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取代魚粉是中國養殖業最關鍵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yulee    時間: 2010-2-2 13:27
    標題: 取代魚粉是中國養殖業最關鍵技術

    麥康森:取代魚粉是中國養殖業最關鍵技術


    作者:謝雪琴     來源于水產前沿

    麥康森:
        廣東化州人。
        1985年畢業于青島海洋大學,獲農學碩士學位。
        1990年赴愛爾蘭國立大學學習,1995年獲愛爾蘭國立大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博士學位后回國任職于中國海洋大學,當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一年后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1998年成為當時中國海洋大學最年輕的副校長。
        長期從事水生生物營養與飼料學研究。主持制定了鮑魚配合飼料的農業行業標準;是我國第一部高校教材《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的主要參編者。
    現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水產養殖學科特聘教授,是“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早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前,麥康森就曾在國內一次水產學會上直言國內的水產和畜禽飼料包括奶粉都存在添加三聚氰胺行為。
        2009年12月2日,麥康森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作為今年的新晉院士,麥康森的生活一下被年底大大小小的會議塞得滿滿的,經常是剛剛做完一個報告,馬上又要匆匆趕往另外一個會場。
        加班也就成了常事。2009年12月9日,為了修改第二天的“鲆鰈類飼料及養殖新技術現場示范培訓會”報告,他工作至凌晨五點,上午做報告時,仍是侃侃而談,看不出絲毫的倦意。有人因此感慨道,“當院士也不容易。”
        1995年,獲得愛爾蘭國立大學水產博士學位后的麥康森謝絕導師的挽留毅然回國,主攻水生生物營養與飼料學。他是人工配合飼料的積極倡導者,“人工配合飼料完全可以滿足中國養殖業的需求。如果不用鮮雜魚來養魚的話,每年中國可以多生產80萬噸魚粉,占我國現在進口魚粉的2/3以上,比用鮮雜魚養魚做出的貢獻要大得多”。
        他為普通大眾所知,則是因為他是中國指出三聚氰胺的第一人。在2007年國內的一次水產學會上,他直言國內的水產和畜禽飼料包括奶粉都存在添加三聚氰胺行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他也因此被譽為是一位有良心的科學家。
        2009年12月2日,他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也因此具有了非常的意義。
        當院士并不是他的目標,“如果是以當院士為目標的話,那我現在就可以不做了”。在他看來,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學術研究已經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我為我的興趣沒有壓力的工作,我的工作又是對社會、對大眾是有益的,我認為這太好了,這是很幸福的”。
    人工配合飼料完全可取代鮮雜魚
        FAM:您是鲆鰈類產業技術體系健康養殖與綜合研究室主任,能否介紹一下大菱鲆養殖用飼料的現狀?
        麥康森:在鲆鰈類產業體系成立的時候我們對大菱鲆養殖用飼料使用情況做過大量的調研,現在大菱鲆養殖使用的主要飼料有三種。使用最多的還是傳統的冰鮮雜魚,葫蘆島地區主要使用的是玉筋魚(俗稱鋼條魚);第二種就是養殖戶自己配的飼料;第三種是商品人工配合飼料。
        養殖戶現在對大菱鲆飼料問題很頭痛。隨著大菱鲆養殖規模的增加和漁業資源日益枯竭,鋼條魚的數量開始供不應求,從1.8元/斤漲到2.5元/斤,現在在向3元/斤逼近,而且鮮雜魚的飼料轉化率很低,容易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按照我們對渤海灣40多家養殖企業的調查結果,需要用4-6斤鮮雜魚才能養出1斤大菱鲆。還有就是冰鮮雜魚沒有經過加熱等其它處理方法殺滅病原,是養殖場發生病害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自配料的原料種類由養殖戶自己決定,基本上是有什么就用什么,營養和質量都無法得到保證,而且同樣存在潛在病原問題,在陰天下雨或者夏天容易變質,自配料顆粒在水中不穩定,極容易敗壞和污染水質,也不是養殖業的一個發展方向。
        所以國家鲆鰈類產業技術體系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實現完全使用人工配合飼料的工廠化養殖大菱鲆,保證可持續發展。用5斤餌料魚生產1斤養殖魚,絕對是不可持續的!用少于1斤魚的魚去養一斤魚,海洋漁業資源才是可持續的,所以如何用更少的魚去換更多的魚,這是我們營養與飼料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
        體系的鲆鰈類飼料研究工作由中國海洋大學和黃海水產研究所共同承擔,現在已經向研究和開發鲆鰈類專用配合飼料的方向努力,并由青島七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來實現產業化生產和推廣。
        FAM:體系研發的大菱鲆專用配合飼料在葫蘆島地區試驗的結果如何?
