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偽狂犬病理研究進展 [打印本頁]

    作者: 牛莫王    時間: 2010-3-4 09:44
    標題: 偽狂犬病理研究進展

    偽狂犬病(Pseudorabies, PR)或稱奧耶斯基病(Aujeszky’s disease, AD),是由皰疹病毒科、α皰疹病毒亞科中的偽狂犬病毒(PRVADV)所致的一種急性傳染病[1,18]PRV可引起多種家畜、實驗動物和野生動物發病,已證實有35種動物可被感染,包括豬、牛、綿羊、兔、狗、水貂、雪貂、狐貍、貓和大鼠等[1418]。除豬以外的其它動物感染PRV后,臨床上以發熱、奇癢和急性腦脊髓炎為特征,且具有高度致死性[218]。豬是PRV的主要宿主,成年豬一般為隱性感染,但終身帶毒和排毒,成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在本病的傳播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12]

    1
    豬偽狂犬病的流行現狀

    目前本病在世界范圍內普遍發生,已有44個國家和地區報道發生PR[7,67]。隨著規模化養豬的不斷發展和強毒株的出現,PR的發生和流行日趨嚴重,現在已成為對全球養豬業危害最大的傳染病之一,每年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4]

    在我國,劉永純(1947)首次報道了貓偽狂犬病的自然病例[7]。其后陸續報道了豬、牛、羊、犬、鹿、水貂等多種動物的偽狂犬病[17]。迄今已有21個省市報道發生了豬偽狂犬病[568916],并已先后分離到多株PRV毒株,已報道分離到的毒株有閩A、陜A、京AAKWSRYNDQ8401SY株等[2124]1996年,陳煥春等從我國某些規模化豬場大批死亡的新生仔豬的腦及內臟器官中分離并鑒定了一株PRV毒株,命名為鄂A株(EA strain of pseudorabies virus[317]。方六榮、陳煥春等(1998[25]、盤寶進(1997[10]、黃駿明(1996[6]等進行了豬偽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證明PR在我國流行相當嚴重。

    2.
    豬偽狂犬病的病理學研究現狀

    2.1
    病原及分子生物學

    PRV與人單純皰疹病毒(HSV)、傳染性牛鼻氣管炎病毒(IBRV)、禽傳染性喉氣管炎病毒(ILTV)等均屬皰疹病毒科、α皰疹病毒亞科[12]PRV145kb的線狀雙股DNA和一封閉的核衣殼組成,核衣殼外還有2層以上蛋白質囊膜[1]。囊膜中含有8種主要的糖蛋白,即gEgBgCgIgDgGgHgL[117,18,],這些糖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參與病毒進入細胞過程,參與細胞的融合,參與病毒吸附細胞過程以及參與病毒從細胞的釋放[27]PRV的毒力主要與編碼gEgCgITK(胸腺嘧啶激酶)的基因有關[1718],其中TK對毒力的影響最大[27],TK存在有利于病毒感染神經元和使病毒復制[18]。糖蛋白gBgCgD在誘導機體產生免疫反應中最為重要,這些糖蛋白的單克隆抗體可使小鼠和豬獲得保護性免疫[18,26,55]

    2.2
    不同毒株致病性的差異

    目前認為PRV只有一個血清型,但是各分離株在毒力和所致病理變化方面存在較大差異[1]

    2.2.1
    不同毒株在毒力上的差別。20世紀60年代以前,PR分離株對豬的毒力不強[7]Basinger1979)在美國分離的毒株對豬的毒力很強,但是對牛和羊的感染力甚低[53]。目前區分強毒株和弱毒株的方法是采用限制性內切酶對病毒的基因組進行酶切,經電泳比較基因圖譜。

    2.2.2
    PRV
    不同毒株所致的病理學變化的差異。強毒株可在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他臟器中增殖,因而具有很強的致病性,而一般認為,低毒力毒株具有嚴格的嗜神經性,不在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發生病理變化。這與其毒力基因的缺失及某些糖蛋白(如gⅢ)的缺失有關[60,63,64]Pol等(1991)建立了一種體外感染豬鼻粘膜的方法,比較研究了不同毒力的PRV毒株對鼻粘膜感染在病理形態上的差異[59]。張斌等(1992)比較了3PRV毒株引起仔豬病理變化的差異,發現Shope株滴鼻全部死亡,主要引起肺和小腦病變;閩A株主要引起壞死性扁桃體炎,S株主要引起肝炎和壞死性胃腸炎[28]Parker1997)用TK基因缺失疫苗接種后備母豬后,發生了輕度至中度的局灶性壞死性卵巢炎[58],這說明低毒力毒株對豬仍具有一定毒力。

