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高熱病”的流行特點及防制策略 [打印本頁]

    作者: 何平    時間: 2009-11-3 20:05
    標題: “豬高熱病”的流行特點及防制策略

    這篇文章很好,而且使用效果也很好,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陳健雄:豬高熱病的流行特點及防制策略

    作者:uo陳健雄
    研究員
    博士 來源:
    現代化養豬信息網 發布時間:2009-08-06 02:59:15 

      摘要:從2006年5月至今“豬高熱病”暴發期間,作者奔赴全國十五個?。ㄖ陛犑校┑?00多個處于疫區的發病豬場和未發病豬場,為他們控制“豬高熱病”提供協助。本文介紹了“豬高熱病”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和發病原因,結合作者的經驗提出了臨床控制豬高熱病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豬高熱病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發病原因防制策略

      “豬高熱病”(高熱綜合征 Porcine High Fever Complex,PHFC)是由高致病性藍耳病等病毒和細菌、寄生蟲等多病原混合或繼發感染引起的急性、熱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傳染性疾病。


    從2006年5月份開始,我國華南地區的不少豬場,暴發了一種急性、熱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豬高熱病”。該病危害嚴重,具傳播區域廣、傳播速度快、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點,造成豬只大量死亡,并逐漸擴散和蔓延到我國的大部分地區,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養豬界談“熱”色變,許多地區的豬場業主和技術人員處于極度恐慌狀態,國內外畜牧獸醫界對疫情給予高度關注。國務院和農業部高度重視豬高熱病,農業部先后兩次向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和我國的港澳臺地區通報了有關情況,并于2007年3月28日發出農醫發[2007]10號《關于做好2007年豬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引起的”。該病臨床上較難控制,豬群發病后,大部分病豬治療效果不理想,給豬場和養豬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有些豬場因此倒閉。    1 流行特點  

      1.1 疫情流行區域廣,華南、華東、華中、華北、東北、西南等多個省市均有豬場發病?! ?/font>

      1.2 疫情傳播速度快,豬群分階段發病,在同一個豬場中通常中大豬或母豬先發病,2~5天波及全群,10天左右擴散至整個豬場?! ?/font>

      1.3 疫情各個季節均可發生,不僅發生在氣溫較高的夏季,而且在春、秋、冬季均可發生。  

      1.4 不同日齡豬群均可發病,發病豬的體重一般在10~80千克,主要為保育仔豬、生長育肥豬,很多豬場的母豬和哺乳仔豬發病情況也十分嚴重。  

      1.5 發病豬場豬只以體溫升高為主要特征,患病豬死亡嚴重,大部分發病豬場患豬發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達20%~80%,甚至接近100%。患豬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哺乳和保育仔豬死亡率甚至高達100%;母豬發病出現死亡、流產或不發情癥狀,死亡率可達10%左右,有些新建豬場母豬死亡率達到30%,甚至70%;流產率在10%~40%左右?! ?/font>

      1.6 沒有嚴格封閉豬場、不重視消毒、沒有對豬群進行系統保健的豬場發病嚴重。但在許多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很好的大中型豬場同樣發病嚴重?! ?/font>

