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測 水 養 殖 技 術 [打印本頁]

    作者: zhangzhaohui96    時間: 2010-1-30 03:10
    標題: 測 水 養 殖 技 術

    一、測水養殖技術的概念

    測水養殖技術,就是通過人工的方法檢測養殖水體中的各種理化因子,并采取措施控制使其符合不同水生動物正常生長發育所適宜的條件。這些條件早已由有關科研部門或水產專家從研究及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并已數據化。我們養殖生產必須參照這些量化了的指標進行調節水質,最大限度地滿足所養水生動物對水體中不同理化因子的需要,才能促進其生長發育,達到我們從事養殖生產的最終目的。

    二、測水養殖技術的操作方法

    水是水產養殖動物的生活環境,水質好壞直接影響到魚、蝦、蟹等水生動物的生長和發育,從而關系到養殖的產量和經濟效益。因此養殖生產過程中對水質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測量管理顯得十分重要。其具體測水方法為:

    1、利用水質測試盒進行簡易測試;

    2、利用ph計、溶氧儀等儀器進行測試;

    3、利用人工滴定方法進行測試;

    三、養殖水體中各種理化因子的標準、致變因素以及調節方法

    在水產養殖生產過程中,水體環境中對養殖對象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的理化因子主要有溶氧、酸堿度、氨、亞硝酸鹽、硫化氫等,而這些因子隨著水溫的變化、餌料的投飼以及水生動植物的新陳代謝和光合作用在不斷地變化。

    1、溶氧

    同人一樣,水生動物也必須在有氧的條件下生存,缺氧可使其浮頭并致死。因此溶氧是水生動物的生命元素之一。

    1.1養殖水體溶氧要求:

    一般來說,養殖水體中的溶氧應保持在5-8mg/l(毫克每升),至少應保持4 mg/l以上。若溶氧低輕則使生長變慢,易發疾病,重則浮頭死亡;而溶氧過高又會引起魚氣泡病。

    1.2.導致溶氧不足的原因有哪些?

    ①溫度: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此外水產動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溫時耗氧多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②養殖密度:養殖池中放養密度越大,生物的呼吸作用越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池塘中就容易缺氧。

    ③有機物的分解耗氧,池中有機物越多,細菌就越活躍,這種過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進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④無機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態無機物時,會發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從而使池中溶氧量下降。

    1.3.魚蝦蟹缺氧時的反應

    輕度缺氧時,魚蝦出現煩燥不安,魚會浮頭,蝦會趨邊上草頭,蟹會上岸,呼吸加快少攝食或停止攝食;重度缺氧時,會導致魚蝦蟹的死亡,造成損失。如池塘中水長期處于溶氧不足狀態下,所養水生動物生長會停止。

    1.4.溶氧與其它有毒物質的關系

    保持水中足夠的溶解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質的化學反應,轉化降低有毒物質(如氨、亞硝酸鹽和硫化物)的含量,例如:水中有機物分解后產生氨和硫化氫;在有充足氧存在的條件下,經微生物的氨氧分解作用,氨會轉化成亞硝酸再轉化成硝酸,硫化氫則被轉化成硫酸鹽,逐產生無毒的最終產物。因此養殖水體中保持足夠的溶氧對水產養殖非常重要。如果缺氧,這些有毒物質極易迅速達到危害的程度。

    1.5.怎樣增氧

    最好的最方便的辦法是注入新水,有條件的可使用增氧機增氧。條件不具備或緊急情況下可使用增氧劑,使用增氧劑增氧對水體底層可起到增氧作用,同時也可起凈化水質的作用。

    2、酸堿度(PH值)

    PH值是測量水質的重要指標,這是因為魚蝦蟹都有各自的PH值適應范圍,而且PH值決定著水體中的很多化學和生物過程,如氨和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由于PH值的不同表現形式不同,其毒性程度亦不同,因此說PH值是水質的晴雨表。

