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文化沒有“山寨” [打印本頁]

    作者: hl43802960    時間: 2009-12-29 14:04
    標題: 文化沒有“山寨”
    [i=s] 本帖最后由 hl43802960 于 2009-12-29 14:08 編輯 [/i]

    時尚總是很短暫的,前段時間流行的“山寨”一詞如今似乎沒那么熱門了。但是,對于企業界而言,“山寨”現象引發的思考卻不應該停止。

    在人們心目中,“山寨”總是相對于“正規軍”而言的,含有“占山為王、無法無天”之意,是個貶義詞。但是,今天的“山寨”產品卻如山洪暴發,大有攻城掠池、泛濫四野之勢。可怕的山寨,為何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呢?山寨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正可謂“世間萬物皆可被‘山寨’”、“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理性的人們不得不承認,這些師出無名的山寨產品,無論外觀、性能、價格水平甚至品質,都與消費者的需求如此地貼近,正在贏得越來越龐大的消費人群的青睞,表現出強大的市場生命力。

    “山寨”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最根本的是迫于生存的壓力。作為先天不足的后來者,“山寨”們沒有太多的政策、資本、技術等資源優勢可以利用,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對市場的敏銳度和對消費者的敬畏感,于是,他們會深入研究消費者的顯性和潛在需求,以盡可能地討好和取悅消費者。在信息、技術全球共享的今天,“模仿+創意+速度”的巧妙組合就成了他們的制勝利器。在聯發科沖破技術壁壘后,手機市場群“熊”逐鹿的壯觀場面就是最有說服力的例證。

    面對上述現象,用企業文化的專業眼光加以審視,我們發現:“山寨”的本質是“創新”。 以無限的創新,極致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關注高利潤,在山寨產品不被主流認同的另一面,是難能可貴的以客戶為導向的創新精神!

    創新就是想他人所未想、做他人所未做。盛大網絡的董事長陳天橋曾用農民種菜和廚師炒菜來比喻兩種不同的創新:—種是從無到有的創新,如發明技術和軟件的人,像種菜的農民;另一種是從無序到有序的創新,如利用互聯網和新技術的發展,將游戲、電影及歌曲放到網絡上,這就好比炒菜的廚師。中國企業眼中的創新往往是從無到有的創新,對從無序到有序的創新卻重視不夠。

    山寨企業的競爭力正是源于第二種即產業鏈分工和商業模式上的創新。短兵相接之間,恰恰擊中了一些正規軍們久已忽視的軟肋,使之措手不及,并直接導致了正規軍團在市場上的節節敗退。

    有句話叫“英雄不問出處”。事實上,縱觀中外企業界,在市場經濟的環境里,絕大多數的“正規軍”曾經都是“山寨”出身。例如:通訊設備制造領域的華為,手機和汽車制造領域的比亞迪,網絡即時通訊領域的騰訊,搜索引擎領域的百度,C2C網站領域的淘寶網等等,數不勝數。深圳市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規范引導山寨產品提升品牌,轉型升級,走模仿開發創新的路徑”中的“山寨”改為“初級創新產品”,這也應該算是為“山寨”正名的一個可喜之舉吧。如今,也正有越來越多的“山寨”企業開始“轉正”。我們關心的是:這些“山寨”轉正后,是否還能實現自我加壓,繼續遵循客戶導向,保持這種進取動力和創新活力。在這方面,華為的成長歷程有著很好的樣本意義。這家1988年創立的民營企業,從仿造起家,扮演著既有規則破壞者的角色;與眾不同的是,華為在快速完成資本積累的同時,不斷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每年將10%的業務收入投入研發、并將其中10%用于預研,從而將早期的創新行為升華為創新模式,并以兇猛與溫情并重的“狼文化”成就了其通訊設備制造領域世界級霸主的地位。至今,華為在國內外申請的專利數量無與倫比,價格優勢也依然是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一大競爭優勢。

    文化沒有“山寨”! 現代企業競爭的最高境界是企業文化的競爭。無論是正規軍團,還是轉正后的山寨企業,我們都應該從“山寨” 崛起的現象中萃取優秀的文化基因,在企業內部大力倡導并不斷傳承“山寨精神”,即時刻保持強烈的危機意識、持續創新的精神,最終形成獨具個性特色的、以客戶為導向的創新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持續的文化驅動力,確保企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當然,“盜亦有道”。 在倡導“山寨精神”的同時,需要警醒的是,一切均不能突破誠信、負責的道德底線,否則,“山寨”的逍遙時日不會長久,最終必將遭到市場大軍的無情剿滅。
    作者: mohaizhen    時間: 2009-12-29 14:13
    頂一下。。。。。。。。
    作者: zhoushun    時間: 2009-12-31 16:22
    飼料行業內,文化模仿最難,幾乎很難模仿成功!
    作者: 牧馬祁連    時間: 2010-1-5 20:31
    無為而治,現在不好下結論
    作者: AYU    時間: 2010-1-6 16:38
    企業文化應該不是模仿出來的,是經過一定時間歷練出來的,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啊,還和管理層有很大的關系……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葵青区| 顺平县| 白玉县| 新河县| 峨眉山市| 苏州市| 贵州省| 张北县| 湟源县| 镇江市| 卓资县| 如东县| 响水县| 平湖市| 兰溪市| 县级市| 华亭县| 杭州市| 平南县| 确山县| 翼城县| 环江| 云安县| 青川县| 临江市| 喀什市| 临泽县| 高雄市| 思南县| 乐平市| 陆河县| 平果县| 内黄县| 长阳| 浦江县| 固原市| 桦川县| 江山市| 息烽县| 南郑县| 盘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