    2.3
    PR
    的發病學

    2.3.1
    感染途徑
    PR
    自然感染主要經由上呼吸道發生(Gloster1982[18]Gillespie1996[45]PRV氣溶膠感染豬,發現感染豬的呼吸道癥狀及其他臨床表現與野外病例相似。通過腦內、鼻咽腔、口腔、氣管、肌肉、胃等途徑接種均可引發人工感染(Grandel,1982[18]

    PRV自然感染時,病毒最初在鼻咽部上皮和扁桃體內皮下區域復制[56,64],在人工感染時,病毒則在原發感染位置首先復制。病毒然后經淋巴循環或上皮下基底層的神經末梢向CNS擴散。PRV弱毒株和中等毒株的擴散范圍只局限于CNS,但強毒株則廣泛分布于全身,并可造成短期病毒血癥。豬在感染后通過鼻、口咽部、乳汁、排泄物和分泌物等途徑向外排毒[18],但免疫豬或康復豬感染后排毒量較未免疫豬低,排毒時間縮短[1831]

    2.3.2
    傳播途徑
    本病傳播最主要的途徑是通過呼吸道傳播,在相鄰的豬場之間和一個豬場內,PRV主要通過空氣擴散和傳播。懷孕母豬感染PRV后能發生垂直傳播。豬在自然感染后23周從鼻、口腔向外持續排毒。感染母豬可通過乳汁將病毒傳給仔豬。經陰道分泌物和精液也能引起感染[18]

    2.3.3
    PRV
    的潛伏感染
    象其它皰疹病毒一樣(如雞馬立克病毒、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PRV一旦感染就很難從機體內完全清除,從而呈現一種長期潛伏的狀態[5,]。潛伏狀態時病毒持續存在于三叉神經節和扁桃體中[40,44,62,66]。豬經野毒感染和弱毒疫苗免疫后均可導致潛伏感染。Gutekunst1979)從實驗感染7個月后的三叉神經節和扁桃體內用DNARNA雜交的方法仍能檢測到PRV的基因組[49]Macley1984)用皮質類固醇活化病毒后用常規的病毒分離及檢測方法檢測神經和淋巴組織中PRVBrown1990)采用原位雜交檢測PRV潛伏感染情況,但是這些方法檢測靈敏度不高[29]PCR技術是檢測PRV潛伏感染的較好手段,用此方法在三叉神經節和嗅球中檢出率最高(周復春等,1997[30,66]

    2.4
    臨床癥狀

    PR的臨床表現主要取決于毒株和感染量,最主要取決于感染豬的日齡[18]PRV對肺和神經組織嗜性較強,因此大多數臨床癥狀與這兩個器官系統的功能障礙有關。神經癥狀多見于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呼吸癥狀多見于育成豬和成年豬。

    仔豬經人工接種后30小時左右開始出現臨床癥狀,表現打噴嚏、咳嗽和輕微發熱,69天昏迷死亡[18]Narita等(1984)用強毒接種5日齡仔豬,接種后第2天開始出現食欲減退,發熱等癥狀,接種后第6天出現死亡[56]。張斌等(1992[28],張桂云等(1997[32]分別用強毒接種7日齡和15日齡的仔豬,接種后出現癥狀和出現死亡的時間與Narita1984)報道的結果相似。說明新生仔豬感染強毒后,潛伏期一般為48小時以內,癥狀持續時間約為7天左右。

    新生仔豬感染PRV后,首先表現發熱、咳嗽、食欲減退并可出現便秘。隨后豬只明顯萎糜,無力,不愿吮乳,有時可表現過量流涎、嘔吐。繼而表現神經癥狀,出現神經癥狀的時間一般在感染后46[28]。可先觀察到被毛震顫,繼而出現肌肉痙攣、間歇性抽搐,共濟失調,后期麻痹,臥地不起,昏迷而死。2周齡的新生仔豬的死亡率可達100%。

    成年豬感染癥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繁殖障礙[118]。懷孕母豬感染PRV后,病毒通過胎盤屏障感染胎兒,表現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其中以產死胎為主,或產下弱仔。妊娠期或空懷期母豬感染后,均能造成母豬不能正常受孕,或屢配不孕,或不發情。公豬感染后可引起生殖器官退行性變化,睪丸腫脹收縮,精液品質發生改變,甚至喪失種用能力[5]

    斷奶豬和生長肥育豬自然感染后主要出現呼吸道癥狀,臨床表現發熱、厭食、呼吸困難,偶見神經癥狀[18]。若繼發其它呼吸系統疾病,如放線桿菌性胸膜肺炎,可造成嚴重損失,因PRV可抑制肺巨嗜細胞的功能,降低豬只的抵抗力(Iglesias等,1989[51]

