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陰陽平衡在飼料配制中的運用
[打印本頁]
作者:
暮雨撒江天
時間:
2009-10-26 12:04
標題:
陰陽平衡在飼料配制中的運用
作者:王水明
白銀賽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動物營養品總部
轉自:畜牧圈論壇
照例,按同一標準生產的飼料的效果應該是一樣的,但配方師們經常會發現它們的效果在事實上往往是不同的。有經驗的配方師還會發現很多現象和實踐用現行的《動物營養學》理論很難圓滿地進行解釋。例如:
⑴《動物營養學》很難圓滿解釋的例子:
①在熱天,用能量低的小麥取代能量高的玉米飼養為能而食的雞,結果是采食量往往反而下降了;
②富含不飽和必需脂肪酸的魚油用于草鳊魚的效果很差,還不如幾乎都是飽和脂肪酸的豬油,更不如菜油和豆油,而且菜粕用于草鳊魚的效果要明顯好于豆粕;
③雛鴨直接全部使用高鈣的產蛋鴨料,效果很好;
④許多飼料的實際能量水平遠低于國內外的飼養標準,但低能量飼料的效果往往對溫度的變化更為敏感;
⑤同樣的飼料用于不同的季節其效果完全不同;
⑥尤其是在冬天和春秋天,仔豬料用于中大豬的效果往往要比直接使用中豬和大豬料的效果更好;
⑦有時在肉鴨配方中全用小麥的效果更好,有時在肉鴨配方中全用玉米的效果更好;
⑧有時換一種原料,盡管理論上可行,營養也進行了平衡,但效果卻大不相同;
⑨能量很低的麩皮往往能促進肉大豬長膘。
⑵《西醫學》和《動物營養學》無法解釋的例子:
汞、砷、鉛等元素在現行的《西醫學》和《動物營養學》上是有毒的,嚴禁超標使用。然而,在中國的《中醫藥學》的理論和實踐上,卻經常成功地運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即用有毒的中藥)來治愈疾病,其中在很多有毒的中藥中往往就含有大量的像汞、砷、鉛等有毒有害元素。
之所以出現這些難以解釋的現象?我認為至少可以說明:①現行的《動物營養學》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或者說現行的《動物營養學》理論有其致命的局限性;②現行的《西醫學》和《動物營養學》對汞、砷、鉛等有毒有害元素的研究是不完善的,其觀點是很不嚴謹的!
飼料企業在競爭中能否取勝,關鍵取決于配方技術能否有重大突破,即如何配制效果更好或成本更低的飼料。在現在和可以預見的將來,飼料企業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所以飼料企業老板對配方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老板的目標是希望配方師在配方成本盡可能低的前提下配制出效果更好的飼料。
那么何為“效果更好的飼料”呢?我認為所謂“效果更好的飼料”至少應該是飼料的價格、效果和綜合生產性能,畜產品的質量和單位成本等更能滿足客戶的需求。要達到此目的,則我們的配方師們除了要學會使用特殊原料外,還必須在如何提高飼料采食量、如何保證動物充分消化、吸收和轉化,如何適應溫度變化方面多做工作。
然而,有經驗的配方師都知道,所謂“效果更好的飼料”在盡可能低的配方成本的前提下是很難配制的或者其理想效果是很難在一年四季永久地保持的。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現行的《動物營養學》理論是人們在目標動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時,在特定的采食量、特定的溫(濕)度、特定的生長和生產階段、使用特定的原料以及一定的使用比例等情況下研究的產物。然而,實際情況往往與研究時的條件不同,而且往往又是多變的,從而導致有相當部份的實踐用《動物營養學》理論很難圓滿地進行解釋。
怎樣配制“效果更好的飼料”并永久保持其理想的效果呢?筆者認為,一個非常實用的辦法就是運用筆者所新創的《陰陽飼料學》的理論和技巧來設計飼料配方。