        麥康森:我們開發大菱鲆專用配合飼料的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不能依賴進口,中國水產養殖的產量占世界總量的70%,而我們的飼料依然要進口,這讓我們做飼料的人感到羞愧,并且研發出的飼料要找目前最好的飼料做對照,如果我們的飼料比它更好,或者和它一樣但是價格更便宜,那大菱鲆專用配合飼料國產化就有可能了。
    我們體系開發的鲆鰈類專用配合飼料已經在環渤海養殖區進行了廣泛的生產規模對比試驗。這次在葫蘆島地區,選取了比較3種有代表性的市售大菱鲆商業飼料:亞洲某知名品牌飼料、歐洲某知名品牌飼料和體系自己研發的七好飼料,在葫蘆島興城市曹莊鎮朱家村的一個試驗場,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嚴格的養殖效果對比,時間從2009年8月12號的到2009年的12月9日共120天。試驗過程中魚未發生疾病,成活率是100%,在投喂三種飼料后,魚的攝食狀態都很好,池水的清晰程度差不多,所以結果還是比較可靠的,能夠反映出飼料質量的好壞。
        最終的對比結果是:與亞洲某知名品牌飼料相比較,使用國產七好飼料的大菱鲆增重率、飼料系數、日攝食率差異不顯著,但七好飼料價格較低,養1斤魚的飼料成本降低了30-40%,這表明七好飼料和亞洲某知名品牌飼料的生長性能相當,但七好飼料的養殖經濟效益更高;與歐洲某知名品牌飼料相比較,七好飼料與之價格相當,但使用七好飼料的大菱鲆增重率顯著升高,飼料系數顯著降低,養1斤魚的飼料成本降低10-20%,性價比更高。這表明,體系研發的大菱鲆飼料是成功的。
        FAM:葫蘆島地區海水資源這幾年逐漸短缺,平均每天換水1-2次,養殖戶普遍反映使用配合飼料比用冰鮮雜魚更容易使水質變渾?
        麥康森:水清并不代表水體氮、磷含量低,我們曾對投喂配合飼料和冰鮮雜魚對水環境中的氮、磷排泄率做過統計,以七好飼料為例,同樣生產1噸大菱鲆,投喂鮮雜魚排泄磷27kg,排泄氮120kg;投喂七好配合飼料僅排泄磷17.2kg,排泄氮66kg。
        所以水渾并不表示水體氮、磷含量高,但渾水表明水體懸浮物較多,會影響魚的攝食,鲆鰈類產業技術體系的倪琦老師正在進行循環水處理系統的研究,這個系統可以把懸浮物去掉,去掉懸浮物后的水要比用鮮雜魚更為干凈。
        我之所以做這樣一個對比,是希望養殖戶認識到人工配合飼料一樣能夠養好魚,對蝦養殖一開始也是用鮮雜魚,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實現了100%飼料養殖。我們國家現在每年消耗的鮮雜魚大概在400萬噸,照這樣下去很快就會面臨更嚴重的漁業資源枯竭的問題。
        所以我們一定要往人工配合飼料這個方向發展,但這也需要養殖戶的配合,樹立人工配合飼料一樣能夠養好魚的觀念,而且認識到成本更低,更有利于養殖業的持續發展。
    用植物蛋白來替代魚粉
        FAM:當前魚粉等飼料原料短缺,價格不斷上漲,我國水產養殖業面臨著很大壓力,您覺得該如何應對?
