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甲魚喂“加黃料”后就成“野生魚”
[打印本頁]
作者:
南國之端
時間:
2010-1-21 11:51
標題:
甲魚喂“加黃料”后就成“野生魚”
《南方農村報》資訊:
甲魚喂“加黃料”后就成“野生魚”
一種神秘的黃色色素被違規用于水產養殖
下館子請客吃飯,來只大的野生甲魚,口味和面子全都能照顧齊全,價格也夠檔次。大甲魚看斤兩就知道,但是野生甲魚如何分辨呢?不少消費者認為體色夠黃就是野生的。這個說法本來也對,在野生環境下,甲魚生長周期長,體內色素積累較多,在外表上就表現出自然的黃綠色。
但據南方農村報記者調查了解,現在市場上流通的所謂的“野生”甲魚不少是冒充的,在飼料中加入黃色素就能做到,沒有經驗的人根本看不出來。
化工合成“黃粉”,700-800元/公斤
從添加“黃粉”到成品加黃料,幾年內,養殖戶從魚販介紹使用,到自行從飼料廠購買,整個行業已經相當成熟。其中化工合成“黃粉”價格較為便宜,很受追捧。
一臺攪拌機、一包“黃粉”(業內俗稱)、若干飼料、一堆冰鮮、適量水,經過兩三道混合工序后,在攪拌機出口處被切成飯碗大小的飼料團,顏色金黃、色澤均勻,這就是特制的甲魚加黃料。
用這種加黃料飼喂一段時間后,甲魚體色會慢慢變黃,最終達到近似野生的效果。而變黃的過程中,“黃粉”起了主要作用,據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常用的“黃粉”主要為兩類物質:一是萬壽菊天然提取物葉黃素,含量2%的產品約25元/公斤,這類色素變黃速度慢,大致要3個月左右,養殖戶一般不太樂意用;二是行業中常用的化工合成色素,有紅和黃兩種,約700-800元/公斤,價格高、見效也快,一般只要15-20天就能變黃,很受養殖戶追捧。
近兩年來,一些飼料廠為了滿足養殖戶需求,爭奪市場,也加入了加黃料生產行列,在飼料生產過程中,直接添加“黃粉”制成成鱉加黃料,以高于普通成鱉料約500元/噸的價格賣給養殖戶。由于不用自行添加“黃粉”,非常省事,加上價錢也“公道”,養殖戶都樂于接受這類加黃料。不過也有養殖戶在用加黃料的同時,還堅持自己添加一部分“黃粉”,因為擔心“飼料廠的黃粉添加量不足”。
據了解,這種使用加黃料養甲魚的現象,在國內大規格甲魚主養區普遍存在,以湖南益陽和常德、江蘇吳江、浙江嘉興、安徽蚌埠、河南潢川、河北保定和廣東的潮汕地區最為盛行。以廣東潮汕地區為例,2007年開始出現用“黃粉”拌料喂甲魚,當時“黃粉”主要由魚販提供;到2008年,就有些飼料廠推出加黃料,“黃粉”拌料和加黃料投喂并存;到2009年,行業已經相當成熟,養殖戶大多轉向用飼料廠的現成加黃料。
在這個演變過程中,魚販起了主要的推動作用,他們很好“色”,要先看過甲魚的成色后才決定是否收購,“不黃不談,有黃好商量”。如果魚夠大、顏色夠黃,即可當場拍板;如果成色不夠,則會建議養殖戶再投喂幾天黃料,以達到野生甲魚的外觀。為了迎合魚販,養殖戶很愿意使用加黃料。
魚販和養戶每斤多賺5-10元
野生甲魚價格高,在利益驅動下,首先由魚販推動,養殖戶、飼料廠共同形成了一條利益鏈;每噸飼料多花500元,最少可多賺好幾千元。
魚販—養殖戶—飼料廠,這三者之間形成了一條關系鏈,因為魚販喜歡,養殖戶被建議投喂加黃料,飼料廠為滿足養殖戶需求,推出成鱉加黃料。然而,到底是什么維系著三者之間的關系?