何為《陰陽飼料學》?簡單地說,《陰陽飼料學》就是主要運用《中醫藥學》關于陰陽要平衡的理論并結合《酶學》理論和現行的《動物營養學》理論,來指導飼料原料的選擇和飼料配方的設計的一種新理論和新方法,目的是提升和長久保持飼料的品質。之所以說《陰陽飼料學》是從另一個全新的角度對現行的《動物營養學》進行的一種補充和完善,是因為《陰陽飼料學》除了要考慮營養需求、營養平衡和用酶策略外,還要考慮陰陽平衡、溫(濕)度、飲水品質和采食量等多方面情況和因素,而現行的《動物營養學》是主要只考慮營養需求、營養平衡和用酶策略的。
運用《陰陽飼料學》的理論設計飼料配方時,首先要考慮動物的陰陽屬性、動物當前的體質、飼料的食性和飲水的特性、營養需要量,并平衡陰陽,還要考慮飼料原料的可消化特性及其用酶策略、空間和地面的溫度和濕度、動物采食量、采食速度、每日采食次數等因素,最后還要考慮平衡營養。
1《陰陽飼料學》中的二個重要概念
《陰陽飼料學》中有二個重要的概念與《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和《動物營養學》是不太相同的,一個是關于腸胃功能的概念,另一個是關于能量的概念。
1.1《陰陽飼料學》關于腸胃功能的概念
《陰陽飼料學》中關于腸胃功能的概念與《動物生理學》、《動物生物化學》和《動物營養學》中關于消化吸收的概念是不太相同的。
《動物生物化學》告訴我們,動物消化淀粉、蛋白質和脂肪時需要許多(或一系列)消化酶的協同和接力作用。
所以當動物的內源性消化酶(那怕只有其中的一種酶)的活力不足的話,飼料中就不能被動物充分消化。而影響內源性消化酶活力的因素主要是內源性消化酶的激活和抑制因子。
能否把動物的消化吸收機理研究透,對于飼料生產者是非常重要的。從表面上講,我們對動物的消化吸收機理似乎已經研究得很透了,但在實際上,目前還有不少是我們不清楚或不太清楚的。
既然很重要,但又不太清楚,怎么辦?《陰陽飼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可以比較有效地破解這個難題。
《陰陽飼料學》認為,有許多因素能影響動物的腸胃功能。影響動物腸胃功能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幾個:
1)動物體內的脾胃因子
脾胃因子分二大類(注意:不是二種),一大類是溫熱性的因子,另一大類是寒涼性的因子。一般當溫熱性因子在體內占優勢時,則動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往往就很好;而當寒涼性因子在體內占優勢時,則動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往往就很差。
2)溫度(濕度)
溫度對恒溫動物內源消化酶的活力、對腸絨毛的生長和穩定的影響很大,因為動物的腸胃功能是與溫度有關的,例如腸胃受涼后的動物容易腹瀉。
3)飼料的食性、以及每日攝入的數量和攝入的速度
《中醫藥學》認為:藥食同源,即食物也是中藥,中藥在少量使用時也是食物,只不過藥性濃度和所含營養物質的數量不同而已,所以《中醫藥學》認為:食物=大量的糖類蛋白和脂肪+少量的中藥。
相對于平性的人體而言,每種食物(飼料)原料都有其特定的中醫藥屬性(食物的食性),飼料(食物)主要分熱性飼料、溫性飼料、平性飼料、涼性飼料和寒性飼料五大類。其中溫熱性飼料表示能促進動物氧化產熱的飼料,而寒涼性飼料則表示能抑制動物氧化產熱的飼料。同一飼料原料的食性由于產地不同(能導致成份不同)而有所不同,因為飼料的食性與其產地的水土有很大的關系。
《陰陽飼料學》認為,飼料的食性是中國傳統中醫藥理論綜合表述《動物營養學》中關于“能量的消化、吸收和轉化”等一系列概念的一種方式,是食物和飼料的一種產熱特性。飼料的食性,其實質就是存在于飼料中的各種食性因子用不同形式組合后的效果在飼料(食物)經動物消化或吸收后的表現。飼料中的食性因子可以通過動物的消化吸收轉變為動物的脾胃因子和組織細胞的線粒體中的產能因子。
在任何食物中,都含有溫熱性因子和寒涼性因子這二大類食性因子。當飼料中的溫熱性因子∶寒涼性因子≈1∶1時,則屬于平性的飼料,多數食物是平性的。當飼料中的溫熱性因子∶寒涼性因子>>1∶1時,則屬于溫熱性的飼料。當飼料中的溫熱性因子∶寒涼性因子<<1∶1時,則屬于寒涼性的飼料。