        麥康森:魚粉短缺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但中國是水產養殖大國,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更缺乏像魚粉這樣的優質蛋白源,面臨的問題也更嚴峻,我們必須要體會到中國解決這個問題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要做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還沒有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加快研究如何在魚粉短缺的情況下振興養殖業,我想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課題。
        事實證明,魚粉的短缺也推動了飼料研究的進展。我給你舉一個例子,在2000年,我們國家的魚粉使用量是200萬噸;2008年,我們只用了120萬噸魚粉,但是我們的水產和畜禽產量依然增加了45%。也就是說魚粉的短缺對我們養殖業發展的限制并沒有預期的那么嚴重,原因就在于我們的飼料研發水平、養殖動物對低魚粉飼料的適應和利用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所以一定的壓力反而有利于我們加快這方面的研究。
        我認為,取代魚粉的技術是中國養殖業的一個最關鍵技術。我們需要集中精力去研究,用較少的魚粉,甚至完全不用魚粉來養魚,養肉食性魚類,我認為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我們也在向這個方向努力。
        FAM:要用什么來取代魚粉,您的思路是什么?
        麥康森:我的思路是用植物蛋白來替代魚粉。但用植物蛋白來替代魚粉也有它的缺陷:一個是植物蛋白的氨基酸不平衡;另外一個就是植物蛋白源比如大豆、菜籽粕、棉籽粕等里面有多種營養拮抗因子,并且有一些含量非常高,這些營養拮抗因子會使飼料的效率下降。
        FAM: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麥康森:單靠營養學家是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必須與育種專家一塊來解決。我想,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通過遺傳育種來降低植物蛋白源里面的營養拮抗因子的含量;另外用育種的辦法,選育出一些具有分解營養拮抗因子能力的養殖動物。這些都超出水產動物營養學科本身的范圍,要發揮交叉學科的優勢來解決。目前世界上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多,我們要把它作為一個長期的科技計劃來實現。
        FAM:植物蛋白會不會影響養殖動物的品質?
        麥康森: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在成功取代魚粉后,我們會對植物蛋白的安全性還有它對養殖動物品質風味的影響進行進一步評估。
        FAM:如果單就動物性蛋白來講,有沒有一些魚粉的替代品呢,比如說蠅蛆等?
        麥康森:選擇其它的動物蛋白來解決魚粉短缺的問題也是一個方向,但是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用于生產動物蛋白的農副產品原料比如骨頭、雞爪、雞腸、雞血、豬血等都是用來做食物的。你提到蠅蛆、蚯蚓或者微生物蛋白我想是可以,但是目前為止,因為產量有限,無論蠅蛆、蚯蚓或者微生物蛋白,都未能成為飼料工業的主要蛋白源。
        而且這些動物蛋白源也存在和植物蛋白源一樣的問題,如氨基酸不平衡、動物性營養拮抗因子等,微生物發酵時可能產生一些有害物質,這些也需要我們去解決。
    集約化、離岸化發展水產
        FAM:您多次強調中國的水產養殖業要向集約化、離岸化發展,這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麥康森: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土地資源有限,投入產出比越高的產業占有土地資源的機會就越大。水產屬于農業,是免稅的,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貢獻不大,投入產出比可能也不如工業,地方政府的導向自然會偏向工業或者沿海旅游運輸等。所以現在的養殖領域特別是沿海地區在將來都可能被其他產業所爭奪。
        在這種情況下,隨著中國的經濟繼續高速增長,水產養殖業要發展,就必須有效利用土地,集約化生產,提高單位水體的產量。離岸化發展的一個好處是水體能夠自然凈化養殖過程中的排出物,近海養殖容易造成局部水體污染。
        FAM:水產養殖業在整個農業中的地位還不是很高。
        麥康森:就中國老百姓的生活習慣來說,主要糧食作物、肉類、蛋類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是說日常生活中不能沒有糧食不能沒有肉。水產雖然也屬于食品的消費范圍,并不是必須的,所以無論是從需求還是從經濟總量來說,水產的位置相對于大農業都要次要一些。
        但這并不是說政府不重視水產,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水產養殖產量從200多萬噸增長到近4000萬噸,增長了近20倍,水產品的市場得到了極大地豐富,其它大農業都沒有這樣的發展速度。
        FAM:要達到集約化、離岸化需要多長時間?目前我國的水產養殖業還多是散養、小戶養殖。
        麥康森:我們無法預測它需要多長時間來完成,因為中國的地區差異很大,經濟發展速度也不同。經濟發展越快,必然對土地資源的利用越迫切,過程完成的越快。如果中國經濟一直按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等,這個過程很快就會完成,但是內陸地區的水產養殖可能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發展到這一步。
        FAM:集約化、離岸化養殖必然對飼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戰,您覺得我國的飼料研發水平是否能滿足這個要求?
