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竹鼠的人工養殖
一、竹鼠人工養殖前景
竹鼠又叫竹貍、竹根豬、冬芒翟.在我國有一屬三種, 是我國特有的食植、食水性嚙齒類動物。
竹鼠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富含礴、鈣、維生素E及氨基酸,屬砥脂肪、低膽周醇的野味上品。竹鼠肉已成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上海等地的新潮食品。竹鼠肉還可入藥,具有補血益氣、滋陰壯陽、潤膚護發、美容、抗衰老等功效。竹鼠油可治療燙傷、燒傷及無名腫癥等。竹鼠的瘦毛細嫩、光亮油潤、底緘厚,是制裘的上等原料。皮毛邊角料是制作兒童表、帽、領的佳品。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旅游業迅速發展,作為宮廷佳肴的竹鼠食品正日益受到民眾青睞,竹鼠也作為一種保健美容的高級新潮食品迅速興起。我國東南沿海大中城市的中高檔餐館酒樓對竹鼠的需求量正在急劇增加,目前內地城鎮活竹鼠售價每千克30 ~40 元,在沿海開放城市每千克高達80 ~100 元。
竹鼠深加工產品大有開發潛力,在國際市場上,一雙鼠皮鞋售價為人民幣2000~2500元,一件翻毛鼠皮大衣售價高達4000~5000元。如今單純靠捕捉野生竹鼠來銷售和深加工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國內人工飼養竹鼠的熱潮正在興起。廣西南寧地區科學技術協會率先擬定了竹鼠人工飼養科研項目,攻克了野生竹鼠馴養、人工繁殖和高產等技術難題,創辦了南方省區竹鼠人工養殖技術培訓中心和科普示范基地,取得了很大成功。
與其他養殖項目相比,人工飼養竹鼠具有五大優點:
1、不與人爭糧,也不與牛、羊爭料。竹鼠與家鼠不同,它以植物根莖和農作物秸稈為主食,吃糧極少,精料用量僅為肉雞的1/4、鴨的1/5、肉豬的1/20,即使完全不用稻谷、玉米等商品糧也能飼養。牛、羊吃植物的嫩枝葉,而竹鼠吃植物的老根莖。
2、竹鼠營洞穴生活,生長繁殖不需陽光,既能在邊遠農村的山坡、巖洞營造窩穴飼養,也可在城鎮室內、地下室建造窩池實行工廠化、立體化繁育。
3、飼養容易。每天僅投料1次,甚至可以3~5天投料1次,夏季1天清掃1次,冬季3~5天才清掃1次。飼養1對竹鼠的工作量只是飼養1頭豬的1/10,1個勞動力可飼養繁殖種鼠100~150對,少量飼養不用專人看管。
4、干凈衛生。竹鼠不必喂水,尿少糞干,沒有一般野生動物的腥膻味,比養殖其他畜禽干凈衛生,城鎮也可以發展。
5、抗病力強、效益高。飼養1對竹鼠年產值達500~600元,超過目前農村飼養2頭肉豬的純收入。每只竹鼠每天需粗料150~200g、精料15~25g,從出生到出欄體重2kg 需5個月,飼料成本較低。竹鼠繁殖力強,體重1.5kg 開始性成熟,母鼠每年產3~6胎,每胎產仔5~7只,1只母鼠年產仔20只左右,一個勞動力可飼養管理300只以上種鼠。