      1.7 飼養管理不善、從場外購進豬苗飼養、豬舍通風不良、隔熱效果差、飼養密度高、欄舍低矮、飼料質量較差、不重視霉菌毒素危害的豬場發病率及死亡率更高。  

      1.8 抗病毒和抗菌素藥物治療效果一般不理想,亂用藥物和疫苗的豬場患豬死亡率更高?! ?/font>

      2 臨床癥狀  

      不同地區的患豬臨床癥狀有所差異,發病豬表現為體溫升高至41~42.5℃,呈稽留熱,精神沉郁,喜伏臥,嗜睡,食欲不振或廢絕,部分豬只甚至不飲水;患豬皮膚發紅,耳后耳緣發紺,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體多處皮膚有斑塊狀,呈紫紅色,少數患豬背部皮膚毛孔有鐵銹色出血點;部分發病嚴重的患豬全身呈現紫色;部分患豬有明顯的呼吸道癥狀甚至呼吸困難,出現嚴重的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氣喘急促,有的表現喘氣或呈不規則呼吸;大部分患豬眼分泌物增多、有淚斑,出現結膜炎、眼瞼水腫等癥狀;部分患豬流清鼻涕、少數流濃性鼻涕,打噴嚏、咳嗽;部分豬便秘,糞便秘結,呈球狀;部分患豬下痢或嘔吐;尿黃而少、混濁,顏色加深;病程稍長的病豬被毛粗亂、全身蒼白,出現貧血癥狀;部分患豬出現甩頭、震顫、四肢劃水樣等神經癥狀,最后全身抽搐而死;部分病豬后肢無力,瀕死前不能站立。發病豬死亡率高,死亡過程快,病程多為4~10天,長者可達20日,死亡后多呈敗血癥變化。部分患豬經治療或耐過而逐漸康復。  

      相當一部分高熱病母豬出現繁殖障礙,體溫升高、便秘、厭食,產出較高比例的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新生仔豬死亡嚴重;產后母豬子宮炎、陰道炎發病率明顯升高;部分哺乳母豬乳房萎縮,泌乳性能下降;斷奶后母豬不發情或發情期延長,配種受胎率明顯下降;公豬包皮積有乳白色混濁液?! ?/font>

      3 病理變化  

      不同地區的病死豬病理變化不完全一致,但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肺炎,剖檢主要可見以下癥狀:  

      3.1 病死豬肺水腫,呈彌漫性間質性肺炎,大葉性或出血性肺炎,腫脹、變硬,呈不能萎縮的橡皮狀肺;肺間質增寬,肺部表面顏色不一,呈花斑樣肺,嚴重的則呈實變、肝變;部分患豬肺表面有出血點;支原體感染嚴重的病死豬肺部的尖葉、心葉、中間葉和隔葉的前緣呈肉樣或蝦肉樣實變。部分病死豬肺部充血淤血,呈紫紅色、斑駁狀褐色大理石樣病變;部分患豬切面鮮紅如鮮牛肉狀,流出大量帶泡沫樣液體;部分病死豬肺部有化膿灶?! ?/font>

      3.2 大部分患豬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粘膜充血,氣管、支氣管充滿白色、淡黃色甚至帶血的泡沫?! ?/font>

      3.3 淋巴結腫大、充血甚至出血,尤其是腹股溝、肺門、腸系膜等處淋巴結,部分淋巴結切面濕潤外翻,中間肉質呈壞死樣滲出性浸潤,部分表現為典型的大理石樣花紋。病死豬扁桃體充血、出血,甚至有化膿性潰瘍灶?! ?/font>

      3.4 部分病死豬胃底粘膜出血、潰瘍、壞死,小腸粘膜充血、出血,盲腸、結腸粘膜出血,部分豬回盲腸有潰瘍灶?! ?/font>

      3.5 部分病死豬腦呈非化膿性腦炎,腦膜充血、出血?! ?/font>

      3.6 部分病死豬脾臟腫大,顏色變黑,邊緣或表面出現梗死灶,質脆,觸摸易破。  

      3.7 大部分病死豬膀胱、腎臟、喉頭、心冠狀溝脂肪及心內外膜、心耳有出血點?! ?/font>

      3.8 部分病死豬腎臟腫大,呈褐色或土黃色,質地較脆或變軟,有淤血現象,表面密布針尖至小米粒大小的出血點;部分患豬切面皮質、髓質以及腎盂、腎乳頭嚴重出血;部分病死豬腎臟蒼白并有淤血現象。部分病死豬腎變形,表面凸凹不平?! ?/font>

      3.9 部分病死豬肝臟腫脹,顏色變淡,有的肝則變硬,呈黃土色,質脆;部分肝臟表面有壞死灶或白斑,個別肝臟表面有少量纖維素性滲出物;膽囊腫脹,膽汁濃稠呈渣樣?! ?/font>

      3.10 部分病死豬呈多發性漿液纖維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腹腔內有黃色積液或纖維性滲出物,部分肺漿膜與胸膜或心包纖維素性粘連。個別心臟腫大變形,質地柔軟,心室、心房內膜出血,心包增厚,心包腔內含有污濁液體,并混有少量纖維素性滲出物?! ?/font>