當溫熱性的原料用得多時,則除了能促進細胞氧化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質而產熱,以抵御寒冷和維持正常的體溫外,還能減少腸絨毛細胞對能量的需要量,促進腸絨毛的生長,促進腸道對水分的吸收,減緩飼料在腸胃中的排空速度,促進動物的消化吸收。反之,若寒涼性的原料用得多時,則除了能抑制細胞產熱,降低體溫,還能抑制腸絨毛的生長和分裂,甚至導致腸絨毛的嚴重萎縮,促進飼料在腸胃中的排空,降低飼料的消化吸收,導致動物腹瀉。
4)動物的陰陽屬性
相對于平性的人而言,動物主要分需要熱性物質的動物、需要溫性物質的動物、需要平性物質的動物、需要涼性物質的動物和需要寒性物質的動物五類。動物被毛的生長和完整情況、動物皮下脂肪的生長情況等都能影響動物的陰陽屬性。
當:動物當前的陰陽屬性≈動物固有的陰陽屬性。
即當:需要熱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熱性
需要溫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溫性
需要平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平性
需要涼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涼性
需要寒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寒性
而且此時:
需要溫性物質的動物在高溫時正在食用平性飼料
需要溫性物質的動物在中溫時正在食用溫性飼料
需要溫性物質的動物在低溫時正在食用熱性飼料
需要平性物質的動物在高溫時正在食用寒性飼料
需要平性物質的動物在中溫時正在食用平性飼料
需要平性物質的動物在低溫時正在食用溫性飼料
——則表示對此動物而言,其胃腸道的陰陽是基本平衡的,腸胃功能是正常的。
當:動物當前的陰陽屬性=動物固有的陰陽屬性。
即當:需要熱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熱性
需要溫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溫性
需要平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平性
需要涼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涼性
需要寒性物質的動物的內在脾胃因子=寒性
而且此時:
需要溫性物質的動物在高溫時正在食用平性飼料
需要溫性物質的動物在中溫時正在食用溫性飼料
需要溫性物質的動物在低溫時正在食用熱性飼料
需要平性物質的動物在高溫時正在食用寒性飼料
需要平性物質的動物在中溫時正在食用平性飼料
需要平性物質的動物在低溫時正在食用溫性飼料
——則表示對此動物而言,其胃腸道的陰陽是完全平衡的,腸胃功能是最佳的。
5)腸絨毛的生長情況
通常使用熱溫性的原料或把溫度提高到動物的最適溫度時有利于腸絨毛的生長,使用寒涼性的原料或受涼能抑制腸絨毛的生長,甚至導致腸絨毛的嚴重萎縮。因為腸絨毛的生長需要充足的能量和適宜的溫度。
6)食物在胃腸道的停留時間
通常熱溫性的原料和適溫有利于延長食物在胃腸道的停留和消化時間,寒涼性的原料和受涼能縮短食物在胃腸道的停留時間。
7)腸道有益微生物的數量及其產酶能力和酶活
腸道有益微生物是動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專門為腸道有益微生物提供其生長繁殖所必需的營養和適溫,同時“餓死”腸道有害微生物,就會有利于提高腸道有益腸道微生物的數量及其產酶能力和酶活。
1.2《陰陽飼料學》關于能量的概念
《陰陽飼料學》關于能量的概念同《動物營養學》中的能量(能源)概念也是不同的。