二、人工養殖竹鼠場所的建造要求
1、場地選擇
竹鼠是一種耐低溫、膽小厭光,喜歡在阻暗、涼爽、幽靜無圬染環境下生活的穴居動物,它害怕陽光和強烈燈光的直射,害怕噪音、有毒氣體及污水污染的環境。適宜在 8一28℃ 的環境下生長。根據這一特點,飼養竹鼠場地總的要求是:安靜、陰涼、干燥,夏天易于降溫避暑,冬天能夠避風保暖。
農村飼養場地也要建在遠離公路的僻靜處,以在山坡、果園、水庫邊或巖洞里最為理想。若在村屯利用豬舍、牛舍等舊房改建,要求陰暗、干燥、僻靜和冬暖夏涼,還要有防止狗、貓侵襲的設施。
2、窩室構建
竹鼠窩室尚無固定的建造模式,但從滿足竹鼠生活習性、有利于竹鼠生長繁殖、便于打掃衛生、安全和廉價等因素考慮,建造竹鼠窩室要注意五點:
① 陰暗避光或有洞穴可以躲藏。要求鼠池池底光線較暗,平時上面加蓋板;大鼠池內要安放若干空心水泥磚或煙囪瓦管,造成人工洞穴,以便竹鼠進洞躲藏,池面仍需部分遮擋。
② 便于投料和打掃衛生。飼養繁殖母鼠,一定要有固定的投料間,不可把飼料投到它的住室里。
③ 要求冬暖夏涼。在陽臺或樓頂建造窩室,要有輔助降溫和防止風雨侵襲的設施。
④ 防止竹鼠爬墻打洞逃跑。窩室內壁和池底要用水泥砂漿抹平加固,池要高達70厘米;用水泥板塊制成籠舍飼養的,籠蓋要用鐵線栓緊、扣牢,以防竹鼠拱開水泥蓋逃跑。
⑤ 應建造不同用途的飼養池。在設施完善的竹鼠養殖池里,至少要建包括繁殖池或籠(小間)、配對配組池(中間)、群養池(大間或三池一組的中池,池與池之間應有洞穴連通)三種類型的飼養池。這樣才便于科學分群管理,使竹鼠獲得足夠的活動空間,以利于生長繁殖。
小規模養殖可建在自家庭院圍墻下或空地。也可利用閑置的舊房、廢棄的倉庫修建竹鼠窩。按用途不同可建不同類型飼養池:
①大水泥池
面積在2平方米以上,池內可放一些空心水泥管,供竹鼠藏身,大水泥池適合斷奶幼鼠及青年鼠合群使用:
②繁殖池
由兩個小池組成,即內、外池,內池作窩室,外池作投料間和運動場。內外池底部開一直徑約l2厘米的連通洞,供竹鼠出人。內室規格要嚴格控制在長寬30厘米×25厘米之間,面積小了不利于竹鼠交配,面積大了竹鼠不會自動清除窩室內的糞便和食物殘渣。外室規格:長寬高分別為70厘米×40厘米×70厘米。池底池面都要用水泥粉刷平滑,防止竹鼠打洞外逃。特別要注意池角更應平滑,以免竹鼠利用池壁夾角的反作用力外逃。
三、人工養殖竹鼠的飼養管理
1、飼料種類。
① 粗飼料:粗飼料占竹鼠日糧的60%-70%。竹鼠屬于植食性動物,對粗纖維消化率極高。適合喂養竹鼠的青飼料有象草稈、皇竹草桿、茅草根、竹桿、竹根、西瓜皮、玉米稈、玉米苞、玉米芯、甘蔗頭、甘蔗莖、甘蔗尾、胡蘿卜、芒果枝、榕樹枝、水楊柳等等;
② 精飼料:占日糧的30%-40%。適宜喂養竹鼠的精飼料有馬蹄(荸薺)、紅薯、馬鈴薯、涼薯、玉米、谷粒、花生、綠豆、黃豆、大米飯等等;
③ 配合飼料:玉米粉80%,麥麩8%,花生麩7%,魚粉3%、骨粉2%,另按飼料總量的0.5%加入食鹽和畜用生長素(如:比得好)。將上述原料混合拌均,用冷開水調濕(濕度以手捏能成團,松手即散開為宜)投喂,現配現喂較好;當然用飼料顆粒機做成飼料顆粒也是比較方便的,但存放周期不要太長。
