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配合飼料生產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495884849    時間: 2009-11-18 10:44
    標題: 配合飼料生產問題
    一、為何要壓油料
    1、配合飼料若滯留在模孔中會腐蝕模孔,造成:
    ①模孔的光滑度下降,影響制粒效率和顆粒品質。
    ②降低環(huán)模壽命。
    2、熱環(huán)模會把孔內的配合飼料烘干變硬,堵塞模孔,造成:
    ①下次運轉時,模孔堵塞,擠不出料。
    ②環(huán)模承受過高的應力,強度減弱。
    ③部分模孔堵塞后,產出量減少,效率降低。
    二、模孔堵塞后的處理方法
    1、新環(huán)模啟動時處理方法;
    ①先用配合飼料慢慢壓入,觀察出料情況。
    ②用整粒玉米或壓裂的玉米慢慢喂入觀察出料情況。
    ③整粒玉米、油脂、細粒砂子混合后喂入觀察出料情況。
    2、模孔嚴重堵塞后的處理方法:
    ①用油浸泡后,按上述方法進行。
    ②用電鉆鉆出填料(操作不當,會損傷模孔)
    三、環(huán)模的儲存
    1、儲存6個月的環(huán)模模孔內的填料必須被擠出重新更換,太長時間的停留會導致填料硬化堵塞模孔。
    2、環(huán)摸應存放在干燥潔凈的地方,環(huán)模上過多的灰塵會吸收和保持水分,腐蝕環(huán)模。
    3、工作過程中停機半小時以上或更換環(huán)模,都應壓油料。(油料的選擇應用易被擠出的原料豆粕或麩皮)
    四、和環(huán)模相關的幾個名詞
    1、磨損深度:指標示初始環(huán)模表面的水平面到環(huán)模正面的垂直距離。它可反映出環(huán)模、分料刀以及壓輥的磨損情況。
    2、壓延:是作用于環(huán)模表面的一種壓平現(xiàn)象,壓延的起因是作用于環(huán)模表面的力大于其自身的材料強度而形成的,并隨磨損深度的增加而加強,壓延發(fā)生后不僅影響顆粒質量,同時降低制粒產量。
    3、蜂窩現(xiàn)象:主要是制粒原料腐蝕的結果,它加大環(huán)模表面孔的進口,嚴重時造成兩孔間距嚴重減少,蜂窩現(xiàn)象不嚴重時,環(huán)模的運行狀況良好,嚴重時將影響顆粒質量。
    4、金屬雜質:是影響環(huán)模產量質量的潛在因素,金屬雜質進入制粒系統(tǒng)后會堵塞模孔,因此制粒過程中每四小時清理一次磁鐵。
    5、斑點:是水分、熱量、飼料共同影響的結果,斑點的產生會使模孔變的粗糙,它會阻礙物料通過模孔,降低產量,影響質量。
    6、刻痕:形成于模孔內的縱向線痕,是高磨損性的原料通過模孔時流下的畫痕,它和斑點一樣影響效率和顆粒質量。
    五、造成制粒產量下降的原因
    1、環(huán)模工作面壓延
    2、模孔斑點、刻痕
    3、輥模間隙調節(jié)不當
    4、減壓孔制粒
    5、壓輥磨損嚴重
    六、顆粒質量下降原因
    1、壓模工作面壓延
    2、環(huán)模有效厚度降低
    3、過多的蜂窩狀
    七、環(huán)模工作面嚴重磨損的原因
    1、使用磨損嚴重的壓輥
    2、刮刀和均料器磨損嚴重
    3、壓輥工作面壓延
    4、壓輥環(huán)模匹配不當(起用新環(huán)模配用新壓輥)
    八、環(huán)模爆裂原因
    1、環(huán)模材質有問題,存在局部內應力
    2、為追求產能,環(huán)模的開孔率太高,造成強度和韌性下降
    3、環(huán)模厚度太薄,強度下降
    4、環(huán)模在運行過程中被硬物強行擠入(如落在制粒室內的軸承滾珠等金屬物體)