例如,《動物營養學》認為玉米的能量很高。而《陰陽飼料學》和《中醫藥學》卻認為,玉米僅僅是能源或可產能的物質(主要是淀粉)很多,但并不代表這些能產能物質一定能全部被動物完全消化吸收,并被動物完全利用。然而,許多配方師們在設計配方時,往往把飼料中所含的能量DE、ME或NE就等同于或憑空想像為動物必然能消化吸收并利用到的能量。而《陰陽飼料學》認為:能量(《陰陽飼料學》)=能量(或能源)(《動物營養學》)+飼料的食性(即產熱特性)。
1、《動物營養學》理論上的能量(不加酶時)
①動物的營養需要量DE或ME或NE:書上可查到
②飼料原料中的DE或ME或NE:書上可查到
2、動物實際可消化和吸收到的能量
在多數情況下,實際消化并吸收到的能量并不完全等于消化能(DE)的理論值(書上可查),實際消化和吸收到的能量分以下幾種情況:
⑴腸胃功能正常時
何為腸胃功能正常?采食量正常,但糞便數量較少,糞便軟條狀,排便很暢,皮毛正常,此時可吸收到的能量多。
①不加酶時,相當于配方中理論上的DE
②加酶破解抗營養因子后,能釋放被包裹和被結合的營養物質,提高飼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能量
⑵腸胃功能不好(胃寒腸寒型)時
何為腸胃功能不好(胃寒腸寒型)?表現為吃得多排得多(有時盡管也吃得較少,但糞便很稀軟),或糞便不成型,或一多吃就腹瀉,或一受涼就腹瀉,此時毛多密無光澤,飲水少,怕冷打堆。胃寒腸寒時能抑制內源消化酶的活性并抑制吸收,導致可吸收到的能量少,此時加酶能促進消化,但并不能促進吸收(因為消化和吸收是二個不同的概念,尤其是腸胃功能不好時)。
①不加酶時,低于配方中理論上的DE
②加淀粉酶、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補充內源消化酶的不足后,能改善消化
③加酶破解抗營養因子后,能釋放被包裹和被結合的營養物質,提高飼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能量
④加淀粉酶、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補充內源消化酶的不足+加酶破解抗營養因子后,能改善消化,能釋放被包裹和被結合的營養物質,提高可吸收的能量
⑶腸胃功能不好(胃熱腸熱型)時
何為腸胃功能不好(胃熱腸熱型)?表現為吃不多和不想吃(有時也表現為很能吃,但轉化不好),或糞便硬,或受涼不會腹瀉等,此時皮毛往往粗糙無光澤,飲水多,怕熱,咳嗽多,甚至嗜睡或打架咬尾。胃熱腸熱時往往能抑制食欲,導致可吸收到的能量變少。
①不加酶時,低于配方中理論上的DE
②加淀粉酶、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后,往往并不能改善消化
③加酶破解抗營養因子后,能釋放被包裹和被結合的營養物質,提高飼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能量
⑷腸胃功能很好時
何為腸胃功能特好?吃得很多,但糞便數量很少,糞便軟條狀,排便很暢,皮毛正常。此時內源酶的活力最高,可吸收到的能量多。
①不加酶時,相當于配方中理論上的DE+多吸收到的能量(此時的排便量一般應<18%)
②加酶破解抗營養因子后,能釋放被包裹和被結合的營養物質,提高飼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能量
3、動物吸收后沒被利用或利用不徹底的能量
吸收后沒被利用或利用不徹底的能量的去處主要有:
①變成體內的垃圾、排泄物(尿素、尿酸)、代謝中間產物等
②直接排泄(糖尿、皮膚排泄的油膩、在腸道由微生物發酵生成的屁等)
4、動物吸收后在體內可利用到的能量
《動物生物化學》告訴我們,動物體內的能量(熱量)都來源于細胞中線粒體對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質的氧化。而且,組織細胞氧化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質產能時還需要許多(或一系列)氧化產能酶的協同作用。所以當組織細胞中的氧化產能酶(那怕只有其中的一種酶)的活力不足的話,即使飼料中的產能物質(如葡萄糖)已被充分吸收,也不等于飼料中的產能物質就能完全被充分氧化利用。
