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最新魚病分析—09年海南省羅非魚疾病調研報告
[打印本頁]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9-10-14 21:50
標題:
最新魚病分析—09年海南省羅非魚疾病調研報告
2009年9月,我站同廳養殖處分別對我省文昌、屯昌、定安、儋州、澄邁、??诘仁锌h羅非魚疾病流行的情況進行了現場調查。調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
這次調研分別對不同的養殖區域、養殖品種、飼養環境和羅非魚苗種場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現場抽樣檢測共計9例。據初步估計,文昌市發病率占總飼養面積的80%左右(文昌羅非魚協會提供數據);屯昌、定安、儋州約占總飼養面積的60%;澄邁縣約占總飼養面積的40%;??诠鹆盅笃瑓^發病面積過半,與此同時,保丁、陵水縣也紛紛電告發生病情。
二、主要持點
此次病情流行主要表現為:流行面積大,持續時間長,病情復雜,治療效果差,易復發。涉及所有養殖水域與品種,不受個體規格限制,損失大。下表也列出了2006-2008年期間我省羅非魚病害情況,以供比較。
三、分析
1、省、內外相關專家初步診斷病原為鏈球菌。調查組通過病魚的外部特征,內剖癥狀,結合多年來夏、秋季易發生的病種分析,并聆聽專家學者以及具有豐富經驗的養殖戶意見,普遍認為病原菌主要是鏈球菌,但不排除往年該季節愛德華氏菌病病原或其他病原菌共同感染的可能。省、內外相關專家提出了一些治療方法,但病情未見明顯好轉。
2、持續高溫是造成今年羅非魚疾病大面積流行的主要外在原因之一。據省氣象局發布的海南今年夏季氣候分析報告顯示,全省各地約大部分地區夏季平均氣候較常年偏高0.3~0.9℃,夏季極端最高氣溫雖然不高,但35℃以上的高溫天數及降雨量均較常年同期偏多;匯總各養殖單位(戶)檢測記錄可見,發病期養殖水溫均處于34-36℃。
3、不良養殖環境加重了疾病的流行及危害程度。據有關資料記錄,發生鏈球菌病害的養殖水體,在低溶解氧情況下,累計死亡率可高達80%;而在高溶氧情況下,累計死亡率僅為20%。調查資料同時也顯示,養殖水體溶解氧普遍偏低,9例中就有5例在下午3~6時池塘溶解氧含量最高時未達到飽和度(其中3例小于飽和度70%,2例在飽和度80%左右);有2例在上午10~11時池塘溶解氧也偏低,分別僅為1.75和2.2毫克/升。
4、防治意識淡薄是疾病發生與流行的人為原因。眾多養殖戶中普遍以為羅非魚不易發病,麻痹大意,丕丕疏于防治,在飼養期不能按不同生長期、季節、科學規范地進行水體消毒,不能定期交換和更新塘水,不注意改善養殖環境,造成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四、建議與措施
1、我省羅非魚養殖以分散型的農戶為主,對病死魚尸體的處理,規范使用防治藥物很難指導到位。飼養戶病急亂投醫,藥商以盈利為目的心態下,藥殘風險加大,直接地影響到出口型羅非魚產品的質量。各級政府職能部門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快速組織專業隊伍深入生產第一線進行防治。
2、為防止今后再有大規模病害的發生,必須建立長效機制。
首先要進一步完善病害防治、防疫檢疫機構建設。確保隊伍的組織領導,專業人員,資金三到位。建立重大疫情預報及應急預案。每年夏季是羅非魚疾病多發季節,有關部門應提前發出疾病預警,做到早防早治。研制、生產與推廣使用有效綠色藥品。嚴格控制未滿休藥期及帶病的產品進加工廠。
3、加強健康養殖技術的培訓、示范與推廣,加強養殖戶的病害防治意識,堅持健康養殖,積極引導廣大漁(農)民從片面追求高產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
作者:海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養殖處
作者:
jiachen98
時間:
2009-10-14 22:25
國家應該在綠色藥品上給點政策傾斜吧!
作者:
hnyonglong
時間:
2009-10-29 00:33
應該成立羅非魚養殖協會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
达孜县
|
静乐县
|
醴陵市
|
北票市
|
余干县
|
平安县
|
乐东
|
遂川县
|
顺昌县
|
岳池县
|
拉萨市
|
盐边县
|
大连市
|
辉南县
|
阿坝
|
政和县
|
贵港市
|
西城区
|
明水县
|
溧水县
|
乐陵市
|
紫阳县
|
外汇
|
铜梁县
|
凤城市
|
乌兰浩特市
|
江永县
|
新巴尔虎左旗
|
库车县
|
阳信县
|
铁岭县
|
保山市
|
沙河市
|
汉川市
|
平阴县
|
灵山县
|
溆浦县
|
赤峰市
|
冀州市
|
且末县
|