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論蛋雞大戶與小戶的生存
[打印本頁]
作者:
黑山心動
時間:
2010-4-2 10:28
標題:
論蛋雞大戶與小戶的生存
今天和大家共同簡單的探討關于一下蛋雞業的未來的話題,目前比較流行的話題就是大戶在吃小戶,行業競爭激烈,向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
那么咱們就談談大戶和小戶的生存條件和他們的優勢和略勢,然后對比一下行業的去向改怎么發展。
首先咱們先說大戶,大戶是怎么形成的呢?個人認為一部分是原來的小戶擴大規模,在生產進而形成大戶,(在這里把大戶分為三個階段一萬為底線,一萬到三萬為第一層,三萬到五萬為第二層,五萬以上為第三層,一些特大幾十萬的咱們不在大戶行業人家屬于集團化) 而這部分大戶有以第一層和第二層居多,另外一部分大多是05年后尤其是07年介入的外來者,即所謂的熱錢投資者,當然這里面也包括一些懂管理懂技術的專業投資人士。這些人基本組成了現在的大戶。那么我也不用舉什么實例,您自己回想一下您當地的大戶,在經過07 08 09 這三年之后是不是已經淘汰了相當一部分大戶?回答應該是肯定的,一部分人退出的很狼狽,甚至傾家蕩產,這里也包括一些專業的養雞人,他們被淘汰的原因今天我們就不必討論了,總之他們確實是被淘汰了。這證明了什么,大戶也在淘汰也在競爭。我還想說一句難道這些大戶都是小戶逼出局的,回答肯定不是,他們有他們自身的退出原因,你我都清楚,因為這是確確實實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
然后在說說小戶,(咱們也可分為三個階段,以一萬為上限,兩千以下為第一層,兩千到五千為第二層,五千到一萬為第三層)小戶在北方較多一些,因為北方是傳統的產區,(這里的北方是指長江以北)但在05年之后大戶在北方也如雨后春筍遍地拔起,隨著各地養殖小區的建設,一萬只以下的小戶更是星羅棋布,一部分是行外人也攝入本行,開始試探起步,一部分是第一層的養戶相應號召擴大規模,當然賺錢的時候誰都想自己的雞越多越好。經過05到10年之間的磨練小戶確實在銳減,但這是傳統養殖區內的銳減,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地區的小戶都在銳減。那么這些小戶是被大戶欺負而消失的嗎?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這些傳統的產區小戶消失的同時大戶也在消失,你能說小戶把大戶欺負沒了嗎?不能吧,那么這說明了什么呢?
我想說;大浪淘沙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年也都有新的大戶和小戶進入養雞業,也有老的大戶和小戶因為種種原因退出這個行業。這就是行業的規律,也是我們國家的國情,更是鐵一樣的事實。
大戶有大戶的優勢,無論是飼料還是獸藥和設備以及銷售上都是有優勢的,但他也有自己的弊端,一旦出現某種極端事件,他那么多的投入將血本無歸,如果管理同時跟不上,技術水平不到位,銷售環節不去開發,沒有準確的信息冒然的上馬那么大戶會更慘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靠補助靠洗錢活著是永遠沒有發展的。
小戶當然也有小的優勢,靈活性比較強,一批雞出問題不至于完全傷了元氣,另外現在的小戶也知道在飼料和獸藥方面節約成本,抓技術搞管理把握市場信息,是現在剩下來的小戶應該做的,多句嘴有一部人是賒銷的模式,最后必然要淘汰出局。
所以說整個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不是大吃小的問題,而是如何能夠更快的去適應市場的需求,如何在成本精簡上下功夫,如何在日常管理技術上下功夫,如何在開拓市場銷售上下功夫,如何在外資和熱錢不斷沖擊上做好抵抗上下功夫。
我希望今天我所說的話能夠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大戶和小戶有其必然的聯系,但他們之間并不是惡性競爭的關系。所以我希望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都不妨說一說,最好是能夠實際應用的得上的。咱們的行業如何才能走向正規,咱們的大戶和小戶怎么樣才能夠繼續發展下去。是通過聯合還是另辟蹊徑,具體該怎樣走下去呢?希望大家本著事實求是的態度繼續討論本話題,最好為了我們的明天細說。
來源:中國蛋雞肉雞信息網
作者:
redtears13
時間:
2010-7-9 08:03
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
防城港市
|
嘉鱼县
|
谷城县
|
方正县
|
平昌县
|
沧源
|
宝应县
|
石城县
|
广丰县
|
清新县
|
郁南县
|
建宁县
|
陇南市
|
繁峙县
|
大新县
|
肥东县
|
青龙
|
江永县
|
游戏
|
海原县
|
河北区
|
肇州县
|
宁津县
|
仙游县
|
泰和县
|
龙井市
|
抚远县
|
汉沽区
|
绵阳市
|
张家口市
|
科尔
|
临城县
|
仁布县
|
屏东市
|
浙江省
|
永川市
|
黄陵县
|
区。
|
安阳市
|
广水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