    5、輥模間隙調整的太小
    6、環(huán)模夾緊面磨損嚴重,卡環(huán)卡不緊或卡環(huán)落底會導致法蘭破損
    九、環(huán)模種類
    1、標準環(huán)模:所有模孔的有效厚度相同,無減壓孔。
    2、標準減壓環(huán)模:所有模孔的有效厚度相同,但模孔出料側擴大1/4英寸深,主要目的是增加環(huán)模強度而不會使環(huán)模過厚。(魚料2.0環(huán)模規(guī)格2*45-8;魚料3.0環(huán)模3*55-15)
    3、標準變化減壓環(huán)模:初靠近環(huán)模外側的二至三行模孔擴1/4英寸深外,其余模孔都相同。
    4、交錯減壓環(huán)模:靠環(huán)模最外側2或3行模孔出口端擴大至1/2英寸深,緊臨的2或3行擴1/4英寸深。
    十、為何要正確調整模輥間隙(模輥間隙的正確調整是達到最大產能和延長壓輥、環(huán)模壽命的重要條件,輥模最適宜的間隙為0.1-0.3毫米,判斷方法為無料狀態(tài)下的時轉時不轉現(xiàn)象)過緊的壓輥會造成:
    1、環(huán)模壓延
    2、壓輥過度磨損
    3、嚴重時會導致環(huán)模破損
    4、制粒機震動加劇
    間隙過大會造成:
    1、壓輥打滑制不出料
    2、吃料層太厚,堵機頻繁
    3、制粒機效率降低(制粒主機很容易達到滿負荷,但喂料無法升高)
    十一、環(huán)模啟動時的注意事項
    1、排除蒸汽管線內的冷凝水,避免水團進入調制室。
    2、制粒前確保喂料器調整在最低范圍內,避免飼料驟增進入制粒室。
    3、開始制粒前不要添加蒸汽(確保模孔內能注入干燥物料),然后慢慢增加喂料,等電流達到滿負荷時再添加蒸汽(注意當蒸汽剛添加時,電流不會立即下降,需等上幾秒鐘)。
    4、環(huán)模啟動后要在滿負荷的80%-90%的狀況下運行2小時后再提高到滿負荷,以便使模孔高度拋光。
    5、新環(huán)模使用必須配備新壓輥,以便使模輥能得到更好的磨合。
    6、環(huán)模啟動后,喂料量和蒸汽量的調整幅度要小。
    十二、原料特性對制粒的影響
    1、蛋白質與密度:含天然蛋白質高的原料在熱的作用下將變?yōu)榭伤埽瞥龅念w粒質量較高。密度高的原料生產產量較高。(玉米密度大,蛋白含量低,制粒時產能較高但顆粒質量差,麩皮蛋白含量和密度都很低,因此既不好制粒產量也很低。)
    2、脂肪:配方中的脂肪含量包括原料自身的脂肪含量和添加的動植物油,兩種脂肪都有利于制粒,當脂肪的添加量達到或超過2%時,制出的顆粒質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550加油100公斤,容易制粒但成粒后顆粒強度低含粉量高;551L加油10公斤,不易制粒但成粒后顆粒硬度高,含粉量低)
    3、纖維:纖維很難被壓制成粒,但纖維具有粘合能力,因此容易成粒。
    4、粒度:由于物料在調制器內的停留時間限制,原料粒度越小,蒸汽越容易穿透其中心,可以改善潤滑和增大制粒產量,很粗的粉碎料和大顆粒會使粒料出現(xiàn)自然斷裂點,造成更多的細粉。
    5、淀粉:高淀粉的配方或原料很難制出堅實的、耐久的顆粒,但淀粉在高溫高水的作用下具有天然的粘合作用,這也是強調制粒溫度的一個原因。
    對比分析表(此數據僅供參考)
    表格內容說明:
    1、品質系數:指原料對成粒品質的貢獻值,數值越大說明用此原料制出的顆粒品質越好。
    2、產能系數:指原料對制粒產能的影響,數值越大說明用此原料制粒時產能越高。
    3、摩擦系數:指原料對環(huán)模壽命的影響,數值的大小反應出對環(huán)模壽命的影響大小。
    4、添加量:  指達到良好的制粒效率配方中原料的最大使用量。

