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養殖寶典》飼料企業紛紛砸重金做苗“攪局”
[打印本頁]
作者:
養殖寶典
時間:
2010-3-11 15:26
標題:
《養殖寶典》飼料企業紛紛砸重金做苗“攪局”
2010年第三期《養殖寶典》:飼料企業紛紛砸重金做苗“攪局”
目前進入種苗業,并朝著“種苗帶動飼料銷售”這個方向努力的大企業不少,且以飼料企業為多。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有美好預期的項目:由企業苗場供應優質種苗,養殖戶養好的種苗,魚蝦生長速度快、病害少,養殖過程順利;成功養成銷售,養殖戶賺到了錢,飼料企業實現了盈利,賣苗種也賺到錢,企業與養戶雙贏。
這些企業還只是處于“向購買飼料的客戶介紹、推薦本企業種苗”的階段,而沒有進行捆綁銷售。有業內人士表示,除了捆綁銷售這種模式的一些不足外,很多企業的種苗質量還無法達到“像正大蝦苗那樣的質量和口碑”,是最主要的原因。
近年來,不少原本不涉及種苗行業的大型水產企業紛紛“搶灘登陸”,以各種方式拓展自身的種苗業務,在這其中,又以對蝦、羅非魚和草魚這三個大宗水產品種最為明顯。
水產企業進軍種苗業,毫無疑問,此舉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企業本身的飼料、加工業服務,提供質量有一定保證的種苗,確保了主業的順利完成。
帶著資金、人力和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各大型水產企業的進入,可以說攪動了種苗業的“江湖”。
市場混亂 大企業順勢登陸
縱觀我國水產種苗市場現狀,一言以概括之:“亂”。沒有細致的行業規則和準入條件,缺乏有效的監管條例和措施,這種情況導致的必然后果就是,養殖失敗案例增加,養殖效益低下,病害容易流行。
以蝦苗為例,因為價格低廉,普通蝦苗曾經在華南各地占據主流市場,然而2009年普通蝦苗第一次出現了滯銷。養殖戶的需求開始轉向優質苗,其中高位池地區以一代苗為主,而在土池為主的珠三角地區,則大多選擇二代苗。在幾年前,來自福建地區的“高溫蝦苗”靠著廉價成本,在珠三角地區大行其道。2009年,福建的普通苗繁育場及珠三角地區的普通苗培苗場有近半被淘汰,留下來的也大多苦苦支持。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珠三角地區的二代苗培苗場,特別是幾大蝦料企業的品牌苗,嚴重供不應求,高峰時甚至“一苗難求”。
據了解,2009年上半年投苗高峰時,普通苗就已經出現了滯銷的狀況,在珠三角地區,不少培苗場20元/萬尾的蝦苗幾乎無人問津,從年中開始,市場上已經再難見到普通苗銷售。
“蝦苗行業很亂,質量也不好,這就是我們品牌蝦苗進入的時機。”正大公司一位經理說。劣質苗種擾亂市場,養殖戶失去了信心,廉價苗撈了一筆快錢后,也斷了自己的后路。
對蝦如此,羅非魚、草魚等品種的形勢也相似,而和對蝦相比,生產羅非魚、草魚種苗所需要的資金、技術門檻“低得幾乎不存在”,魚龍混雜、種質退化的現象更加嚴重。
不論是什么品種,種苗市場都存在眾多亂象,眾多苗場好似各路諸侯,各占一塊地盤,你爭我奪;只有實力超群的一方勢力出現,才有規范整個疆土的可能。
國聯水產種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立志介紹,2009年,公司從美國SIS引進親蝦1萬對,預計今年可生產幼體3000億尾,蝦苗30億尾。今年國聯第一批蝦苗已經出2億尾,基本被預購一空了。
作為飼料界最早上市的大佬之一,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也逐步涉足苗種業。“通威在10多年前就已在西南地區開展選育、推廣建鯉良種,到目前已經擁有國內品質最好的建鯉良種家系,年銷量近2億尾。”通威股份原種場的劉匆告訴記者。除此之外,通威還涉足包括蝦苗、羅非魚苗等的生產銷售。
諸多行業龍頭強勢進入,讓水產種苗市場在混亂中開始顯現新的秩序。
