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高熱病的最佳治療方案
[打印本頁]
作者:
芳哥
時間:
2010-2-7 19:03
標題:
豬高熱病的最佳治療方案
豬“高熱病”是一種以高熱、傳染迅速、食欲不振甚至廢絕、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為主要特征的烈性傳染病,主要由高致病性藍耳病病毒變異株引起,繼發或新發感染豬瘟、圓環病毒2型、偽狂犬病等,由于該病發病急、死亡率高、傳播速度快,所以防治難度特別大,一旦發生,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尤其是免疫程序、免疫質量達不到要求且飼養管理水平較低的中小型豬場與散養戶。
1 流行特點
1.1 流行區域廣 此病起源于高溫的南方,后傳播至北方,與氣溫的高低無必然聯系,病程4~20天左右,死亡率高。
1.2 以粗放為主 主要在飼養管理(如飼料霉變、防暑降溫等)和衛生條件較差的散養戶和中、小型養豬場多發,未建立規范的免疫程序和保健程序的豬場發病尤為明顯,管理水平高,防疫保健意識強的規模化豬場發病率較低。
1.3 發病率高 不同日齡,不同品種的豬都可能發生,母豬、中大豬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日齡越小發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生長豬群的發病率可達75%~85%,病死率在35%~55%之間,甚至高達90%以上。
1.4 治愈率低 發病后的治療和控制效果差,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特別是亂用藥的豬場死亡率更高,注射給藥往往造成應激反應比較強烈,加速死亡。
2 臨床癥狀
豬高熱病的臨床癥狀呈多樣性,在不同地區和豬群中的表現不完全一致,根據以往的現場調查和診治,主要的癥狀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豬群突然發病,體溫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采食量明顯下降,或食欲廢絕。結膜潮紅,后期可見結膜炎,部分病豬眼瞼水腫,眼部分泌物增多,有些豬有淚斑,發病初期若使用抗生素和退熱藥物治療,可見體溫下降和癥狀緩解,但是數小時后又反彈,高熱稽留,直至臨死前體溫下降。
2.2 發病初期患豬皮膚發紅,隨著病情發展耳部、臀部腹下多處皮膚出現明顯紫紅色斑塊和出血點,有些豬毛孔有鐵銹色滲血點(特別是在脊背部)。病程稍長的病豬全身蒼白,出現貧血現象,被毛粗亂。
2.3 呼吸道癥狀明顯,部分豬打噴嚏和流鼻涕,后期流膿涕(但有些豬群并未見到噴嚏和流涕的癥狀)。隨著病程的發展,病豬出現咳嗽和呼吸困,難腹部快速起伏現象。
2.4 病豬糞便惡臭,部分豬只可見糞便干結呈球狀,也有部分豬拉稀,或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病豬尿少而黃,顏色加深,小母豬陰戶紅腫,有的豬有嘔吐現象。
2.5 不同豬群的病程長短不一,短的2~3天死亡,長的達到10~21天甚至更長,部分病豬后肢麻痹不能站立,臨死前的病豬出現昏迷癥狀,角弓反張和劃水樣神經癥狀,最后全身抽搐而死。
2.6 母豬出現高溫、厭食、便秘,部分母豬在懷孕期間出現流產、產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產后無乳、不發情、假發情和屢配不孕。公豬出現性欲降低、死精和無精。
3 病理變化
3.1 心包積液,心臟表面有出血點,如有副豬嗜血桿菌感染,則心包被一層黃色被膜包被,如有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感染,則出現肺漿膜與胸膜或心包纖維粘連。
3.2 肺部出現水腫,呈出血性彌漫性肺炎,肺間質水腫增寬,肺變硬、腫脹、呈不能收縮的橡皮肺。如有支原體感染肺尖葉、心葉、膈葉,中間葉呈肉松或蝦肉樣病變;如有放線桿菌和巴氏桿菌感染則肺呈紫色、斑馬狀褐色大理石樣變化,氣管內充滿泡沫或粘液,肺門淋巴結腫大出血明顯。
3.3 肝腫脹,有出血斑點,質變脆,肝表面有壞死灶或白斑,個別豬肝臟與胸膈膜粘連,膽囊腫大或萎縮,膽汁呈渣狀。
3.4 部分豬胃底黏膜出血、潰瘍,小腸黏膜出血,少數豬的回盲口有潰瘍,部分病豬喉頭出血。
3.5 部分豬脾臟腫大,邊緣有梗死或呈鋸齒狀,有些質地變脆。
3.6 病死豬腎臟腫大,甚至外觀呈麻雀蛋顏色或表面有出血點和出血斑點,有些變形凹凸不平,被膜粘連不易撕開,切開皮質和髓質有出血點,膀胱有些有出血點、血斑和沉積藥物存在。
3.7 淋巴結廣泛腫大,特別是腹股溝淋巴結和肺門淋巴結尤為明顯。
3.8 多發性漿液纖維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腹腔內有大量黃色積液和纖維性滲出物。
