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飼料產業在發達國家的發展特點 [打印本頁]

    作者: sljob1001    時間: 2010-5-18 08:50
    標題: 飼料產業在發達國家的發展特點

    發達國家飼料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獨有的特點,研究這些特點有助于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認識和把握我國飼料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飼料產業萌芽階段

       
    飼料生產長期依附于種植業,飼料總量不足。以粗飼料為主,精飼料較少,飼料營養水平不能滿足畜禽生產的營養需要。飼料工業處于萌芽狀態,飼料生產經營的主要形式是自產自用。

       
    由于農業生產落后、種植業產出水平較低,谷物產量除滿足口糧基本需求外,客觀上不可能有大量剩余谷物用作飼料。同時,還要滿足大量農用牲畜的需要,因而發展食用畜禽所必需的精料較少,這必然導致飼料結構的粗料型,以及食用畜禽發展緩慢。此外、為充分利用有限的飼料,提高其轉化效率,產生了初級形式的飼料作坊,即將各種飼料原料通風干燥后,經簡單粉碎加工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和消化性。由于加工程序簡單,許多農戶利用自產原料,自己加工或請人代加工后,用于飼喂自養的畜禽,但營養價值不能滿足畜禽生產的營養要求,畜禽生產能力低,并因營養不良而死亡的現象經常發生,尤其是冬春季節更是如此。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滿足畜禽的營養需要,簡單的混合飼料開始應用于畜牧業生產,并設法由工廠來生產這種飼料。

    二、飼料產業新興階段

       
    飼料總量增多,精料比重加大,飼料工業快速成長,飼料生產經營初步專業化,飼料業成為相對獨立的產業,畜禽生產營養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1
    .飼料總量增多,精料比重加大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逐步替代了農用牲畜,從而節約出大量飼料。同時,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使種植業生產水平大幅度提高,谷物在滿足口糧需要后,還有大量剩余可作飼料。美國19101950年各種農產品單位面積產量的增長幅度為:小麥20.1%、玉米51.5%、飼草24.3%。飼料谷物滿足本國需要后,還有剩余可供出口。日本19601970年各種飼料作物的產量分別有所提高,青割玉米87.1%、青割燕麥1.7倍、牧草4.4倍。但日本由于耕地資源有限,飼料產量難以滿足畜牧業迅速發展的需要,必須進口飼料,而經濟實力增強使其有能力進口飼料,日本19601970年精飼料進口量由189.8t增加到926.6t,增長了39倍,飼料進口量占總供給量的比重由12.6%上升到62.2%??梢姡Y源條件不同的國家,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即增加產量或進口共同實現飼料總量增加的目標,為畜牧業的發展奠定飼料基礎。

       
    飼料谷物產量的增加以及耗糧型中小畜禽的發展,使精料在飼料總量中的比重加大。以日本為例,19601975年精料所占比重由53.8%上升到74.7%,而粗料比重則由46.2%下降到25.3%。

       
    2
    .飼料工業快速成長,但產品結構比較單一 由于工業化程度加深以及日益滲入飼料行業,使飼料機械制造業、加工業不斷發展,同時由于發展食用畜牧業的需要,對飼料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飼料工業快速成長。美國1950年配合飼料產量已達2600t。日本19601970年配合飼料產量由243.3t增加到1499.7t,增長了5.2倍。

       
    但飼料產品的分布相對集中,結構比較單一。如禽料所占比重較大,美國的禽料比重達到一半以上,日本1960年為78.8%,1970年為56.3%,說明禽料是各國和地區飼料工業快速成長的支柱產品。同時,適應畜禽飼養結構的差異,各國相應還有其他支柱產品,如日本的豬飼料也占相當大的比重。各國飼料工業首先發展的重點都是豬禽料,原因是豬禽的飼料轉化效率較高,容易實現集約化飼養,經濟效益顯著,從而帶動了豬禽配合飼料的發展。