爭奪市場 各企業紛紛出招
以種苗帶動飼料業,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牧企業,來自泰國的正大公司憑借技術力量優勢和多年的積累,成為靠優質種苗成功帶動飼料銷售的首創者。
一直以來,正大蝦苗的質量在行業里有口皆碑。在華南的蝦苗市場上,正大蝦苗的價格也是最高的。在海南地區的推廣獲得成功后,近年來正大蝦苗以合作的方式逐漸進入廣東。而其選擇進入廣東的“登陸點”,恰恰是市場異常混亂、缺乏大型蝦苗場的珠三角地區。
優質的蝦苗,可以確保飼料銷售的順利;而蝦苗要做到優質,主要依靠好的親本。“正大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此,這也吸引了國內各大水產企業紛紛仿效,投入資金建設苗場、引進親蝦,進行蝦苗的生產和配套銷售。近幾年,各大型水產企業,如通威、國聯、恒興、粵海、海大等,都在大力進入種苗業,紛紛在各個養殖重地設點,搶占市場。從目前華南地區的情況看,大企業進入種苗業的方式有租用、收購、自建、或簽協議合作等,不一而足。
業內人士表示,飼料廠生產種苗的主要目的是為飼料銷售服務,盈利是次要的;與專做種苗的企業相比,飼料廠苗場受生產成本限制不大,經營生存空間大。即使賣苗虧一點,飼料廠苗場只要能給養戶供應優質種苗,提高養戶的成功率,增加飼料銷量,飼料廠賣苗的損失可以從飼料利潤中得到彌補。
“我們的繁育基地完全由公司自己建設,目前在湛江和珠海分別有一個苗場,但是所有的苗都是在湛江的苗場出,珠海的那個場只是用來調苗、標粗,主要是起到分銷的作用。”譚立志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管理方式上,集中親本、分銷苗種是大型水產企業涉足種苗業時,比較普遍的操作方式。親本是苗場最重要的生產資料,采取這樣的方式,除了水源要求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外,也有利于親本的統一飼養、篩選,苗種的批量生產和培育,同時還利于銷售的管理。而作為羅非魚苗種,由于其生產門檻太低,采取這樣的方式還可以降低親本被偷竊的風險。
和單純的苗種企業相比,各大型水產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資金、技術、人力、品牌、銷售網絡和客戶資源都已成熟,具有明顯的優勢。
行業發展到今天,品牌和質量已真正成為核心的競爭力,而這些,也正是眾多小型苗場所缺乏的。而從各大企業的角度看,即便種苗質量方面有待商榷,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品牌正是逐鹿市場的有力武器。
規模做大 質量容易下降
進入種苗業的大企業,以飼料企業為多。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有美好預期的項目:由企業的苗場供應優質種苗,養殖戶有了好的種苗后,魚蝦生長速度快、病害少,養殖得以順利進行;成功養成銷售后,養殖戶賺到了錢,企業的飼料主業也實現了盈利,苗種方面也能帶來利潤,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然而,眾多苗種業人士對大型企業開辦苗場提出了審慎的意見,其中,種苗質量是爭議的焦點。
以羅非魚苗為例,雄性率是衡量質量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控制不嚴格,將會帶來一系列后續的影響。南寧遠東農牧漁發展公司負責人陳煌奇就提出,大型飼料企業都有眾多客戶,如果開辦苗場,必定要做出巨大的產能,這樣一來,很難保證魚苗質量的整齊劃一。
他還表示,羅非魚苗生產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很多,例如池塘進水、魚苗過塘、篩選等,只要某個環節不夠細致,就會直接影響魚苗的雄性率;而以各大型飼料廠百萬噸級的年產量來算,所需要的苗種數量極其龐大,質量方面難以完全把控。
