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淺談雞的孵化要點
[打印本頁]
作者:
一心
時間:
2009-11-1 19:50
標題:
淺談雞的孵化要點
如 何 提 高 孵 化 率
一:種雞質量
1.1種雞的健康水平種雞是優質雛雞的基礎,其健康與否直接影響種蛋和雛雞質量。只有飼養健康優良的種雞群,才能保持種雞健康良好的種用體況和繁殖能力,保證有高的產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
為確保種雞健康,種雞場必須通過采取綜合措施,認真貫徹實施“防重于治”的方針;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強防疫設施;制定并實施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建立定期的免疫監測、預防接種和消毒制度。對一些重大傳染病如雞新城疫(ND)、雞痘(FP)、禽霍亂(FC)、雞馬立克氏病(MD)、雞傳染性法氏囊病(IBD)、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傳染性喉氣管炎(ILT)、CI(HG)等要杜絕發生,并嚴防雞貧血因子(CAA)及禽流感(AI)侵入;對雞白痢(PD)、慢性呼吸道(CRD)、淋巴白血病(LL)等垂直感染性疾病要定期進行凈化,淘汰陽性雞,從而提高種源質量,確保種雞群的健康水平。
1.2種雞的營養水平全價、優質、平衡的飼料是種雞生產高質量的種蛋的基礎。眾所周知,從受精蛋發育成雛雞,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只能從種蛋內獲得。如果飼料搭配不當,就會使種蛋內缺乏某種雞胎發育所需的物質,造成胚胎營養不良。生產中易出現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足或不平衡,結果使孵化效果受到影響。例如飼料中缺乏維生素(特別是VB族維生素)和色氨酸、賴氨酸及微量元素錳、鋅、硒、碘等,就會造成胚胎畸型、異位和中期死亡。在多次對雞死胚因的研究分析中發現,約有70%以上死胚是因營養不良所致。在孵化季節里,要充分滿足對雞孵化率影響較大的VA、VB2、VB12、VD3、VE、泛酸和鈣、磷、鋅、錳、碘、硒等的供給。必要時在種母雞每千克日糧中補加6μgVB12,種公雞日糧中適量增加維生素A、E或每萬只雞每天喂一個雞蛋,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3種雞的飼養管理飼養管理與環境條件對雞的性活動、產蛋量、蛋品質以及孵化率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所以在飼養上要給種雞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防止應激,加強精細管理:每1.5h撿蛋1次,減少蛋的破損和污染;提高受精率;產蛋期間忌用呋喃類、磺胺類等副作用較強的藥物和接種疫苗、驅蟲等;注意光照、公母比例、均勻度、體況的強健等情況。
1.4種雞利用年限母雞在28~58周齡間所產蛋的合格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高。28周齡前蛋重小、殼厚,58周齡后蛋重大、殼薄、易失水、胚胎早期死亡率高、孵化率低,因此均不宜種用。公雞在26~76周齡性機能旺盛,受精率高,利用時間一般與母雞一樣,采用一個周期的全進全出制。實踐得知,在年齡結構上采取“老♀×♂新”、“新♀×老♂”交替配種的辦法,效果亦較理想。
二:加強衛生消毒措施
此項工作是最難把握而又最重要的,它需要做到消毒全面而又經常化。
2.1種蛋消毒包括入庫消毒、入孵消毒和落盤后消毒。采取種蛋產出2小時內和入庫前各熏蒸消毒一次;入孵開始和孵至5天,12天時各使用0.2%百毒殺噴霧消毒一次;落盤后福爾馬林消毒一次,效果良好。
2.2人員消毒進入孵化室時腳踏消毒池,更衣換鞋后再通過消毒間進入孵化室;工作服由專人每天消毒一次;接觸種蛋、雛雞前先用消毒液洗手,杜絕外來人員入室,等等。
2.3孵化室及用具消毒每天清掃、消毒孵化室;落盤后對地面、蛋盤、蛋車進行沖洗之后再用3倍福爾馬林熏蒸30分鐘;出雛室于每次撿完雛后徹底沖洗出雛器出雛盤、出雛車、地面,并施以熏蒸消毒。
2.4細菌監測定期做好細菌監測工作,以便消毒有的放矢。
2.5污物處理凡從孵化室清理出來的蛋殼、死胚蛋、死雛、污物等盡快運到遠離孵化場區的指定地點作無害化處理。
2.6環境消毒定期清理孵化場區雜物,每周對周圍環境用0.3%百毒殺或生石灰液消毒一次;加強對接雛專用道路的沖洗消毒和車輛消毒;綠化場區,改善生態環境。
三:種蛋管理
3.1種蛋選擇應遵循如下原則:種蛋新鮮、清潔,蛋形、蛋色正常,蛋重一般為55~65克;臟蛋、裂紋蛋、水洗蛋忌用;破蛋、臟蛋 、畸形、雙黃、軟殼、皺殼、薄殼、過圓過長、過大過小(45克~70克)、沙殼沙頂、鋼皮、兩頭尖、腰凸蛋以及顏色異常的蛋一律剔除;種蛋帶小糞粒要用刀片刮去,忌用手搓擦。蛋出汗的后果:1、炸蛋、臭蛋 2、早期死亡多;3、苗雞淘汰率高;4、降低孵化率;5、影響苗雞質量;