④ 藥物飼料:對竹鼠投藥比較困難。竹鼠自然采食的野生粗飼料中有些本身就是中草藥,具有防病和治療作用:
A、茅草根(白茅根),具有清涼消暑功效,可作夏季高溫期的保健飼料;
B、野花椒(山胡椒),具有健胃、消食、理氣、殺蟲功效;
C、枸杞,具有清熱涼血功效,竹鼠發燒、眼屎多時,采其根莖投喂,這是廣大養殖戶最常備的藥物飼料之一;
D、鴨腳木,適用于感冒發燒、咽喉腫痛、跌打瘀積腫痛。常喂鴨腳木根莖,可防治流感和醫治內外創傷。這是廣大養殖戶最常備的經典藥物飼料之一;
E、金銀花(忍冬),具有清熱解毒功效,夏季采其根莖喂竹鼠,可防治中暑、感冒和腸道感染;這是廣大養殖戶最常備的藥物飼料之一;
F、綠豆,煮熟投喂或煮成綠豆粥飼喂,夏季可消暑;
G、細葉榕(榕樹),具有清熱消炎功效,采其根莖喂竹鼠,可防治感冒和眼結膜炎;
H、番石榴(雞屎果)未成熟果實。具有收斂止瀉功效。采集未成熟果實鮮喂,可治療竹鼠腹瀉。
⑤ 泥土:據一位很有經驗的老師傅介紹說,現在家養的竹鼠雖經過馴養,但還具有一定的野性,應隔1-2個月到山上采集一些新鮮泥土,每個窩室放上一把,窩里的竹鼠會把這些泥土吃掉。據說是補充一些微量元素,此方法值得廣大鼠友一試。
2、不同時期竹鼠的飼養管理。
① 幼鼠的飼養管理
幼鼠是指從斷奶至3月齡的階段。這一階段新陳代謝旺盛、生長速度快,但消化機能較弱,對粗纖維的消化率低。因此,投喂的飼料要新鮮、易消化、富含營養,大多以胡蘿卜、甘薯、竹筍以及玉米、麥麩等為主,同時在日糧中添加少量魚粉、骨粉、生長素,以提高飼料的消化率。不要投喂含水量過高的果菜和堅硬、粗纖維含量較高的竹類及植物根莖飼料,以免出現消化不良而引起拉稀和患口腔炎。日給食量一般在15-20g,分2次投喂,上午少喂,下午多喂,因夜間活動頻繁,營養消耗大。為了達到全進、全出的效果,應按體重大小、體質強弱分舍飼養,對體弱有病的進行單獨飼養治療。要保持舍內衛生,每天把糞便和殘食消除干凈。
②育成鼠的飼養管理
4~6月齡的竹鼠稱為育成鼠。育成鼠抗病力強、生長發育快。
A、注意飼養環境育成鼠對環境非常敏感,要求安靜,避免噪音,盡量減少外來人員參觀,飼養員操作要謹慎,不要使其受驚。
B、定時、定量投喂日糧,使其適應特定的生活環境每只日喂秸稈粗料150~200g、精飼料15~20g,基礎日糧不需變更,若要更換飼料,應該逐漸增加新飼料數量,同時減少原有飼料的比例,使其有一個適應過程。不喂被農藥污染的秸稈,下雨天采回的飼料及早晨帶露水的草莖應晾干后再喂。
C、在舍內放置干竹或硬木條育成鼠牙齒長得快,必須在舍內放置少量干竹或堅硬的木條,任其啃咬磨牙。
D、搞好夏季防暑降溫如果舍內溫度達到35℃以上、通風不良、飼料中水分不足,則個別肥壯鼠易中暑死亡。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可采取增喂多汁飼料的方法解決,如甘薯、西瓜皮等,比例應占日糧的50%。除此之外,就是要減少飼養密度,每平方米飼養3~4只,還可以采取搭棚遮陽和澆水降溫等方法。待每只體重達2.0-2.5kg時即可出欄。
