-25天前后注意觀察有無再發情,以免漏配;  
      (2)配種后1-35天,喂1.5kg/日優質配合飼料,忌飼料發霉、變質、有毒,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可投喂適量青飼料,以防止便秘;  
      (3)孕后12周每天飼喂懷孕母豬料1.6-3公斤,12周以后提高飼喂量,每天2.5-3公斤,產前一周視體況適當減料,日飼喂兩餐;  
      (4)母豬產仔前3周接種偽狂犬病疫苗和大腸桿菌多價基因工程苗;  
    4、產前準備及生產時的護理:  
      (1)產前10天左右應準備好保溫、清潔并徹底消毒的產欄和剪刀、針線、消毒藥、產科藥品、記錄表等接產用品;  
      (2)產前一周應清洗消毒后軀、腹部、乳房等,并轉入產欄,此間可視膘情適當減料并觀察臨產癥狀,避免分娩過程無人接生;  
      (3)產前數小時應將產欄預溫,使仔豬保溫區保持30-34℃,母豬分娩全過程飼養人員應在場認真接產護理;  
    (4)仔豬產出后馬上用干布清除口、鼻及全身粘液,遇有假死仔豬,馬上用倒提法或人工呼吸法急救,繼而斷臍(留4-5厘米長)并用消毒液消毒斷端,仔豬分娩后固定乳頭盡快協助仔豬吃足初乳;  
    (5)分娩完成后及時拿走胎衣,消除產房污物并對仔豬進行剪牙(犬牙)斷尾(留1/3左右)、打耳朵、傷口消毒、稱重、登記等工作;  
    (6)分娩過程結束后馬上給母豬飲服適量補充體液、以幫助子宮復原及防止病原感染。  
    5、產后護理:  
    (1)母豬產后一周應留心觀察其食欲、糞便、泌乳、外陰、乳房及精神狀態,若有異常應及時處理。此間應保持產欄適溫、干燥、衛生和空氣新鮮,最好每2-3天用消毒劑帶豬噴霧消毒一次。  
    (2)供料要點:母豬產后8-10小時內一般不喂料或少喂料,但應保證飲水,2-3天內也不宜喂得多,通常分娩日喂哺乳母豬料0-0.5公斤,產后第一天1.0公斤,2-3天1.5-3.0公斤/天,4-6天3.0-4.0公斤/天,從第二周開始給帶仔母豬飼喂4餐(夜用一餐)任其采食,投給4.5-6.0公斤飼料,并保證清潔充足的飲水。  
    6、斷奶母豬的護理:  
    (1)母豬斷奶前幾天不用減料,斷奶當天停料并適當限水,斷奶后2-3天適當減料,以后每天飼喂哺乳期豬料2.0-3.0公斤,日飼兩餐,保持母豬8成膘成宜。  
    (2)母豬斷奶后應保持母豬欄舍干燥衛生,防止乳房炎的發生。  
    (3)為了催情,母豬可5-6頭群居,母豬一般斷奶后3-7天內發情,應注意觀察,對久不發情的母豬,需進行換欄、合圈、公豬促情和藥物催情等處理,對催情無效和子宮炎久治不愈、屢配不孕、不能正常泌乳、產仔少、有惡癖的母豬應予淘汰。
    作者: h1230    時間: 2010-5-29 17:09
    公豬的保健管理
    引用
    1、飼養方面:每日飼喂優質的種豬配合飼料2~3公斤,日飼喂兩餐,忌發霉、變質、有毒飼料,保持種用體況,忌過肥和日糧過多引起“草腹"影響配種。  
    2、管理方面:高溫對公豬精液品質影響最大,炎熱天氣應采取遮蔭、灑水、洗澡、通風等防暑降溫措施創造條件給予公豬適當運動以鍛煉體質和肢蹄,保持豬舍平整、清潔、干燥、保護肢蹄健康;  
    3、精液品質控制:每月精液品質檢查1~2次,特別是初配,長期不用,病愈之后與免疫后公豬精液品質檢查尤為重要;  
    4、合理利用:種豬場的公、母比例以1:25~30左右為宜,1歲以內的公豬隔周或每周1~2次使用,2歲的公豬每周使用3~4次,2歲以上的公豬每周可使用4~5次,品質不好的公豬應及時淘汰;  
    5、豬瘟、鏈球菌和豬肺疫疫苗每年各注射兩次,日本乙型腦炎疫苗每年在蚊蟲活動季節來臨之前(4月份)注射一次;  
    6、公豬每年至少驅蟲兩次。  
    第五節  豬場常見生產參數  
    1、期配種受胎率:85-95%,  
    2、分娩率:95-98%  
    3、母豬斷奶至配種天數:15天以內  