      4 病因分析  

      4.1 豬高熱病的病因特別是病原已成為獸醫學術界、養豬界關注的焦點,許多科研機構、院校的專家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農業部已明確指出“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引起的”,并制訂了《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技術規范》,病原學指標規定“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分離鑒定陽性或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病毒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陽性,即可確診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雖然獸醫界對此有不少爭議,但目前還沒有充分的證據證實有其它新病原的存在?! ?/font>

      “豬高熱病”的病原主要為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多種病毒和細菌、支原體、寄生蟲的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豬只機體在病毒或霉菌毒素、不良飼養條件等多個免疫抑制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豬群免疫失敗,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多病原混合或繼發感染引起的急性、熱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傳染性疾病。豬藍耳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豬圓環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和霉菌毒素、不良的飼養管理引起的應激反應等主要的免疫抑制因素導致豬只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豬只注射疫苗后抗體水平仍然較低,誘發豬瘟、豬偽狂犬、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病毒、豬流感、多殺性巴氏桿菌、豬副嗜血桿菌、豬鏈球菌-Ⅱ型、豬胸膜肺炎放線性桿菌、大腸桿菌、霍亂沙門氏菌、支原體屬(包括肺炎支原體、附紅細胞體)、弓形體等多種病原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使大部分發病豬場損失慘重。許多豬場病死豬同時存在多種病原,也有個別豬場以2~3種病原為主?! ?/font>

      4.2 對豬群保健工作重視程度不足。許多中、小型豬場為了節約成本,減少了豬群藥物保健、驅蟲和疫苗接種的內容,并使用質量較差的原料,豬群營養不良,豬群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font>

      4.3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洪澇災害的頻繁發生,玉米收購和加工和飼料貿易方式的改變,飼料儲存和運輸的時間延長,為飼料中霉菌的生長和霉菌毒素的產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豬只攝入霉菌毒素后,產生免疫抑制,疫苗接種效果不理想,豬群抗體偏低;而目前豬場使用的霉菌毒素吸附劑大部分只能吸附黃曲霉素,對玉米赤霉烯酮、單端孢霉烯(T-2毒素)、嘔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煙曲霉毒素(伏馬酸)的吸附效果差,導致一些豬場雖然已用了霉菌毒素吸附劑,但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4.4 許多豬場豬舍飼養密度過高、通風能力低,豬群容易發生應激而引起抵抗力下降,加上秋、夏季天氣較為炎熱,導致飼料中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氧化而失效,部分飼料銅含量嚴重超標,高銅氧化破壞維生素營養,豬群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font>

      4.5 部分豬場在飼料中長時間超量添加利巴韋林、金剛烷胺抗病毒西藥或磺胺類等毒副作用較大的藥物,導致豬群中毒或抵抗力下降。  

      5 防制策略  

      “豬高熱病”病因復雜,發病豬只一般治療難度較大,防制上應堅持預防為主,通過實施切實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從封閉豬場、加強飼養管理,強化消毒工作,提前保健預防,疫苗免疫等方面預防“豬高熱病”的發生。當豬場暴發“豬高熱病”時,現場控制的重點是盡量避免健康的豬只少發病,盡量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而不是集中精力治療病豬?! ?/font>

      5.1 預防措施  

      5.1.1 落實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全方位封閉豬場,禁止豬場以外人員進入豬場,重點加強對裝豬臺、人員出入口、污水排出口、物料出入口等容易傳入疫病關鍵地點的管理,對外來車輛和裝豬臺應嚴格消毒;豬場工作人員必須經沐浴、更衣、換鞋、嚴格消毒后方可進入生產區,禁止任何豬場以外人員進入豬場生產區;并做好豬場廢物、污水處理和殺蟲、滅鼠等工作,全面預防外界病原侵入豬場內。  

      5.1.2 高度重視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柏i高熱病”的病原主要為多種病毒和細菌、支原體、寄生蟲的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通過消毒減少環境中的病毒、細菌、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的數量,減輕外界病原對豬群的壓力;消毒時應選擇對病毒效果較好且刺激性較小的消毒劑,如復合醛類消毒劑,每天對豬舍內外環境進行嚴格消毒?! ?/font>