③妊娠、產仔、哺乳期的飼養管理
竹鼠的妊娠期為58~65天,平均為60天。交配后25天腹部開始膨大,稍下垂。妊娠期投放的飼料要多樣化,且相對穩定,以免造成拒食、下痢、流產、死胎、缺乳等不良后果,并保證環境清潔、干燥、舒適、安靜,防止母鼠驚恐。妊娠期一般不要捕捉。出現預產的征兆時,在舍內適當投放一點稻草,以便母鼠叨草作窩,保護初生仔鼠。在哺乳期,除蛋白質飼料適當增加外,還要保持安靜,不要驚動母鼠,以防棄仔、咬仔或食仔。母鼠逐出幼鼠窩外時可自然斷奶,將母鼠提出另找新居,飼料標準和量要適當降低,以免因斷奶而出現乳房炎。幼鼠留原舍飼養,以避免因環境改變而影響生長或成活率。
④種鼠的飼養管理
Ⅰ、種公鼠:種公鼠要求發育良好,體重1.3公斤以上,背平直.健壯,睪丸顯著,性欲旺盛,耐粗飼,不打斗,交配動作快,精液品質優良。種公鼠精液數量和質量與營養有關,但又不能喂得過肥 青粗飼料有竹葉、竹稈、竹筍、玉米稈、蘆葦稈、甘蔗、胡蘿卜等 配合日糧為:玉米粉55%、麩皮20% 、花生麩15% 、骨粉3% 、魚粉7%。
Ⅱ、種母鼠:種母鼠要求產仔率高,母性強,采食力強,體重1.2公斤以上。種母鼠在飼養管理上應根據休情期、懷孕期、哺乳期各階段的特點進行飼養管理。
母鼠在休情期間,應以青粗飼料為主,搭配少量精飼料,使其保持中等肥度。母鼠懷孕期為35天,此期的飼養要保證一定的蛋白質、鈣、磷等多種礦物質元素的需要。同時投喂飼料要干凈、新鮮、多樣化并保持相對穩定。母鼠懷孕后應單獨飼養,經常保持舍內清潔,有干燥細軟的墊草。25~30日齡仔鼠睜眼后就能跟著母鼠采食,此時喂鮮嫩易?肖化的竹枝、草莖、全價顆粒飼料。同時母鼠補喂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40-50日齡后斷奶分窩,分窩2-3批,每隔3-5天分1批,仔鼠成活率在98%以上。
四、馴養繁殖
1、公母鼠正確配種
公母鼠白天大多躲在洞中,晚上才出來活動,所以其發情特征很難觀察,只能從飼養日齡和產仔后的時間來推算,分為常規配種法和“血配”法兩種。
(1)常規配種法:公母從小混合群養的,可讓它們自由選擇交配,發現懷孕后再將懷孕母鼠隔開單獨飼養。已產仔的母鼠30~35天斷奶后,可將其移入與其他公母鼠混合群養,或分隔出來與原配公鼠單獨飼養。公母合群2~3天后就能配上種。如果發現將要斷奶母鼠咬仔,而飼料又不缺乏,則表明母鼠提前發情,須及時將母鼠隔離,讓公母鼠及時與它配種。
(2)“血配”法:母鼠產仔后12小時,情緒已經穩定,并有尋找公鼠的表現時,即可進行“血配”。方法是在產仔后12~24小時,將母鼠放入有兩只公鼠的池內與之交配,合籠時間為1小時。間隔半天后,即產后25~48小時,再次將母鼠放入池內,與兩公鼠交本。這樣重復交配,可提高受胎率和產仔數。但注重對竹鼠的馴養,以便合群飼養及交配,沒有馴養成功的竹鼠不提倡采用此法。
種鼠配種每日1-2次:春秋兩季氣溫適宜,公鼠性欲旺盛,精液品質好。每次發情1-3天,晚上配種。公、母配種比例為1:2.3,以1:1較好。
2、母鼠懷孕鑒別