3.9 病豬有神經癥狀的,解剖發現腦膜充血,顱腔內積液明顯。
4 預防措施
本病混合感染嚴重,因此目前采取的主要對策是實行全進全出制,加強飼養管理,免疫預防,消毒和藥物防治等綜合防控措施,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同時豬場在引種過程中要嚴格檢疫,避免從不同地方引進混雜的豬群。
4.1 加強飼養管理
4.1.1 盡量開窗通風,或者安裝排風扇,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4.1.2 安裝遮陽網,避免陽光直接照射豬欄,減少熱應激。
4.1.3 降低飼養密度,避免豬舍過度擁擠。
4.1.4 通風不好的豬舍盡量用掃帚清掃豬欄,應避免用水清洗豬欄,以免因高溫產生蒸氣,形成高溫的環境,更容易誘發疾病。
4.1.5 提高飼料營養,避免因高溫引起采食量下降而異致營養攝入不足,引起機體抗病能力下降,容易誘發或繼發各種疾病。
4.1.6 在每1000千克飼料中加入2千克抗病應激散(中草藥可緩解各種應激,尤其是對熱應激效果明顯),可在高溫時長期添加而無毒副作用。
4.2 做好疫苗的免疫注射、提高豬群的免疫力
重點做好豬瘟、偽狂犬、藍耳病等疫苗和鏈球菌、氣喘病等菌苗的接種,堅持做到一頭豬一個針頭,一頭不漏。
4.3 適時做好藥物保健,使豬長期處于健康狀態
4.3.1 已發過高熱病的豬場留下很多后遺癥,主要表現為仔豬斷奶前后出現,諸如發熱、呼吸困難、耳朵或者臀部皮膚發紅發紫的現象。可在仔豬斷奶后采用以下方案進行保健:每500千克飼料中加入混佳靈500克+易好散1000克+圓藍康散500克,連用7~10天,或者用復方氟苯黃芪500克,連用7~10天。
4.3.2 未發過高熱病的豬場受威脅的可能性很大,可用以下方案進行保健:每500千克飼料加入滅弓盡500克+附康500克+奇特200克+圓蘭康散500克+抗病應激散1千克。連用7~10天,或者用鏈弓盡500克+力諾散500克+復方氟苯黃芪500克,連用7~10天。
4.3.3 母豬、仔豬在高熱病威脅下的保健方案:
4.3.3.1 母豬保健,產前一周至產后一周,每噸飼料中添加易好散1千克+乳抗-120散0.5千克,產仔當天注射頭孢旺或長效抗菌劑10~15毫升,產仔第3天用凈宮促孕液20毫升加生理鹽水80毫升,混合后沖洗子宮。
4.3.3.2 仔豬保健:仔豬3日齡、7日齡、21日齡每頭分別注射頭孢旺或長效抗菌劑0.5毫升、0.5毫升、1毫升;仔豬3日齡、10日齡每頭分別注射血鐵濃1毫升;斷奶前一周至斷奶后一周每250千克飼料中添加復方氟苯黃芪0.5千克+抗病應激散1千克。
4.4 加強消毒,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及車輛進入豬場
可用模范碘按1:500倍稀釋,全場帶豬噴霧消毒,保持每周2~3次,進出豬場必須更換衣服和鞋子,同時注意消毒,尤其是要注意豬購車輛和人員的消毒。
4.5 杜絕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在高熱病中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議盡量選用好的飼料原料,同時在每1000千克飼料中加霉去寶2千克(霉去寶不僅有吸毒作用,更具有解毒作用,可有效地預防霉菌毒素對豬群的危害,并可修復毒素對器官造成的已有損傷)。
4.6 定期做好驅蟲工作,每三個月全場驅蟲一次、用伊維克按每1000千克飼料添加0.33千克,連用7~10天,可有效提高飼料報酬和避免因寄生蟲引起的機體抗病力下降。
5 治療措施
5.1 常規措施
5.1.1 加強消毒,發病期間每天用模范碘消毒液按1:250倍稀釋帶豬徹底消毒1~2次,并將病豬隔離治療或淘汰。
5.1.2 提高機體免疫力,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葡萄糖和水溶性阿莫西林,飼料中添加抗病應激散,強力清瘟敗毒散和精氨酸。
5.2 應急措施
5.2.1 對出現體溫升高,皮膚潮紅,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的豬群。
5.2.1.1 肌肉注射,普治0.2毫升/千克+全能注射液0.2毫升/千克,分別注射,每天一次,連用3~5天。
5.2.1.2 飼料加藥:每1000千克飼料中添加福爾芬(或天氟)0.5千克+附康散(或力諾散)1千克連用7~10天。
5.2.2 對出現體溫升高,皮膚發紫,腹式呼吸明顯,后肢無力等癥狀的豬群用藥:
5.2.2.1 肌肉注射:普治0.2毫升/千克+嗜血康0.2毫升/千克+圓藍康0.2毫升/千克,普治和和嗜血康混合肌注,圓藍康單獨注射,每天一次,連用3~5天。
5.2.2.2 飼料給藥:每1000千克飼料中添加易好2千克+混佳靈1千克 +圓藍康0.5千克,連用7~11天。
5.2.3 對出現體溫升高、厭食、耳朵增厚或脫皮、皮膚潮紅發紫、便秘、異食、尿液顏色變深呈茶褐色等癥狀的豬群用藥。
