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反芻動物原蟲病
[打印本頁]
作者:
chunyang888-123
時間:
2010-5-14 21:14
標題:
反芻動物原蟲病
反芻動物的原蟲病,分享學習了。
作者:
zhaoyuyong
時間:
2010-5-14 21:31
原蟲病
關鍵詞:反芻動物 牛 羊 寄生蟲病 原蟲病 梨形蟲病 雙芽巴貝斯蟲病 環形泰勒氏蟲病
2.5.3.1 梨形蟲病
2.5.3.1.1 雙芽巴貝斯蟲病
牛雙芽巴貝斯蟲病是一種經蜱傳播的急性發作的季節性血液原蟲病。臨床上常出現血紅蛋白尿,故又稱紅尿熱。
病原體 雙芽巴貝斯蟲寄生于牛紅細胞內,是一種大型蟲體。蟲體長度大于紅細胞半徑,其形態有梨籽形,圓形,橢圓形及不規則形等。典型的形狀是成雙的梨籽形,尖端以脫角相聯。每個蟲體有一塊染色質。蟲體多位于紅細胞的中央,每個紅細胞內蟲體數目為1~2個,很少有3個以上。紅細胞染蟲率為2%~15%。蟲體經姬姆薩染色后,胞漿呈淡蘭色,染色質呈紫紅色(圖2-5-17)。
生活史 牛雙芽巴貝斯蟲在微小牛蜱體內發育、繁殖,待蟲體發育到感染階段時,當帶蟲蜱再叮咬健康牛時即被感染。
癥狀 潛伏期8~15天。病牛發熱,體溫升高到40~42℃,呈稽留熱型。食欲消失,反芻停止,便秘或腹瀉,排黑褐色、惡臭糞便。病牛迅速消瘦、貧血、粘膜蒼白和黃染。由于紅細胞大量破壞,出現血紅蛋白尿,尿色呈棕紅色或黑紅色。血液稀薄,紅細胞大小不均,、著色淡。重癥時如不治療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達50~80%。
病理變化 尸體消瘦,貧血,血稀如水。皮下組織及脂肪均呈黃色膠樣水腫狀。各內臟器官被膜均黃染。皺胃和腸粘膜潮紅并有點狀出血。肝、脾腫大,膽囊擴張。腎腫大,淡紅黃色,有點狀出血。膀胱膨大,存有多量紅色尿液,粘膜有出血點。肺瘀血,水腫。心肌柔軟,黃紅色;心內外膜有出血點。
診斷 根據病畜的臨床癥狀,發病季節多在夏、秋季發病。在體溫升高后1~2天,耳尖采血涂片檢查,可發現少量圓形的和變形蟲樣的蟲體;在血紅蛋白尿出現期檢查,可在血片中發現較多的梨籽形蟲體。
治療 應盡量做到早確診,早治療。常用藥物有:(1)咪唑苯脲:治療劑量為1~3 mg/kg體重,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2)三氮脒(貝尼爾):劑量為3.5~3.8 mg/kg體重,配成5~7%溶液,作深部肌肉注射。黃牛偶爾出現起臥不安,肌肉震顫等副作用,但很快消失。
預防 (1)預防本病的關鍵在于消滅蜱,可手工摘蜱或用藥物殺蜱。(2)可應用咪唑苯脲進行藥物預防,在發病季節注射一次可產生60天的保護作用。
2.5.3.2 環形泰勒蟲病
環形泰勒蟲病是一種季節性很強的地方性寄生蟲病,多呈急性經過,以高熱,貧血,出血,消瘦和體表淋巴結腫脹為特征,發病率高,病死率大,使養牛業遭到嚴重損失。
病原體 環形泰勒蟲寄生于紅細胞內的蟲體稱為血液型蟲體(配子體),蟲體很小,形態多樣。有圓形、桿形、卵圓形、梨籽形、逗點形、十字形、三葉形等各種形狀。其中以圓環形和卵圓形為主,占總數的70~80%(圖2-5-18)。寄生于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內進行裂體增殖所形成的多核蟲體為裂殖體(或稱石榴體或柯赫氏藍體)。裂殖體呈圓形、橢圓形或腎形,位于淋巴細胞或巨噬細胞漿內或散在于細胞外。用姬氏法染色,蟲體胞漿呈淡藍色,其中包含許多紅紫色顆粒狀的核(圖2-5-19)。
生活史 感染泰勒蟲的蜱在牛體吸血時,子孢子隨蜱的唾液進入牛體內,首先侵入局部淋巴結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內進行裂體增殖,形成大裂殖體(無性型)。大裂殖體成熟后,破裂為許多大裂殖子,又侵入其它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內,重復上述的裂殖過程。同時大裂殖子可隨血液循環至全身各組織器官。裂體增殖反復進行到一定時期后,有的可形成小裂體(有性型)。小裂殖體成熟后破裂,許多小裂殖子進入紅細胞內變為配子體(血液型蟲體)。
