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4/753115.shtml
鄭州附近釣魚游玩的好地方
馬寨的洞林湖,不收錢,有車的話走中原西路到310國道左轉至鄭少高速交叉口有一加油站,沿加油站前的小路一直往前走至警官培訓學校就可以找到,可以租船,一天30隨便劃。沒有車的話在河醫立交橋下有區間車直達,站名就叫洞林湖,好像是3塊錢。
鄭大南校區金水河附近有個梅湖也可以釣,好像是半天10塊錢,好久沒去了,現在不知道怎么收費
尖崗水庫(門票3元)。
在醫學院乘301路直達,在水庫邊上燒烤,還可以玩腳踏船。
常莊水庫(門票不祥)。
在二七廣場或醫學院乘302到,水邊燒烤,別有情趣。
洞霖湖(原泗河水庫。無門票,釣魚3元/天)河醫坐301路,40分鐘一班,車票2元,終點站即到,最晚返乘車18:10。游人不多,有腳踏船、汽艇,邊釣邊烤,更有樂趣
西流湖(門票不祥)。
在醫學院乘31路、76路或在火車站、綠城廣場乘68路直達,是老牌的旅游區,燒烤也不錯。
滎陽王村孤柏垛景區(無門票)。
(高速公路上街出口向北4公里)景色悠悠,那里有汽艇還有漁家船只,可以邊吃邊坐船游覽黃河景色,黃河柴魚作熟每斤25元,還有柴雞,柴鴨,涼菜每盤5元。灘地上可盡情燒烤。
崗里水庫(無門票)。
路線①(花園口景區門票10元)在二七廣場或紫荊山乘310路到終點站花園口,沿河梯西行約1.5公里即到;線路
②(無門票)北環路陳寨花卉市場向西第二個路口,向北到頭上河梯向東500米,水很美,游人少,暢所欲烤。
唐崗水庫(無門票)。
在滎陽市的廣武鄉境內,可以走北環,拐到去邙山的路,至古滎鄉后,西拐廣武鄉,到廣武鄉政府后,問唐崗水庫,水庫距離鄉政府只1華里左右。從鄭州北郊到這個水庫頂多一個小時,水庫很美,野鴨很多,也是燒烤的好地方。
滎陽丁店水庫(無門票)。
向西走往上街的鄭上路,到太和路口向左(南)約5公里即到。能釣魚,魚挺多(按魚人收費5元/人),燒烤就隨便了。
金沙湖(門票20元)。
從醫學院、東西大街乘35路終點即到,夏季有經營燒烤。
雁鳴湖
(門票20元)。
鄭汴公路到中牟城,大轉盤,向左拐(向北),10公里后,向東有一小路既是,有經營燒烤,也可自助燒烤,水邊燒烤別有風味。新東站好像有直達車。
鞏義青龍山(即蝴蝶谷,無門票)。
西站坐去鞏義的車,小關鎮下車(55公里,車票7元),然后乘去狄坡方向的中巴,到峽谷口的揚樹洼村即到(3原每人)。此后步行進山游玩,全程都在峽谷里穿行,一路上可邊走邊玩。到營地(一水庫的上游)后,游泳,釣魚,燒烤。需住一宿,第2天步行出山(1小時),在青龍山景區慈云寺停車場包車(昌河約35元/車)出山(約半小時),到國道大峪溝鎮等長途車返鄭(此景點需準備帳篷睡袋)。
新鄭楊莊水庫(無門票,釣魚5元/人天,58公里)。
在南站坐往平頂山、葉縣、禹州方向的長途車,楊莊下車即到,車票6元。
老觀寨水庫(無門票,35公里)。
南站乘至新鄭的長途車,老觀寨下車后步行1公里,車票3.5元。
老觀寨河(無門票,35公里)。
南站乘至新鄭的長途車,崗時下車,步行1.5公里即到,車票3.5元,或五里口下車坐三輪(2元)到老觀寨河。
畢河水庫(即小魏莊水庫,無門票,釣魚5元/人天)。
在紫荊山路三分院乘323到終點站下車。
五虎趙水庫(無門票,釣魚5元/人天)。
南站乘車到新鄭(4元),在新鄭乘4路車即到。
五星水庫(無門票,釣魚5元/人天)。
南站乘到新鄭的車,蘆溝下車(4元),乘機動三輪(5公里)到達。
渠梁水庫(無門票)。
客運總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車(4元)直達。
河西水庫(無門票)。
客運總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車,下牛站下車,乘機動三輪向北4公里就是。
張灣水庫(無門票)。
客運總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車,終點站下車乘三輪即到。