在組織細胞中影響氧化產能酶活力的因素主要是氧化產能酶的激活和抑制因子。但氧化產能酶的激活和抑制因子很多,而且其機理又非常復雜,其中許多目前還不清楚或不太清楚,而且往往是在缺乏某一特定因子時進行適量補充則表現為激活,但若補充超量,則又表現為抑制。
但《陰陽飼料學》認為,細胞線粒體中的產能因子(即線粒體中氧化產能酶的激活和抑制因子)已經非常清楚,而且可以分成二大類(注意:不是二種),一大類是溫熱性的因子,另一大類是寒涼性的因子。產能因子的來源最主要的是食物和飲水,其次是動物身體中可調動的儲備。
在溫熱性因子和寒涼性因子都不缺乏的前提下,一般當溫熱性因子在體內占優勢時,這些溫熱性因子能相互替代或協同促進細胞的線粒體氧化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質而產熱,以抵御寒冷和維持正常的體溫;反之,而當寒涼性因子在體內占優勢時能抑制細胞氧化產熱。
在多數情況下,吸收后在體內可利用的能量并不完全等于飼料的凈能(NE)的理論值(書上可查)。吸收后在體內可利用的能量可用于維持(如御寒、降體溫、基本運動等)、生長或繁殖(產蛋),但由于體質的不同,吸收后在體內可利用的能量在動物體內的轉化情況卻是不同的。
①對于寒涼性病態體質,由于組織細胞內的產熱酶的酶活很低,產熱少,能量利用率低,所以動物會反饋性地增加維持消耗量,導致生長繁殖性能變差
②當組織細胞內所有的酶的酶活都正常時,則新陳代謝正常,所以能量利用率正常,維持消耗量低,生長繁殖性能正常
③當組織細胞內所有的酶的酶活都很高時,則新陳代謝旺盛,所以能量利用率很高,維持消耗量很低,生長繁殖性能優秀
④當短期處于的熱盛病態體質時,則組織細胞內的產熱酶的酶活特高,產熱特多,代謝特旺盛,所以維持消耗量高,往往還會消耗大量的體內儲備并降低食欲,從而影響動物的生長繁殖性能。
所以《陰陽飼料學》認為,飼料的能量水平高并不等于動物每日可獲得和可利用的能量必然也高。因為動物每日可利用的能量與動物的采食量、動物的消化、吸收、轉化和利用等有關。因此,《陰陽飼料學》關于能量的概念同《動物營養學》中的能量概念是不同的。
2提高或改善飼料使用效果的措施
我們運用《陰陽飼料學》的理論來配制飼料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或改善飼料的使用效果。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或改善飼料的使用效果呢?提高或改善飼料使用效果的措施如下:
①最重要的是平衡飼料的食性,打包式地提供和平衡各種脾胃因子,以提高動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②使用酶制劑來預消化飼料和降解抗營養因子;
③提高動物的日采食量;
④保證適宜的營養水平,并平衡飼料的營養指標。
2.1平衡飼料的食性
2.1.1《陰陽飼料學》平衡配合飼料食性的原理
當動物吃得多,排得多(有時盡管也吃得較少,但糞便很稀軟),或糞便不成型,或一多吃就腹瀉,或一受涼就腹瀉,或動物毛多密無光澤,飲水少,怕冷打堆時,一般使用溫熱性的原料來平衡。
當動物表現為吃不多和不想吃(有時盡管也表現為很能吃,但皮毛粗糙無光澤),或糞便硬,或受涼不會腹瀉等,或動物皮毛粗糙無光澤,飲水多,怕熱,咳嗽多,甚至嗜睡或打架咬尾時,一般使用寒涼性的原料來平衡。
2.1.2《陰陽飼料學》平衡配合飼料食性的目標(不考慮動物當前的體質屬性時)
配合飼料的食性×采食量+溫濕度系數-動物適溫系數=動物固有的陰陽屬性
2.1.3《陰陽飼料學》平衡配合飼料食性的目標(考慮動物當前的體質屬性時)
配合飼料的食性×采食量+溫濕度系數-動物適溫系數+(動物當前的陰陽屬性-動物固有的陰陽屬性)=動物固有的陰陽屬性
注:動物當前的陰陽屬性往往并不完全等于動物固有的陰陽屬性,且動物當前的陰陽屬性是經常變化的。
2.1.4配合飼料的食性及食性系數
①配合飼料的食性
配合飼料的食性=∑(飼料原料的食性系數×飼料原料在配方中的用量(%)/100)
②何為飼料的食性系數(即產熱特性系數)?