“冒充野生甲魚,無非是為了謀取利益?!痹诤箱N售甲魚飼料多年的胡科告訴記者,現在喜歡吃野生甲魚的人越來越多,野生甲魚在高端市場上(主要在高級食肆酒樓)供不應求,利潤也很高。為了從中獲得好處,魚販就起了歹心,鼓勵養殖戶用加黃料炮制“野生甲魚”,顏色越黃越好。
就這樣,消費終端、魚販、養殖戶和一些飼料廠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販賣加黃甲魚,魚販和養殖戶每斤可多獲利5-10元,消費終端則贏利更多,而這部分飼料廠也因此保住并開拓了市場份額。因為有利可圖,現在這些養殖戶使用加黃料由被動變成主動,這已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
從事龜鱉業養殖20多年的梁東告訴記者,不論養殖戶、魚販,還是酒樓,都覺得炮制冒牌野生甲魚是一筆合算的生意。就養殖戶來說,每噸飼料多花500元,至少可多賺好幾千元,甚至達到萬元?;貓筮@么高,試想有誰不想干?而魚販和酒樓就更不用說了,每斤魚轉手就可以多賣5-10元左右,甚至更高,何樂而不為?
“這是一場人與鬼的較量”,梁東告訴記者,由于利潤可觀,大部分大規格甲魚養殖戶,已經把原來的仿生態養殖的的那一套都拋諸腦后,做起了假冒野生甲魚的行當。有部分正在使用加黃料的養殖戶,雖然心里抵制它,但是“現在大家都這樣做,喂與不喂相差5-10元/斤,利益唾手可得,不要的是傻瓜”。
甲魚加黃料的使用,似乎是行業中不能說的秘密。雖然在行業中甚是公開,但行業人士一般都不點破。每當記者假裝無意提起,多數人都會警惕回避,“我不知道”,“我沒有干”,往往擺出一副嚴肅的姿態,生怕惹禍上身。
水產飼料添加劑目錄沒有“黃粉”
按照現行飼料添加劑規定,只有蝦青素能用于水產動物,但其不能令甲魚變黃,“黃粉”屬于違規。若用蝦青素增色,比普通料至少要貴16-32元/包,而現在市場上加黃料只比普通料貴10元/包。
湖南常德是大規格甲魚的養殖區,在這里一條交通繁忙的主干道上,記者發現有飼料企業公然打出大幅廣告,號稱“吃福×飼料,保證三黃甲魚”,還特意標注“本產品符合飼料衛生標準”,以此吸引養殖戶。記者曾致電廣告牌上的代理人,對方稱,自己是該飼料廠在湖南的總經銷,這種甲魚料售價11500元/噸,只要1個月就可以變黃,如有需要,可以從廠家直接發貨,并一再強調:“保證對甲魚和人無毒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倍劣陲暳现惺鞘裁次镔|起加黃作用,他回答:“廠家機密無可奉告”。
在采訪過程中,一些生產甲魚加黃料的飼料廠一致向記者表示,他們用的黃色素是萬壽菊提取物葉黃素,這是準許添加在水產飼料中的,不少養殖戶也認為“黃粉”是允許使用的。
然而,記者查閱農業部《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2008)》發現,只有一種著色劑——蝦青素能用于水產動物,而葉黃素只能用于家禽。所以無論“黃粉”的成分是什么,甲魚加黃料顯然屬于違規生產。
據了解,目前蝦青素主要用于觀賞魚和三文魚養殖,達到體色、肉色紅艷的效果,不起變黃的作用。國內使用的蝦青素為合成產品,分為進口和國產兩種,進口的售價2000元/公斤;國產的售價1600元/公斤;天然蝦青素則主要從雨生紅球藻提取,產量很小,98%以上純品價格高達4美元/毫克。而“黃粉”最貴的也才700-800元/公斤。
按通常情況,一包飼料(40斤裝,200-210元)添加“黃粉”10-20克,假設使用蝦青素增色,按這樣的添加比例,用國產蝦青素要貴16-32元/包,用進口蝦青素則要貴20-40元/包。而現在市場上,每包加黃料只比普通料貴10元。
