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珠三角地溝油川菜湘菜館用得最多,利潤大過養(yǎng)豬? [打印本頁]

    作者: liubing5855982    時間: 2010-3-23 12:46
    標題: 珠三角地溝油川菜湘菜館用得最多,利潤大過養(yǎng)豬?
    現(xiàn)在的記者啊,把養(yǎng)豬都當成啥了???
    轉(zhuǎn)自搜狐

    珠三角“地溝油”調(diào)查:價平2/3“地溝油”上餐桌
      “潲水油”未絕,“地溝油”又來。從餐飲店的“地溝”、“下水道”里掏出油污、油垢,然后經(jīng)過簡單加工再回到市民的餐桌……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辦公室下發(fā)了《關(guān)于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wù)環(huán)節(jié)的緊急通知》。廣東是一個餐飲大省,連日來,本報記者在珠三角各地展開多方調(diào)查采訪,揭開“地溝油”三大去向,通過何種方式流入消費者餐桌?
      統(tǒng)籌/王廣永 文、圖/記者秦仲陽、黃健能、陳治家、王納、代希奎、王廣永、張丹
      “地溝油”流向
      1.化工廠(生產(chǎn)化工產(chǎn)品)
      2.酒樓→收集者→酒樓、餐館(低價購買)→顧客餐桌
      3.養(yǎng)殖場(牲畜的飼料)
      【記者暗訪】 “地溝油”三大流向
      大部分進入化工廠
      江門市江海區(qū)一家大型化工公司前,一輛滿載“地溝油”的車輛停駐。記者隨該車輛進入到化工廠,“地溝油”運到這里后,在兩個油池里經(jīng)過粗加工,分離出水和殘渣后,通過輸油管進入貯油罐,然后再抽入“生物柴油反應(yīng)釜”,加入酒精、硫酸等原料,經(jīng)過5個小時的化學反應(yīng)后,就可以變成“甲脂”,即大家熟悉的“生物柴油”,主要銷往一些工廠做動力燃料。
      實際上,絕大部分“地溝油”都被收集后粗加工用于化工用途,而不是大排檔用油。大部分“地溝油”收集從業(yè)者則對目前“地溝油”回到餐桌一說予以否定,“其實加工處理后,都當作原材料賣給化工廠,其利潤比制作食用油利潤大得多,何必去冒險做這些害人勾當?只有小部分簡陋的作坊才偷偷制作食用油廉價賣給小餐廳。”
      “地溝油”被養(yǎng)殖場收購
      “地溝油”另一個流向則是養(yǎng)殖場。在惠州市惠城區(qū)江北東江邊的蝦村,記者僅在一個村子中便看到3~4個“地溝油”加工點。經(jīng)過一番溝通,一位50多歲的老板帶著記者來到蝦村的一片果林中,進入果林才發(fā)現(xiàn),在一個簡陋的屋子四周擺滿了大小七八十個油桶。
      老板自稱來自安徽,在這里做了十多年了。一般每天都到養(yǎng)豬場和酒樓收回一噸多潲水,每個月可以收購到30噸左右的潲水。老板坦承,他們這些“地溝油”主要銷往養(yǎng)殖戶。他說,一般養(yǎng)殖場每次基本上都要一車“地溝油”。“我這里基本可以保證供應(yīng),即使有時不夠用也可以就近弄到,因為我好幾個老鄉(xiāng)都在附近做這個”。
      簡單加工后流入小餐館
      上文提到的安徽老板直言,除了賣給養(yǎng)殖場外,經(jīng)過簡單加工后的那些“地溝油”還賣給街邊大排檔以及小餐館,“他們一般一次都要到幾十斤、上百斤”。
      惠州一位從事養(yǎng)殖的農(nóng)戶私下向記者透露,很多養(yǎng)豬的人從酒樓收回潲水后,將油質(zhì)部分賣給需要“地溝油”的人,僅他家所在的豬場一個月最少有500斤“地溝油”賣給收購商。“他們做‘潲水油’的利潤比養(yǎng)豬大多了,因為需求量大,我敢說大部分的工廠、公司用的都是‘潲水油’。因為花生油至少要10元/斤,兩相對比當然用‘潲水油’成本低多了。”
      “地溝油”加工程序十分簡單:將收集來的“地溝油”放到大鍋中加熱,再加入某種化學原料,廢油中的殘渣和雜質(zhì)就被分離出來,沉淀在鍋底,在上層相對清澈的油便是算成品“地溝油”了。
    服務(wù)提醒】 看、聞、嘗、聽、問鑒油
      一看、看透明度。純凈的植物油呈透明狀。
      二聞、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溝油”;若有礦物油味更不能買。
