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引發豬呼吸道病的因素分析及對策
[打印本頁]
作者:
lanbo
時間:
2010-4-8 14:15
標題:
引發豬呼吸道病的因素分析及對策
一、氣候因素
1、溫度:在低溫環境下,特別是冬季,如賊風、寒冷的地面、低溫環境下對豬不當的沖洗、保溫條件差都可降低豬的抵抗力,增加肺炎的發病率。隨著夏季溫度的升高,致使室溫過高,也可造成肺炎發病率提高。
2、濕度:濕度過高,病原體易生長繁殖,增加發病的機率,但對于室內飼養的豬,適當增加室外的濕度可增加塵埃等懸浮物的沉降速度,從而減輕肺炎的發生。
3、通風:大部分豬舍每小時的通風次數只有2~4次,對于飼養密度高的豬舍是不可能降低空氣的危害的。在肺炎發病率高的豬舍,其通風往往比肺炎發病率低的豬舍差得多。
4、季節:不管是從死亡率上看,還是通過屠宰檢驗,都可發現冬季飼養的豬肺炎的發病率高。養戶常常因為冬季為了保持豬舍的溫度而減少通風,使空氣的污染加重,同時冬季溫度和濕度的波動范圍也較大。
二、密度和群居
1、年齡:肺炎發生的高峰在16~19周齡,這與飼養密度有關。
2、豬群的大小:在同一空間內豬的數量越多,發生肺炎的可能性越大。500頭豬以上的規模顯得太大了,250~300頭可能更好。
3、欄內群體:在一個豬欄內飼養超過12頭豬的豬場,發生肺炎的多。
4、空間:肺炎發病率高的豬場豬的空間小于3立方米/頭。在Pointon等人的研究中,每立方米內飼養豬的公斤體重,大約范圍為17~24千克/立方米肺炎發病率低。豬場推薦育肥豬的空間不少于4立方米/頭。
5、地板面積:每頭豬躺臥面積小于0.5平方米可提高肺炎的發病率。每頭豬的躺臥面積應不少于0.5平方米,而總的面積(包括排便區)應不少于0.7平方米,這樣肺炎的發病率會降低。
三、管理因素
1、生產方法:生產的方法可能是影響肺炎發病率的最重要因素。自繁自養豬場呼吸道疾病少,而外購育肥豬的豬場呼吸道疾病多,但僅從一個豬場購買僅僅比自繁自養的豬場發病的危險性略大一些。
2、育肥豬舍的組織: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大大改善了清潔程度。
3、糞便系統:采取干糞處理系統的豬場肺炎的發病率低,特別在實行連續飼養方式的豬場。
4、轉群:轉群會增加應激,從而降低抵抗力,在斷奶到斷奶后2周是一種急性應激反應的時期。Tile等人發現,轉群一次的豬肺炎發病率為15%,轉群2次的豬為17%,轉群超過2次的豬,肺炎的發病率可超過21%。
5、飼喂方式和豬欄的結構:每頭豬的料槽長度小于0.3米可提高肺炎的發病率。豬舍間采用實墻密閉間隔能夠防止不同欄之間的交叉感染,可降低肺炎的發病率。
四、空氣的污染
安全的建議通常涉及二氧化碳、氨氣和硫化氫濃度,而對其它有害因素如細菌、內毒素或其它有機物考慮得很少。然而,所有這些污染物相互協同,大大增加呼吸道疾病發病率。
1、氣體:有害氣體的吸入,可以干擾粘膜纖毛的清除機制或肺泡巨噬細胞的吞噬機能,容易造成病原體在呼吸道的定植和破壞作用。氨氣的濃度應控制在20ppm以下,硫化氫濃度在l0ppm以下。
2、塵埃:育肥豬舍是塵埃濃度最高的豬舍,豬的活動更加劇了塵埃濃度的升高。豬舍內塵埃的濃度控制在10毫克/立方米以下。
3、細茵:在豬舍空氣中發現104~106的細菌菌落形成單位(buff)/立方米,這些細菌中有部分是致病的。
減少空氣污染的途徑有四條。首先重要的是減少飼養密度;其次是良好的通風;再次是改善豬欄內的清潔衛生;四是有效的消毒。
作者:
liubing5855982
時間:
2010-4-9 10:40
好貼,收藏了。但版主獎勵太少,我給你精神鼓勵幣100
作者:
sdlaosui
時間:
2010-4-17 08:39
環境中使用微生物效果好,環保安全除臭降氨氣徹底,并抑制病原菌,可操作性強,成本低。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威市
|
龙泉市
|
长阳
|
叙永县
|
阜宁县
|
伊川县
|
刚察县
|
利川市
|
连州市
|
廉江市
|
九寨沟县
|
丹寨县
|
普安县
|
凤冈县
|
武冈市
|
文水县
|
桂平市
|
孟津县
|
宝坻区
|
固原市
|
莱芜市
|
盈江县
|
东兴市
|
清涧县
|
深泽县
|
大冶市
|
宁明县
|
廊坊市
|
文成县
|
阿图什市
|
屏东市
|
察隅县
|
五寨县
|
德钦县
|
肇州县
|
丹东市
|
西平县
|
涿州市
|
安平县
|
吴江市
|
东方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