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公司+農戶”模式 催生行業業產能過剩?
[打印本頁]
作者:
fcltufh
時間:
2010-5-15 08:51
標題:
“公司+農戶”模式 催生行業業產能過剩?
模式遍地開花,人人都難退出。做長產業鏈、擴張規模已經不能持續贏利
編者按 “公司+農戶”模式解決了傳統養雞業規模化、標準化的問題,在帶動農戶增收方面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使養雞業的產業化水平大幅提高。在養雞業中,該養殖模式已成為主流。
然而,從2008年開始,三黃雞行情持續低迷,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進入虧損期,到目前已虧損整整11個月,持續時間之長是歷史之最,虧損幅度也遠遠大于2004年禽流感時期。在這種行情之下,不管是受合同保障希望規避市場風險的農戶,還是依賴這一模式迅速擴張的公司,都無法獨善其身。低迷的行情已經成為“公司+農戶”不能承受之重。
開平是傳統養雞大市,全市三黃雞的存欄超過2000萬只。相比于其他地方,開平的“公司+農戶”模式可謂發展得如火如荼,全市有10多家養雞公司,這些公司的存欄量占全市總量的90%以上,散養戶在當地幾乎消失。這也讓開平成為觀察“公司+農戶”模式發展的最好標本。
行情低迷,公司農戶都不妙
“最近的日子是養雞十年來最不好過的。”面對一年多來持續低迷的行情,黃永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所在的開平市玉林參皇養殖有限公司是江門市最大的養雞公司,副董事長黃永祿也是江門禽業協會的會長。最近幾個月雞價都徘徊在6.8元/斤,公司連續多個月沒有利潤乃至虧損,這是成立10年來從未有過的。
黃永祿在養雞業也算見過大世面,當年禽流感的時候,公司也曾嚴重虧損,他都沒有怕過,可眼下卻有些心慌。“當年虧損是短時間的,疫病控制之后,由于雞存欄量減少,雞價必然回升,虧多少肯定都能賺回來。”然而眼下的虧損不同以往,“整體出欄量大大供過于求,如果不加以控制,雞價在短時間內看不到回升的希望。”
據了解,開平10多家養雞公司,近5個月來全部出現嚴重虧損,大部分養雞公司雖然沒有停產關門,但也是苦苦支撐。
春茂公司的余經理認為養雞出現虧損的原因,首先是飼料價格“瘋漲”。據他介紹,養雞的主要飼料是玉米,玉米的價格一年多前是1400元/噸左右,現在已漲到超過2000元/噸,升幅超過40%。另外,養雞所需的其他維生素、抗生素等添加劑的價格更是漲得離譜,上漲了1倍以上。飼料支出占養雞成本的60%,因此飼料瘋漲吃掉了養雞的大部分利潤。
其次是肉雞消費銳減。金融海嘯讓大量企業生存艱難,工人失業,相對應的消費市場也隨之萎縮。據了解,開平當地企業食堂去年進雞量銳減80%以上,江門市不少中高檔飲食業客流量減少30%-50%。
公司虧得厲害,受到合同保護的農戶也未見得就能穩賺不賠。養殖戶潘先生就投訴了公司坑農戶的一些手段。公司與農戶合作時,公司方往往會通過飼料營養成分比控制雞的成長速度,以此應對市場。按照合同規定,項(母)雞一般106天可以出欄,均重在2.7斤。但他發現,項雞養到110天就不長肉了,超期更是一元的飼料只能長幾毛錢的肉,養得越久虧得越多。不過,公司超過期限才收雞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服務部說一聲沒客戶,養戶就要乖乖繼續賒飼料。
潘先生反映,按5000只雞的養殖規模,每天要投入20多袋飼料,按合同規定每袋119元計,養戶每天要虧800多元。更有甚者,公司通過變更飼料配方改變雞的料肉比,養殖戶每只雞本來按合同可以賺2元,只要料肉比從正常的3.8上升到4.3,利潤就完全被多消耗的飼料吞噬了。“表面上看,合作戶比散戶處境好,至少不虧本。但實際上,飼料都是公司提供,公司可以通過飼料從農戶身上刮取利潤,減少自身虧損,農戶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去。”