    原料名稱


    品質系數(0-10)


    產能系數(0-10)


    摩擦系數(0-10)


    最高用量%


    蛋白質%


    脂肪%


    纖維%


    密度ib/cuft


    玉米粉


    5


    7


    6


    55


    9


    3.5


    2.5


    38


    小麥粉


    6


    5


    4


    25


    15


    3.5


    8


    23


    麩皮


    5


    5


    4


    20


    15


    4


    6.5


    30


    棉粕


    8


    6


    7




    39


    1


    12


    38


    花生餅


    7


    8


    4




    49


    5.5


    6


    39


    芝麻粕

    7


    7


    4




    45


    7


    6


    35


    菜粕


    6


    6


    6


    15


    36


    1


    11


    36


    葵花粕


    6


    5


    5




    39


    1


    18


    33


    十三、操作人員的潤滑摘要
    1、連續(xù)運行四小時至少潤滑一次壓輥,建議每運行一小時就給予少量潤滑。(因為壓輥中的黃油冷卻后收縮會把物料拉入軸承內,所以在流程的結尾應給壓輥注黃油)
    2、每八小時潤滑一次主軸軸承。
    3、每兩千小時或六個月更換一次齒輪箱油。
    4、每月給調制器和喂料器軸的軸承上潤滑油一次。
    5、每天給切刀架潤滑一次以方便手動調整切刀。
    十四、制粒人員如何檢測顆粒質量
    現(xiàn)場檢測(在制粒機旁邊)
    1、溫度:調制后濕粉料的溫度,溫度的高低根據配方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一般4.5環(huán)模制雞料溫度不低于80度,3.0環(huán)模制豬料不低于70度,加酶制劑的品種溫度不超過80度)
    2、水分:制粒后進冷卻器前顆粒的水分,一個有效的檢驗手段為:將一個熱顆粒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間壓碎成餅狀,若呈油灰狀的粘度且不破碎,表明水分加到位,否則仍需添加蒸汽。
    3、顏色:顆粒的顏色隨配方中原料的變化而變化,對于同一個配方(同一品種的配方),顏色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4、粒度:顆粒的長度一般為環(huán)模直徑的2-3倍,根據不同的料號有不同的要求。
    冷卻器處檢測
    1、溫度:制冷卻后顆粒的溫度(一般為室溫+5度),通過此處溫度的檢測可以發(fā)現(xiàn)冷卻器料位器的調整是否合理,冷卻器的運行是否正常。
    2、粒度:指破碎料的均勻度,它可反應出破碎輥的調節(jié)是否正常,輥子是否有跑偏現(xiàn)象。
    3、硬度:顆粒硬度不高是造成含粉的直接原因。
    打包處檢測
    1、含粉量:1.4mm的篩下物占總量的百分比。
    2、雜粒:是否有花粒,攙雜。
    十五、制粒過程中常見問題分析:
    1、調制器出口飼料溫度不均勻
    ①調制器內壁、漿葉上有飼料覆著。
    ②調制器內蒸汽噴嘴可能不暢。
    ③蒸汽管道系統(tǒng)中備件動作不正常(減壓閥、疏水器、汽水分離器)
    2、蒸汽未加夠,但環(huán)模已堵塞:
    ①冷凝水是否排除順暢。
    ②試用高壓蒸汽。
    ③保溫層內通蒸汽有利提于提高溫度。
    3、制粒溫度夠但濕度不夠:
    ①減低蒸汽壓力,低壓制粒。
    ②升高半成品水分,采取向混合機內加水的方法。
    4、問:制粒機電流不穩(wěn)定是怎么回事?
    答:1、壓輥環(huán)模間隙調整不當。
    2、分料刀磨損嚴重,分料不均勻。
    3、半成品或回料中含有過粗的粉粒(可能是回有顆粒料頭尾或分級篩有破損現(xiàn)象)
    4、原料和添加液、蒸汽混合不均。
    5、傳動皮帶松緊不一。
    十六、影響顆粒料水分的因素

    1.天氣狀況(環(huán)境空氣溫度和空氣的系水力)對顆粒飼料有直接影響


    一條經驗(空氣溫度每升高11.1度,空氣的系水力可增加1倍)。正是由于這種空氣加熱過程使得飼料制造者即使在高濕度天氣也可以在顆粒冷卻器內烘干顆粒飼料。熱顆粒使空氣溫度上升,使空氣能帶走較多的水分。舉例來說,空氣在38.9C和100%相對濕度時,每0.4千克空氣含0.064千克水蒸氣;在50C和100%相對濕度時,每0.4千克空氣含0.12千克水蒸氣,這樣在相對濕度100%,空氣濕度由38.9C上升到50C時,每0.4千克空氣就有增加0.056千克水蒸氣的潛力。(討論:風門調整對成品水分的影響;調制器內增加蒸汽管道對成品水分的影響)