竹鼠喜歡躲在洞穴生活,母鼠是否懷孕較難觀察。根據經驗,判斷竹鼠懷孕方法有三種:
Ⅰ、公母鼠合籠交配后5 ~7 天進行檢查,如母鼠奶頭周圍的毛外翻,奶頭顯露,說明已經懷孕。
Ⅱ、是按公母鼠合群飼養的時間來推算,如果公母合籠1 個月后,母鼠采食量比平時增加,腹部兩側增大一手指寬,而且吃飽就睡,便可判斷母鼠已經懷孕。
Ⅲ、是配種1 個月后,將母鼠倒提起來,如兩后腿內側腹股溝脹滿則為懷孕;如果將剛吃飽的母鼠倒提起來,只見腹脹,而后腿內側的腹股溝不脹滿,則并非懷孕。
3、母鼠產仔前后的護理
多數懷孕母鼠產前一周就少吃多睡,產前1 ~2 天會自動銜草墊窩,產前1 天停吃,鳴叫不安,公母合籠飼養的,母鼠會將公鼠趕出窩室。母鼠產前陰戶腫脹、潮紅,奶頭比平時增大1 倍,能擠出少量奶汁時,預示半天之內就要產仔。
根據上述特征,要及時做好下列安全產仔的準備工作:公母鼠合籠的,發現公母打斗要產即分開,并更換清潔干凈的窩草。如果是不池飼養,產室上面要臨時加蓋,讓母鼠處于安靜黑暗的環境中產仔。要給母鼠添多汁飼料,使母鼠有豐富的奶水。產后切勿往產室內投飼料,以免驚動仔鼠和母鼠,也不要隨便揭開籠蓋觀看仔鼠,要盡量保持安靜,否則母鼠受到驚擾會咬吃仔鼠,直到幼鼠30~35日齡斷奶后,才進行1次清潔大掃除。產仔15天后,要對母鼠補喂營養豐富的精料和新鮮嫩竹枝。一胎產仔多的,夏季應防暑降溫,冬季則在投料處添放切短的干草,讓母鼠銜進窩內保暖。斷奶時須將母鼠移開,讓仔鼠留在原窩生活10~15天。
分娩時間2-4小時,最快也要1-2小時分娩完畢。產前6~7天,母鼠乳頭露出,活動減少,行動遲緩。臨產前,不時發出“咕一咕”聲。分娩時,仔鼠連同胎衣和胎盤一并產出。母鼠邊產邊把胎衣和胎盤吃掉,吃到最后咬斷臍帶,并舐凈仔鼠身上的羊水,此時可聽到仔鼠“嘰一嘰”的叫聲。分娩時避免觀看和用手摸并保持環境安靜。
母鼠產仔2小時后,開始給仔鼠哺乳。哺乳期應投喂配合飼料并應適當加量,同時每天給予牛奶或豆漿,以增加母鼠的泌乳量,母鼠每天泌乳100克以上,足以滿足仔鼠所需乳量。要調節好哺乳母鼠房舍的溫度。一般舍溫保持8-27~C,夏季氣溫超過30~C,冬季舍溫不能低于5~C,最好保持在15~C左右。特別是季節變換時要防止賊風侵襲窩室。
4、野生竹鼠的捕捉及馴養
Ⅰ、野生竹鼠的尋找、捕捉
① 尋找鼠洞 竹鼠一般喜歡生活在竹林和芭芒山地,如發現小片竹林或芒草枯黃,竹根附近堆積有大量新鮮松動的碎泥和竹鼠的新鮮糞便,說明竹根下面有竹鼠窩。在這些地方挖掘,十有八九能找到竹鼠。
② 捕捉方法
竹鼠洞深而且多有分支,洞道向上方和左右彎曲,藏于竹蔸深處,單獨挖穴或往洞中灌水,很難將竹鼠驅出洞來。由于竹鼠沒有喝水的習性,如強行灌水,會迫使竹鼠喝飽水后才跑出來,這時即使捉住也難以養活。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扒開洞口的松土, 在洞口堆上干草,點燃后添加生草和鮮樹葉,并
向火里投放幾個辣椒,燃燒時冒出大量嗆鼻的黑煙,然后將黑煙煽進洞內,2~3 分鐘后竹鼠抵不住嗆鼻的黑煙,便跑出洞外。要注意的是成年野生竹鼠被煙熏刺激后沖出洞口時十分兇猛,見人就咬,如不注意捕捉方法很容易被它咬傷。當竹鼠沖出洞口時,不能用木棍敲打或按壓,應該利用麻袋或編織袋套捉并放進鐵籠,采用一窩一籠的方式將它們裝運回家馴養。
