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透視生豬價格大幅波動的原因及對策 [打印本頁]

    作者: 106997971    時間: 2009-11-13 12:22
    標題: 透視生豬價格大幅波動的原因及對策
    透視生豬價格大幅波動的原因及對策
    發布時間:2009-11-03   摘自:證券之星   
      生豬產業在我國農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以漢中為例,2008年全市農業總產值150.49億元,畜牧業產值50.54億元,其中生豬產值達40億元,占農業生產總值的26.6%。近年生豬價格頻繁出現暴漲暴跌現象,給生豬養殖行業帶來巨大沖擊,進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和農民利益受損等問題值得相關部門高度重視。
      一、豬肉價格大起大落的原因分析
      (一)生豬養殖的周期性決定了生豬價格的周期性波動
      如同大部分農產品一樣,生豬價格波動具有周期性特征。生產者往往根據上一輪產品的價格來決定下一輪的生產規模,在價格高漲的時候,農戶大量跟進。但由于產量提升的時滯性,生產者盲目擴張規模往往導致供過于求,從而造成價格大幅度下挫。在下一輪生產時,過低的價格打擊了生產者的積極性,又造成大規模減產,必然造成供求關系再次失衡,導致供不應求,從而造成價格暴漲。這樣,供給與需求輪番波動,供給曲線與需求曲線呈蛛網狀交織,即經濟學“蛛網現象”。
      在生豬養殖行業,從仔豬到育肥豬出欄的生產周期大約為6個月,從母豬增欄到育肥豬出欄的周期大約為1年左右。因此,生豬的生產周期大約為1年到1年半時間,產量變化對價格影響的時滯也在1年到1年半左右。我們所作的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據調查,漢中市2006年3~6月間,生豬的價格形成低谷,而到了2007年9月,價格逐步攀升到本輪周期的最高點,這一過程經歷的時間大約為1年半。在價格的最低點,生豬出欄數最多;到了價格的最高點時,生豬的出欄數量反而最低,這也正是對“蛛網現象”的反映。
      (二)疫情頻繁爆發是生豬價格波動的導火索
      生豬養殖是個高風險行業,時常會受到疫情災害的侵襲。近年,口蹄疫、豬鏈球菌、藍耳病等對生豬養殖都造成了嚴重影響。據調查,2007年春夏之交爆發藍耳病時,西鄉縣一家養殖場每天死亡生豬就有300~400頭,疫情過后,這家萬頭規模的豬場存欄生豬不足千頭;城固縣一年出欄生豬4000頭的養殖場,2007年出欄生豬僅相當于正常年份的1/4。大規模的疫情破壞了正常的生豬出欄量和存欄量,這是造成2007年豬肉市場供不應求、價格暴漲的重要原因。
      (三)產業化程度過低是生豬價格波動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國生豬散養比例較大,占全部生豬養殖52%左右,規模化養殖僅占48%左右,而國外發達國家這個比例是70%左右。漢中60%以上的生豬來自散養農戶,25%的生豬來自較小規模養殖戶,只有15%的生豬來自較大規模的養殖戶。散養戶比例過大,是生豬行業出現“蛛網現象”的直接原因。大部分散養戶和一些小規模養殖戶對市場價格走勢缺乏預見性和前瞻性,盲目跟風、追漲殺跌,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助推了價格的暴漲暴跌。
    (四)市場失靈也導致價格大幅波動
      信息不對稱是市場失靈的重要原因。我國的生豬養殖仍以農村為主,而農村地區生豬養殖大多各自為政、粗放經營,與市場聯系不緊密,大多沒有形成產業鏈,對市場信息反應比較遲緩,容易造成決策失誤。同時,暴漲暴跌的生豬市場本身也加劇了市場投機行為。2007年火爆的豬肉行情吸引了大批資金進入到生豬養殖行業,包括房地產商、企業集團、甚至高盛集團都先后加入到養豬隊伍中;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大批返鄉的農民工也有部分人盲目加入生豬養殖大軍。大量資金的涌入必然導致供給過剩,豬肉市場供求失衡成為必然趨勢。
      二、對策與建議
      (一)把握好政策調控的時機、力度和著力點