“大型飼料廠的客戶分布范圍相當廣,要在各地設種苗基地,管理上難度很大。”陳煌奇說,各基地太過分散,難以兼顧,就以羅非魚苗的轉性為例,要使孵化出來的無數小魚在剛開口進食時,就同步開始轉性,才可以確保較高的雄性率。由于技術操作上存在必然的波動變化,如果要求相隔距離很遠的多個苗場統一操作標準,基本上不可能。而要是在各個基地都放親本進行繁殖,則要牽扯到飼養、安全和篩選力度等更加繁雜的頭緒。
而海南鷺業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學強也認為,大型企業做種苗,會帶來一定的風險,魚苗生產數量很大,質量很容易出問題,“工業生產線出來的飼料可以做到全國各地基本一致,種苗這種活體產品的變動就比較大了,不同的基地和人員,做出來的種苗會相差很遠。”
林學強還提出,大型飼料企業做種苗,一般會通過經銷商的網絡達到最基層的終端,而魚苗質量一旦出了問題,即便養殖戶不怪罪飼料質量,也會埋怨經銷商,而這又很容易給經銷商回收飼料款帶來麻煩。
廈門市新榮騰水產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劍榮也表示,飼料廠的重心在飼料銷售,而不是專業做苗,因此在技術、人力和物力方面往往比不上專業種苗企業,一旦生產量大起來,就有可能出現“硬件和軟件設施都跟不上,造成種苗質量下降”的現象,給企業帶來不利影響。“華南曾有一家較有規模的蝦料廠,早幾年就介入蝦苗行業,但種苗質量控制不好,最終還是停掉了。”
對于這個話題,記者在采訪中還聽到了不同的說法。海南吉富水產品有限公司劉志利則提出,飼料企業雖然有眾多優勢,但在專門的遺傳育種技術方面,多年專注于行業的種苗企業處于領先地位。“很多大的種苗企業,親本已經進行了多年選育,由于選育工作需要時間積累,后進入者很難趕上來;飼料企業再加入進來,在這方面沒有明顯的優勢。”
規模一旦擴大,種苗的質量就容易出問題,影響到本身主營業務的口碑。個中風險,各大企業也都心知肚明。目前,國內朝“種苗帶動飼料銷售”這個方向努力的企業不少,但在開拓種苗業務方面,還只是處于“向購買飼料的客戶介紹、推薦本企業種苗”的階段,而沒有進行類似的捆綁銷售。有業內人士表示,除了捆綁銷售這種模式的一些不足外,很多企業的種苗質量還無法達到“像正大蝦苗那樣的質量和口碑”,是最主要的原因。
作者:
養殖寶典
時間:
2010-3-11 15:46
羅非魚標粗場被指最容易出問題
一談到種苗質量,對于充當經銷角色的標粗場,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摻假。近年來,這個以經銷為主業的生產環節成了業界、尤其是種苗業的爭議焦點之一。甚至有人提出:標粗場應該被取代。據記者調查,這種摻假行為主要來源于標粗場的經營、成本核算和銷售等幾個方面;現實中標粗場這一環節仍不可或缺。
標粗場面臨的現狀是:行業低迷,從業者眾,競爭和價格戰日趨激烈。同時,不少具備飼料、藥物銷售和協會組織等背景的標粗場,市場競爭力強,發展勢頭越來越好。
和飼料業一樣,在廣東各地的羅非魚主要養殖區,有數不清的大小苗場,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有這樣的特征:沒有親本,主要的生意就是購進水花或者小苗,經過一段時間的標粗養殖后出售,即所謂標粗場。
這一類以為經銷苗種為主業的苗場,銜接了苗種生產企業和無數養殖戶,使生產企業的種苗能夠抵達銷售終端,又讓廣大普通養殖戶能夠買到足夠的種苗,對整個產業的迅速發展起了一定作用。然而近年來,這個以經銷為主業的生產環節成了業界、尤其是種苗業的爭議焦點之一。“標粗場是羅非魚種苗最容易出質量問題的環節。”在記者的采訪中,眾多從業者提出了這樣的看法。甚至有人提出:標粗場應該被取代。
涉及到種苗質量,對于充當經銷角色的標粗場,最容易使人想到的,就是摻假。而據記者調查,這種摻假行為主要來源于標粗場的經營、成本核算和銷售等幾個方面。標粗場為什么會被打上“摻假”的標簽?怎樣監管?這一環節是否會被取代呢?