記者曾經從某飼料經銷商處弄到“黃粉”和加黃料,試圖弄清楚其真正成分,但經過半個多月的輾轉折騰,都無果。記者曾聯系從事食品、飼料成分檢測的相關機構,包括廣東省農業廳獸藥與飼料監察總所、省農科院畜牧所、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從省級到地級單位,都沒能成功送檢。這些機構要么說沒有設備、沒標準品、沒試驗方法,要么就是以測定過程復雜、工作安排已滿等理由拒絕受檢,暫時不能驗明“黃粉”真身。
甲魚吃加黃料后生長慢一半
野生甲魚背甲淡綠色,底板乳白色,邊緣略偏黃,指甲長,指甲尖略黃;而冒牌“野生”甲魚的背甲、底板均較黃,且著色不均。
人吃了喂加黃料的甲魚,是否有害健康?目前還未明確,也沒有見到相關研究結果。但據記者了解,這些喂加黃料的養殖戶,一般不吃自己養出來的魚。據胡科透露,用喂了加黃料的甲魚煮湯,甚至連湯水都是黃的。
但據一些業內人士觀察發現,喂加黃料甲魚的生長速度明顯變慢。普遍的情況是,在養殖后期轉喂加黃料后,甲魚采食量下降,生長速度減慢,經常連拉出來的糞便都是黃的。如果小甲魚吃了加黃料,就算后期轉喂正常飼料,和從沒喂過加黃料的相比,生長速度起碼得慢一半。
這具體是怎么原因,目前誰也說不清楚。雖然喂加黃料減慢了甲魚的生長速度,但因為喂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出售前的15-20天,體重損失不大,更重要的是,賺的要比失去的多得多。
某飼料廠銷售總監表示,野生甲魚背甲淡綠色(俗稱綠豆皮顏色),底板乳白色,邊緣略偏黃,指甲長,指甲尖略黃;而冒牌“野生”甲魚的背甲、底板均較黃,且著色不均?!凹狱S”現象長期下去,對整個甲魚行業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對真正的仿生態養殖造成極大沖擊。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10-1-21 11:58
這樣的發展思路就好比:窮途末路啊,不可取
作者:
李業明
時間:
2010-1-21 13:38
在三黃雞上普遍使用的黃色素怎們跑到水產養殖上了??!
有這樣的報道應該是時間不短了,希望有關部門多多注意,千萬不要想小三一樣,
搞得大家都雞犬不寧啊!
作者:
水上輕舟
時間:
2010-1-21 22:31
黃色素在家禽里面就常用咯,黃顙魚也有加黃料哦。
作者:
zouyr
時間:
2010-1-22 11:21
這個行業之風不可助長!
作者:
chintien
時間:
2010-1-22 16:25
見仁見智吧!!
其實金菊黃萃取的葉黃素對魚或人體并無害阿
就不知當初的標準怎么訂出來不準添加的
作者:
南國之端
時間:
2010-1-22 21:40
就是就是,我也這么認為,為什么沒有定出來呢?
作者:
asw
時間:
2010-1-22 22:50
唯利是圖。
作者:
ysgszwy
時間:
2010-1-23 19:19
為什么雞用了沒有記者報道,是司空見慣了。而甲魚用了經老記們一報道就成了負面新聞,雞和甲魚同樣都是食品,人食用喂了黃色素的雞無害,難道食用喂了黃色素的甲魚就有害了嗎?是不是行業歧視?。?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ysgszwy
時間:
2010-1-23 19:25
有的時候老記們真的是誤導消費者??!甲魚有一個地方品系——黃河鱉,現在差不多只要養殖甲魚的省份都有養這個品種,敢問老記們:黃河鱉天生皮膚都是黃色的,就像咱中國人的膚色,經你這一報道,那養殖黃河鱉的養殖戶豈不是要血本無歸???你既然要報道一個行業的不良現象,但你也要澄清一些事實???不要捕風捉影?。?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八百羅漢
時間:
2010-1-23 21:39
是不是合成的不要緊,因為蝦青素也有合成的。
作者:
renato
時間:
2010-1-24 10:38
有沒有關于葉黃素對人體是否有什么影響的研究?