飼料的食性系數是一種定性并定量表達飼料產熱性能所對應的數值
③飼料的食性系數值(在標準采食量時)
熱性飼料原料+1.00左右
溫性飼料原料+0.50左右
平性飼料原料0左右
涼性飼料原料-0.50左右
寒性飼料原料-1.00左右
2.1.5溫度所對應的食性系數(溫度系數)(以中豬為標準)
43℃左右(空氣干燥)+1.00左右
41℃左右(空氣干燥)+0.75左右
39℃左右(空氣干燥)+0.55左右
37℃左右(空氣干燥)+0.40左右
35℃左右(空氣干燥)+0.30左右
30℃左右(空氣干燥)+0.15左右
25℃左右(空氣干燥)+0.05左右
22℃左右(空氣干燥)最適溫度0.00左右
20℃左右(空氣干燥)最適溫度0.00左右
15℃左右(空氣干燥)-0.10左右
10℃左右(空氣干燥)-0.30左右
5℃左右(空氣干燥)-0.60左右
0℃左右(空氣干燥)-1.00左右
-5℃左右(空氣干燥)-1.50左右
-10℃左右(空氣干燥)-2.00左右
2.1.6動物最適溫度系數(動物適溫系數)(以中豬為標準)
雛雞+0.30
乳豬、雛鴨+0.25
仔豬+0.10
中雞、大雞0.00
中豬、瘦大豬0.00
中鴨、肥大鴨0.00
草魚、鳊魚、鯽魚、鯉魚+0.15
熱帶魚類+0.20
冷水性魚類-0.20
肥大豬-0.05
2.1.7動物固有的陰陽屬性(動物屬性)
雛雞、雛鴨、中雞、大雞0.50
草魚、鳊魚、鱒魚0.50
仔豬、中鴨、大鴨、產蛋雞0.25
中豬、瘦大豬0.00
肥大豬-0.10
鯽魚、鯉魚0.00
熱帶魚類0.50
2.1.8動物每日可利用的能量
動物每日可利用的能量≈{配合飼料的食性×配合飼料的采食量/(體重×0.04)+每日飲水量×飲水的食性系數+溫濕度系數-動物適溫系數+(動物當前的陰陽屬性-動物固有的陰陽屬性)}×∑{飼料原料理論上的能量×飼料的可消化率×(1+加酶后改善的消化率)×在配方中的用量(%)/100}
2.1.9《陰陽飼料學》平衡配合飼料食性的結果
①能提高動物內源性消化酶的活力,促進動物的消化
②能提高動物組織細胞中各種酶的活力,促進新陳代謝
2.2使用外源性飼料酶
由于飼料中存在抗營養因子,或因動物自身所分泌的消化酶的活力太低等原因,所以即使在高品質的飼料中仍有30%的干物質、25%的總能、50%的總氮和55%的磷不能被健康成年動物消化吸收,作為糞便排泄掉了。
2.2.1使用酶制劑的目的
在飼料中使用酶制劑的目的為:
①預消化飼料和補充內源酶的不足,幫助動物消化
②降解抗營養因子,釋放被包裹的營養,改善消化吸收環境
③提高動物自己分泌的內源酶的活力
④降低原料變異,維持飼料質量的穩定
⑤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繁殖
2.2.2補充內源酶不足的酶
補充內源酶不足的酶主要有:中溫α-淀粉酶、糖化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等。
2.2.3降解抗營養因子的酶
降解抗營養因子的酶主要有: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果膠酶和植酸酶等。
2.2.4使用酶制劑時需明確的幾個概念
①對于成年動物,若動物自身分泌內源的消化酶活力很正常,則外加的微生物源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效果就會不明顯。
②若動物自身分泌內源的消化酶活力較差,則即使木聚糖酶等酶的效果很明顯(糞便不粘了),但飼料的生產性能并不會改善,因為纖維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果膠酶的最主要的作用是釋放被包裹和被結合的營養物質,以供動物的內源酶消化。
③飼料粉碎太粗,微生物酶與底物接觸不充分,會影響酶的使用效果。
④纖維素酶、β-葡聚糖酶能適當提高飼料的能值。
⑤甘露糖、木糖等對豬雞而言本身并無能值,又很難被動物吸收,大量產生的甘露糖、木糖等會造成動物拉稀。我們的目標是要把木聚糖和甘露聚糖降解成低聚木糖、低聚甘露糖以供雙歧桿菌使用。
⑥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果膠酶能降價抗營養因子,釋放被包裹(原來無法消化吸收)的營養,從而變相提高了飼料的營養水平。
⑦水蘇糖和棉子糖是“超級”雙歧因子。
⑧胃中太酸,會破壞有些酶的結構。
⑨添加微生物酶的種類和數量應根據動物的種類、生長階段、動物的生理生化、動物的營養需求、動物的體質、動物的內外環境、微生物酶與內源酶的互作、影響內外源酶活力的因素、原料的食性、日糧類型、日糧中抗營養因子的種類和數量等來確定。
2.2.5使用酶制劑的幾點說明
①微生物酶的作用主要是彌補動物體內內源酶的不足和補充動物自身不能分泌的酶,以便預消化飼料和降解食物中的抗營養因子,讓動物充分消化食物,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結果是①為動物提供了更多的營養;②減少了腸道致病菌增殖所必需的養分,從而抑制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腸道致病菌的繁殖;③產生的寡糖能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繁殖。