李灣水庫(無門票,60公里)。
在總站乘鄭州至登封的長途車,到李灣水庫,車票6元
拉登說:中國是全球唯一絕對不能惹的國家!原因是這樣的:基地組織曾派出七名恐怖分子襲擊中國。結果:一人在炸北京西直門立交橋時轉暈橋上﹔ 一人在炸公車時沒擠上車﹔ 一人在炸超市時,炸彈遙控器被盜﹔ 一人在炸政府大樓時被保安狂揍:"叫你討薪,叫你上訪", 一人成功地炸礦,死傷數千人,潛回基地后,半年沒見任何新聞報導,遂被基地組織以"撒謊罪"處決了﹔ 一人曾經嘗試炸廣州,誰知剛一出火車站炸藥包就給飛車黨搶了,半天沒回過神﹔ 最近,又派一女恐怖分子去炸河南,被騙去做了媳婦!!基地組織下定決心從小培養一個中國化的恐怖分子來襲擊中國。沒想到孩子剛生下來不久,就被三鹿給弄死了
1、滎陽王村黃河灘,那里到處是野塘,只能手桿,因為都是蘆葦塘,原來都不收費,現在有水就收費,一般是5元,如果舍得下水打窩,幾十斤的草魚可以見到;一般都是鯽魚和鯉魚,經常還能釣到火頭,要長桿粗線。
如何在水庫里釣大魚
如何在水庫里釣大魚
一、
水分肥瘦,關鍵在打窩
各地水庫因地理位置不同,山林植被水源流域面積大小各異,自然就形成了水庫水中營養成份的差異。有的水庫原始就有水有肥有豐富的植物,久而久之聚淤成深潭沼澤,產生大量的魚喜食的草根、水蟲等營養物;但也有的水庫則比較貧瘠,營養成份相對較少。所以,應根據水庫水情、魚況、氣候、風向、溫差、深淺不同情況分別用不同的打窩誘魚法。
二、
選料關鍵在于多樣化
釣老魚的餌料,一定要選天然餌料,特別是以富含淀粉的五谷雜糧,如紅苕、洋芋、香芋等。將它們中的任一種煮熟后粉碎備用(鳙鰱料可暴曬一星期有味就可以了),加面或其他黏性食品,再用正規魚餌廠家生產的各種香(精)料用水一對,魚食的優點就顯現出來。釣不同魚的食味您聞聞:香香的、甜甜的、苦苦的、麻麻的、辣辣的、腥腥的、酸酸的、辛辛的、鮮鮮的、微臭的-這才是正宗的自然味道,用這種廣譜魚餌,您可以去輕松釣魚。
三、
集中遠投餌找魚
特大魚有自己的“地盤”或成雙一起,很少有百十條集結的情況出現,加上大魚多在水庫遠處游蕩,所以遠投的關鍵是要找到魚棲息、覓食的地點。掌握這個特性后隨機應變在垂釣時集中遠投,將魚餌直接送到淤腐泥層、淤泥表層、混濁水層、直到下中上水層、層層布餌投大魚所好,誘其開金口必能成功。
一、
窩點清理?
大凡垂釣者,對窩點都十分重視,但有些垂釣者卻不很注意窩點的清理,那原因是怕費事,浪費了時間。其實不然,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那點清理窩點的時間是不會白費的,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窩點清理可從水面、水中、水底三方面去考慮,特別是在野塘、野溝中垂釣。?
1.水面清理。野塘、野溝的水面上,常有挺桿植物,如菖蒲、蘆葦、荷梗之類。清理挺桿植物,可用帶刃的自制割刀或錨鉤。?
野塘、野溝水面上,還常有飄浮物,如浮萍等。清除的辦法,可用細柳枝編個15厘米直徑的圓箍,丟到窩點,再用釣竿挑去圓箍里的飄浮物,便可放心下窩垂釣了。?
2.水中清理。水中清理主要是水草,在水草繁密的窩點垂釣,須防魚鉤被草擔在水中,不能沉入水底,連撒窩的誘餌也會受阻,我們常稱這樣的窩點是“瞎窩”。要讓它不瞎,也有辦法,用清理水面挺桿植物的鉤子也行,但不易清理得很干凈,這里再介紹一種雙竿清草法。即用兩根竹竿,斜八字插入水中,然后并竿,把草緊緊夾住,扭轉竹竿,絞除水草。可多做幾次,直到清除干凈為止。等窩點澄清后,再撒誘餌做窩。?
3.水底清理。有些溝塘水底雜物多,淤泥太厚,釣鉤落入水底,常被雜物、淤泥埋住,甚至一些顆粒誘餌也會被它覆蓋住,直接影響釣魚效果。有人用懸浮垂釣之法,效果不錯。這里,我還想介紹另一種辦法,即事先準備幾個鐵框子,用時,在鐵框子的一角拴根麻繩,再把鐵框子套進塑料袋里,袋口拴在麻繩上,用釣竿把鐵框推入預定窩點,讓它慢慢沉入水底,便可撒窩布點了。這樣的窩點,是不怕雜物和淤泥的,不用,還可收回,很是方便。我還見有位釣魚朋友用鐵皮墊底的方法,跟我使用的方法,大同小異。?
二、養窩聚魚?