Ⅱ、野生竹鼠的馴養
野生竹鼠馴養不成功的關鍵,常常是野竹鼠關在一起打斗不休,不吃食物。因此要了解野生竹鼠的生活習性,掌握科學馴養方法。下面介紹野生竹鼠的馴養技術要點:
① 選擇無病傷、身體健壯的野生竹鼠作為馴養對象
② 小群暫養。為防止打架,捕捉或購回的野生竹鼠應以一窩為一群暫養一段
時間,使竹鼠適應人工飼養的環境。第1~3 天,竹鼠可能不吃食,這是正常現象,待適應環境后,竹鼠會慢慢采食并開始活動,暫養時間為5~7天。
③ 馴食。這是馴養竹鼠成敗的關鍵。對于野生竹鼠,馴食前要研究其生活
環境。在市場購買時,要詢問賣主是從什么地方捕獲的。如果是在竹林捕獲,馴食則先以嫩竹枝、竹筍作為誘食,同時添加芒草稈、玉米稈,逐漸擴大到其它食物。如果是在芒草產地捕獲的, 則先以芭芒草、玉米稈作為誘食。誘吃成功后,可逐漸減少誘吃所用的單一食物,再過渡到多樣化飼料,并加入精料使竹鼠獲得全價營養。馴食時要耐心細致,如無法了解竹鼠的食性,可用各種野生食物分別試喂。馴食時可按照由野生芒草、竹枝、茅草根逐漸改為人工栽植的甘蔗莖、象
草稈、紅薯、玉米粒及其它雜糧,再過渡到配合飼料的原則飼喂。要注意的是在提供野生食物后竹鼠尚未采食之前,絕不能喂配合飼料。經過這樣的馴食,一般都能馴養成功。
④ 優化組群。野生竹鼠馴養成功后,必須進一步優化組群,才能提高竹鼠的繁
殖率和后代的體重。將不同窩、體質健壯、大小一致的種鼠按1公1母或1 公2母的比例組群,放在池內飼養,不久母竹鼠就會懷孕。母鼠懷孕后期必須隔離飼養,哺乳母鼠斷奶后再放回原群飼養。這樣組群,能防止近親交配,可以獲得優良后代。
五 、一些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1、防止母鼠咬仔、吃仔、棄仔
母鼠咬仔、吃仔、棄仔,大多發生在產后48小時,原因多樣,可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A、母鼠奶頭小,奶水不足,仔鼠在母鼠腹下亂吸亂拱,吵鬧不停,母鼠煩躁不安會吼叫一聲,便咬吃仔鼠。防止方法:在引種時選擇乳房大且均勻的母鼠作種;
B、氣溫過高或過低。防止方法:選擇陰涼干燥處建造籠舍,以地下室、巖洞最佳(但南風濕潤天注意及時清潔窩室)。產室溫度保持8-28度;
C、產后受驚。防止方法:產仔時盡量保持環境安靜,管理人員不能在旁邊觀看,更不能用手去摸或木棍扒弄竹鼠;
D、母鼠受傷,疼痛不安也會咬仔、吃仔。防止方法:將懷孕母鼠隔離單養,避免打架,發現受傷及時治療;
E、產仔籠通風不良。防止方法:經常檢查,母鼠將糞便與墊草推到洞口后要及時清除,保持產室良好的通風透氣;
F、臨產期投料不足,特別是多汁飼料缺乏,母鼠分娩時體力消耗大,流血失水多,口渴至極,就會吃仔。防止方法:投喂足夠的食物,特別是保證有相當數量的多汁飼料,保證營養及水份充足;