    2.1.水質PH值控制基準

    水中生物光合、呼吸作用和各類化學變化均能引起PH值的變化,而它的變化對魚蝦蟹和水質均有很大的影響,淡水養殖PH值一般應保持在7-9之間。

    2.2.PH值對水產動物的直接影響

    PH值過高或過低對水產動物都有直接損害,甚至致死。酸性水(PH值<6.5)可使其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載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癥,盡管水中不缺氧但仍使其表現缺氧癥狀,同時由于耗氧降低,代謝急劇下降,盡管食物豐富,仍處于饑餓狀態。PH值過高的水則腐蝕鰓組織,引起魚蝦蟹大批死亡。PH值在低于4或高于10.6時,魚蝦蟹都不能存活。

    2.3.PH值對水質的影響

    過高或過低的PH值,均會使水中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機物不易分解,PH值高于8,大量的NH4+會轉化成有毒的氨。PH值在低于6時,水中60%以上的硫化物以硫化氫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總之,過高或過低的PH值均會增大水中有毒物質的毒性。

    2.4.如何調節水中的PH值?

    ①如果水偏酸(PH<6.5),可加入生石灰等堿性水質調節劑進行調節,20ppm的生石灰可提高PH值0.5。

    ②如果水偏堿(PH>9.5),最好換水或注入新水,否則可加入一些酸性物質進行調節,降低水的PH值。

    3、氨

    3.1.氨的來源:

    氨由水產動物排泄物和底層有機物經氨化作用而產生。養殖池中養殖密度越大,氨的濃度越高。氨是水產動物的隱形殺手。

    3.2.水中氨(NH3)的控制基準:

    氨對水產動物的毒害依其濃度不同而不同。

    ①在0.01-0.02ppm的低濃度下,動物可慢性中毒出現下列現象:a.干擾魚蝦蟹滲透壓調節系統;b.易破壞魚鰓的粘膜層;c.會降低血紅素攜帶氧的能力。魚蝦蟹長期處于此濃度的水中,其生長會受到抑制。

    ②在0.02-0.05ppm的次低濃度下,氨會和其它造成疾病的的病因共起加成作用,而加速其死亡。

    ③在0.05-0.2ppm的次致死濃度下,會破壞魚蝦皮、胃、腸道的粘膜,造成體表和內部器官出血。

    ④在0.2-0.5ppm的致死濃度之下,魚蝦蟹會急性中毒死亡。

    發生氨急性中毒時,魚蝦蟹表現為嚴重不安,由于堿性水質具有較強的刺激性,使魚蝦蟹體表粘液增多,體表充血,鰓部及鰭條基部出血明顯,魚在水體表面流動,死亡前眼球突出,張大口掙扎。

    3.3.如何防止水中氨過高?

    在養殖生產中,要定期檢測和控制水中的氨氮指標,池塘氨氮含量一般要控制在基準值以下。具體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及時排污,尤其是蝦蟹等育苗時和集約化設施養殖,應及時將池底污泥、剩餌徹底排掉;

    ②選用高質量的飼料即以投喂顆粒飼料為主,盡量減少殘餌;

    ③定期使用水質、底質改良劑或有益微生物;

    ④養殖水體中使用銨態氮肥時,應避免PH過高。

    4、亞硝酸鹽(NO2-)

    4.1.亞硝酸鹽的來源:

    亞硝酸鹽是氨轉化成硝酸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在這一過程中,一旦硝化過程受阻,亞硝酸鹽就會在水體內積累。這種情況在蝦、蟹育苗過程中經常發生。它是水產動物的致病根源。

    4.2.亞硝酸鹽的控制基準:

    根據現有資料表明,亞硝酸鹽的毒性依魚蝦蟹種類和個體不同而不同。因此,對各種水產動物的安全濃度差異很大。為確保魚蝦蟹等水產動物的安全,尤其在苗種培育階段,建議將亞硝酸鹽含量控制在0.2ppm以下。

    4.3.亞硝酸鹽的毒性:

    當養殖水體中存在亞硝酸鹽時,魚蝦類備注中的亞鐵血紅蛋白被其氧化高鐵血紅蛋白,從而抑制血液的載氧能力。魚類長期處于高濃度亞銷酸鹽的水中,會發生黃血病。亞硝酸鹽在水產養殖中是誘發暴發性疾病的重要環境因子。