養窩聚魚之法,說來也極簡單,即在釣魚的前一天,在選中的窩點周圍布些誘餌就行了。但這些誘餌須是魚兒不易短時間就能吞食殆盡的。常用的方法是,在誘餌中摻些泥土,或是用吃剩的飯菜捏成團,還有把肉骨雞骨砸碎拌些糠餅下到窩點周圍。更為簡單的辦法是,把第一天沒用完的誘餌,一股腦兒撒下去。?
這種養窩之法效果十分明顯,因為經過一夜,魚都聚攏在窩點周圍了,第二天去做窩布點,那些魚便會游過來攝食,自然不愁不上魚了。?
我用此法,釣過鯉魚、螺螄青、鯰魚,只是養窩的誘餌不同罷了。釣鯉魚,我用的玉米養窩;釣螺螄青,我用的是螺螄,螺螄須砸碎;釣鯰魚,我用的是雞鴨內臟,這些內臟須斬成段,把泥土摻進去。
釣魚的相關諺語
“夏天到,魚難釣”
立夏后,白天氣溫增高,魚類進入生長期,食欲旺盛。由于氣溫、水溫較高,夏季并不是釣魚的最好季節,也給釣魚人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掌握了魚兒在夏季的生活規律,加之垂釣得法,仍能做到魚兒滿簍。有不少夏釣諺語,都實踐證明了夏天能釣到魚、多釣魚的科學道理。
“早釣太陽紅,晚釣雞入籠”
這句釣諺說的是夏釣的最佳釣時是早晨和傍晚。因上午9時之前,氣溫、水溫一般在20℃~30℃之間,正是魚兒吃食的最佳水溫。此時魚兒食欲旺盛,四處覓食,特別是喜歡到岸邊“進餐”。下午4時之后,太陽西斜,灼熱程度大減,氣溫、水溫下降,魚兒在深水休息后預感夜晚的到來,紛紛從深水游向岸邊覓食。夏日的中午一般是難釣到魚的,因氣溫、水溫太高,魚兒多游至深水區“避暑”去了。故釣諺云:“早晚釣一陣,回家吃一頓”、“酷暑三伏釣早晚”、“寧釣早晚一刻,不釣中午半天”、“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癩蛤蟆”。
“夏釣夏釣,夜間比白天好釣”
這句釣諺是說夏日釣魚,夜間比白天好釣。因到了晚上,水溫、氣溫皆在30℃以下。再因魚類都有怕驚擾、怕強光的習性,夜間干擾少,光線弱,加之夜間涼爽,晚風一吹水中氧氣增多,魚兒便無憂無慮,放心大膽游到岸邊,覓找食物。夜釣,除白天能釣到的魚類外,還能釣到鯰魚、鱖魚等肉食性魚類。夜釣,免受白天高溫日曬之苦,涼爽微風使人心蕩神怡,感受到白天迥然不同的天賜樂趣,簡直是一種人生的享受。
“大麥黃,釣魚忙”
這句釣諺說的是夏釣的最佳季節。芒種前后,大麥成熟時,正是夏釣的最佳季節。因為魚兒交配、產卵后,需要大量補充營養,就得大量攝食,便四處游動,到處找食。這個季節各種魚類都易上鉤,特別是鯉魚格外好釣。故釣諺云:“大麥須須亮,鯉魚遍溝放。”
“夏釣蔭、夏釣深,不冷不熱釣邊邊”
這句諺說的是夏釣的最佳釣位。夏釣蔭。因為夏天氣候炎熱,陽光直射,對水溫極為敏感的魚兒,此時也都躲在深水和有樹蔭、坡蔭、水草的地方乘涼、戲水、覓食、集聚棲息。故釣諺云:“水草旁,樹蔭下,夏季釣魚不放空。”夏釣深。入夏后,淺水區溫度上升超過魚類生活的適宜溫度時,魚類便由淺水轉入深水游動、覓食。因為水深1米以下水溫變化緩慢,晝夜溫差小,所以酷熱的白天,魚類大多喜歡在2-3米的深水處覓食,故所謂釣深,不是越深越好。不冷不熱釣邊邊。夏天,氣溫不高,水溫適度,魚兒便從深水處游向岸邊覓食,故釣位應選擇在岸邊、淺灘。
“雷陣雨后,釣魚豐收”
這句釣諺說的是夏釣的最理想天氣。夏天,雷陣雨后,涼爽宜人,水中溫度明顯下降,水中氧氣充足,岸上沖刷下來的食物增多,魚兒游動、覓食非常活躍。若在池塘、湖泊、水庫下釣,魚兒便頻頻上鉤。若在江、溪、河下釣,要等到退水時,才是釣魚的好時機。故釣諺云:“大雨過后好釣魚”、“雨后放光,釣魚辰光”。
“漲水釣河口,落水釣深潭”
這句釣諺說的是夏釣的水情、釣位。因漲水時,有大量新水注入水域,水位迅速上漲,一些具有逆水爭游習性的魚類,便借機逆水而上,擁向進水口一帶。再因新水裹挾各種籽葉、昆蟲、蟲卵及其殘骸碎骨,為魚類帶來新鮮佳肴,誘使魚類在進水口附近爭先奪食。但在落水時,水位發生明顯下降,淺水區的水都不深,魚兒沒有藏身之處,尤其是野生的大魚警惕性都很高,多表現出驚惶不安,紛紛逃離近岸區或順流而下,潛伏于深潭之中尋找食物。故釣諺云:“進水口,魚上走”、“漲水釣淺灘,枯水釣深潭”、“漲水釣河口,魚兒愛往這里游”。