②飼料酶并不是萬能的,其實提高內源酶的活力更重要、更關鍵,動物進行消化的主力軍應該是動物自身分泌的內源消化酶。
③使用酶制劑有時也是為了增加產品的保險系數,以求產品的穩定和以防萬一。
2.3提高動物日采食量的措施
2.3.1能量與采食量的關系
傳統的動物營養學的理論認為,動物是根據飼料的能量自動調整采食量的。根據為能而食的原理,以下三種飼料每天攝入的能量是相同的:
飼料A的ME為2700千卡/千克,若每天采食125克,則此方案每天可采食337.5千卡。
飼料B的ME為2500千卡/千克,若每天能采食此飼料135克,則每天也可采食337.5千卡。
飼料C的ME為2500千卡/千克,若在此飼料中添加非特異性的內切木聚糖酶等能降解抗營養因子飼料酶后,此飼料的實際能量就可達2600千卡/千克,若每天能采食此飼料130克,則每天也可采食337.5千卡。
但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比例不同,飼料的其它成分往往也不同,導致上述三種飼料的食性往往并不相同,所以每天實際吸收到的能量往往也是不同的,導致其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
2.3.2采食量與料肉比的關系
若100公斤體重的肉大豬的日日采食量約占體重的4%(4公斤),若其中日維持需要約占2%(2公斤),則用于生長的只占2%(2公斤),若此時的料肉比為4:1,則說明用于生長的2%(2公斤)能對應增加1公斤的體重。若日采食量增加到體重的5%(5公斤),因為日維持需要也是2公斤,所以有3公斤的飼料在用于生長,如果豬的腸胃功能不變,則大約每天可增加體重1.5公斤,所以此時的料肉比約為3.33:1。
2.3.3提高動物日采食量的措施
從上例可以看出,只要動物能充分消化吸收,則在理論上就應該是吃得越多則長得越快,單位產品所需的成本就越低。但由于飼料原料和配方的變化能明顯影響動物的食欲和腸胃的消化功能,所以常見的往往是要么吃不多,要么一吃得多就消化不良,因為此時要么食欲受到了抑制不想吃,要么腸胃的消化功能已變差。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動物日采食量呢?《陰陽飼料學》認為有如下幾個措施:
①平衡飼料的陰陽特性
②補充脾胃因子
③選擇容易消化或已預消化的飼料原料
④使用酶制劑
⑤使用誘食劑
2.4飼料的技術指標必須符合產品標準
配合飼料作為一個工業產品,必須有其承諾的技術指標,產品也必須符合產品標準,否則就會被認為是不合格產品。所以在運用《陰陽飼料學》配制飼料的最后必須把產品的各技術指標調整至大于等于配合飼料的產品標準值。
3結語
筆者提出《陰陽飼料學》理論和實踐的目的是想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鑒于《陰陽飼料學》是一種全新的理論和方法,所以肯定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請各位有興趣的同行多加指教
[ts]暮雨撒江天 于 2009-10-26 12:05 補充以下內容[/ts]
無須多在意概念,多關注其中內容,美文與大家共享。
作者:
dongwei
時間:
2009-10-26 12:26
是水平非常高的一篇文章。動物營養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當然無法用傳統的去評價它,但在實際生產中中醫的互生互克又實際存在。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9-10-26 12:36
飼料企業在競爭中能否取勝,關鍵取決于配方技術能否有重大突破,即如何配制效果更好或成本更低的飼料~~~~~~~~~~~不贊同。技術的權重在企業的經營中,最多也就30%而已。
作者:
3727112
時間:
2009-10-26 22:04
說實話,看不懂,有點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了
作者:
magicer
時間:
2009-10-26 22:29
文章本身不可否認花費了作者很大的精力心血,但說很實在的話,在現實中基本上缺乏應用價值。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9-10-26 22:41
有點暈,好多假說和理論啊
作者:
葉知秋
時間:
2009-10-26 23:41
本帖最后由 葉知秋 于 2009-10-27 00:51 編輯
只不是新瓶裝舊酒,玩弄些概念罷了
不過作者把現在的《動物營養學》、《動物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研究到這種程度,相信也花費了不少精力,值得敬佩!可惜了!