      5.1.3 做好各類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重點做好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滅活苗、A型或A+B型巴氏桿菌疫苗、豬偽狂犬、鏈球菌Ⅱ型、豬萎縮性鼻炎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以下結合農業部推薦的免疫程序,結合豬場的實際情況,加以調整,以供參考?! ?/font>

      備注:a.豬瘟疫苗要求每頭豬每次免疫450~600個兔體感染量,即目前一般廠家產品標示劑量的3~4頭份。b.每年3~5月份(蚊蟲出現前1~2月),使用乙型腦炎疫苗間隔1個月免疫兩次。c.種豬70日齡前免疫程序同商品豬。d.根據本地疫病流行情況可選擇進行免疫?! ?/font>

     ?、倌戏截i場商品豬免疫程序  

    使用疫苗免疫時間
    豬瘟在母豬帶毒嚴重,垂直感染引發哺乳仔豬發生豬瘟時①1日齡接種豬瘟弱毒疫苗(零時免疫,建議用細胞苗)
    ②40-60日齡接種豬瘟弱毒疫苗(建議用脾淋疫苗)
    豬瘟危害不大,生產基本正常時①20日齡接種豬瘟弱毒疫苗(建議用細胞苗)
    ②60日齡接種豬瘟弱毒疫苗(建議用脾淋疫苗)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弱毒疫苗20日齡
    鏈球菌Ⅱ型疫苗25日齡
    豬肺疫(A+B型)疫苗、豬丹毒疫苗(或二聯苗)30日齡
    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滅活疫苗35日齡
    豬偽狂犬疫苗55日齡
    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滅活疫苗60
    口蹄疫高效濃縮滅活疫苗65日齡
    豬肺疫(A+B型)疫苗、豬丹毒疫苗(或二聯苗)70日齡

      ②種母豬免疫程序

    使用疫苗免疫時間
    口蹄疫高效濃縮滅活疫苗配種前3~5天、分娩前30天各免疫一次
    豬瘟弱毒疫苗(建議用脾淋疫苗)初產母豬配種前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弱毒疫苗
    豬細小病毒滅活疫苗
    豬偽狂犬疫苗
    豬瘟弱毒疫苗(建議用脾淋疫苗)經產母豬配種前
    豬藍耳病疫苗分娩后6天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弱毒疫苗配種前
    豬偽狂犬疫苗產前4-6周
    大腸桿菌雙價基因工程苗
    豬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或輪狀病毒)二聯苗

     ?、鄯N公豬免疫程序  

    使用疫苗免疫時間
    口蹄疫高效濃縮滅活疫苗每隔4個月免疫1次
    豬瘟弱毒疫苗(建議用脾淋疫苗)每隔6個月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
    豬偽狂犬疫苗

      備注:a.豬瘟疫苗要求每頭豬每次免疫450~600個兔體感染量,即目前一般廠家產品標示劑量的3~4頭份。b.每年3~5月份(蚊蟲出現前1~2月),使用乙型腦炎疫苗間隔一個月免疫兩次。c.種豬70日齡前免疫程序同商品豬。d.根據本地疫病流行情況可選擇進行免疫。