    4、胎均產仔數(頭):11~12  
    5、胎均產活仔數(頭):1 0~11  
    6、母豬年均產仔胎數:2-2.5  
    7、年每頭母豬產商品肉豬頭數:18-23  
    8、母豬淘汰更新率:25-30%  
    9、不同日齡豬死亡率:0-35日齡:3-6%  
      36-60日齡:2-4%  
      61-170日齡:1.5-2.5%  
      母豬:1.5-2.5%  
    10、不同日齡日增重:0-35日齡:200-250克  
      36-60目齡:400-500克  
      61-170日齡:700-800克  
      36-60日齡:2-4%  
      61-170日齡:1.5-2.5克  
      母豬:1.5-2.5%  
    11、各日齡豬活重參考值:初生重:1.3-1.5千克  
      35日齡:7.8-8.5千克  
      60日齡:18-22千克  
      170日齡:90-100千克   
    12、母豬使用年限:3~4年  
    13、豬每天的飼喂量一般占其體重的百分比:  
      仔豬為4.5~5%即仔豬日喂0.7~1.2千克  
      中豬為3.5~4%即中豬日喂1.5~2.0千克  
      大豬為2.5~3%即大豬日喂2.0~2.5千克  
    14、仔豬斷奶體重為:6.5~7千克  
    15、通常仔豬的日補料量為:  
      3周齡:0.05~0.1千克  
      4周齡:0.25~0.3千克  
      5周齡:0.4千克左右  
      6周齡:0.6~0.7千克  
      7周齡:0.8~0.89千克  
      8周齡:1.0千克左右  
    16、各階段豬飼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參考值:  
      乳豬:19~2 1%  小豬:17~19%  
      中豬:15~17%  大豬:13~1 5%
    作者: h1230    時間: 2010-5-29 17:10
    生長育肥豬的保健管理
    引用
    1、空欄消毒:為避免豬只感染疾病,在轉入肥育欄之前應徹底清掃、沖洗、用消毒劑消毒豬欄,并閑置1-2周,以切斷 病原微生物的生命周期;并且所有仔豬在轉群時驅蟲一次;  
    2、調教:調教豬群、睡、拉三定點習慣可以減輕飼養員勞動強度和保持豬欄的干燥衛生,有利于生長。調教成敗的關鍵在于抓得早、抓得勤,欄內應有足量的料槽和水槽(或飲水器),注意保持地面的干凈,備好料水,并在指定排糞處(如洞口、濕處、低處、圈角)放少量糞水,亂拉的糞便及時鏟掃到指定處,勤鏟掃、勤看管,一般經3~5天的調教就會養成三定的習慣;  
    3、圈養密度與豬群大?。阂话阈∝i每頭占0.35~0.7平方米,中豬0.55~0.7平方米,大豬0.85~1.20平方米,每欄養豬10~20頭為宜,飼養過密和豬群過大會影響豬的增重.甚至發生喘氣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等疾?。?nbsp; 
    4、濕度:豬舍環境濕度是影響生長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長肥育豬的最適宜的生長溫度:保育結束至45公斤體重為23~2 1℃,45公斤體重至出欄為2 1~1 5℃;  
    5、濕度與空氣新鮮度:高溫高濕和低溫高濕及空氣污濁對豬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冬春陰冷多雨季節應盡量減少用水作業,勤清糞尿、積水和定期通風,夏季高溫時期要注意通風換氣,以保證豬舍適宜的濕度和空氣清新;  