企業生存,紛紛做長產業鏈
“存欄實在太多了。”恒豐農牧的黃勁松經理一肚子苦水。他認為成本提高固然影響很大,但供大于求才是導致虧損的主要原因。從2004年開始,他眼看著當地的養雞公司從兩三家發展到十幾家,其中有不少是從飼料廠和種苗廠發展過來的。
金海和養殖公司在開平有90萬只的存欄量,就是海和飼料公司在一年多前成立的。該公司的黃定邦經理認為,飼料廠進入養雞業也是順應市場發展的無奈之舉。開平當地的農戶基本被養雞公司所占領,單獨的散戶已幾乎不存在。要做這些農戶的生意,就必須通過養雞公司。部分養雞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開始使用自配料,只對外收購原料。即便仍有部分公司對外購買飼料,可是由于飼料賒銷非常嚴重,與養雞公司合作會給飼料廠帶來極大的資金壓力。
黃定邦舉例說,像科澤公司一個月需要約5000噸飼料,按每噸2700元算,一個月的貨款就達到1350萬元,就算只賒一半,也讓飼料廠難以承受。在這種背景下,飼料廠只能自己成立養雞公司扶持農戶養雞,一方面可以搶奪更多的客戶,另一方面,由于賣雞都是現金交易,這樣旗下農戶的雞出欄之后,資金就可以馬上回籠,讓飼料廠的資金壓力大大減小。
河東養殖公司則是由種苗廠轉型而來的。公司負責人朱經理介紹,自己進入肉雞養殖的原因和飼料廠大同小異。當時也是因為種苗很難賣,即便賣出去,也是以2元的成本賣1元的價錢。為了減少虧損,他才決定成立養殖公司招攬農戶養自己生產的雞苗。而且慢慢做大之后,他的公司也成立了自己的飼料廠。他表示,這樣至少比購買成品料節省20%的成本。
黃永祿回憶,當年自己創辦開平第一家養雞公司時,當地農戶還對“公司+農戶”模式半信半疑,需要公司業務員挨家挨戶動員農戶加入。而一旦嘗到甜頭,“公司+農戶”模式很快被復制,新公司層出不窮。而這些新公司的投資者有兩大主要來源,雞苗場和飼料廠,正好是養雞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這些投資者進入養雞行業有先天性的優勢。而事實上,在“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之下,飼料、雞苗企業的生存空間被大型養殖企業所擠壓。要生存必須做長產業鏈,但一體化的養殖公司盛行無形中也加劇了行業競爭。
擴大規模,公司才能獲得利潤
黃勁松認為,養雞行業的門檻過低,使得其他行業的人很容易參與進來,而“公司+農戶”模式也很容易被模仿。“只要有錢,誰都能養雞,反正拉到幾十個農戶就可以成立公司。”他還指出,當地最大的幾間養雞公司基本都來自廣西,原因就是有資金優勢。在廣東養雞,要貸款必須抵押房產,一般養雞公司根本貸不到錢。而廣西因為是農業大省,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扶持“公司+農戶”企業的發展,公司很容易獲得貼息貸款。
不可否認,現在養雞業產量過大,也來自于“公司+農戶”模式帶來的規模效應。“公司+農戶”模式已經被一些地方政府賦予帶動農戶致富的政治功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勵了公司的無限度擴張。黃勁松介紹,公司做得越大越能得到扶持,“溫氏的產量從去年每天60萬只到今年每天80萬只,市場哪承受得起啊。”他表示,自己這種小公司在大公司的擠壓下,生存只會越發艱難,甚至有可能考慮逐漸淡出。
事實上,退出并不容易。“公司+農戶”之所以被大量復制,與其本身制度設計框定了公司與農戶穩定的合作關系不無關聯。農戶與公司合作,必須繳納一定押金,并在場地、基礎設施等方面投入巨額資金。通過此種方式,農戶被公司“套牢”,在未收回成本之前,農戶不敢輕易退出。即使無法實現利益最大,至少可以規避市場風險,“維持現狀至少不會大虧,完全退出,則意味著前期投入一定無法收回。”對公司而言,則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控制利潤的產生和分配方式,并通過整條產業鏈獲取利潤。擴大規模是獲得利潤的前提,因此,即使在行情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公司也愿死撐。在此種境況下,看似不理性的產能擴張卻是公司與農戶最理性的市場策略。在“公司+農戶”之下,被套牢的不只是農戶,還有公司。