經銷魚苗考驗經營者的操守
據了解,在行業中,標粗場摻假的行為并不鮮見。其主要原因,主要和經營者個人操守、生產技術及魚苗銷售相關。
“標粗場是最容易帶來質量問題的環節,風險很大。”在記者對眾多大型羅非魚種苗企業的采訪中,他們不約而同地表達出這樣的看法。在業界,以往已有不少先例證明,經銷商環節一旦有問題,很可能給種苗的品牌帶來難以挽回的影響。
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曾經就有海南的某大型種苗企業,在廣東某區域的總經銷為了個人利益,采取了摻假銷售的方式,導致客戶強烈反應,罵聲一片。而往往越是有品牌的種苗,就越容易出事,因為“有品牌的苗賣價高。”
該業內人士還提出,一般來說,中等價位品牌苗的風險最大,太便宜的種苗,沒什么利潤;而高端價格的種苗,養殖戶在購買時往往很謹慎,一般也都知道真實的購買地點和方式,同時,做這種種苗的企業規模大、實力強,在宣傳、銷售、人員和財務等方面管理比較嚴,一般能確保產品的質量。
行業中一直存在這樣的說法:“做種苗就是做良心”。由于水產種苗經營的是活體產品,而且季節性、技術性和流動性都比較強,時常有跨地域的遠距離銷售,這就要求種苗的經營者和生產者具備較高的個人素質。
“標粗場之所以容易出問題,是因為部分人太功利,總想賺快錢,魚苗的培育、轉性等工作能省就省,質量自然就差了。”陽江市貴仕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遠貴說,例如吉富羅非魚的轉性,必須要把魚苗處理足夠的時間,才能達到比較高的雄性率,而有些人為了降低成本,加快銷售的速度,這一方面的工作做不到位,養殖戶買到這樣的魚苗后,就會虧損。
在化州市楊梅鎮做羅非魚苗標粗的陳超定也說,有部分標粗場在魚苗存貨不夠的時候,也會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量,會購買劣質種苗,充當好苗銷售;更有甚者,有的人甚至在碰到小客戶、或者是來自外地的陌生客戶時,能騙就騙,賺快錢。
眾多行業人士提出,在行業中這樣的現象時常出現,而魚苗質量缺乏有效的評判標準,養殖戶又投訴無門,這就給一部分人留下了投機的空間。“做事先做人,行業本來漏洞就多,總會有心術不正的人有欺詐的行為。”
成本增高易引發摻假行為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經營者的個人操守,標粗場經營的成本變化,也可能引發摻假行為。
“作為羅非魚苗標粗場來說,最關心的是兩個問題,一是標成率,即魚苗標粗的成活率;還一個就是賣出魚苗的質量,這其中雄性率是首要因素。”增城市第一水產良種繁育基地總經理鄧德基說。
“標成率直接決定了一個標粗場的成本。”某品牌羅非魚苗場的銷售人員說,按一般水平,標粗場的標成率為7成左右,能達到8成以上算比較好的。假設某標粗場一年銷售魚苗500萬尾,按8成標成率計算,則需要購買625萬尾水花,如果標成率僅5成的話,則需要購買1000萬尾水花,按一般300元/萬尾的價格算,就要多花10多萬元,這些全部是標粗場的成本。
這位銷售人員還說,魚苗銷售有明顯的時令性,只集中在每年的幾個月時間,而標粗場水塘面積有限,只能銷售了一批魚苗后,再購買水花,標粗后銷售下一批,每銷售一批魚苗,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就是說,標粗場每年只能銷售大致固定的批數。“那么,如果某一批水花的標成率過低,不但成本增加,而且還需要下一批魚苗銷售來填補虧空,一進一出,可以說是雙倍的損失。”
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凡是天氣不好,羅非魚標粗場的標成率普遍偏低。如2009年,粵西經常有標粗場的標成率僅4-5成,甚至出現3成左右的現象。由于海南和廣東距離較遠,天氣反差較大,幼魚在長途運輸途中,容易受傷,下塘后容易出現應激,購買海南水花的標粗場中,標成率低的現象出現較多,特別是碰到天氣多變的年份。