        麥康森:我個人認為中國的飼料研發水平不是不能滿足集約化、離岸化生產的需求,而是我們現在整體的養殖水平還沒有給飼料業足夠的壓力和需求。
        現在中國的水產養殖還在大量使用鮮雜魚,導致人工配合飼料普及程度不高。使用鮮雜魚的生長速度也許要比人工配合飼料要快一點,但如果全面評估的話,使用鮮雜魚的成本并不比人工配合飼料低,對環境的污染也非常嚴重。中國如果不用鮮雜魚來養魚的話,每年我們可以多生產80萬噸魚粉,占我國現在進口魚粉的2/3以上,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比用鮮雜魚養魚做出的貢獻要大得多,更有利于環境的可持續利用。
        所以水產養殖業現在缺乏的不是生長速度,也不是集約化水產養殖的飼料技術——如果中國實現強有力的立法禁止鮮雜魚的使用,人工配合飼料完全可以滿足養殖需要;我們缺乏的是質量和安全意識,缺乏的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現在一些養殖戶還在采用傳統的養殖方式和管理理念,部分職能管理部門的意識可能也沒有轉變過來,這才是我們目前的問題。
    當院士不是目標
        FAM:您是指出國內的水產和畜禽飼料包括奶粉都存在添加三聚氰胺行為的第一人,后來三聚氰胺事件愈演愈烈,您是否也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
        麥康森:我覺得作為一個科學工作者,應該具有科學家的精神和科學家的良知。從這兩方面來說,我不應該承受壓力。
        但要說一點壓力也沒有也不可能,在三聚氰胺事件出現后的一年多時間,我拒絕了媒體對我的一切采訪,原因就是怕誤導。我擔心的是由于消費者認識不夠對事件產生誤解和媒體過度的夸大從而給整個產業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但這種壓力不是害怕,從科學家的精神和良知出發,我沒有任何壓力,我們應該為中國的食品安全大聲疾呼,想想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我們有多少孩子受害,尤其在三鹿破產后,我們的孩子還得不到應有的補償。所以我應該告訴老百姓真相,應該為我敢說真話而感到自豪。
        FAM:您是什么時候知道自己當選為院士的?
        麥康森:院士的最終評選結果是2009年12月2日下午2點在網上公布的,但我并不是第一個知道的。是一家審過我稿子的刊物的主編,他知道我是院士候選人,在兩點半左右發短信告訴我的。
        FAM:您這次當選院士,應該也是大家對您說真話的認可。  
        麥康森:(笑)當院士跟這件事情沒有直接的聯系。當院士不是我的目標,如果是這樣,我現在就可以不做了。一個科學工作者不應該是一個投資者,科學工作者應該有他的科學精神,有他所喜歡的東西。
    FAM:從留學博士到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再到現在的長江學者,您做了很多次選擇,您的選擇標準是什么?