作者:
bonderic
時間:
2009-10-27 09:31
運用中醫食性的理論來看待動物營養,確實是有新意。
作者:
lqj
時間:
2009-10-28 11:44
真有些看不懂耶,看來還需努力哦
作者:
qiaobo100
時間:
2009-10-28 22:54
說的有道理,就是感覺有點懸,沒有具體的參數做參考,其實總體感覺就是把動物營養看成是人的營養,把動物當成人來對待,飽餓冷暖人會自身通過選擇某些如作者說的那些溫性,寒性和平性的食物
作者:
liyan7011
時間:
2010-3-21 09:57
看了幾段,不想看了
作者:
單書平
時間:
2010-3-21 10:21
看了!!!!!
作者:
liyi11
時間:
2010-3-27 15:48
有些復雜,不好理解。
作者:
jiangjianhua
時間:
2010-3-27 17:08
確實看了有點頭暈的感覺.
作者:
lys2009
時間:
2010-3-28 14:44
作者的精神可嘉,我以前曾考慮過飼料的寒溫性,但在實際應用中好像不怎么實用,上面的文章還有待實際效果的驗證。
作者:
fanshenyang
時間:
2010-3-28 15:14
俺那個暈啊,普通的飼料學還沒學好還要學陰陽飼料學……先收藏起來,知識足夠豐富了再拿出來瞅
作者:
js|tang
時間:
2010-3-28 15:24
沒看懂,這個暈的看了。
作者:
llppaa
時間:
2010-3-29 08:11
哈哈,百家爭鳴的好,不過基于假說的還不少,現象也不完全對,食(飼)性說倒是中醫理論
作者:
悠然南山
時間:
2010-3-29 16:17
呵呵,偶水平有限,還需要學習
作者:
lhl0208
時間:
2010-3-30 00:36
見識了!
作者:
luxichang
時間:
2010-3-30 07:06
覺得就是拼湊的東西,拭目以待大家。
作者:
暈菜
時間:
2010-3-30 08:35
我覺得這是有中國特色的動物營養學 估計國外不認可
作者:
zhoujian666
時間:
2010-3-30 09:32
回復
22#
暈菜
深有同感。。。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11-3-28 14:56
不錯的文章,猶如中醫一樣,博大精深,大象無形。希望能見到更加詳細的敘述
作者:
byxgzlz
時間:
2011-3-28 17:18
學習了,好文章
作者:
tian11aiguo
時間:
2011-3-28 17:40
陰陽飼料學,從何而來,又要到哪里去?易經的二分制可以表示一切相與用嗎?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
理塘县
|
东莞市
|
海安县
|
吕梁市
|
西畴县
|
高青县
|
富宁县
|
彩票
|
宜春市
|
孙吴县
|
武冈市
|
崇仁县
|
衡阳县
|
桐柏县
|
通榆县
|
清镇市
|
东源县
|
原平市
|
略阳县
|
宁晋县
|
连云港市
|
华宁县
|
科技
|
长治县
|
黑龙江省
|
岳池县
|
宜兴市
|
正镶白旗
|
高邮市
|
马鞍山市
|
南木林县
|
莆田市
|
通渭县
|
许昌县
|
若尔盖县
|
灵寿县
|
华亭县
|
琼中
|
碌曲县
|
施甸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