5.2.3.1 肌肉注射:百病消注射器液0.2毫升/千克+全能0.2毫升/千克,分別注射,每日一次,連用3~6天。
5.2.3.2 飼料加藥;每1000千克飼料中添加百病消散(或鏈弓盡)1千克+附康散(或力諾散)1千克,連用7~11天。
5.2.4 對出現體溫升高,耳稍發紫、流鼻涕、呈犬坐姿勢張嘴喘氣、喜伏臥不愿站立、糞便干燥帶白色黏膜等癥狀的豬群用藥:
5.2.4.1 肌肉注射:冠軍0.2毫升/千克+頭孢旺0.2毫升/千克,分別注射,每日一次,連用3~6天。
5.2.4.2 飼料加藥:每噸飼料中添加奇特散0.5千克+福爾芬散0.5千克,連用7~11天。
5.2.5 對出現厭食、被毛粗糙、咳嗽、有淚斑、小母豬陰戶紅腫,小公豬乳腺發育相互吸吮,頑固性拉稀等癥狀的豬群用藥:
5.2.5.1 肌肉注射:普治0.2毫升/千克+圓藍康0.2毫升/千克+Vc0.1毫升/千克,普治單獨注射,圓藍康和Vc混合注射,每日一次,連用3~6天。
5.2.5.2 飼料加藥:每1000千克飼料中添加霉去寶3千克+混佳靈1千克+葡萄糖4千克,連用7~11天(霉去寶先加入攪拌,隔30分鐘再加入混佳靈和葡萄糖)。
5.2.6 對出現漸進性消瘦,皮膚粗糙或出現紅色突起等癥狀的豬群用藥:
5.2.6.1 肌肉注射:用圓藍康0.2毫升/千克+頭孢旺0.2毫升/千克,分別注射,一天一次,連用3~6天。
5.2.6.2 飼料加藥:每1000千克飼料添加圓藍天康0.5千克+伊維克0.4千克+易好散2千克,連用7~11天。
6 討論
高熱病的流行是由多種病毒、細菌、支原體或寄生蟲的混合感染以及其它多病因(如:霉菌毒素中毒、熱應激等)的共同作用引起的烈性傳染病。
6.1 長期以來,受生豬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很多養殖戶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了平時的防疫,加上氣溫上升,不少養殖戶的圈舍,養殖環境簡陋,多種應激因素使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萌生,藍耳病的感染無疑會使得豬免疫力大幅下降,緊接著的豬瘟、副豬嗜血桿菌、鏈球菌、附紅細胞體,傳染性胸膜肺炎等乘虛而入。
6.2 從疫病流行情況來看,主要是以各種病的原發或繼發感染為特征,豬瘟和一些細菌病是以引起發病豬死亡的主要原因,很多豬場采取了緊急接種豬瘟脾淋苗的措施,不但沒起到較好的療效,有的反而使豬群發熱,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可能是藍耳病和豬圓環病毒的感染,使豬體免疫器官受損,機體抵抗力下降,甚至連接種豬瘟苗也能引起體溫升高反應,甚至造成大批豬只死亡。
6.3 夏季高溫和潮濕環境中飼料較容易發生霉變,而導致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能使畜禽產生免疫抑制,引起豬群免疫失敗,豬只攝入霉菌毒素后,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使豬只注射疫苗后抗體水平仍然較低,起不到應有的保護作用,而目前豬場使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劑大部分只能吸附黃曲霉毒素,而對玉米霉烯酮、T-2毒素、赭曲霉毒素、煙曲霉毒素的吸收效果差,因而一些豬場雖然已用了霉菌毒素吸附劑、仍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6.4 監管不力:病死豬的流通和對環境污染是造成該病快速傳播的重要原因
作者:
email123
時間:
2010-2-7 19:58
謝謝提供!!!
作者:
asw
時間:
2010-2-7 20:22
藥品如注明廠家或主要成分就更好了。
作者:
zwl002
時間:
2010-7-6 09:31
寫的很好,就是把藥成分寫出來就更好了
作者:
qyhcuicui
時間:
2010-7-6 17:43
高熱病盡量少打針
作者:
th4162535
時間:
2010-7-7 22:27
看來樓喜歡用民星的藥。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
开封市
|
巴彦淖尔市
|
中山市
|
淮安市
|
新干县
|
蓬溪县
|
正蓝旗
|
运城市
|
新干县
|
宁晋县
|
武义县
|
红桥区
|
拉萨市
|
华坪县
|
涟水县
|
东山县
|
壤塘县
|
扎兰屯市
|
西和县
|
莒南县
|
广饶县
|
灵石县
|
仙游县
|
偃师市
|
天气
|
临漳县
|
攀枝花市
|
龙山县
|
朝阳县
|
阿图什市
|
镇原县
|
准格尔旗
|
辰溪县
|
察隅县
|
遵义县
|
申扎县
|
嘉善县
|
孟津县
|
浦江县
|
两当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