      5.1.4 藥物預防措施  
      在以下各階段豬群飼料中添加抗菌素組合,聯合用藥進行預防。  
     ?、俨溉槟肛i:從產前7天開始使用至產后14天。  
     ?、跀嗄套胸i:從斷奶前5~7天開始使用至斷奶后15天?! ?/font>
      ③生長育肥期:每次轉欄同時飼料中開始添加,連用15天?! ?/font>
      臨床上可利用弱毒苗產生綜合抗體水平快的特點,再選擇既能殺滅豬肺炎支原體、抑制藍耳病毒,提高巨噬細胞數量的藥物進行預防性投藥,防止免疫空白期感染細菌和支原體,此類藥物有微囊化的第二代替米考星,如“駿安”,除了能以其獨特的靶向作用主動跟蹤殺滅藍耳病的元兇支原體外,偏堿性的第二代替米考星能進入巨噬細胞中,改變了藍耳病病毒在細胞內復制所需的PH環境,使藍耳病病毒的復制和擴散受到抑制;再配合“加康”、阿莫西林、強力霉素等獸藥制劑和免疫增強劑的使用,控制保育期和生長育成期疾病的發生。  
      如果豬場存在弓形蟲病的危害,則應定期在大中豬飼料中添加磺胺類藥物進行凈化?! ?/font>
      5.1.5 飼料霉變在“豬高熱病”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煙曲霉毒素(伏馬酸)、嘔吐毒素、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單端孢霉烯等霉菌毒素能使豬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豬只較容易發生疫病。豬場應盡量采購質量較好的玉米,對懷疑霉變的飼料必須廢棄,避免因小失大。根據目前飼料原料的實際情況,飼料中應添加霉菌毒素處理劑。普通的鋁硅酸鹽類吸附劑是單極性物質,只能吸附黃曲霉毒素,且會吸附飼料中的營養成分。飼料應添加能吸附多種霉菌毒素的“霉消安”等改性硅鋁酸鹽類吸附劑。  
      5.1.6 加強豬舍通風,適當降低飼養密度;為豬群提供必需的營養,保證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在豬場存在藍耳病、豬圓環病毒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時,豬群飼料中維生素的添加量必須相應增加;特別是夏季、秋季飼料中的維生素極易被氧化,加上炎熱天氣豬群對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需求量增加,豬場應額外在各階段飼料中添加富含維生素A、D、E、C等成份的多種維生素的制劑,也可添加免疫增強劑,以提高豬群抵抗力和抗應激能力?! ?/font>
      5.1.7 蛔蟲、鞭蟲等內寄生蟲能損害機體免疫系統,使豬群抵抗力下降,應在斷奶仔豬轉入保育舍2周后,選擇對體內外寄生蟲效果較好的復方驅蟲劑進行驅蟲?! ?/font>
      5.1.8 豬場應堅持自繁自養,并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或輪換飼養,保育舍最好采用“二段飼養”工藝,即仔豬在保育舍飼養3~4周(第一階段)。再轉至另外一棟經嚴格清洗消毒的保育舍繼續飼養3周(第二階段),對控制疫病有幫助?! ?/font>
      5.2 暴發豬高熱病時的控制措施  
      發病豬只治療難度較大,特別是有豬瘟混合感染的病例,病豬治療幾乎是徒勞。當豬場暴發豬高熱病時,重點是控制混合感染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細菌、支原體和弓形體,減少各種應激;同時應想辦法為患豬補充營養,幫助其逐步康復,盡量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5.2.1 緊急接種疫苗  
      發病豬和懷疑已感染疾病的豬群不要接種任何疫苗,否則死亡率會更高。豬場應結合診斷情況,對還沒有感染疫病的健康豬群緊急接種疫苗,先接種高致病性藍耳病滅活疫苗,A型或A+B型巴氏桿菌疫苗,再注射豬瘟乳兔脾淋苗,豬瘟疫苗劑量應加大1~2倍,由于可能存在未知病毒或原有病毒的變異毒株,可考慮在發病第1天迅速采集發病豬的淋巴、脾臟、肺臟和腎臟等病料送專業機構制作自家組織苗進行預防接種,每種疫苗接種的間隔時間為3天,接種時應嚴格做到每注射1頭豬更換1個針頭?! ?/font>
      5.2.2 對感染群中的其它豬在飼料和飲水中同時使用有效藥物進行控制  
      對感染群中的其它豬(包括健康豬群和部分尚能采食或飲水的病豬)在飲水中使用可溶性的抗生素,最好選用復方中西藥制劑進行控制。飼料中添加藥物應注意標本兼治,豬高熱病的病原主要為免疫抑制性疾病,應使用有免疫增強作用的藥物,逐步恢復病豬被病毒抑制的免疫機能,增強豬群抵抗力,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5.2.2.1 可溶性中西藥復方制劑(如騰駿“安泰”1500毫克/千克)+可溶性多維500毫克/千克+葡萄糖5000毫克/千克+優質奶粉3000毫克/千克(如果患豬體溫達到42℃以上,可另加撲熱息痛100毫克/千克),5天后劑量適當降低,同時在全群飼料中添加二種抗菌素組合,連用2周;  
      5.2.2.2 懷疑有弓形體存在時可配合使用磺胺間甲氧嘧啶+TMP+等量小蘇打進行控制,連用14天。使用磺胺類藥和抗病毒藥物時,應準確把握添加量,避免因大劑量用藥導致豬群中毒而使死亡率更高,不要隨意超量使用安乃靜等治標性質、副作用較大的退熱藥物,否則,經常會發生因患豬體溫下降過快產生應激而突然死亡。  
      5.2.3 發病豬應精心護理,使用針劑進行治療  
      5.2.3.1 發病豬可用“加康”注射液(30%氟苯尼考+中藥提取物),按每千克體重0.2毫升,2.5%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公斤體重5毫克,分開不同部位肌肉注射,每天2~3次,連用3~5天;也可用頭孢類、長效磺胺類、復方強力霉素的其中一種針劑配合黃芪多糖或復方柴胡注射液、復方黃芩等注射液進行注射治療,同時在飲水中添加藥物和維生素配合治療;如頭孢氨芐霉素按每公斤體重20毫克(1克/50千克體重)或頭孢噻呋鈉按每公斤體重40毫克、強力霉素量按每公斤體重20毫克配合使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6~20毫升)分開肌肉注射,每天3次,連用5天;同時在飲水中添加“可溶性中西藥復方制劑+可溶性多維+優質奶粉”,減少應激和配合治療,有一定效果?! ?/font>
