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秸稈生物飼料能做出來嗎? [打印本頁]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10-1-31 20:25
    標題: 秸稈生物飼料能做出來嗎?
    本帖最后由 中國移動 于 2010-1-31 20:44 編輯

    秸稈生物飼料技術,絕對不是新名詞,早在1989年我國農業部就將氨化秸稈技術列為重點推廣的10項實用技術之一。2001年3月,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更被列入國家“十五”重點推廣50項技術第三十七項。在全世界范圍秸稈壓塊飼料、生物秸稈蛋白飼料內都是主流,而我國發展秸稈更有著無法比擬的資源潛力,我國農業秸稈玉米稈、水稻稈、麥稈、油菜稈、花生禾、甘薯藤等每年產量7億多噸,為滿足我國非糧型養殖業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是農作物秸稈粗纖維含量高,難以被動物消化吸收,可利用養分少,適口性差,在飼料分類學上歸為粗飼料,所以好長時間不被重視,甚至大部分被扔棄或胡亂燒掉,難以產生經濟效應,秸稈生物飼料技術就由此誕生,它的關鍵就是把利用率不高的粗飼料轉化為利用率高的精飼料,為此在研發時,引入歐美先進生物技術培育出,在自然條件下能迅速繁殖并高效分泌纖維分解酶系的工程菌,利用這種特殊的工程菌,在霉菌、擔子菌、細菌及相關化學物質的綜合作用下,進行一系列的復雜的生物化學作用,對秸稈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行了革命性的顛覆,使其所含的粗纖維降解為動物容易消化吸收的單糖、雙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質,從而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


      同時,在秸稈生物處理過程中還產生并積累大量營養豐富的微生物菌體蛋白及其它有用的代謝產物,如有機酸、醇、醛、酯、
    維生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等,使飼料變軟變香,營養增加,并含有多種消化酶、多種未知促生長因子,能增強動物的抗病能力,刺激其生長發育,有些代謝產物對飼料還具有防腐作用(如乳酸、醋酸、乙醇等),能延長飼料保質期。成功解決了秸稈可利用養分少,適口性差的缺點。

    但時至今日,成功的生產有多少呢?在中國或許這是下一個飼料行業的藍海。歡迎大家討論

    作者: 遲新勇    時間: 2010-1-31 20:50
    完全可以。只不過有些人不想讓他成為現實。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10-2-1 10:04
    那是為什么呢?
    作者: mondl    時間: 2010-2-2 16:54
    這個關乎多方面的原因吧

    1、這個利用起來會破壞了部分人的利益,因而有受到壓制的現象。
    2、關系道雜菌發酵?質量控制如何,安全性怎樣?還有效價比如何等
    作者: mondl    時間: 2010-2-3 08:14
    要有新的廉價蛋白原料出現,必定影響常規蛋白原料商利益,而或多或少制造出一些問題以保證他們自己的利益,這都是正常的,當然小量出現時根本沒人注意你,當真正上了規模后,就會出現“諸多問題”的了。。

    純屬個人見解,呵呵

    [ts]mondl 于 2010-2-3 08:14 補充以下內容[/ts]