       
    3
    .飼料生產經營逐步專業化 由于農戶飼養規模不斷擴大,飼料加工工藝也日趨復雜,飼養畜禽所需的飼料難以完全依靠自身解決,因而飼料生產逐步從農戶飼養中分離出來,由專門的飼料企業進行生產和加工。同時,飼料產品也由經銷商分送到各飼養戶,逐步形成飼料生產經營的專業化。

       
    飼料總量的增加以及生產經營的日趨專業化,使飼料業逐步成為相對獨立的產業。飼料的營養構成逐步完善,使畜禽生產的營養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三、飼料產業成長階段

       
    飼料總量繼續增長,飼料工業全面發展,產品結構多樣化,飼料產品的質量管理和法規建設得到加強,飼料質量明顯提高,飼料生產經營逐步走向產銷結合。

       
    1
    .飼料總量繼續增長 美國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種植業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充裕的飼料,同時,也有更多的飼料可供出口。19501970年,主要飼料作物的單產大幅度增加:玉米達103.0%、飼草為48.3%,以飼料為主的谷物出口量1970年達到4039.2t,比1961年增長了27.5%。日本由于在飼料谷物生產上缺乏比較優勢,再加上進口管制放松,使國內的飼料產量下降。但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使其有能力進口更多的飼料,以滿足畜牧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日本1980年,精飼料進口量增加到1498.6t,比1970年增長了61.7%,進口飼料占飼料總供給量的比重也上升到71.8%。

       
    2
    .飼料工業全面發展,產品結構多樣化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飼料產業逐步專業化,使飼料工業日益發展成為集資源、機械設備制造、加工、質檢、計量、包裝等為一體的系統工業,同時,工業飼料產量不斷增長。美國1970年配合飼料產量已增至6000t,比1950年增長了13倍。日本1980年配合飼料產量達2213.8t,比1970年增長47.6%。

       
    此外,飼料產品的分布開始分散,結構趨于多樣化。1970l980年日本家禽飼料的比重由56.3%降至48.3%,而豬飼料比重則由26.2%升至28.9%,肉牛飼料比重由5.8%升到12.3%。飼料結構不再是豬禽飼料一統天下,奶牛飼料、肉牛飼料崛起,美國1970年,奶牛飼料和肉牛飼料的比重已分別升至21%和17%,日本1980年奶牛飼料和肉牛飼料比重分別達10.5%和12.3%。從產品形態上看,除傳統的粉料外,還開發出顆粒飼料、膨化飼料、條形飼料等適應不同畜禽采食特點的飼料。

       
    3
    .飼料產品質量管理和法規建設不斷加強,飼料質量顯著提高 由于飼料質量不僅影響到畜禽的生產水平,而且影響到畜禽產品質量,同時人們對畜產品的品質日益重視,使對飼料的營養和衛生標準要求日益嚴格,再加上飼料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飼料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而各國加強了對飼料產品的質量管理和法規建設,飼料企業也加強了自身的產品質量控制和認證工作。美國通過飼料法規對飼料質量進行管理,法規包括飼料成分。飼料生產、銷售和使用等方面的規定,尤其對飼料原料、飼料添加劑和配合飼料產品方面的規定非常嚴格。許多飼料企業根據出廠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顯著提高了產品質量。

       

    4
    .飼料生產經營逐步走向產銷結合 由于飼料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而市場競爭又日趨加劇,為降低經營成本,直接掌握市場信息,許多飼料企業逐步轉向直接向飼養戶供應飼料,不經批發零售商,實行產銷結合,從而有效降低流通費用,減少信息時滯和不對稱帶來的經濟損失。

    四、飼料產業成熟階段

       
    飼料總量增長減緩,副產品飼料再度興起,飼料工業產品結構調整,科技含量加大,飼料生產經營與飼養趨于一體化,同時,政府對飼料加工企業的環境污染和產品中有害物質的殘留量提出了嚴格的控制措施和處罰辦法。