這樣,標粗場摻假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如果碰到標成率偏低,成本負擔過重,經營者就很可能購買劣質的廉價種苗,滿足一定的銷售量,以此填補虧損。
記者在羅非魚養殖集中的珠三角、粵西地區采訪了解到,除上述原因外,羅非魚品系也對標粗場的成本有一定影響。以目前比較流行的吉富魚來看,由于沒有經過雜交,為了保證養殖效益,在賣給養殖戶時,必須經過標粗,并在這段時間內進行轉性。“標粗場買回吉富魚水花后,必須要經過一定時間轉性才能賣,這需要花費飼料、人工、水電費等。”在高州市經銷魚苗的葉紹新說,在這一段時間內,標粗場的成本是不斷增加的,如果碰到天氣不好等意外因素,標成率降低,為了彌補損失,有可能采取摻假手段。
經銷商仍不可或缺
“質量方面難以控制,我們不設經銷商。”“通過經銷商賣苗,頭一年賺到錢,第二年就容易為了賺更多的錢,出現摻假的行為。”在記者的采訪中,不少廣東的種苗業人士說出諸如此類的話語。但是更多的人士提出,種苗經銷商仍不可替代。
“現在羅非魚養殖那么廣泛,如果沒有人充當經銷商的角色,在各地分銷魚苗,這簡直無法想象。”這是絕大部分人給出的答案,從目前羅非魚的養殖情況看,養殖量很大,而且分布相當廣泛,不管何種規模的種苗場,都無法一一對接。而在華南地區,一些經銷渠道不足的苗場,其主要的目標客戶都是購買量多的大戶,難以兼顧普通養殖戶。
一般來說,標粗場都位于主要養殖區,養殖戶密集且數量眾多,標粗場往往在當地具有較強的人脈關系,容易獲得養殖戶的信任。而且,數量眾多的小規模養殖戶缺乏必要的魚苗管理技術,標粗場可以起到“最基層技術服務點”的角色。記者從廉江、吳川等地漁業部門了解到,當地有不少養殖戶買回水花后,標粗的成活率很低,后來還是通過標粗場購買理想的魚苗。
除了養殖現狀外,種苗場自身的設置,也決定了標粗場不可或缺。廣東多位大型羅非魚苗場負責人表示,一個省級苗場,算上技術人員和所有工人,一般也就四、五十個人,由于苗場經營的時令性和流動性,難以支持大量的業務人員。“飼料廠尚且還需要經銷商,更何況種苗場。”
同時,他們還提出,每個種苗場的場地有限,即要安置數量不少的親魚,還要在每年幾個個月的銷售高峰期內加快銷售頻率,以滿足各地的需求,不可能包辦所有的標粗工作。“如果沒有各地分銷的標粗場,就無法完成銷售計劃。”
標粗場的作用,從養殖戶身上也可以體現。“大多數養殖戶的思維相對簡單,不愿意冒險。”葉紹新告訴記者,養殖戶不但容易信任本地一些懂養殖的人,而且在養殖成功后,輕易不會更換其他牌子的魚苗。因此,很多苗場在擴大業務、進入新地區的時候,喜歡選擇標粗場來推廣魚苗。“飼料廠爭取有影響力的經銷商,是同樣道理。”
標粗場難以監管
標粗場不可或缺,可又存在一定的風險,能不能由相關部門加以監管?根據記者的調查,答案是否定的。
水產種苗行業比較混亂,缺乏行業規則,和相應的準入制度,這是長期存在的問題。本報曾進行過多次報道,毋需贅述。按照行政職責,種苗應由各地漁業部門管理,但目前來說,絕大多數地區的漁業部門僅能做到“核發《水產種苗生產許可證》,定期檢查一下”。
“種苗是活體商品,流動性很強,監管難度很大。”廉江市海洋漁業局副局長溫作蘭說,魚苗既沒有標簽,又沒有生產批號,而且沒有經過養成,僅在種苗期,很難判斷苗質量的好壞。以粵西地區為例,當地每年都有很多產自海南的種苗進入,并銷售到各養殖區;但是,由于涉及到另一省份,漁業部門人員甚至“連苗場里的水花是哪里來的都不知道”。
除此外,在各養殖區,還存在大大小小的無證標粗場,漁業部門人員坦陳,這樣的苗場太多,管理部門的人力和資源都有限,不可能都管到,這一部分就成了監管的盲區,“隨便幾口塘就能標苗,即便是去檢查了,經營者就說是自己買回來養商品魚用的,管理人員毫無辦法。”
對于遍地開花的標粗場,官方部門難以監管,有企業就嘗試自行管理,控制質量。
“有的種苗企業,都把所有親本都集中在一個地方,統一繁育,同時企業自己開辦標粗場,把魚苗標到規格后分銷,可以降低標粗階段可能產生的風險;如海南某大型魚苗企業,在廉江、臺山都設有自己的標粗場,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在陽江經銷羅非魚苗的宋先生說。