    我這里發貼內回復,引用不知道干嘛老是“來路不明”……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10-2-3 09:44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理,我記得特勞特先生說過,開始“打游擊戰”的就不要“打進攻戰”,這是說的商戰智謀。任何一種新原料的推廣都會受到固有勢力的阻撓。我想你關注的焦點是推廣層面的問題。也就是沒有利益驅動,沒人去愿意干,所以現在這個東西進展這么緩慢。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在里面。
    但我也敢完全茍同您的意見,新技術在推廣初期要冒大風險的,但收益也是巨大的。我想秸稈飼料弄了這些年,一直沒有見成氣候,應該是有技術難題還沒有攻克。可能也有很多人折戟沉沙,但古話講“成者為王”,沒有成功也就什么都沒有。
    但是無論如何來講,面對糧食危機,全球變暖等等,秸稈這么大的資源不值得開發嗎?
    作者: mondl    時間: 2010-2-3 10:27
    不是說不值得開發,而且很有開發的理由,只不過開發的難度會比較大,技術上的,推廣上的都要考慮
    作者: pusu19811225    時間: 2010-2-8 11:19
    在秸稈利用上還存在許多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
    1-當我們以為用纖維素酶可以降價纖維素時,我們應當明白這種降解并非100%,晶體纖維素很難被酶解,而非結晶纖維素的降解率也只有30%左右;
    2-半纖維素同理;
    3-而即便纖維素被酶解,其產物也并非如人所愿,都是葡萄糖的單糖, 產物應當是分子量大小不一的去多聚化的纖維素多糖和部分葡萄糖以及纖維二糖;
    4-此外像稻草這類秸稈,我們還往往容易忽略其中其它元素的含量,如硅的含量過高,會導致在剪切的過程中對機器的過度磨損.
    作者: imfgf    時間: 2010-2-8 13:42
    如果水稻秸稈能做豬飲料那我發大了
    作者: 3727112    時間: 2010-2-8 13:56
    異想天開啊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10-2-8 14:36
    這個東西也并非絕對不可行吧。試想小時候我們的書上說有掛在墻上的電視,那是不敢想的。而現在實現了,手機都能移動著看電視了。科技進步還是非常快的。至于我們這一行進展這么緩慢,一是國家激勵的不夠,再者可能搞的人少吧。但我想只要你敢想,現在沒有做不成的事情,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作者: csf159357    時間: 2010-2-15 17:14
    也一直琢磨這事 將來想試試
    作者: 912017336    時間: 2010-2-17 13:07
    制約秸稈發酵飼料的推廣主要是技術問題,政府如果加大推廣力度其實并不難。
    作者: chnrabbit    時間: 2010-2-24 09:27
    物質守衡,不會無中生有。所以秸稈里面的東西在加工過程中只會減少而不會增多。(揮發與消耗)
    用生物的方法,還需要提供和消耗能量。也就是要產生損失。
    但是可能產生了許多酶,及降解了粗纖維等不利消化吸收的物質。

    以上二者相比,如果你能得到的為正。那就是有利,如果你得到的為負。那就是沒有利了。
    作者: j123boy    時間: 2010-2-24 09:47
    回復 14# chnrabbit


        贊同樓上的,物質守恒,你本為了得到這些能量(糖),卻需要投入能量(發酵消耗),是否經濟呢?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10-2-24 15:47
    回復 15# j123boy [/b
    即使經濟上短期不劃算,這也應該值得一試的。就如同糧食,有人講自己生產的,還不如進口的便宜,那我們就不搞了嗎?不行的,這是經濟命脈。秸稈飼料也是一樣,這是有劃時代意義的事情。

    作者: 曹錦萍    時間: 2010-2-24 15:48
    秸稈飼料的研究項目不少啊。
    作者: chnrabbit    時間: 2010-3-15 10:53
    這也是一種技術,研究還是應該的,原料的市場價格是要變化的,現在不能用,可能以后會能用的。就像玉米酒精一樣,在燃油中的使用一樣。
    作者: 牧醫人oo    時間: 2010-3-18 10:15
    呀!遇見老同學了!呵呵!我也在關注秸稈問題,這可是一大資源。
    作者: pluto789    時間: 2010-9-13 20:05
    方法可行,但大規模生產太難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县| 观塘区| 朝阳区| 咸阳市| 宜宾市| 左贡县| 静乐县| 钦州市| 久治县| 石阡县| 通城县| 沈阳市| 佳木斯市| 抚顺县| 高尔夫| 靖安县| 永宁县| 九寨沟县| 长沙县| 高碑店市| 乐平市| 紫云| 日土县| 杭锦旗| 太康县| 新宁县| 彭泽县| 新河县| 康保县| 内江市| 琼结县| 荃湾区| 左权县| 墨玉县| 大庆市| 新干县| 德昌县| 布拖县| 云阳县| 泰和县| 灯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