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
一、八十年代前半期,我國飼料工業尚處在初創期,絕大多數飼料企業系糧食系統的企業,基本上是按照過去經營面粉、油脂的思路來經營飼料的。這期間,正大從深圳進入中國,并帶來了現代飼料工業的觀念,其影響迅速擴大,并呈現出一枝獨秀的局面。與此同時,由于“大家辦”的方針深入人心,社會需求旺盛,進入門檻又不高,整個飼料行業呈現出外資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遍地開花”的局面。
二、進入八十年代后半期至九十年代前半期,希望集團迅速崛起,以平均每個月新建三家企業的速度向全國擴張,飼料行業開始進入正大與希望雙雄并立的局面。但是,正大集團與希望集團加在一起,只占全國不到15%的市場份額,競爭尚不充分。這一時期,飼料市場超乎想象的發展空間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
三、從九十年代末期到本世紀初,正大和希望基本上完成了各自的戰略布局,決策層不約而同地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其他產業上。而與此同時,大量地方性明星企業卻乘勢迅速崛起,區域競爭顯著加劇。此一階段的“全國冠軍”并不一定是“區域冠軍”,人們稱之為“軍閥混戰”時期。
四、近年來,一些區域性企業開始大規模向全國擴張,希望也回過頭來加大了在飼料產業上的投入,飼料企業競爭開始向全國蔓延,整個行業進入了大企業之間全方位競爭的新階段。在希望集團新津總廠周邊 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年時間,就崛起了7家大型飼料企業,競爭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
飼料行業目前的競爭格局
一、八十年代初是飼料工業的初創階段,企業面對的主要是傳統單一飼料的競爭,主要任務是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幾年之后,人們普遍接受了配合飼料,之后,基本上以每隔5年左右的速度,飼料工業次第進入技術領先階段、規模領先階段、營銷領先階段和效率領先階段,誰走在前頭誰就能取得市場的主導權。
二、由于2004年和2005年前半年,出現了飼料行業的“大年”,各企業效益普遍較好,大批企業進入該領域,原有的企業也迅速擴大規模,增長速度過快,引起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川渝、山東、廣東、東北、京津唐成為投資熱點,其中飼料工業基礎較好的四川新津、山東淄博和廣東海南等地出現了所謂的“產業集群現象”,就連貴州、山西、陜西等地也不再平靜。與此同時,海外市場也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三、目前,整個飼料行業技術更新速度較慢,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品牌競爭力差距正在逐漸縮小,熱點企業、熱點區域、熱點產品的競爭更加慘烈。飼料企業競爭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大企業之間的競爭,競爭的層次逐步升高,也更加慘烈??梢哉f,新一輪的產業整合、高層次淘汰賽已經開始。
行業和企業競爭環境的變化
一、行業環境的變化
1、由于受國際市場、期貨市場和天氣變化的影響,飼料原料價格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
2、受養殖業周期性波動和集約化程度加快,還有畜禽疫情透明度的增加,導致飼料市場的不確定性大大增高。養殖業結構也出現重大變化,盡管散養戶與規模養殖場同時存在的現象將長期存在,但規模養殖場所占的比重正在不斷增加,為飼料企業帶來了嶄新的機遇和更大的挑戰。
3、受能源、運輸、人力成本上升的影響,原料價格總體上漲的趨勢難以逆轉。
因此,飼料行業出現了原料價格上漲與飼料價格上漲不同步、不匹配,畜產品價格上漲與飼料價格上漲不同步、不匹配的現象,“兩頭受氣”的飼料企業,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但是,如果不能適應這一變化,又很可能會被逐步淘汰出局,企業競爭的殘酷性正在凸顯。
二、企業環境的變化
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成長和國際市場變化的雙重影響,我國煤、油、氣、電等能源價格呈剛性增長趨勢,鋼鐵和有色金屬價格大幅攀升,土地、糧食、人力資源價格也快速上升,使飼料企業的經營成本大大增加,降本增效、革新挖潛成為飼料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
由于飼料企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增加,經營的不確定增加,經營成本快速上漲,都成為飼料企業無法回避的挑戰。因此,飼料企業必須提升兩大能力:駕馭變化的能力和成本控制的能力。那么,如何提升這兩大能力呢?