      鑒于生豬和豬肉價格波動較大的特點,國家在出臺扶持政策時首先要考慮政策實施的時機問題。近期,我國正在試行生豬市場預警機制,采取的預警指標是豬糧比,即生豬和玉米價格的比例(目前閾值為6∶1),當價格低于這一比例時表示養殖戶將要虧損,國家應該啟動相應的政策扶持措施。顯然,建立預警機制為政策調控的時機選擇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但目前的預警指標還比較單一,預警后的配套政策還有待完善。應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預警指標體系,并完善相應的政策措施。
      其次,從調查情況來看,過去直接針對能繁母豬和規模化養殖企業存欄生豬進行的補貼政策是有待完善的。如部分養殖企業專門為了套取國家補貼而收購生豬或母豬進行“臨時性”養殖,這顯然背離了政策目標,在價格高漲的時候不但起不到平抑價格的作用,甚至還會增加投機因素。建議直接在收購環節進行補貼,通過價格和市場機制來提高國家政策的績效。
      (二)提高生豬養殖業的規模化、組織化程度
      通過產業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在生豬市場價格過高時,適當收緊對流通領域的信貸供給,并輔之以適當的行政手段,減少中間環節對豬肉的囤積。在生豬價格低迷時,鼓勵有實力的養殖企業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技術含量,并延伸產業鏈條,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對一些小規模的養殖戶和散養農戶,可以通過發放貼息貸款、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養殖協會等方式,逐步探索走訂單農業和合作經營的新路子,不斷提高養殖企業市場預測和風險防范能力。
      (三)完善國家儲備制度
      一是加大對冷凍豬肉的儲備量,適當減少對活體豬的儲備,并將活體豬的貯備重點放在能繁母豬和后備母豬的儲備上,以增強生豬供給的價格彈性。二是借鑒國家糧食儲備制度的成功經驗,在肉價過低時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制度,在豬肉價格過高時向市場投放儲備肉以平抑豬肉價格。三是在擴大國家儲備庫容的同時,利用一些豬肉加工企業的冷庫,通過委托收儲的方式增加豬肉儲備能力。
    (四)完善生豬保險制度
      目前我國的生豬保險舉措,主要是能繁母豬保險和規模化養殖保險兩個方面的險種。但總體來看,生豬保險存在商業化運作較難、認知程度較低、產品設計不完善等問題。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在認真總結借鑒目前已有保險的基礎上,設計出比較適合我國實際的生豬保險險種,在國家財政的支持下,推行統一管理、規范操作、政府補貼、商業化運作的模式,使生豬保險逐步走上規模化、商業化運作的路子,從而為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筑起一道安全網。
      (五)適時推出生豬期貨
      國際上,生豬期貨是比較成熟的大宗農產品交易品種。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在詳細考察、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借鑒國外成熟的經驗盡快推出我國的生豬期貨。
    作者: kdnmk    時間: 2010-1-29 07:06
    我覺得最關鍵的兩個因素就是飼料價格和豬的疾病,養不大就死了,供不應求當然價格高了
    作者: 風春雨    時間: 2010-1-29 08:21
    最近這幾天,豬價又降了,每公斤達1-1.2元。為什么?誰能說一下?
    作者: l33929    時間: 2010-1-29 11:04
    疫病
    作者: wmz    時間: 2010-1-29 15:20
    豬價的高低與豬的數量更與消費習慣有關。四月上墳六月回娘家,十一月十二月腌肉,過春節這都是價格的高峰。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河市| 鄂尔多斯市| 青川县| 彭水| 遵义市| 平原县| 玉田县| 常宁市| 龙山县| 浦县| 革吉县| 芒康县| 五华县| 定南县| 丰县| 策勒县| 湄潭县| 灵宝市| 江津市| 泰兴市| 若羌县| 新巴尔虎右旗| 肥乡县| 新余市| 综艺| 习水县| 金堂县| 丹寨县| 通渭县| 天全县| 普兰店市| 新沂市| 资兴市| 灯塔市| 通许县| 桓台县| 台江县| 安宁市| 青铜峡市| 隆尧县|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