      5.2.3.2 懷疑有附紅細胞體危害的豬場,有可能是附紅細胞體與豬血液鞭毛蟲(一種新的豬血液原蟲?。┑幕旌细腥?,可及時用貝尼爾5毫克/千克、強力霉素毫克/千克,不同部位分開注射,1天1次,連用3天,同時飼料中添加阿苯噠唑+強力霉素?! ?/font>
      5.2.3.3 患病母豬可使用魚腥草50毫升、阿莫西林320~480萬單位、溶入5%葡萄糖生理鹽水,耳靜脈滴注,每頭母豬每天注射1500~2000毫升,同時飲水中添加可溶性多維和抗菌素,緩解高熱對母豬的損害;堅持斷奶母豬產后注射一次抗菌素+縮宮素,也可注射長效土霉素或長效強力霉素,對預防母豬陰道炎和子宮炎有一定的效果?! ?/font>
      5.2.4 消毒:使用復合醛類消毒劑,按1:250濃度稀釋進行嚴格消毒,對疫區及疫區附近外部環境每天進行4次~6次嚴格消毒,消毒10天后可按1:500倍稀釋消毒,對控制疫病的傳播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font>
      5.2.5 如果病豬混合感染豬瘟等病毒性疾病,則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使用痊愈或耐過豬血清(加0.25毫克/毫升恩納沙星56℃熱處理1小時)、抗豬瘟病毒血清進行控制。  
      有發病豬場使用耐過或康復豬血清進行控制,有些地區有一定的預防效果,具體做法是:使用本場未發病的健康老母豬血清,在仔豬斷奶前3~5天,肌內或皮下注射2~3毫升,對預防保育舍仔豬發病有一定效果;對尚未出現臨床癥狀或剛出現癥狀的豬只可注射復康或耐過豬血清5毫升/頭。  
      5.2.6 在“豬高熱病”控制過程中如果仍繼續使用含有霉菌毒素而未經處理的飼料,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飼料中必須加入足量的霉菌毒素處理劑,劑量應為常規量的1~2倍?! ?/font>
      5.2.7 做好豬場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溫工作,盡量降低豬群飼養密度并適當加大豬舍的通風量?! ?/font>
      5.2.8 暫時調整生產流程:在欄舍周轉允許的、氣溫較高的情況下,將保育舍內未發病豬提前轉入生長舍飼養,可有效降低發病率。  
      5.2.9 及時淘汰病重豬只和治療效果不佳的病豬,并做好疫點和疫區內的滅鼠、滅蚊蠅等工作,盡量避免貓、狗等動物進出豬場。  
      5.2.10 病豬污染的場地、用具必須徹底消毒,病豬和死豬應嚴禁轉移到疫區外食用或作其它用途,糞便及污物應進行發酵無害化處理、污水經嚴格消毒處理后才能排出,避免病原向外擴散。  
      5.3 臨床控制應注意的問題  
      在發病嚴重的豬場,經常出現措施不當等人為因素引起應激而導致死亡率更高。發病豬場在臨床控制時,應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把握好以下8個關鍵點,努力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font>
      5.3.1 應激將使死亡率更高。發病豬場經常發生患豬肌肉注射疫苗、抗菌素、黃芪多糖后,不但不能治愈,反而加快了病豬的死亡。盡量在飲水和飼料中添加藥物控制豬病,減少肌肉注射,以免引起應激使死亡率上升。從臨床觀察發現治療用藥時從飲水和混飼同時給藥比肌肉注射死亡率低。如確需肌肉注射時,應提前在飲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和抗菌素,連用5~7天,減輕因注射產生應激導致死亡。清潔豬欄時不要用涼水直接沖洗發病豬只,以免引起體溫升高的患豬應激而加速死亡。  
      5.3.2 早用藥、沖擊量用藥。及早使用藥物進行控制,用藥前期(3~5天)劑量必須適當增加(沖擊量用藥),避免低劑量治療,臨床上亞治療水平劑量治療往往沒有效果;  
      5.3.3 治療用藥應注意標本兼治。“豬高熱病”病原存在免疫抑制性疾病,應使用有免疫增強作用的藥物,逐步恢復病豬被病毒抑制的免疫機能,增強豬群抵抗力,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font>
      5.3.4 發病豬場控制和治療用藥應避免與日常預防保健用藥相同的組合。如豬場日常保健用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組合時,控制和治療組合可調整為氟甲砜霉素+替米考星(磺胺間甲氧嘧啶或強力霉素)等?! ?/font>
      5.3.5 不要隨意超量使用安乃近等治標性質、副作用較大的退熱藥物,否則,經常會發生因患豬體溫下降過快產生應激而突然死亡。使用磺胺類藥和抗病毒藥物時,應準確把握添加量,避免因大劑量用藥導致豬群中毒而使死亡率更高?! ?/font>
      5.3.6 注射治療時應嚴格做到每注射1頭豬更換1個針頭,不然會傳染得更快?! ?/font>
      5.3.7 發病豬和懷疑已感染疾病的豬群不要接種任何疫苗,以免因注射引起應激而使病豬死得更快、死亡率更高?! ?/font>
      5.3.8 改變生產流程。“豬高熱病”一般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保育仔豬死亡率較高。在保育舍發病嚴重的豬場,在欄舍周轉允許的情況下,應適當延長哺乳時間,仔豬在35天以后斷奶,移走母豬后,仔豬繼續在原欄繼續飼養15至25天后,在做好保溫的前提下,直接轉入生長豬舍,避開進入保育舍飼養,可有效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font>
      作者簡介:陳健雄,男,研究員、博士、高級獸醫師,中國農機學會機械化養豬協會理事長,《現代化養豬》雜志主編;多年從事規?;i場疫病防治、企業管理的研究和實踐工作;中共十六大全國代表,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青年科技創新獎”等稱號。