作者:
s0311319
時間:
2010-1-25 09:54
呵呵 動物生理的研究還是比較少啊 色素到底對生理有什么影響 什么樣的添加程度需要考慮
作者:
lizh45
時間:
2010-2-9 15:07
為是么肉雞飼料中可以添加葉黃素(植物提取物),而水產飼料就不行?葉黃素(植物提取物)本身具有抗氧化功能,并有保護眼睛的功能,在人類保健品中也可應用。我覺得記者的報道的初衷是好的,食品安全太重要了,但是不能一棍子打死哦,要不受傷害的就是整個行業。
作者:
260174134
時間:
2010-2-9 16:03
說不清楚
作者:
穆然
時間:
2010-2-9 23:49
呵呵呵呵。。。這樣的東西還是不用的好,為人為己,不要給子孫斷了生存后路,現在因為添加各種促色劑促長劑導致畸形兒的事件太多了,發展不能靠犧牲子孫為代價,這樣的發展不要也罷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10-2-10 08:50
野生甲魚幾乎沒有
不要上當就好
作者:
kokofu
時間:
2010-2-15 21:28
愚昧的消費者,為什么就要吃黃色的……該給消費者掃盲了……困擾很久的事情,啥子都要吃野生的,吃外國人嘛,都是野生的,不是中國的
作者:
漢子
時間:
2010-2-15 21:39
還是有區別的,最近在飯店見過,全身上下一種顏色,不自然,看著別扭,沒敢吃
作者:
adoujun
時間:
2010-3-8 13:12
使用天然提取物的葉黃素,在肉雞中允許用,魚中為什么就不能用?同樣都是人吃的嘛,這是當初制訂規則時沒有考慮到的。而今,葉黃素在黃顙魚、胡子鯰等中早就在用了。這方面,冷向軍老師,葉元土老師做了不少的研究。據說,目前正在爭取將葉黃素列入可在水產中合法使用的目錄
作者:
xcq75
時間:
2010-3-10 10:09
別杞人憂天哦。大家都在加,等到野生甲魚的價格下降了,和土雞的情況類似就沒人說了
作者:
clking611
時間:
2010-3-10 10:38
見怪不怪了
作者:
xiaolianyu
時間:
2010-3-13 19:45
同意,水產添加劑標準要與時俱進,葉黃素是天然植物色素,本身對眼鏡很有好處,有抗氧化作用。這個黃色,本身就代表著品質。蝦青素在三文魚上添加由來已久,也屬于色素類啊。國外養殖三文魚出品肉就要達到一定的色度才能賣。
關鍵是及早標準化,透明化,才能不產生恐慌。
飼料廠、養殖場也應該先做好研究等工作,然后及早上提標準,然后再添加才是正途。
作者:
huyidao068
時間:
2010-3-16 21:27
唯利是圖,可恨!
作者:
ebengbu
時間:
2010-3-24 21:45
好多人都這樣喂呀。不過從爪尖上可以分辨野生甲魚呀。
作者:
飼料牧馬
時間:
2010-3-30 13:40
有這個的報道和擔憂都是正常的。
每個行業都是有這樣的問題存在的。毒奶粉、紅心蛋不都反應了這樣的問題嗎??
有些非法的利益分子,總是會搞些禍亂出來!
我個人覺得還是行業的不規范導致的,監管的力度、行業的相關法規和標準不夠完善....
作者:
llppaa
時間:
2010-3-30 13:46
市場導向 法規與監督 原因是多方面的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
永登县
|
渭南市
|
重庆市
|
香格里拉县
|
金沙县
|
永顺县
|
双辽市
|
安多县
|
资阳市
|
石屏县
|
繁峙县
|
榆社县
|
紫金县
|
河源市
|
屏东县
|
阿城市
|
龙川县
|
常熟市
|
神农架林区
|
蓬莱市
|
五原县
|
科技
|
云和县
|
阿克陶县
|
峨边
|
汕头市
|
神农架林区
|
融水
|
长沙县
|
柳林县
|
屯留县
|
宜宾县
|
汪清县
|
图片
|
邓州市
|
镇康县
|
沭阳县
|
福泉市
|
定州市
|
海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