飼料企業未來發展的七大趨勢
一、品牌化
品牌是企業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之間的轉換器。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品牌的著名度和美譽度會通過迅速擴大的市場轉化為現實的財富。
1、在日漸成熟的飼料市場上,幾乎可以說,有多大的品牌著名度和美譽度,就可能會有多大的市場。中國名牌、馳名商標、免檢產品是中國目前最具權威的三大質量認證方式,其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識。
2、沒有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企業,要想開拓市場、擴大規模,會碰到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一旦擁有了足夠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就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許多意料不到的方便。
3、由于先入為主的印象,飼料品牌的轉換難度成本很高。因此,很多著名企業在進入其他產業領域時,都采用了新的品牌,譬如,希望進入食品行業和房地產行業、零售業時,就使用了“美好”品牌。沒有主品牌,多品牌就無所依存。
4、隨著企業規模與影響的逐步擴大,品牌呈現出由產品品牌、企業品牌、行業品牌的轉換。如今,一提到希望,人們立刻就會聯想到飼料,也就是說,它已經成為一個行業品牌。企業一旦發展到行業品牌階段,其行業霸主地位就得以確立。
5、經過激烈的市場較量,現在各大飼料企業逐步找到了自己獨占鰲頭的絕活:譬如希望、萬千的豬飼料,六和、溫氏的雞飼料,等等。
二、規?;?br />
大企業越來越大,成為飼料行業發展的新趨勢,而大企業擴張的方式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1、兼并重組:新希望兼并六合成為飼料行業的一大新聞。這也意味著飼料行業,尤其是大型飼料企業的發展,已經由傳統的征地建廠型向兼并重組型轉變。
2、資本運作:正虹、希望、通威等飼料企業漸次上市,成為飼料企業資本運作的典范;廣東海大以技術、人才、市場為突出優勢,吸收外來資本,又成為另一種資本經營的模式。
3、聯合發展:綠色偉農飼料企業聯合體、7+1高科技飼料企業聯合體等組織的建立與發展,表明聯合發展也是飼料企業規?;洜I的方式之一。
三、產業化
向飼料工業的上下游延伸,在產業鏈上做文章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其中有“一條龍+農戶”、“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公司+農戶+市場”等多種形式。由于產業鏈的不斷延伸,市場上出現了所謂的品牌雞、品牌豬、品牌魚等,但到目前為止,整合比較成功的仍然是雞產業鏈。
產業鏈整合成功的關鍵——
1、要有穩定的、大規模的終端市場:譬如,六和與肯德基、麥當勞合作,通威與譚魚頭實現了戰略合作,溫氏出口港澳市場,等等。
2、要有足夠的鏈條管理能力:每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各不相同,應當按照自己的資源情況,選定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與實施方式,該做的做,不該做的堅決不做。
3、成本控制不能稍有懈怠:成本控制成為大企業之間下一步競爭的關鍵因素,不少企業正在采取輕資產結構、探索替代原料、改善運營方式及精細化管理等手段,來積累自己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
4、區域優勢企業的市場全國化:企業一旦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并找到了復制自己的密碼--企業文化,就有能力向更大的區域來擴張。
5、大企業的市場國際化:新希望等大型飼料加工企業已經成功地在東南亞地區站穩了腳跟,牧羊等飼料機械制造企業也正在積極走向全球,還有不少企業正在探索向印度、非洲、俄羅斯、東歐、阿拉伯市場進軍的可能性,中國飼料企業走向世界的步伐將會越來越快、越不越大。
四、專業化
由于品牌化、規?;?、產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飼料行業的分工也越來越細,每個企業都在大農業產業鏈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打造專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并在不斷強化這種競爭優勢,使得區域品牌在異地拓展的困難大大增加。
五、國際化
國內競爭國際化(原料、市場、人才),海外市場成為人們關注的新熱點。國際化實際上是異地拓展的一種特例,在拓展國際市場時,人才瓶頸、文化融合、管理問題、技術問題將會更加突出。
六、柔性化
目前,不少飼料企業,尤其是大型飼料企業,或多或少地出現了“大企業病”跡象:將過去的經驗當教條,創新意識十分淡??;機構越來越龐大和復雜,但對市場的反應卻越來越遲鈍,諸如此類,等等。在風云變幻的飼料市場上,企業如果不能以柔軟的身段適應市場快速變化就可能面臨危機,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的企業有多大。
七、精益化
企業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必須尋找到精細管理與勞動效率的平衡點。飼料工業發展的初期,經濟效益特別好的時候,企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精細化管理就只能排在第二位。當飼料工業已經進入相對成熟階段以后,精細化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因為這期間如果沒有精細化,企業就沒有效益,沒有效益的企業,其他都無從談起。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