    作者: snmv    時間: 2009-11-3 20:43
    誰給排一下版,這樣看起來很困難呀。很好的資料啊。
    作者: 小巷深處    時間: 2009-11-4 16:10
    很有實用和收藏價值。
    作者: zhmdchinaren    時間: 2009-11-5 22:21
    回復 4# 小巷深處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有使用的價值,但是很多東西還是批判地學習為好。其一、06年以后多數豬場每天消毒3-4次,由于濕度過大,許多豬場豬得了濕疹,這還說沒有做好消毒,不是值得商酌。其二、這篇文章中一直強調脫霉劑的問題值得懷疑,是霉菌毒素的問題嗎。一些豬場從來沒有使用也存在,使用的照樣死的可憐。其三、“此類藥物有微囊化的第二代替米考星,如“駿安”,除了能以其獨特的靶向作用主動跟蹤殺滅藍耳病的元兇支原體外,偏堿性的第二代替米考星能進入巨噬細胞中,改變了藍耳病病毒在細胞內復制所需的PH環境,使藍耳病病毒的復制和擴散受到抑制;再配合“加康”、阿莫西林、強力霉素等獸藥制劑和免疫增強劑的使用,控制保育期和生長育成期疾病的發生?!边@句好值得商討,省么什么抗生素使藍耳病病毒的復制和擴散受到抑制,在正規的學術界是沒有的,什么微囊能夠進入細胞也是值得懷疑的。所以用這些偽理論會麻痹養豬戶,同時為社會的發展付出沉重的代價。其四、這篇文章存在誤導濫用抗生素的嫌疑。樓主將所有治療急性病的抗生素全部注射或拌料或飲水。特別推薦一些免疫抑制劑還添加什么免疫促進劑是自相矛盾的。樓主講“如豬場日常保健用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組合時,控制和治療組合可調整為氟甲砜霉素+替米考星(磺胺間甲氧嘧啶或強力霉素)等?!笔菦]有依據的,這位學者沒有抓住豬病的流行病學原理。長期添加 甲砜霉素+阿莫西林組合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反而引起免疫抑制和降低生長速度。
        因此我看這篇文章不是陳健雄先生寫的,因為陳健雄先生是研究員、博士、高級獸醫師,中國農機學會機械化養豬協會理事長,怎么寫出這樣沒有水準和沒有專業素養的文章。一些人想發表文章就自己站出來,為什么冒用陳先生,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作者: wulixiang    時間: 2009-11-5 22:40
    “①20日齡接種豬瘟弱毒疫苗(建議用細胞苗),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弱毒疫苗 20日齡 "。兩種活疫苗能在一天內注射?
    作者: lou3000    時間: 2009-11-9 21:51
    因為壓根就是騰菌賣藥的文章嘛 哈哈  他們主推的就是  氟苯+阿奇  以及 替米考星 以及脫霉劑