    6、飼養原則:采用前敞后限飼養原則,即60公斤體重以前日飼3~2餐,不限量飼喂或自由采食,60公斤以后適量限制(約為自由采食量的9 O%左右),日飼2餐,根據不同體重選擇不同階段的配合飼料,改換飼料應有3~5天的過渡期,肥育全期應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定期用紅弓鏈治或圓藍五毒清、豬喘康拌料預防豬附紅細胞體病、弓形體病、圓環病毒病、呼吸道感染等。
    作者: h1230    時間: 2010-5-29 17:11
    仔豬的保健管理
    引用
    1、斷奶前仔豬的護理:  
    (1)保溫防壓; 保溫是仔豬護理的中心,1-3日齡的適宜溫度為32-30℃,4-7天日齡為30-28℃,8-30日齡為28-25℃,3-60日齡為25-23℃,但母豬表現最舒適的溫度為15-18℃,為處理好母、仔對溫度 的不同要求,產欄應專用仔豬保溫箱,內吊紅外線燈泡供熱,木板或麻袋墊底或鋪電熱保溫板,產欄忌溫度突高突低、忌賊風侵襲,此間仔豬不僅要防凍,還必須防壓;  
    (2)吃足初乳:仔豬出生后應固定乳頭盡早吃足初乳,對弱小仔豬需人工輔助吃乳;  
    (3)補鐵出生后2-3天的仔豬頸部肌肉注射補鐵補血針劑,以防仔豬缺鐵性貧血,生后3-5天的仔豬應訓練飲水,以免口渴飲臟水而發??;(4)防治黃白?。耗感罂捎觅惛U康或克痢安拌料或飲水,連用期2-3天 ;  
    (5)早期誘食:通常從7日齡開始,選擇適口性和營養好的乳豬料,在保溫欄內設置特制補料槽,每天喂5~6餐,堅持少量勤添的原則,對減少下痢、提高成活率與斷奶窩重極為關鍵,飲水中加入靈芪活力維他。  
    (6)狠抓旺食:通常日補料量為3周齡0.05~0.1公斤,4周齡0.2~0.3公斤,5周齡0.4公斤左右;  
    (7)去勢:2周齡左右的公豬應去勢,但應避開仔豬下痢和免疫接種等應激階段;  
    (8)綜合防治仔豬下痢:下痢是哺乳仔豬的多發病,是飼養管理不佳的綜合表現,因此必須采取綜合措施才能防治,一旦出現下痢,應盡早全窩治療,可選用我公司生產的瀉痢康拌料;  
    (9)仔豬1 5日齡時注射偽狂犬病疫苗;20日齡時注射一次豬瘟疫苗2~4頭份。  
    2、斷奶階段的護理:  
    (1)斷奶:仔豬一般在4周齡,體重6.5~7公斤開始斷奶,保育舍要消毒干凈,保溫良好;  
    (2)原圈飼養;將母豬從產欄調往待配欄,剛斷奶仔豬留在原圈一周左右,做到“四不”即:不換欄、不混群、不改料、不變飼養員,直到仔豬的采食、發育、糞便和神態基本正常后再原窩調入保育欄,若需混群并欄。一般每欄1 O~20頭為宜,并按體重、強弱相近編群;  
    (3)維持和過渡:斷奶初期應維持斷奶前的飼料和營養,管理方法不變,待仔豬安全斷奶并能適應新環境后逐漸過渡到新的飼料、飼養和管理方法;  
    (4)飼養要點:仔豬一般應保育到體重達1 5~20公斤再轉入到肉豬欄或后備豬欄,此間應繼續飼喂乳豬料,直到保育期結束前幾天再過渡飼喂小豬料,斷奶初期選用的乳豬料,要依仔豬消化狀況少給勤添,若發生拉稀,應適當限制采食量并在飼料添加靈芪活力維他或氟苯尼考再逐步過渡到自由采食。通常仔豬6周齡每天可采食0.6~0.7公斤,7周齡可采食0.8~0.9公斤,8周齡可采食1.O公斤左右飼料;  
    (5)仔豬30日齡時注射副傷寒疫苗;50日齡注射豬丹毒和豬肺疫疫苗;60日齡注射鏈球菌疫苗和豬瘟疫苗。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山阴县| 苏尼特右旗| 北川| 且末县| 陆河县| 安多县| 隆德县| 惠安县| 汤原县| 云安县| 淳化县| 会昌县| 永泰县| 班玛县| 通城县| 锡林郭勒盟| 中超| 洛川县| 潮安县| 彭水| 观塘区| 铅山县| 墨江| 高邮市| 云梦县| 亳州市| 南充市| 鄂州市| 永兴县| 新宁县| 徐闻县| 海淀区| 昭觉县| 张家川| 郁南县| 马关县| 青神县| 武冈市| 周至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