鯽魚脫鉤的原因及對策
鯽魚脫鉤的原因及對策
出處:《釣魚》雜志社
作者:
中國釣魚頻道 2005-7-29 16:56:44
有幾年釣齡的釣友,很多人有過斷線跑大魚的經歷。因此,掌握過硬的的遛大魚、抄魚方法是每個釣友都非常重視的一項基本功,但在釣鯽魚等小型魚時,中途脫鉤的現象卻很少有人重視,甚至有人認為,鯽魚的掙扎力量小,只要吃進鉤一般是很少會脫鉤的。真的是這樣嗎?本人今年在一中型水庫多次主釣鯽魚,由于這個水庫的鯽魚吃口小但掙扎卻非常有力,因此很多在此垂釣的釣友中魚后,沒等魚提出水面就脫鉤而逃。本人剛開始到這個水庫垂釣時,也曾經有過脫鉤魚的數量達到中鉤魚總數的1/3的紀錄。經過反復分析脫鉤的原因,現在我基本上克服了鯽魚中途脫鉤的問題。那么,哪些原因可以造成鯽魚脫鉤呢?本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線組配置不合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理的線組搭配是確保中鉤率的物質保證。線組中,任何一個環節的不合理都有可能造成脫鉤率的上升。而線組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在鉤、線、竿的選用上存在問題。
1、鉤子過大或過小。鉤子過大的直接影響是造成魚吞鉤餌困難,即使魚勉強吞餌入口,由于大鉤在魚嘴中產生的異物感,一部分魚也會迅速將其吐出,而如果此時魚漂出現信號我們揚竿,其結果多數是空竿,即使鉤到魚,很多情況下也會因為鉤在魚嘴的位置偏外而撕破魚嘴跑魚;相反,如果鉤子過小,雖不影響魚吞餌,但由于小鉤的鉤苗偏短,鉤門較窄,強度不足,也會造成鉤得不牢或鉤門張嘴而跑魚。比較兩種原因,多數釣友更會犯選用鉤子過大的錯誤,某些釣友在跑魚后有一種錯誤認識,認為跑魚是由于鉤子小掛不住魚,其實真正的原因卻是鉤子太大,正確的做法恰恰是應該將鉤號減小。一般情況下,釣鯽魚的鉤子大小應該是相當于魚嘴直徑的1/3或者同鯽魚眼的大小相當,以此標準為基礎,釣輕口魚或猾魚適當減小鉤號,釣吃食猛的生口魚適當加大鉤號。
2、鉤子變形或變鈍。在鯽魚密度很高的水域垂釣時,鉤尖由于反復的刺魚會造成鉤尖彎曲或變禿,質量差的鉤子甚至會出現鉤門外張的現象,這樣的鉤子在刺魚時會造成刺不深鉤不牢而跑魚。部分釣友從節約的角度考慮會將就著繼續使用,甚至對鉤門外張的鉤子也采取用力將其復原的方法而不舍得更換,這種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一副鉤子上了三四十條魚后就要及時檢查,一旦發現鉤子變鈍或變形,應該立即更換。
3、綁鉤有問題。綁鉤時應將子線在鉤柄上繞5圈以上,過多或過少都會造成綁鉤不牢。綁好的鉤子一定要讓子線位于鉤柄的內側(靠近鉤尖一側),否則,一方面會造成刺魚角度不正確而跑魚,另一方面鉤柄頂端反復的摩擦也會增加斷線跑魚的機率。在使用過程中也應注意,即使綁的時候沒問題,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子線的位置也可能由于反復使用而改變,所以,使用時要勤檢查勤修正。
4、線過粗或過細。首先看一下線過粗的影響,我們從子線和主線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子線過粗時,一方面隱蔽性差,造成魚警覺性增加,當魚吞餌時,粗硬的子線又影響了餌向魚嘴里的移動,使魚吞餌較淺,這時揚竿中魚后,脫鉤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而當主線過粗時,魚漂的信號就會減弱,如果這時選的魚漂號數小,浮力不大,還會造成水線不能繃直,使信號的傳導減弱滯后,造成揚竿的時機不正確,從而導致不中魚或中魚后脫鉤。