據了解,除了這種方式外,還有的企業雖然沒有開辦標粗場,但標粗工作還是有企業自身完成,一般情況下,只出售標到一定規格的朝苗。這樣,企業在各地的經銷商拿到手的是朝苗,他們所做的,僅僅做轉手銷售的工作,會減少因成本增高而可能帶來的摻假行為,海南某知名吉富魚苗企業就是如此。
和吉富魚比,奧尼魚苗的轉手銷售則相對簡單,由于奧尼魚不需要進行轉性,經銷商甚至在接到客戶需求后,即可直接聯系種苗場發貨,運到即轉手賣出,不需要標粗的過程,在化州專營”禺山牌“奧尼魚苗的李秀橋告訴記者,“奧尼魚的抗性比較強,即使是標粗場把奧尼魚苗標成大規格苗出售,標成率也較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降低摻假的風險。
提供配套服務更體現優勢
區澤均在高要開辦了100多畝水面的標粗場,每年都從福建、海南購買大批水花標粗后銷售,是當地較有名氣的魚苗商,他覺得,現在做魚苗經銷,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行業整體不景氣,病害也厲害,養殖戶的投苗積極性比較低。”區澤均還告訴記者,除了上述原因外,近年來,在他所處的地方,出現很多小型苗場,“賣苗的人多了,競爭壓力比較大,不得不降低銷售價格。”
而據記者在粵西一帶的走訪調查,當地有不少同樣做標粗場的經銷商恰恰相反,他們的銷售比較順暢,也有穩定的客戶群,并且有越做越強的勢頭。
勞成燕是海南某大型羅非魚種苗企業的經銷商,去年在茂名地區銷售近1100萬尾魚苗。“做魚苗經銷,和做苗場一樣,都是要靠質量好。我的主要目的是為購買飼料的客戶提供服務。”
勞成燕對記者說,自己在茂名做豬飼料和羅非魚飼料的經銷商,這是他主要的盈利點,賣魚苗是為了給客戶更好的服務。而他自己的200多畝魚塘,主要用于對比各個品牌魚苗的飼養效果,選出好的賣給客戶。“魚苗不賺錢也行,只要保證質量。”
陽江的梁遠貴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他經銷羅非魚苗已經16年了,經過在當地長年繁養生豬、銷售飼料,梁遠貴形成了廣泛的人脈,去年標粗水花超過4000萬尾,已經穩定了一群對自己信任度高的養殖戶。
而廉江的養殖大戶楊水權則是當地的羅非魚養殖協會會長,他開設標粗場的目的是為了大批量采購,以便服務會員。2009年,他通過自己標粗場銷售的羅非魚苗約1400萬尾,隨著會員數量的增加,預計今年的銷量會穩步上升。
像上述這些勢頭不錯的標粗場,在記者的采訪中還有不少,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有共同的特點:具備飼料、藥物銷售等背景,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部分標粗場的經營者的主要贏利點往往在飼料、藥物的銷售,而不是魚苗,對他們來說,經銷魚苗為了服務主業,苗的質量是最關鍵的。
對于養殖戶來說,能夠買得到種苗,已不是難事;他們更關心的是,養殖能不能順利,能不能賺到錢?而這不得不令人想起某飼料企業負責人說過的一句話:現在的養殖戶不需要產品,而需要服務。
作者:
liukai721026
時間:
2010-3-11 16:26
任何事情都有存在的必然性
作者:
kkxxwwy
時間:
2010-3-11 16:42
看到希望了 呵呵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
蚌埠市
|
会理县
|
邹平县
|
星子县
|
普陀区
|
施秉县
|
司法
|
阜新
|
克拉玛依市
|
吕梁市
|
崇左市
|
当阳市
|
黄平县
|
如皋市
|
高雄县
|
嘉禾县
|
保亭
|
铜鼓县
|
滕州市
|
鄂州市
|
富平县
|
古交市
|
湖州市
|
五莲县
|
忻城县
|
江口县
|
阿克苏市
|
阿拉善右旗
|
新绛县
|
奇台县
|
巨野县
|
岳普湖县
|
永兴县
|
绥化市
|
将乐县
|
辰溪县
|
白玉县
|
剑阁县
|
清涧县
|
青海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