市場的容量是有限的,為了爭奪有限的農戶,公司陷入惡性競爭,往往一家公司在合同中承諾給農戶每只雞1.5元的利潤,另一間公司就可能開到每只雞2元,惡性的價格戰往往導致兩敗俱傷。而在目前供大于求的情況下,黃永祿作為禽業協會的會長也曾多次召集各個公司的負責人開會,希望大家能夠一起控制出欄量,從而使價格回穩。然而,在會上大家口頭同意,回去之后卻因為“擔心自己的地盤被搶”而不愿先降低產量。對于這樣的僵局,黃永祿也很無奈。黃勁松則直言:“開公司的都是大老板,而且前幾年行情好都賺了錢,大家都還挺得住,人人都想著過幾個月行情會好起來。”
“公司+農戶”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歐曉明教授認為,“公司+農戶”模式有效解決了農民抗風險能力差的問題,而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是產業集聚之后產生的后果,主要是因為家禽業在整個農業中,市場準入門檻較低,資金回收時間較短,投資者會更多地進入這個行業。
他認為,“公司+農戶”不可能解決養雞業出現的所有問題。要解決眼下的難題,還要靠行業本身。首先,政府不應該直接干預企業運作,最好能通過政策引導市場良性競爭,提供更及時的市場信息和預警。
歐曉明認為,行業內部企業兼并不可避免,汰弱留強是市場經濟的規律。由于家禽業本身的特殊性,這種兼并可能會對相關的農戶帶來很大影響,所以單純的兼并不適合。建立行業同盟是最好的辦法,在國外,行業協會起到了很重要的市場調節作用。但在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之下,行業協會很難擁有類似國外行業協會那樣的權力來制約企業。現在唯有期望企業在感受到行業危機后,真正坐下來談合作的事,而在這時候,像溫氏這樣的龍頭企業的表率作用也相當重要。
黃勁松也認為,現在行業內部缺乏統一規劃是問題所在。他以美國為例,當地的養雞行業協會每年都會提前劃分好所有會員公司的產量,大家一起把產量控制好,才能維持好價格。他提出建議,削減產能利用率。具體做法是,公司每賣出一批雞,增加20天的空欄期,這樣既可以避免流失農戶,也可以減少20%的產量,從而穩定價格。“如果行業還不能形成共識,最后只能拼誰手里的錢多,寡頭企業的趨勢不可避免!”
作者:
嘉康牧業
時間:
2010-5-15 08:57
的確是的
作者:
lmstdd
時間:
2010-5-15 08:58
養殖周期是存在的,不要否認。
公司+農戶在長時間內是有巨大優勢的!
作者:
韋文志
時間:
2010-5-15 09:04
供求關系決定價格!
作者:
1985su
時間:
2010-5-15 21:29
不過是將風險往農戶身上推而已。
作者:
niewanwan
時間:
2010-5-15 21:41
以后中國農業發展的雛形??
作者:
江蘇丁勇
時間:
2010-5-16 09:44
確實很難!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
武城县
|
明光市
|
姚安县
|
克山县
|
武夷山市
|
鹰潭市
|
临西县
|
邻水
|
新巴尔虎左旗
|
鄂托克前旗
|
循化
|
普陀区
|
托克逊县
|
武安市
|
肇源县
|
衡山县
|
临海市
|
巴南区
|
永新县
|
瑞丽市
|
慈利县
|
刚察县
|
浦县
|
耿马
|
山丹县
|
沁源县
|
改则县
|
牡丹江市
|
林甸县
|
克东县
|
永丰县
|
齐齐哈尔市
|
同江市
|
房产
|
浮梁县
|
百色市
|
洮南市
|
上杭县
|
云霄县
|
偃师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