線過細時的影響主要是強度降低,提高了斷線跑魚的機會。子線過細時還增加了雙子線纏繞的機會,而纏繞的子線如果我們沒及時將其分開,魚吃上鉤時也會造成另一根線擋嘴而使餌進不了嘴或進嘴淺,中魚后也會有一部分魚脫鉤。
那么到底多粗的線合適?一般情況下應以魚的體重相當于子線的拉力值的2/3為標準選擇子線號數比較合理,而主線一般要大于子線兩個號較安全。在此基礎上,釣快魚可以適當加大線號,釣糗魚則減小線號。
5、竿太硬。雖然硬竿有起魚快的優點,但硬竿更容易拉豁魚嘴而跑魚也是事實。如果魚體偏大,使用的又是小鉤細線,斷線或脫鉤跑魚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如果魚的密度不大,盡量避免使用極硬竿,中硬調竿是不錯的選擇。
二、餌料方面的原因
餌料對于垂釣的重要性我們毋需多講,那么餌料同魚是否脫鉤有哪些直接的聯系呢?我們知道,評價一份餌料的好壞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即餌料的成分同餌料的狀態。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餌料成分的影響:魚在各個不同季節生理對營養的需求是不同的,再加上生活環境的差異造成的食性不同,因此一個垂釣高手必須象一個高明的廚師一樣,合理搭配餌料中各種成分的比例,調配出對魚有吸引力的味道。如果我們做出的餌成分、味道不是魚所喜歡的,魚可能拒食,即使勉強吃餌,也會反復試探品嘗,吞吞吐吐,這時魚漂就會出現一些小信號,如果此時揚竿,即使感覺中魚了,由于魚吃餌不深,也會出現經常跑魚的問題。
再看一下餌料狀態不好造成脫鉤的原因:餌料的狀態是指餌的軟硬、粘散、輕重、大小等物理指標。上述因素中,餌太硬、太大、太粘一方面會導致魚吞餌產生異物感而吃得較淺,另一方面還會造成鉤子被緊緊的包在餌里面而不易刺穿餌團,因此,一般情況下,餌料應該提倡軟如嘴唇、霧化適度,并根據釣底釣浮以及魚的大小、口的輕重等情況確定比重、餌團大小,這也是能否減少脫鉤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釣手技術方面的原因
釣手的釣技好壞也是造成脫鉤多少的重要環節。釣技中以下幾個方面同脫鉤率有直接的關系:
1.垂釣時將釣組調整得太靈。將釣組調整得過于靈敏,雖然魚漂的動作較大,但有時候魚漂體現出來的動作并非是魚吞餌進嘴的動作,在窩里的魚較多時,它們在水里的的游動產生的水流或魚撞線都會使魚漂產生明顯的動作,這時抬竿多數情況下不能中魚,即使中魚也是多為鉤掛魚體,這種狀態跑魚的概率就大增。在猾魚較多的水域垂釣時,由于猾魚吃餌謹慎,習慣于吞吞吐吐反復試探,在調整的較靈敏的釣組上,魚漂的信號就會出現很多小動作,這種漂相會使釣手不知所以,如果盲目揚竿就會空竿連連,即使中魚,多數情況下也因鉤得不牢而增加脫鉤跑魚的機會。
2.揚竿動作不規范,揚竿時用力太猛。習慣于傳統釣或練習懸墜釣時間不長的釣友,由于基本功不夠扎實,揚竿時多利用整個臂部的力量曲臂后拉,而采用這種動作去適應釣組的小鉤細線和鯽魚的小嘴薄唇,其結果多數情況下會撕破魚嘴或斷線跑魚。正確的做法是:魚漂反應魚訊后,迅速用大臂帶動小臂小幅度上抬,腕部短促發力,使魚鉤掛住魚嘴,然后根據手感估計出所中魚的大小。對2兩以下的鯽魚,手臂上揚將魚柔和的提到水面,然后直接飛魚入護;對3兩以上的大鯽魚,中鉤后感覺魚向外沖得比較有力,可以采取身體前傾,臂部向前下伸直的動作卸一下魚的沖力,同時手腕繼續發力使竿子同水面的角度繼續增大,使竿子的彈性得到更好的發揮,一旦感覺魚被迫轉過頭來,立即挺直身體,直臂上抬,將魚提到水面并使魚滑到近處,然后根據情況飛魚或抄魚。上述動作看似簡單,但要掌握好卻需要下一定的工夫勤加練習,其要領的關鍵是:刺魚要短促有力,一般如果不中魚時鉤子向上移動的距離應在30厘米以內;中魚后控魚出水要柔和穩健,不慌不忙,就如王永貴大師形容的“魚急人不急”;魚外逃時卸力要及時果斷,切不可認為鯽魚的掙扎力小而生拉硬拽。
