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蛋鴨養殖損失巨大的原因
[打印本頁]
作者:
椰風
時間:
2009-11-16 19:38
標題:
蛋鴨養殖損失巨大的原因
在蛋鴨養殖過程中,產蛋量突然下降和產蛋率低的事時有發生,給養鴨戶造成的損失巨大.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飼養管理
1.1飼喂方式不合理.由于受持續低迷的市場價格影響,養鴨戶多數處于虧損狀態.為降低養殖成本往往采取自配飼料或者把多個廠家的鴨料混合飼喂;有的養殖戶則把不同產蛋期的鴨料(如初產料和高峰期蛋鴨料)混合使用;甚至有的直接用豬飼料喂蛋鴨這樣飼喂很難保證蛋鴨正常生產的營養需求,導致蛋鴨體質過弱,抵抗力降低,產蛋量下降.
1.2飼料品質低劣,營養不均衡.一些小飼料廠,無論是技術力量、檢測手段,還是原材料把關方面都不是很好,其產品質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證.當產蛋鴨飼喂這些劣質飼料后,易造成蛋鴨瘦弱,濕毛,脫羽,抗病力低下,產蛋量下降,短時間內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
1.3管理粗放.飼養密度過大,衛生條件差,鴨舍潮濕,通風不良,舍內氨氣濃度過高,牧場水質較差,采食量下降等均可引起產蛋量下降.
1.4光照不合理.光照過強或光照不足,都是影響蛋鴨生產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過強鴨群易產生啄癖,煩躁不安,產畸形蛋等;光照不足可使飲水量和采食量減少,影響產蛋率提高.
1.5應激因素.氣候突變,雷雨大風,冷熱刺激,預防接種,陌生人或動物驚嚇,飼料或飼養人員更換等都可使產蛋量下降.
1.6營養.口糧氨基酸不平衡,含硫氨基酸缺乏,礦物質、維生素、電解質不足,鈣磷比例失調是造成產蛋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1.7用藥.磺胺類藥物、鏈霉素都有影響產蛋的作用,臨床用藥時應謹慎.
2、疾病因素
2.1病毒性疾病.減蛋下降綜合征,由腺病毒引起,其臨床特征為鴨群產蛋量突然下降,大量出現軟殼蛋和畸形蛋,常見顏色變淺.
2.2細菌性疾病.大腸桿菌感染引起輸卵管發炎,造成產蛋量下降.沙門氏菌、多殺性巴氏桿菌、支原體感染等引起輸卵管發炎或萎縮,使得產蛋量驟減.
2.3寄生蟲病.球蟲、線蟲、絳蟲和體外寄生蟲感染,使得蛋鴨體質變弱,抗病力低下,食欲不振,產蛋率降低.
2.4霉變飼料中毒.黃曲霉毒素中毒可抑制胸腺和法氏囊的發育,降低機體的抵抗力,影響蛋鴨的產蛋量,致使短期內無法恢復到正常水平.
3、防治措施
3.1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飼養環境,搞好環境衛生,定期消毒,舍內糞便應及時清理,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加強通風保暖,合理調整光照強度和光照分布.
3.2減少應激因素.飼料更換、疫苗注射、天氣突變時,應加大電解多維和益生素的飼喂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應激因素帶來的不良影響.
3.3加強營養,飼喂優質全價日糧.當鴨群出現脫羽,產蛋量下降時應及時補充營養,增大維生素、礦物質、電解質和含硫氨基酸的使用量,提高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補充魚肝油等,以增強蛋鴨體質,提高產蛋量.
3.4注意疾病防控.定期驅蟲,開產前注射減蛋綜合征疫苗;當鴨群出現疫病時,應及時將病鴨隔離治療,對受威脅的鴨群投喂預防藥物.在預防和治療用藥時應盡量避免使用可引起產蛋量下降的藥物,如磺胺類等.
3.5其他措施.調整體內正常菌群,降低舍內氨氣濃度,改善水質,減少疫病傳播途徑,對恢復產蛋有積極作用.
摘自:《養禽與禽病防治》2008年第2期
作者:
zhaoyingqian
時間:
2010-1-29 14:46
很好 收藏了
作者:
HBXF1123
時間:
2010-3-16 10:20
中國蛋鴨養殖群QQ :105781630,歡迎來搞
作者:
shane120
時間:
2010-4-17 22:18
很實用哦,我養殖的蛋鴨目前就是這樣,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
公主岭市
|
禄丰县
|
荆州市
|
汕头市
|
达尔
|
日喀则市
|
文登市
|
沾化县
|
呈贡县
|
五家渠市
|
沁阳市
|
大石桥市
|
桦川县
|
桓台县
|
澄迈县
|
惠州市
|
教育
|
西充县
|
精河县
|
象山县
|
万源市
|
巴马
|
天水市
|
宝应县
|
界首市
|
垦利县
|
清苑县
|
东乌珠穆沁旗
|
库尔勒市
|
白河县
|
福泉市
|
甘南县
|
平利县
|
东宁县
|
金沙县
|
翁牛特旗
|
和静县
|
勐海县
|
阳高县
|
改则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