    2.調制情況(半成品在制粒過程中,水分可能發(fā)生很大變化)


    首先,蒸汽質量應該得到保證,蒸汽在進入調質器時必須是干飽和蒸汽,不應帶有冷凝水。為使蒸汽質量得到更好的保證,應注意蒸汽管道不應太長,應越短越好;蒸汽管道要保溫,拐彎不要太多;豎直管道及膨脹環(huán)之類的管道段,應裝汽—水分離器;蒸汽壓力不低于8公斤。在蒸汽質量得到保證之后,半成品的調質時間 應在15秒~30秒之間。在調質過程中,溫度每上升100C~110C時,飼料水分就增加1%。剛出制粒機口,未經冷卻的飼料水分應在14.8%~17.5%之間視為正常。(干粉料溫度=25度,水分=13.5%,制粒堵機時的臨界水分點為17.5%,問調制后的最高溫度為多少)
    然后便是顆粒飼料的冷卻。從實踐中得知,確保顆粒飼料冷卻效果,并能充分利用制粒熱量來蒸發(fā)水分,冷卻所需要的時間為6分~8分為宜。逆流冷卻器需要的空氣量是各種冷卻器中最小的。
            再就是冷卻器的容量大小問題,主要是由冷卻的顆粒料的生產率和需冷卻時間決定,而顆粒料的生產率是由與其配套的制粒機的產量而定,而此產量又隨著顆粒料的直徑大小變化,一般顆粒直徑越大,產量越高,需要冷卻的時間也越長。(4.5、3.0、2.0環(huán)模生產飼料時冷卻器低料位器的應做相應的調整)。

    3.原料水分


    配合飼料中,玉米占有很大比例,也就是說玉米的水分可以影響顆粒飼料的半成品(即配料混合后的飼料)的水分。我們可以通過配方理論計算出玉米較合理的水分。一般認為,半成品的水分應在12.5%左右比較合理,那么,玉米的水分應該在13.5%左右。在我國南方,半成品飼料水分如超出13.0%,則認為是水分危險段。因為在制粒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殘留0。5%~1.5%左右的調質水分。但這里要引起注意的是,玉米在粉碎時,水分有所損失。所以在測玉米水分時,一定要在粉碎物儲倉料口取樣。
    十七、和制粒相關的名詞
    1、摩擦力:調制后和制粒后的溫度差值。
    影響摩擦力的因素:
    ①半成品水分:
    ②調制效果
    ③粉碎粒度
    ④原料特性(蛋白含量、油脂、淀粉含量等)
    ⑤環(huán)模的孔徑比
    2、收縮:半成品經制粒后的重量損失
    損失原因:
    ①水分添加不足(經驗數據水分添加少于2%就會導致收縮,若增重超過1.5%回造成成品大量含粉)
    ②摩擦力過高導致進入冷卻器內的顆粒溫度過高。
    作者: 中國移動    時間: 2009-12-6 22:49
    歡迎您加入畜牧人論壇!
    作者: 小仲馬    時間: 2010-10-17 15:01
    確實是經驗之談,請問你說的第十六大點,第二小點“在調質過程中,溫度每上升100C~110C時,飼料水分就增加1%。”應該是10--11度對嗎,以后請多指教啊
    作者: 小仲馬    時間: 2010-10-17 15:04
    請教你:如果是半成品水分低了,在混合機內怎樣加水,直接加水飼料不會發(fā)霉嗎,你們公司是怎么樣操作的,謝謝你!
    作者: 唐朝2009    時間: 2010-10-17 15:41
    很詳細的資料,謝謝
    作者: sdlq_lk    時間: 2010-11-20 22:08
    詳細,抄收
    作者: fredapeace    時間: 2012-7-28 15:20
    好資料要淘,多謝分享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焦作市| 合肥市| 舞钢市| 武强县| 浦县| 九龙城区| 甘泉县| 宿迁市| 浮梁县| 贵定县| 江永县| 永嘉县| 温州市| 手游| 祥云县| 镇巴县| 衡南县| 肥乡县| 蒙城县| 额敏县| 高密市| 隆子县| 边坝县| 砀山县| 吉安县| 彭山县| 惠来县| 亳州市| 新余市| 福鼎市| 延川县| 宜川县| 灯塔市| 台东县| 河北省| 四川省| 基隆市| 青冈县| 葫芦岛市| 平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