鯽魚中途脫鉤表面看似問題簡單,其實包含了線組的搭配、餌料的制作和調整、釣手的基本功等多方面的原因,脫鉤率的多少也是評價一個釣手垂釣水平的重要參數,必須引起重視。當在垂釣過程中經常發生脫鉤現象時,要善于分析造成脫鉤的主要原因,及時加以解決。本文的主要目的正是要引起大家對這一問題的探討,但由于水平有限,某些觀點可能有局限性,望釣友們提出批評指正。
冷天晚霧好釣魚
冷天晚霧好釣魚
出處:《中國釣魚》雜志
作者:
中國釣魚頻道 2005-8-2 9:46:36
?許多釣友認為,霧天特別是大霧天魚不愛吃食,不好釣魚。原先我也是這樣認識,可實踐打破了這種看法,得出了相反的結論:越是有霧,魚越好釣。
?那是去年的11月5日,立冬的前兩天,漫天大霧籠罩著衡水大地,能見度不足50米。我見天氣不好,就沒有出釣。可第二天(11月6日)出釣時,釣友們爭先恐后告訴我的,卻令我非常吃驚:“嘿!老蔣,寫寫吧,霧天可是好釣魚!”“昨天霧那么大,人們都比平時多釣三四倍,四五倍。”我問是不是在老地方釣的?大家說是。我們所說的老地方,指的是離衡水市區15公里遠的一條老河溝,那是引黃河水(通過運河)入衡水湖的必經之路。近兩三個月來,我們總在那里垂釣,都是小鯽魚。開始釣得多,半天能釣一兩千克;后來不行了,多時釣不足500克,少時只釣幾十克、百十克。想不到11月5日剛一入冬的第一場大霧,又給釣友們帶來了這么大的釣獲量!我有點納悶:怎么已經不行了的老地方,一有濃霧卻這么好釣魚?這算不算一條成功的經驗?對釣友們讓我寫寫霧天好釣魚的建議,我沒有立即答復,心想:一條成功的經驗,不是一次兩次實踐就能認定的,需要經過反復印證才行。這一天,也就是大霧的第二天,“老地方”又恢復了老樣子:最多的釣三四百克,最少的幾十克。
? 回到家后,我連夜翻看了1997年至2002年12月15日我的垂釣日記,發現了這樣五種情況:(一)在我們華北東南部這一帶,每年的立冬前后到冬至前后兩個月左右的時間,經常出現大霧天氣,有時大霧(濃霧)連續三五天甚至七八天不退,可以說大霧天占去了這兩個月相當多的時間,因此弄清大霧天是不是好釣魚,對我們這一帶釣友十分重要。(二)大霧天,過去我們有時出釣,有時不出釣。凡是大霧天出釣的,釣獲量多數比大霧天的前后兩天大得多。比如2000年11月27日,全天大霧,這天的釣獲量比無霧的前一天(26日)和無霧的后一天(28日)兩天的總和還多。(三)凡是在頭天晚上(夜間)開始起霧的大霧天(俗稱晚霧)都釣得多;而在當天的早上才開始起霧的大霧天(俗稱早霧),釣獲量多數不理想。(四)有晚霧的大霧天,頭天晚上起霧時的最低溫度,都比前一兩天無霧的晚上最低溫度高一兩度,大概這就是大霧天好釣魚的重要原因之一吧!但也不盡然,有時大霧天頭天晚上的最低溫度低于前一兩天,照樣能多釣魚。(五)早春時期,我們這一帶霧天比較少見,但只要有霧,就比無霧釣得多。如去年的3月29日,大霧,我釣了300克,而前一天只釣了50克。
? 為了慎重起見,我沒有馬上動筆寫這篇文章,我想讓實踐再印證一下。恰好,半個月后,從去年的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我們這里前后出現了三次大霧天氣,后兩次是連續大霧天。第一次是晚霧,出現在11月24日,溫度是-1℃到6℃,而前后兩天都是晴天,無霧。23日,溫度是1℃~7℃。25日,溫度是0℃~11℃。這前后兩天的高溫、低溫都比24日的高,但就是這一天,在同一地點垂釣,我釣600多克,而前兩天總共才釣450克。第二次,11月30日到12月4日,連續5天大霧。11月30日是上午8點才開始起大霧的,因為是早霧,這天的最低溫度由前一天的0℃降到了-4℃,最高溫度降得也不少,所以釣績不行。以后的4天里都是晚霧,最低溫度保持在0~3℃左右,最高溫度雖然下降了不少,由11℃降到了6℃,但天天好釣魚,尤其是4日大霧的最后一天,半天的釣獲量由大霧前的100克左右上升到1200克左右。第三次,12月9日到15日(離冬至還有7天),連續一周大霧。這七天,開始可以,比霧前釣得多,后來隨著溫度的迅速下降,氣溫太低了,最高才-4℃,最低降到-8℃,魚不好釣了。