      三嘗、用筷子取一滴油,品嘗其味道,有異味的油可能是“地溝油”。
      四聽、取油一兩滴,涂在易燃的紙片上,點燃聽其響聲。燃燒不正常且發(fā)出“吱吱”聲的,水分超標;燃燒時發(fā)出“噼叭”爆炸聲,有可能是摻假產(chǎn)品,絕對不能購買。
      五問、問商家的進貨渠道。
    【記者調(diào)查】 川菜館湘菜館用“地溝油”最厲害
      “地溝油”緣何會源源不斷地流入市民的餐桌上呢?昨日中午,一位在佛山多家餐館做廚師的趙師傅向記者透露,餐館使用“地溝油”的事情,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基本上干這行的人都知道。他說,最主要還是利益驅(qū)使。“地溝油”的價格每公斤賣給餐館為3元左右,有時價錢還可以低一點,而普通食用油每公斤要9元左右,大大降低了餐館的成本。趙師傅說,提煉1噸“地溝油”,成本僅需300元左右。有的人一個月可以掙近萬元。
      “川菜館和湘菜館用‘地溝油’最厲害”,趙師傅稱,川菜中像水煮魚、水煮牛肉、火鍋之類,都需要大量的油來制作,但是一盆水煮魚往往只賣十幾二十元,價格那么便宜,它們靠什么賺錢?很多餐館都在用油上做手腳。
      趙師傅解釋,川菜和湘菜館之所以多使用“地溝油”主要是他們的菜品大多以辣為主,“‘地溝油’有一種怪味,因為顧客點的菜大多是辣的,往往就將‘地溝油’的怪味蓋住了,客人在吃飯時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趙師傅說,客人在餐后感覺嗓子會有一種澀澀的不舒服感,多半是點的菜中含有“地溝油”。
      【破解困境】 回收準入制難堵“地溝油”
      珠海市從2006年前7月1日起對“潲水油”(“地溝油”的一種)回收實行準入制,目前已有三家獲得資質(zhì)公司在該市回收“潲水油”,但受利益驅(qū)動,仍有不少個人和企業(yè)買通餐飲企業(yè),玩起打游擊游戲,爭搶“潲水油”。
      據(jù)了解,這些專業(yè)的公司將對收集的這些“地溝油”進行提煉,加工成生物柴油,實現(xiàn)“地溝油”無害化管理,相關(guān)部門坦承,已獲得資質(zhì)的公司回收的潲水油通過其每日回收處理登記報表,“潲水油”流向基本都可掌握,但仍有一些無資質(zhì)團體私下從餐飲企業(yè)收集“地溝油”,最終流向何處,很難監(jiān)管。
      【老板自述】 賺黑心錢良心難安
      昨日,一名曾靠提煉“潲水油”獲利不菲的老板告訴記者,他曾經(jīng)昧著良心賺了第一桶金。雖然已洗手不干,但是回想起來還是良心難安。他說,他曾經(jīng)在長安鎮(zhèn)烏沙有一個煉油點,每天都從餐館和酒店拉來很多潲水,然后進行提煉。“我的規(guī)模不是很大,每個月也就20來噸,比起有的地方每天一兩噸要差不少。”
      他說,煉油點提煉出“潲水油”后會中轉(zhuǎn)到另外一個地方存放加工,進行勾兌、添香、加色,然后出售。“一般都是銷往深圳、惠州,惠州以博羅居多。”他還透露,他們是一條龍服務(wù),提煉加工后,根據(jù)客戶需要由專門的司機送貨,由銷售員跟進。
      “后來競爭也比較大,加上查得也比較嚴,時不時還有記者來暗訪,我就退出來了。”他說,雖然吃不死人,但是畢竟是不正當生意。“現(xiàn)在我開一個小加工廠,賺錢心安理得。”
      他告訴記者,流入東莞市場的“潲水油”也有一些,一般都是在小餐館、大排檔。“他們的利潤低,因此要控制成本,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川菜館,用油量比較大。”
      
    作者: lx0982    時間: 2010-3-23 14:34
    地溝油!!!

    恐怖呀……{:3_104:}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兴宁市| 富蕴县| 富宁县| 扎囊县| 嘉祥县| 邹平县| 临西县| 新化县| 庄河市| 宁南县| 柳林县| 南漳县| 泸溪县| 聊城市| 辽宁省| 曲阜市| 铜鼓县| 咸阳市| 梅河口市| 句容市| 三河市| 德钦县| 剑川县| 龙南县| 襄城县| 文登市| 紫金县| 洛阳市| 乌拉特中旗| 左云县| 筠连县| 公安县| 广德县| 涞源县| 营山县| 伊春市| 高唐县| 乌什县| 阜城县| 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