    麥康森:其實選擇標準或者價值觀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每個人都各不相同。我辭掉副校長的職位去做長江學者,雖然有很多人給予很高的評價,但并不是人人都想學(笑)。但不管怎樣,關于幸福的標準,我認為有一點是不變的:你的工作首先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我為我的興趣沒有壓力的工作,我的工作又是對社會、對大眾是有益的,我認為這太好了,這是很幸福的。


    作者: liamou    時間: 2010-2-2 13:30
    麥院士加油!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10-2-2 13:32
    問題是現在還沒有誰能夠真正做到取代魚粉啊
    作者: guoshengli2006    時間: 2010-2-2 13:38
    想法不錯,可是要真正實現恐怕不易啊
    作者: 996058716    時間: 2010-2-2 13:45
    魚粉被替代是早晚的事,不然海洋里的魚遲早會被捕撈干凈
    作者: yulee    時間: 2010-2-2 13:46
    正是因為不容易,才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
    認準目標才能成功。
    作者: liukai721026    時間: 2010-2-2 14:21
    希望能夠早日為廣大養殖戶造福。
    作者: jiangbao7    時間: 2010-2-2 14:50
    :hehe:大家向著目標努力了
    作者: xiaoxin007    時間: 2010-2-2 21:18
    最終的對比結果是:與亞洲某知名品牌飼料相比較,使用國產七好飼料的大菱鲆增重率、飼料系數、日攝食率差異不顯著,但七好飼料價格較低,養1斤魚的飼料成本降低了30-40%,這表明七好飼料和亞洲某知名品牌飼料的生長性能相當,但七好飼料的養殖經濟效益更高;與歐洲某知名品牌飼料相比較,七好飼料與之價格相當,但使用七好飼料的大菱鲆增重率顯著升高,飼料系數顯著降低,養1斤魚的飼料成本降低10-20%,性價比更高。這表明,體系研發的大菱鲆飼料是成功的。
    =================
    持懷疑態度。這么容易被超越。。。。
    作者: k54108    時間: 2010-2-2 23:24
    期待中,魚粉的價格漲得都快用不起了,目前只能降低用量。
    作者: xingxing911    時間: 2010-2-4 08:56
    能把魚粉替代了,配方成本大大降低了
    作者: 我稀里糊涂    時間: 2010-2-5 22:36
    我個人認為在相當長的事件內,魚粉是不可替代的。對于魚類來說,除了吸收好外,還有一些未知促生長因子是其它原料中所沒有的。所以目前任何其它原料都無法起到魚粉的作用。
    作者: xiaoxin007    時間: 2010-2-7 11:30
    做技術,不是政治口號,五毛,憤青,YY精神。實踐檢驗一切真理。
    作者: mwzhang886    時間: 2010-2-7 20:15
    明明是研發,為何總說是取代呢,魚粉是一種飼料原料,既然存在,它就有使用的價值與性價比的問題
    作者: inft_kua    時間: 2010-2-7 20:33
    方向很明確,道路很曲折,都那么多年了,魚粉的地位一直動不了。。
    作者: s0311319    時間: 2010-2-8 08:47
    好的國產魚粉確實不比進口的差的啊 想買好的太難了
    作者: xrkaz_001    時間: 2010-2-8 09:13
    還是發明永動機吧,那個成本更低。o(∩_∩)o...哈哈
    電視發明那么多年了也沒代替電影,為什么呢???????
    作者: guoshengli2006    時間: 2010-2-8 09:25
    這項工作可不容易啊
    作者: 彭東東    時間: 2010-3-6 00:33
    為你加油!
    作者: 曉魚兒    時間: 2010-3-6 13:32
    取代魚粉研究是個方向,
    這里有沒有無魚粉配方的朋友,出來交流一下,我們很需要!
    作者: yihaiqiu520    時間: 2010-3-6 14:05
    取代魚粉是中國養殖業最關鍵技術。
    完全取代魚粉目前可能有困難,我們可以立足于減少魚粉的用量,該用的盡量少用,可用可不用的不用,這樣我們就可擺脫對魚粉的依賴。
    作者: dyz    時間: 2010-3-6 18:46

    商品名稱:魚粉絕佳替代品---蛋清蛋白
    價格: RMB6,000.00
    立即購買:http://maile.xumuren.com/index.php?app=goods&id=59
    作者: maojinbao    時間: 2010-3-9 13:07
    水產技術人員還要好好努力啊
    作者: 4531883    時間: 2010-3-9 14:46
    頂麥老師,頂中國水產,頂中國人民!

    [ts]4531883 于 2010-3-9 14:46 補充以下內容[/ts]

    頂麥老師,頂中國水產,頂中國人民!
    作者: zjying    時間: 2010-3-9 15:25
    我為我的興趣沒有壓力的工作,我的工作又是對社會、對大眾是有益的,我認為這太好了,這是很幸福的。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哈哈。。。。。。。。。。
    作者: chintien    時間: 2010-3-11 16:47
    本帖最后由 chintien 于 2010-3-11 16:49 編輯

    魚粉不可能被取代,
    我們只能接受越來越高的餌料系數,
    現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讓餌料系數別攀升的那么快.


    魚還是照常養阿,只是長的沒以前那么快水產還是可以持續發展的..


