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首只近交系克隆豬誕生記
[打印本頁]
作者:
曹錦萍
時間:
2010-3-4 11:12
標題:
首只近交系克隆豬誕生記
日前,世界上首只近交系克隆豬在云南農業大學誕生,出生時重672克。
待遇:4人24小時輪流呵護
在云南農業大學的一間簡陋屋子里,一頭母豬躺在產床上,旁邊一頭黑色的小公豬正在吃奶,它就是克隆豬。在它們的旁邊,有一個紅色的保溫箱。工作人員王永賢說,那個保溫箱就是小豬睡覺的地方。
“7∶00吃奶,7∶15睡覺,7∶40睡著,7∶52吃奶,8∶22睡覺,8∶36睡醒……”在一個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記著小豬的動態。王永賢說,從小豬誕生前的1個星期起,他和另外3名學生和工作人員就24小時守護在這里。
室內溫度要在25℃左右,克隆豬睡覺的保溫箱內溫度是30℃~32℃。24小時守護,生怕母豬翻身時壓著克隆豬。晚上兩人一組,要是有一個人睡著了還有另一人盯著。進出門都要消毒,怕兩個“活寶”被病菌感染了。這就是這只克隆豬享受的待遇。
研發:源于豬耳朵上一塊皮
第一步,從剛剛出生的版納微型豬近交系的子豬耳朵上取一塊約0.5平方厘米的皮進行細胞的原代和傳代培養。
第二步,去屠宰場采集豬卵巢,從卵巢中抽吸出卵母細胞進行體外成熟培養,培養38小時~42小時后去除卵母細胞上的卵丘細胞,找出已排出第一極體的卵母細胞,經過去核并除去第一極體,只需要細胞質,這樣,容器就準備好了。
第三步,把種子放進容器里,進行細胞融合,用電來激活融合后的細胞并進行體外培養。
第四步,提前對代孕母豬進行同期發情處理,然后把克隆胚胎移植到這頭豬的子宮里。這樣,融合后的細胞就在子宮里吸收養分并長成生命。
意義:理想的“試藥”動物
建立豬近交系的意義在哪兒呢?云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魏紅江介紹說,近交系動物遺傳背景清楚,能為實驗提供靈敏度高、特異性強和重復性好的實驗材料。研究表明,豬在解剖、生理和代謝等方面與人類十分接近,藥物代謝、器官大小和功能也基本相似,是極為理想的生物醫學實驗動物。
近交系克隆豬的另一大應用前景就是異種器官移植。科學家有望能研究出不會產生排斥反應的克隆豬,從而為人類提供源源不斷的器官。
“在生活中,我們講究雜交優勢,那為什么還要進行近交研究呢?”云南農業大學云南省版納微型豬近交重點實驗室主任曾養志教授解釋道,這好比炒菜,原料雜七雜八炒出來的菜什么味道都有;原料干凈,炒出來的菜就是原料的味道,不會有其他怪味道。
“近交會不會導致豬基因的丟失,造成基因單一呢?”曾養志說,他們存有所有豬的細胞,這樣就保存了豬的基因。“冷凍后,就算是很多年后,我們也可以照樣復活它們。”
他介紹說,實驗室現在總共存有800頭份細胞,隨時都可以拿出來,讓這些細胞生長成一只一只的豬。
背景:近親交配讓基因變純
據了解,早在1996年7月,科學家就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頭體細胞克隆動物———多利。但云南農業大學這只克隆豬和多利不一樣,它是一頭連續20代同一窩公母豬之間進行交配而生的純種小黑公豬。說白了,它上面的20代祖先都是近親結婚。
1979年,云南農業大學與西雙版納聯合開展課題研究。經過反復調查篩選,1980年2月,曾養志在一個偏僻而封閉的拉祜族寨子里考察時,了解到他們從未引入過外來豬種,也不留專用種豬。而是各戶輪流用當年母豬生的小公豬作種豬,配種完后就宰殺,來年再輪第二家。最后,他找到一家當年即由他家留種,并由兒子與母親交配生下一個多月的5頭子豬。曾養志連同母豬購回試驗站,開始了中國第一個豬的近交系選育研究。
摘自:三農在線
作者:
benniusiliao
時間:
2010-3-4 11:19
科技進步再把弱者挽救回來,把瀕臨絕跡的動物挽救回來,人們正在反其道而行之!!
只要對人有好處、有價值就要研究。。。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
五寨县
|
沙湾县
|
尖扎县
|
定襄县
|
方城县
|
台北市
|
青河县
|
安图县
|
桐城市
|
全椒县
|
来宾市
|
南安市
|
垦利县
|
长乐市
|
舒城县
|
尼勒克县
|
五原县
|
那曲县
|
尚志市
|
新宾
|
汉寿县
|
东兴市
|
观塘区
|
蓬莱市
|
弋阳县
|
双牌县
|
辽阳市
|
南平市
|
宁晋县
|
个旧市
|
怀宁县
|
博乐市
|
同仁县
|
洛宁县
|
辽阳市
|
罗江县
|
宜良县
|
锡林浩特市
|
治多县
|
宜兰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