    [ts]lou3000 于 2009-11-9 21:52 補充以下內容[/ts]

    陳就是老板吧
    作者: 何平    時間: 2009-11-11 14:02
    這篇文章確實是陳博士發表在騰駿網站的原文,而且,他有一本高熱病的治療圖譜,治療方法和這篇文章類似

    [ts]何平 于 2009-11-11 14:04 補充以下內容[/ts]

    關于豬瘟和藍耳病苗的問題,我認為活苗和滅活苗影響不是太大
    作者: 牛莫王    時間: 2009-11-16 12:49
    他是真正的磚家,按騰俊的方法來搞,那就是豬養豬
    作者: 惠福星    時間: 2009-11-17 19:24
    賣藥的啊,要不就是冒專家的名字,來弄個磚家配方啊,呵呵。豬場日常保健用氟甲砜霉素+阿莫西林組合時,控制和治療組合可調整為氟甲砜霉素+替米考星(磺胺間甲氧嘧啶或強力霉素),調整考慮好了治療方案啊還是未卜先知到豬要剛好張這個病啊。
    作者: 何平    時間: 2009-11-20 08:47
    山中漫游者您怎么看這個治療方案,我拿出來是想和大家學一下,這畢竟是陳博士的論文,我想大家這種態度不好,令我很失望
    作者: 溫克巖    時間: 2009-11-21 17:58
    好東西大家看!
    作者: 劉宇鵬    時間: 2010-4-9 19:41
    誰給排一下版,這樣看起來很困難呀。很好的資料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祝| 天津市| 望谟县| 馆陶县| 攀枝花市| 茌平县| 江城| 广西| 文山县| 民勤县| 昭平县| 清远市| 宝应县| 鲁甸县| 西畴县| 咸丰县| 阜平县| 蓬莱市| 灵石县| 镇赉县| 安顺市| 尼玛县| 曲麻莱县| 梁山县| 遵义市| 泸定县| 上林县| 九江县| 彭泽县| SHOW| 达孜县| 绥滨县| 南漳县| 盘锦市| 双流县| 柯坪县| 丰原市| 大连市| 五原县| 万安县|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