G、母鼠缺乏礦物質元素,遂吃仔以補充。防止方法:將骨頭(或骨粉)、微量素添加劑及多種維生素拌在精料中投喂;
H、母鼠哺乳期間人為干擾會引起母鼠吃仔。防止方法:哺乳鼠池木板或紙板蓋住不讓外人觀看,并保持周圍安靜,晚上投料盡量不驚擾母鼠;
I、母鼠產仔多,奶頭少。處理方法:利用將母鼠捉出放到公鼠池配種的機會,將多余仔鼠隔開。拿仔鼠時,要戴醫用乳膠手套,防止仔鼠粘上人汗氣味。每只竹鼠最多哺乳7個仔鼠,多余的應拿到其他窩室實行代哺乳,但并窩飼養的兩窩仔齡相差應在3--5天以內。如無法并窩,分離出來的仔鼠要進行人工哺乳,冬天要注意保溫。
2、竹鼠常見疾病的防治
(1)外傷,是飼養竹鼠最常見,發生最多的一種疾病。常常由于互相搶吃、受驚嚇、爭窩室而互相咬傷,或運輸時被鐵籠勾傷,捉拿方法不當而造成人為誤傷。治療方法:發現外傷要及時涂擦藥水藍天碘酒、鍋底灰、萬花油等,人用的外傷止血藥均可使用。創口較大、較深、出血較多時,要撒敷云南白藥以止血消炎。創口不能用紗布包扎,也不能涂藥膏或膠布,否則竹鼠會將包扎物撕扯掉;
(2)嚴重外傷或膿腫,竹鼠發生膿腫多由于打架致傷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而引起,常見于竹鼠的頭部、腹部、四肢及尾根部有黃白色化膿腫塊,觸壓外硬內軟。治療方法:切開膿腫,排除膿液,沖洗消毒創口,用氯霉素片研粉拌花生油涂擦,同時肌肉注射青霉素消炎,防止創口重新感染;
(3)胃腸炎,主要是由于飼料不潔和發霉變質而引起,病鼠精神沉郁。減食或不吃,肛門周圍沾有稀糞,晚間在窩內呻呤,日漸消瘦,最終脫水死亡。治療方法:停食1-2餐后,將土霉素(如使用人用藥物的話,用量為1/4到1/6這樣)1片(0.5克)研抹拌精料喂服,每天2次;或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每次0.4-0.5毫升,每天1次,連續用藥3天;嚴重時可在大腿肌肉內側注射氯霉素,每次0.5-0.6毫升,每天1次,連續注射2天可痊愈。此病到中后期后比較難治療,故在喂養的過程注意經常性的細致觀察,前期可使用一兩天的燒木柴的鍋底灰摻精料喂食。
(4)大腸桿菌病,多發生于春夏季,病鼠腹大,觸摸有波動感,母鼠常被誤認為懷孕,剖檢可見腹中有大量涼粉狀(透明膠狀)浸出物。治療方法:采用新霉素和先鋒霉素治療,每次大鼠注射0.5毫升,幼鼠減半;
(5)感冒,是由于氣候突然變化,竹鼠被風吹雨淋受寒而引起。病鼠呼吸加快,畏寒,流清鼻涕,減食或不吃,體溫下降,嚴重時體溫上升,如不及時治療,容易并發肺炎。治療方法:肌肉注射復方氨基比林,每次0.3-0.5毫升,每天2次,病重者肌肉注射10萬-15萬單位青霉素,每天3次。并發肺炎時,須用青霉素、鏈霉素交叉注射,用藥技術較復雜,應在獸醫指導下進行。
(6)中暑,夏天運輸竹鼠如溫度高達32度以上,在車廂里通風不暢,或暴曬20-30分鐘后,加上缺乏多汁飼料,體內水份得不到補充,就會發生中暑。急救方法:將病鼠移到蔭涼處,用濕沙將其身體埋住,只露出頭部,經10-15分鐘,竹鼠就會蘇醒。如找不到濕沙,可將竹鼠放到冷水里浸泡,讓其露出頭部,防止大量飲水,否則即使中暑解除,該鼠也難養活。另外也可在竹鼠鼻孔涂擦清涼油。