?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三個結論:(一)大霧天得是由天氣的突然變化形成的。如11月24日,前幾天連續幾天晴天,魚兒厭煩了這種天氣,而24日突然來了一場大霧,刺激了魚兒,使它活躍起來;(二)大霧天得是晚霧,由于是頭天晚上起霧,地面上的熱氣散不掉,提高了夜間的最低溫度,相應影響了水溫,如果最低溫度不是十分低,如12月初的那場連續大霧,垂釣水域又有一定深度(不少于一米深),魚兒照樣活躍;要是十分寒冷以后,如12月9日~15日,最低溫度降到了-8℃,最高溫度才只有-4℃,為了避寒,魚就不愛動了;(三)不論冬季和初春,一般情況下,大霧天好釣魚,只有在早霧和天氣十分寒冷的情況下,魚才不好釣。因為早霧的當天最高溫度、最低溫度都比前一天低得多,影響了魚兒的食欲。可以這樣說:除了十分寒冷的嚴冬以外,冬季和初春,只要是晚霧天氣,都好釣魚。只是霧天空氣中毒素含量高,這是需要注意的。
水庫釣魚使用餌料常識
水庫釣魚使用餌料常識
有的朋友在很少有人垂釣的水庫釣魚,用的全是商品餌料,結果狼狽不堪。民間有句俗話,叫“山豬吃不慣細糠” 。很少有人垂釣的水庫,這里的魚兒就沒有吃過商品餌料,見了你的商品餌料當然就不會動心,到水庫釣魚,用餌還得就地取材。顆粒魚飼料在很多地方已經比較普及了,這個應該是水庫釣魚的很好餌料。玉米面、麥麩、谷糠,以及其他雜糧面都是水庫釣魚的好餌料。
顆粒用水化開后,其粘性還是很不錯的。有人嫌化顆粒的時間太長,于是就把顆粒事先用磨子磨細,這也是一個好辦法。飼料廠本身就出顆粒粉,那是顆粒生產過程中的篩余物,很多漁具店就有賣的。
玉米面是水庫釣魚的好餌料,有些朋友嫌制作玉米面餌料太麻煩,我看主要還是方法問題。一般人的玉米面餌料是蒸出來的,所以整個制作過程就要麻煩一些,耗時也就多。我的玉米面餌料制作很簡單,幾分鐘就好了,我在這里介紹給大家:
1、適量的涼水下鍋,同時也將很少(一小勺)的玉米面下鍋,攪勻后點火并不停的攪動。這在北方叫做玉米面糊糊,涼水就放玉米面是為了讓他們很好的溶在一起,一分鐘燒開沒問題。
2、再把其余的玉米面撒在已經燒開了的玉米面糊糊上,這時就不要攪動了,蓋上鍋蓋,改小火燒兩分鐘。這時下層的糊糊還是在煮,上層的玉米面就是在蒸了。這時的火一定要小,否則容易把鍋底的糊糊燒焦了。
3、兩分鐘以后就可以開蓋,用鍋鏟把糊糊和干面拌勻,鍋底的鍋巴就不要了。如果拌勻后的餌料太稀,這時可以再加一點玉米面,直到軟硬合適為止。做好以后的餌料冷卻后會變得比以前更硬一點,我們可以到現場再加水調整,太軟就不好辦了。水和面的比例,試一下就知道了,我一直就是憑經驗搞的,這里就不多說了。
這樣做出的玉米面餌料有很好的粘性,即使把餌料做得很軟效果也很好,鯉魚、鯽魚和草魚都愛吃。顏色也很好,很自然,扔在水里很醒目,實為水庫釣魚的佳餌。
綜合釣鯽術
對話小魚情
綜合釣鯽術
對話小魚情
出處:《釣魚》雜志社
作者:浙江
任志新
中國釣魚頻道 2005-7-29 16:26:33
休閑釣魚人的心態和垂釣目的各有不同,稱之“職業殺手”者非大魚或者收獲頗豐的對象魚不釣,主要目的在于“經濟效益”;普通釣魚人不管什么魚情都想去嘗試,目的是多獲魚,當然是釣大魚越大越刺激;而修身養性一族主攻的卻是野生小魚,追求的同樣是垂釣的快樂、健康和釣技的同步,同時也能享受野生小魚鮮美的口福。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水環境污染的加劇,可供釣魚人自由垂釣的水域越來越少,有限的一些釣場剩余的大魚和稍大些的鯽魚更是稀少。對我輩休閑一族不刻意追求多獲大魚的人來說,小型魚類就是主要的對象魚。筆者近幾年把懸墜釣用于自然水域后,收獲越來越多。自我感覺:隨著釣技的不斷學習和提高,釣魚已逐步進入了一個“自由王國”。這得感謝《釣魚》等媒體登載的釣鯽系列文章,使自己能在實踐中綜合運用釣鯽技術,在野釣中得心應手與小魚全面對話。現把主要的心得體會筆錄如下,供有志于懸墜釣法的釣友參考。