當幼蜱或若蜱在病牛身上吸血時,把帶有配子體的紅細胞吸入胃內,在蜱體內經過一段有性生殖后,最后產生許多具有感染性的子孢子。在蜱吸血時,子孢子被接種到牛體內,重新開始在牛體內的發育和繁殖。
癥狀 潛伏期14~20天。病初體溫升高到40~42℃,呈稽留熱,少數病牛呈弛張熱或間歇熱。病牛隨病情的發展表現精神沉郁,行走無力。脈弱而快,心音亢進有雜音。呼吸快,。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腫脹,流淚,以后貧血黃染,有綠豆大小的溢血斑。可視粘膜及尾根、肛門周圍、陰囊等薄的皮膚上出現粟粒乃至扁豆大的、深紅色、略高出皮膚的溢血斑點。有的在頜下、胸前、腹下、四肢發生水腫。病牛排干而黑的糞便,常帶有粘液或血絲。體表淋巴結腫脹為本病的特征。大多數病牛一側肩前或腹股溝淺淋巴結腫大,初為硬腫,有痛感,后漸變軟,常不易推動(個別牛不見腫脹)。病牛迅速消瘦,血液稀薄。病后期食欲、反芻完全停止,溢血點增多變大,瀕死前體溫下降,臥地不起,衰竭死亡。耐過的病牛成為帶蟲動物。
病理變化 全身皮下、肌間、粘膜和漿膜上均有大量的出血點和出血斑。全身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皺胃粘膜腫脹、充血,有大頭針大至黃豆大,暗紅色或黃白色的結節。結節部上皮細胞壞死后形成糜爛或潰瘍。潰瘍中央凹下呈暗紅色或褐紅色,周圍粘膜充血、出血,構成細窄的暗紅色帶。皺胃的上述變化具有診斷意義。肝、脾、腎腫大,膽囊擴張。
診斷 本病的診斷與雙芽巴貝斯蟲病相同,觀察臨床癥狀和鏡檢血片中有無蟲體;此外,還可作淋巴結穿刺檢查石榴體。
治療 對環形泰勒蟲無特效治療藥物。但如能早期應用比較有效的殺蟲藥,再配合對癥治療,特別是輸血療法以及加強飼養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病死率。
(1)磷酸伯氨喹啉:劑量為0.75——1.5mg/kg體重,每日口服一劑,連服3劑。(2)三氮脒:劑量為7 mg/kg體重,配成7%溶液肌肉注射,每日一次,連用3天。如果紅細胞染蟲率不下降,還可繼續治療2次。
對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顯著下降的牛可進行輸血。每天輸血量,犢牛不少于500~2000ml,成年牛不少于1500~2000ml,每天或隔2日輸血一次。
預防 預防的關鍵是消滅牛舍內和牛體上的璃眼蜱。在本病流行區可應用牛泰勒蟲病裂殖體膠凍細胞苗對牛進行預防接種。接種后20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為一年以上
作者:
guangyaoxinyu
時間:
2010-5-14 22:23
用黃色素治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
吉安市
|
辛集市
|
正定县
|
德令哈市
|
神池县
|
怀宁县
|
聂荣县
|
二连浩特市
|
安化县
|
沈丘县
|
三门县
|
南投市
|
墨江
|
博乐市
|
堆龙德庆县
|
临海市
|
浙江省
|
南投县
|
双流县
|
辽宁省
|
台北市
|
崇信县
|
乐安县
|
金寨县
|
丰城市
|
四平市
|
尚志市
|
东海县
|
保山市
|
杭锦旗
|
彝良县
|
新建县
|
永登县
|
象州县
|
甘谷县
|
侯马市
|
承德市
|
肇源县
|
福建省
|
武冈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