       
    1
    .飼料總量增長減緩,副產品飼料再度興起 由于畜產品消費增長趨緩,對飼料的引致需求增長下降,導致飼料總量增長減緩。日本19801991年飼料供應量的年均增長速度降到1.2%,比上期下降2%,精飼料進口增長速度也降到1.2%,較上期降低3.3%。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由于谷物和肉類出口不斷增長,使飼料總產量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

       
    由于畜產品市場飽和,導致飼養利潤下降,為降低飼料成本,許多飼養戶重新重視副產品飼喂,而飼料加工技術的改進,使許多副產品粗飼料的可消化率不斷提高,滿足了飼養戶新的需求取向。

       
    2
    .飼料工業產品結構調整,科技含量加大動物營養科學和飼料加工技術的進步,以及電腦配方和自動化管理的引入,使飼料工業的產品結構不斷進行調整,科技含量加大。具體表現為:盡管配合飼料的增長速度減緩,但技術含量較高的濃縮料、預混料增長迅速。美國19751984年,預混料產量由50t增加到130t,增長了1.6倍,年均增長速度達11.2%,而同期配合飼料產量的年均增速只有3.2%;1990年濃縮料和預混料已占工業飼料總量的20%。

       
    與此同時,不同畜禽飼料的比重繼續進行調整。美國19701990年,豬飼料比重由16%下降至13.6%,肉牛飼料比重由17%上升到17.5%,主要原因是飼養方式改變,如養豬戶購進濃縮料、預混料,自己配制飼料的比重增加,而肉牛則是由于放牧數量減少,舍飼增加,從而對肉牛飼料的需求增加。日本19801991年,牛飼料比重由22.8%上升到26.9%,禽蛋飼料比重則由33.2%降至29.2%。原因是肉牛和奶牛發展較快,并使用越來越多的配合飼料,而蛋雞增長則非常緩慢。但在總體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禽飼料比重仍維持在40%以上,美國1991年為45.4%,日本1991年為45.4%。然而,禽飼料內部的發展則不平衡,肉雞飼料、火雞飼料發展較快,而蛋雞飼料則基本穩定。

       
    3
    .飼料生產經營與飼養趨于一體化畜產品需求增長減緩和市場競爭加劇,使飼養戶和飼料企業不得不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以維持必要的經營利潤。于是,許多飼養戶直接向專業飼料廠家購買濃縮料、預混料,利用自產原料和加工設備配制全價飼料飼喂畜禽,以有效地降低飼養成本。同時,許多飼料企業則通過建立自己的飼養場,實行飼料、飼養一體化經營,增強競爭力,提高經營效益。飼料生產經營和飼養趨于一體化成為飼料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4
    .政府對飼料加工企業的環境污染和產品中有害物質的殘留員提出了嚴格的控制措施和處罰辦法 飼料加工企業帶來的噪音、粉塵、原料及產品變質污染嚴重破壞環境,引起公眾的強烈不滿。美國政府為此制定了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嚴格控制飼料廠的粉塵、噪音、廢棄變質飼料污染和動物排泄物中的氮、磷含量,此外,對畜產品中的藥物、重金屬和某些添加劑的殘留量有明確規定和嚴格限制,殘留物超標便會受到法律處罰。


    作者: love51    時間: 2010-5-18 09:05
    研究一下,國外與國內的差距,謝謝分享
    作者: zhengda    時間: 2010-5-18 17:00
    回顧過去  推測未來
    作者: 龍行天下01    時間: 2010-5-19 15:47
    看過國外的飼料發展過程,我們也要根據國情調整經營思路。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县| 新和县| 乐山市| 威海市| 宽城| 吴川市| 阿图什市| 安龙县| 疏勒县| 肇州县| 绥中县| 涟水县| 布尔津县| 澎湖县| 册亨县| 灵宝市| 北安市| 勐海县| 精河县| 徐水县| 万山特区| 丹寨县| 洛扎县| 镇远县| 苍梧县| 廉江市| 安陆市| 乐山市| 枣庄市| 汉沽区| 澄迈县| 务川| 株洲县| 雅安市| 土默特右旗| 连江县| 临潭县| 张家口市| 清河县| 仁怀市|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