(7)產后脫宮,有的母鼠產第一胎時,由于用力過度,較容易導致產后子宮脫出,如未及時發現,子宮會發黑并發出難聞氣味,最終母鼠會將其咬斷,從而這只母鼠失去繁殖能力。急救方法:如產后兩三天內不斷聽到仔鼠在叫(無奶吃),這時就應該檢查一下母鼠的狀況了,確定為脫宮后,有兩種方法治療。第一種,用黃豆炒熟后放到豬膽泡里面讓炒過的黃豆吸收豬膽的汁液,半小時后拿出稍晾干便磨成粉摻到食料里喂食,兩到三天后子宮會自行納入體內;第二種,發現脫宮后,用清涼油每天涂抹宮頭三到四次,涂抹后母鼠會不斷的舔弄,幾天后也會慢慢恢復。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適合產后三天左右的,如產后四天以上才發現的話,治好的可能性就降低很多了,基本可以宣布它已經成為兩性鼠了。
3、引種后如何發展?
竹鼠這一產業不是一投資就可以馬上見到效益的。做這一產業需點長遠的眼光和膽識。
第一年:引種— — 成長— — 成熟— — 發情配種— — 產仔哺育。
這期間注意品性不良的應予以淘汰: 吃仔的、棄仔的母鼠;由于性情問題不配種的公母鼠, 比較兇, 屢教不改的;性能力不好的公鼠。
第二年:進入旺產期— — 二次選種。
淘汰吃仔、棄仔或少產仔的;體質差的;繁殖能力差的。
第三、四、五年:選后優良成年種鼠開始有較好經濟效益.
但這期間,必須考慮后備種鼠的貯備問題。
第六年:種鼠的性能力開始下降,用后備種鼠慢慢將這些鼠當商品鼠淘汰掉, 保證高產種鼠的數量。
一旦走上正常發展軌道后,每年都應該留出后備種鼠,以保證可以填補種鼠作為商品鼠出售后留下的產能缺口。
六、竹鼠利用舉例。
1、餐桌上的佳品。① 、食用竹鼠的粗加工第三章 其他特種養殖簡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食、保健的追求也大大提高,講求新穎、刺激,對“特別”更是青睞。研究人員對各類動物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為各類特種養殖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國內特種養殖界,比較紅火的養殖種類是:
獺兔、香豬、黃鼠狼、貉、穿山甲、狍、旱獺
剌猬、靈貓、地羊、鹿類、羊駝、野豬、果子貍
竹貍、麝鼠、海貍、鼠、狐貍、金蟬、蓖麻蠶
黃粉蟲、蝴蝶、蜜蜂、螻蛄、蟋蟀、蠶類、蠅蛆
蚯蚓、蜘蛛、土元、螞蟻、蟾蜍、蛤蚧、蛇類
蜈蚣、蝎子、野雞、鳥類、雪雞、錦雞、金絲雀
白山雞、藍馬雞、鸚鵡、白鷴、斗雞、竹雞
斑鳩、鴕鳥、大雁、野鴨、丹頂鶴、蘭孔雀
珍珠雞、宮庭黃絲光雞、貴婦雞、鴛鴦、烏雞
榛雞、土雞、山雞、火雞、鷓鴣、鵪鶉、肉鴿
龜鱉、林蛙、水蛭、水貂、寵物賞玩等。
介于篇幅所限,對以上各類動物養殖具體情況不做一一介紹。所有資料內容,僅供參考,請謹慎使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