    當水中亞硝酸鹽達到0.1ppm時,魚蝦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數量逐漸減少,血液載氧能力逐漸喪失,會造成魚蝦慢性中毒。此時魚蝦攝食量限低,鰓組織出現疾病,呼吸困難,騷動不安。

    當亞硝酸鹽達到0.5ppm時,魚蝦蟹某些代謝器官的功能失常,體力衰退,此時很容易患病。很多情況下全池暴發疾病而死亡,這就是亞硝酸鹽過高造成的。

    亞硝酸鹽過高可誘發草魚出血病。蝦蟹中毒時,鰓受損變黑,導致死亡。

    4.4.如何防止亞硝酸鹽過高?

    ⑴、定期或不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或化學水質調節劑;

    ⑵、保持池水長期不缺氧;

    ⑶、有條件的塘口要定期換水。

    5、硫化氫(H2S)

    5.1.硫化氫的來源:

    硫化氫是一種可溶性的毒性氣體,帶有臭雞蛋氣味。有兩個主要原因導致產生硫化氫:1)存在于養殖池底中的硫酸鹽還原菌在厭氧條件下分解硫酸鹽;2)異氧菌分解殘餌或糞便中的有機硫化物。硫化氫與泥土中的金屬鹽結合形成金屬硫化物,致使池底變黑,這是硫化氫存在的重要標志。

    5.2.水質中硫化氫控制的基準:

    養殖(特別是苗種培育)生產中,水體中硫化氫的濃度應嚴格控制在0.1ppm以下。

    5.3.硫化氫的毒性:

    硫化氫是水產動物的劇毒物質。大約0.5ppm的H2S可使健康魚類急性中毒死亡。當水中的硫化氫濃度升高時,其生長速度、體力和抗病能力都會減弱,嚴重時會損壞魚蝦的中樞神經。硫化氫與水生動物血液中的鐵離子結合使血紅蛋白減少,降低血液載氧功能,導致魚蝦呼吸困難,造成死亡。

    硫化物在水中通常以HS-和H2S兩種形式存在,它們存在的比例受PH值調節。H2S有毒而HS-無毒。同量的H2S,PH值越低,毒性越大。

    5.4.保持池水H2S不過量的方法:

    (1)充分增氧:高溶蟹氧可氧化消耗硫化氫,并可抑制硫酸鹽還原菌的生長與繁衍。

    (2)控制PH值:PH值越低,發生H2S中毒的機會越大。一般應控制PH在7.8-8.5之間,如果過低,可用生石灰等提高PH值,但要確認水中氨不過量,否則又易引起氨中毒。

    (3)經常換水,使池水有機污染物濃度降低,同時新水中的鐵、錳等金屬離子能沉淀水中的硫化氫。

    (4)收獲后徹底清除池底污泥,如不能清污,應將底泥翻耕涼曬,以促使硫化氫及其它硫化物氧化。

    (5)合理投餌,盡量減少池內殘餌量


    作者: 尚天有道    時間: 2010-1-30 08:08
    很好的資料!學習了!
    作者: 單書平    時間: 2010-1-30 09:15
    學習了,字跡太模糊了,希望下次能清晰點
    作者: s0311319    時間: 2010-2-8 08:53
    很好的資料 感覺就是平時的測定項目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特克斯县| 武冈市| 新邵县| 资溪县| 云和县| 项城市| 沙雅县| 瑞安市| 恩平市| 浠水县| 仁布县| 易门县| 出国| 井陉县| 桦甸市| 米脂县| 寿光市| 门源| 徐汇区| 罗田县| 海口市| 乳源| 怀柔区| 鄂托克前旗| 洪雅县| 安溪县| 依兰县| 东乡族自治县| 寿光市| 彩票| 洛浦县| 梁平县| 滦南县| 海城市| 阳朔县| 论坛| 抚宁县| 达拉特旗| 余江县|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