    2.5
    病理變化

    2.5.1眼觀病變
    新生仔豬和哺乳仔豬在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PRV時均表現明顯的眼觀病變[32,33,28,15,34,13]。仔豬可見明顯的腦膜充血水腫、腦脊液明顯增多。鼻粘膜和咽部廣泛充血,肺水腫、出血和小葉性肺炎,肺表面有時可見灰白色壞死灶(張斌等,1992;曾元根等,1996[34]。病毒最初增殖的部位可見壞死性炎病變化,Narita等(1984)對新生仔豬人工感染PRV強毒后出現了特征性的扁桃體壞死[56]。淋巴結輕度充血或周邊出血。肝和脾的漿膜面下有時見有散在的黃白色皰疹樣壞死灶(KlugeMare1976;張斌等,1992[1828]。腎臟柔軟腫脹,表面小點出血[2834]。有時鼻鏡部糜爛[341334]。由于PRV對日齡較大的豬致死性較弱,故成年豬的眼觀病變輕微。Narita1984)報道了生長豬感染PRV發生了壞死性腸炎[57]。母豬因PR流產可見輕微子宮內膜炎和壞死性胎盤炎。母豬妊娠期感染PRV,感染胎兒或新生仔豬的肝、脾可見壞死灶,肺和扁桃體有出血性壞死灶。公豬可發生陰囊炎(KlugeMare1976[54]

    2.5.2病理組織學變化

    PRV經不同途徑接種豬只所引起的病變分布有所不同。皮下接種在脊髓引起較嚴重的病變,鼻內接種時嗅球與大腦皮質病變明顯,口內接種在三叉神經和腦干發生嚴重病變[36,42]

    CNS主要表現為非化膿性腦脊髓炎和神經節炎(Baskerville1972[45,46,61],感染區域中出現以單核細胞為主的血管套和神經膠質結節,神經元灶性壞死,膠質細胞局灶性或彌漫性增生。腦膜和脊髓被膜因單核細胞浸潤而增厚[18]。張斌等(1992)發現,外周神經纖維腫脹變性,星狀神經節、半月神經節的神經元變性壞死,并在大腦、神經節的神經元、肺、扁桃體和淋巴結發現了嗜酸性核內包涵體[28]Becker1967)發現了壁內神經節細胞、星狀神經節和腹腔叢神經節細胞壞死及核破裂[18]

    淋巴結可見特性壞死和嗜中性粒細胞浸潤、淋巴成分增生和周邊出血和壞死性血管炎。扁桃體上皮細胞腫脹變性,上皮下有淋巴細胞、單核細胞浸潤[32]。脾呈壞死性炎癥[2832]。肝可見局灶性壞死。肺部可見以肺泡病變為主的出血性肺炎[32],或卡他性支氣管肺炎[13]

    2.5.3超微結構變化
    PRV
    的發育開始于細胞核內,當其進入細胞質時在核膜內裝配囊膜而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2]。病毒增殖時,由于其直接的細胞毒作用而使細胞變性壞死[56]。毒力不同的毒株在細胞間的擴散速度和裝配囊膜的方式存在差異[59]。強毒株較弱毒株的擴散速度要快。


    作者: 楊青    時間: 2010-3-4 10:41
    邊學習便賺論壇幣哦
    作者: liubing5855982    時間: 2010-3-5 08:35
    樓主資料很全啊,多謝分享。
    作者: jlycjg    時間: 2010-3-5 09:38
    樓主資料很全啊,多謝分享
    作者: xxc1963    時間: 2010-3-5 09:52
    偽狂犬現在時有發生,商品豬的免疫該如何做呢
    作者: 豬病    時間: 2010-3-26 23:45
    很好的資料,謝謝分享
    作者: 牛莫王    時間: 2010-3-27 07:07
    回復 6# 精彩2008


        商品豬即使不表現癥狀,陽性率過高也不好!最好在檢測基礎確定疫苗程序!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川县| 五指山市| 东辽县| 门头沟区| 桦南县| 凤城市| 乌什县| 自贡市| 榆林市| 乌兰察布市| 石阡县| 延长县| 嘉鱼县| 沙洋县| 海盐县| 石柱| 苍溪县| 松原市| 古蔺县| 康保县| 焦作市| 华容县| 若羌县| 喀什市| 清苑县| 黎城县| 通海县| 望都县| 青铜峡市| 黔西县| 宜兰市| 蒙山县| 晋城| 博客| 黄山市| 宁国市| 新乡县| 团风县| 信宜市| 金阳县|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