3.2種蛋保存
3.2.1種蛋保存時間:愈短愈新鮮,孵化率愈高,最好不超過1周;超過1周,要適當降低貯存溫度,采用5~7天間隔分批入孵,能較好的保持種蛋的新鮮度。對老齡種蛋盡量縮短保存期。溫、濕度:貯蛋庫要安裝空調機,隨時調節庫內溫度。一般溫度在12℃~20℃之間為宜,濕度70%~80%為宜,溫度過小過大會導致蛋內水分蒸發或變質。另外,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種蛋儲存以3—5天為宜,溫度為18℃,超過7天要降低儲存溫度。
3.2.2 1.種蛋擺放距墻壁最少5cm 2.每垛種蛋底下要墊一空盤 3.按場、群、舍分開放置并標識明確 4.種蛋碼放高度不超過12層 5.種蛋擺放應方便操作 6.每天保持種蛋庫清潔衛生 7.報表、記錄要及時準確 8.每小時做一次溫、濕度記
四:控制好孵化溫度
溫度是雞胚發育的關鍵,只有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才能進行正常的物質代謝和生長發育。因此在孵化施溫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看胎施溫”技術,掌握好施溫原則:一要靈活,根據本地區氣候特點、季節、環境溫度、機器性能、入孵方式、種蛋品種及其大小等靈活掌握,切忌生搬硬套;二要平穩,忌大起大落;三要均勻,即保持孵化機內溫度均衡。 多年以來,根據北方區域的溫度變化規律,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了冬保暖(孵化溫度稍高一點)、夏降溫(孵化溫度稍低一點)、定期對不同孵化期的溫度進行測試,結合“看胎”,靈活掌握和運用施溫的原則,總體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選擇最佳濕度
適宜的濕度,初期使胚蛋受熱均勻,后期利于散熱和啄殼出雛。實驗證明:種蛋在孵化前19.5天中失重12%~13.5%孵化效果為最佳。由于孵化期內種蛋失重與孵化相對濕度直接相關,因此在確定孵化濕度設定值時,應以種蛋失重為原則,若種蛋失重比12%少一個百分點,那可將濕球溫度下調1;若種蛋失重比13.5%多一個百分點,則可將濕球溫度上調1 。
六:通風與翻蛋
通風之目的在于供給胚蛋充足的氧氣,排出二氧化碳,防止微生物的產生和繁衍,以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和促進胚胎的正常發育。各地的孵化機千差萬別,很難有一個統一標準。總的原則是:參考孵化機廠家設計要求,依據胚齡等因素,開啟風門選擇開關,既要保證溫度場均勻,又要防止后期胚蛋代謝熱過剩而引起自溫超溫。
翻蛋對于種蛋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它不僅能促進胚胎運動、減少粘連,而且能使胚胎受熱均勻、促進羊膜運動和改善血液循環。現代孵化機采取自動翻蛋系統,雞胚角度±45度,每2小時翻蛋1次,能滿足胚蛋的翻動要求。不過應經常檢查翻蛋系統是否正常工作,注意停翻、偷翻和翻而不停的現象發生。實踐證明,胚蛋以16胚齡停止翻蛋為宜。
七:出雛管理
種蛋一般孵至18~19天時落于出雛器內。雛雞開始啄殼出雛時,要精于管理:溫度控制低一點,在36.8℃~37.3℃之間。當大批量雛雞從出雛器內撿出后,雞體內代謝熱下降,這時要把尚未出殼的胚蛋拼盤,并將溫度升高1℃,濕度提高10%以上,促其出雛。增加濕度:控制在70%~75%之間,這既可防止絨毛與殼膜粘連,又可保證在此濕度與空氣中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下,蛋殼的碳酸鈣變成碳酸氫鈣,隨之酥脆,利于破殼出雛。良好的通風:此時雛雞和雞胚均開始用肺呼吸,吸入大量的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因此要適量加大通風量,保持出雛器內空氣新鮮,防止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作者:
吠聲天外
時間:
2010-2-2 12:58
關鍵是看胎施溫。失水率的監測只是一個輔助手段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
乌兰浩特市
|
垣曲县
|
宁安市
|
金川县
|
长白
|
涞水县
|
闸北区
|
绥中县
|
苏州市
|
遂溪县
|
宁陵县
|
封开县
|
德州市
|
宜阳县
|
剑川县
|
临洮县
|
临湘市
|
都兰县
|
卫辉市
|
怀化市
|
宕昌县
|
民勤县
|
内乡县
|
台江县
|
巴楚县
|
西安市
|
郯城县
|
凯里市
|
衡南县
|
合阳县
|
双城市
|
新竹市
|
永泰县
|
深州市
|
昂仁县
|
郧西县
|
湘西
|
墨玉县
|
松原市
|
丰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