首先說明這里所說的小魚是指自然水域生長的50克以下的鯽魚、翹嘴魚白以及溪哥、黃尾鲴(本地俗稱橫鉆)、泥魚等小型魚類,不包括鯉、草、青、鰱和梭魚的幼苗(即使釣獲也全部放生了)。與星漂傳統釣法相比,懸墜釣小魚,效率更高(有時相差5~10倍),并且操作輕松,所以我和幾個老年釣友都用懸墜釣法。
一、按釣棚深淺擇漂
競技釣魚擇漂復雜,按魚體大小、水深度及魚是生口還是猾口等來解定魚漂。野生魚大多生口,吃口大,即使極小的魚在漂上也有較大的動作。所以野釣選擇魚漂就簡單得多了,把穩定性放在首位,靈敏度次之。型和號的把握:釣底部吃食的魚如鯽、黃尾鲴、泥魚為主,用長身硬尾或軟尾漂;釣離底接口的翹嘴魚白、溪哥,用長身長硬尾漂;釣上中下各層次都有的白鰷用竹腳短身長硬尾漂。號數選擇的重要性比型狀的選擇要重要,除冬春水冷季節外,一般都應選擇中號及以上的漂較合適,比如3號、4號漂。這是因為自然水域,除了以上一些對象魚外,還大量存在諸如麥穗等嘴小、體小的特小魚,一般鉤餌較難釣獲,需避之。如漂號小,這些特小魚咬鉤同樣能使漂尖下扌屯數目,增加了無效的空竿。所以適當加大魚漂號數,使這些魚的咬鉤動作變成慢速下挫就能與所釣對象魚區別開來。
二、按魚口大小擇鉤
釣鯽的“袖鉤”除吞餌較深漂的泥魚外,對付其它幾種性格躁烈、出水面后容易脫鉤的魚需要考慮選擇另外的鉤型。“關東”型鉤鉤門寬,鉤尖扎入魚嘴部位較厚實,能減少掉魚,對付口大的魚較合適。“新鲇”型鉤鉤門、鉤尖略內傾,并且長鉤柄十分便于在脫鉤器上快速卸魚,所以都能適合以上的幾種小魚,即使遇到100~150克的中號鯽也沒問題,就是最難釣的麥穗魚也能進入魚口釣上來,本人稱之為萬能小魚鉤,最喜歡使用它。
三、按魚的品種擇釣法
各種魚活動的泳層不同,應根據釣場不同的對象魚分別施釣法才能有較高的收獲。比如釣場多白鰷,就應釣浮、拉餌為主,保持較高的拋竿頻率,一個深度釣一段時間,空竿增加,換一個深度再釣;釣場以鯽和黃尾鲴為主,那就堅持釣底并且釣組調成稍遲鈍,以便黃尾鲴真正能吃鉤在口內(黃尾鲴口下拉、嘴小);釣底棲的泥魚和鯽魚,那就毫無疑問用釣底的方法。當然隨著釣法的改變,魚漂調整需同步進行,不僅釣目要變,調目更要變,以適應各種魚的吃口。釣鯽的調漂術完全適用于釣小魚,比如原先釣的是離底的溪哥和鯽,魚漂調7釣3或釣4,改釣底鯽為主,則加鉛,調4釣3或釣4就有較高的上魚率。
四、按時段變釣棚
這里的時段是指一天之中的時間段。釣者希望能全天上魚,但每種魚吃食都有自己的時間段差別的,即使同一種魚也會因水溫升降、水中溶氧量的變化導致泳層改變,從而影響上鉤率。比如江南的夏末初秋,鯽魚的吃食規律是早上較少,9點到12點較多,午后幾小時又緘口,3點之后又增加。溪哥和泥魚幾乎全天都能咬鉤。一般釣場單一魚種較少,多種小魚混雜的現象較為普遍,所以釣者把握魚的種類和數量比,同時注意時段差別,靈活施釣,這對提高釣獲總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鯽、鰷、溪哥混雜的山塘水庫,筆者的策略是早上兩小時先離底釣白鰷或小溪哥,后兩小時釣底和少許離底,目標是鯽和大溪哥,午后復又離底釣溪哥,下午3時后基本釣底鯽。
五、按魚喜好擇餌料
釣鯽術的餌料選擇原則完全適用于野釣小魚,實際使用只要簡單掌握二個原則就行。一是小魚腥香都喜歡,但程度有些區別,如泥魚特別鐘情純腥餌;溪哥對腥香餌都喜歡,相比較腥的更佳;鯽魚在氣溫高時對清香餌感興趣。二是餌的狀態比餌的味感更重要,霧化太快引魚多但空竿率高,比重太重只能釣底。當用對了鉤、線和漂,空竿率還是極高時,肯定是你的餌過大或過硬,鉤餌未能進入魚口所引起。所以多數情況下搓小而軟粘的餌釣底或釣浮有著穩定的中魚率。
只要掌握以上幾項主要原則,并在實際使用時按魚情的變化而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就一定能在垂釣中取得滿意的效果。既有收獲又能過癮,享受垂釣的愉悅,何樂而不為呢?
標準釣魚竿的選擇 標準釣魚竿的選擇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