    作者: clking611    時間: 2010-3-16 14:22
    我曾看過麥院士一眼,非常嚴肅,嚴厲,麥老師是好樣的!踏實的
    作者: zwbio    時間: 2010-3-17 16:40
    用魚粉來養魚,似乎有點劃不來。用植物蛋白轉化成動物蛋白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發酵豆粕或發酵蛋白也許是一條不錯的路。
    作者: jiakang    時間: 2010-3-20 13:47
    魚粉替代很早就提出來了,麥老師的思路想法也很完善,但是道路還是曲折的。。。。
    作者: jiangsuanyou    時間: 2010-3-24 08:29
    最好的辦法是減少人口,減少污染。
    作者: xxw10086    時間: 2010-3-26 18:20
    很好,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飼料就好做多了,尤其是水產料
    作者: lijiepascal    時間: 2010-3-26 19:40
    這么多年也沒有攻克的難關
    作者: liu20021478    時間: 2010-4-12 11:35
    魚粉替代很早就提出來的了   能找出一種像魚粉一樣好的原料談何容易
    作者: 高通良    時間: 2010-4-16 21:10
    替代魚粉是為了降低飼料成本,而用其他的飼料原料替代了魚粉,是否飼料的營養價或養殖場的經濟效益有如何呢?替代魚粉的主要目地是使飼料廠,做的飼料更好,養殖場的經濟效益更好。我們可以通過華達VBC公司小肽優化配方技術,優化一下飼料配方。即將低成本、有提高飼料中的營養價值充分利用,生物活性小肽在提高動物生產性能,和動物的防病抗病的能力效果很好,小肽是用氨基酸、微量元素、抗生素不可取代的添加物,二十一世紀,將是小肽世紀。生物活性小肽“維他快”1公斤替代飼料中的進口魚粉6公斤,不足部分由植物蛋白質所替代,查詢點擊全球肽網、小肽專家、或維他快,河北、手機13833737625
    作者: 業務小兵    時間: 2010-4-16 21:13
    無魚粉蛋雞料效果也不錯啊
    作者: lyd    時間: 2010-4-20 10:04
    短時間是不可能完全替代魚粉的!只是降低用量和有選擇的使用!!
    作者: adoujun    時間: 2010-4-20 17:52
    關于取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完全取代,二是部分取代;對于不同的品種,對魚粉的依賴度是不一樣的;隨著技術的進步,大家看看,這些年魚粉在水產料中的用量,與10年前比,是不是已經下降了很多?目前,草魚料已無魚粉化,一些地區的鯉魚料中也沒有魚粉了。 從長遠來看,魚粉的用量還要進一步下降。最終,達到飼料對魚粉的需求量與魚粉產量的平衡。全球的魚粉產量是比較恒定的,但飼料產量,特別是中國的水產料產量不斷增加,怎么辦,只有降低用量。
    作者: wan888    時間: 2010-4-20 18:04
    好東西,頂起來!!
    作者: maymay2008    時間: 2010-5-7 14:38
    麥康森:我的思路是用植物蛋白來替代魚粉。但用植物蛋白來替代魚粉也有它的缺陷:一個是植物蛋白的氨基酸不平衡;另外一個就是植物蛋白源比如大豆、菜籽粕、棉籽粕等里面有多種營養拮抗因子,并且有一些含量非常高,這些營養拮抗因子會使飼料的效率下降。
    麥院士講得很好啊!
    作者: shupanfuwu    時間: 2010-5-7 14:42
    這需要我們畜牧科學研究人員再接再厲,從根本上解決魚粉的替代問題
    作者: 麥子    時間: 2010-5-7 15:57
    有的魚可以完全替代吧?
    作者: 天地英豪    時間: 2010-5-7 20:42
    水產行業的領軍人物,指引行業規范、方向的發展。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中卫市| 秀山| 肇东市| 新巴尔虎右旗| 潞西市| 沅陵县| 武隆县| 江山市| 梧州市| 年辖:市辖区| 曲水县| 平顶山市| 斗六市| 平江县| 江永县| 齐齐哈尔市| 天长市| 称多县| 五常市| 正宁县| 寿阳县| 濮阳县| 汶川县| 岐山县| 辰溪县| 江北区| 呼伦贝尔市| 上虞市| 卫辉市| 临漳县| 甘洛县| 濉溪县| 板桥市| 舞阳县| 金秀| 鸡东县| 上高县| 昆山市| 安阳县|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